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外诺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范霖图 《数码摄影》2009,(5):128-133
红外摄影是影像猎奇还是思路的拓展?是编织的影像谎言还是在揭示现象的本质?是唯美的表达还是思悟的升腾?  相似文献   

2.
那些人     
《数码摄影》2011,(5):104-147
混沌初开,万物归类,七大洲四大洋之间,人类有何生理上的联姻?时光更迭,岁月变迁,对于人类而言时间改变了什么,改变不了的又为哪般?或迷恋于技术,或倾心于艺术,对于有关"人"的摄影创作,我们徘徊于影像海洋的哪一经纬?  相似文献   

3.
完美的色彩     
《数码摄影》2010,(4):140-151
大多数的摄影爱好者对于色彩都有着苛刻的要求,影像的色彩应该鲜艳、明快,并且尽可能与现实相符合,让人感觉舒适,和谐。在此,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颜色的知识,并告诉大家如何巧妙地应用和改变影像中的色彩。  相似文献   

4.
下期预告     
《数码摄影》2012,(2):178
1拍摄·专题误读摄影其实对于摄影,我们一直存在误解,作品也一直被误读。什么时间,谁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下期《数码摄影》将深入摄影的核心,让专家来为我们拂去摄影表面的迷雾,揭开欲盖弥彰的谎言,一同来梳理摄影史上一直被误读的摄影名词,讲述这些摄影名词背后隐藏的影像真谛。  相似文献   

5.
摄影意味着什么?对于不是摄影科班出身的摄影人来说,这是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然而,早在20多年前,作者就已经着手写出了这本适合于"普罗大众"的专业著述,拿到今天来看,观点依然犀利而又中肯。书中一并呈现的摄影名作,更可以让我们通过那些穿透历史的影像来触摸摄影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匿名还是隐私?这个悖论性的现实,让我们始终对安全战略抱持一种怀疑的眼光。优先考虑大众安全还是充分保护个人隐私?对于微软公司副总裁斯科特·查尼(Scott Charney)来说,这是一个问题。作为微软公司负责可信计算的副总裁,他从进入微软之始,就担负起公  相似文献   

7.
王飞 《数码摄影》2011,(3):52-57
作为影像痴狂者,或许你已站在了山之颠、风之口、浪之尖,走进了空无人境的虚无飘渺间;或许你已悟到了摄影的真谛,触及了影像的本质,甚至成为了某一拍摄题材的主宰;或许你还只是在影像世界的山脚下、大门外徘徊。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王飞  张言 《数码摄影》2012,(3):48-49
摄影之路,是什么在引领我们前行,技术?观念?形式?趋势?规则?权力?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们是否愿意选择重新考虑摄影的意义?"误读摄影"专题让我们拨开岁月迷雾,去体味在那些缺少影像理论的年代,看我们的影像迷失在了哪里。  相似文献   

9.
《数码摄影》2011,(6):164-169
苏珊-桑塔格说:"摄影首先是一种观看方式,它不是观看本身。""它(摄影)必须是‘现代’的观看方式——以先人之见偏袒各种发现和创新计划。""在现代社会,相机制造的影像是接触我们没有直接经验的现实的主要手段……"桑塔格说得妙极了。  相似文献   

10.
王飞 《数码摄影》2011,(7):50-55
今年春季华辰影像拍卖市场,一些老照片、历史资料影像倍受青睐,原因何在?藏家大把的钱投进来,藏品好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果把老照片、社会纪实、当代影像比喻成我们的昨天、今天、明天,哪一天最令你难以割舍?  相似文献   

11.
创意空间     
谢人德 《数码摄影》2006,(7):132-132
数码创意摄影作品要求合理运用多种摄影元素,通过对摄影元素的巧妙处理,形成现实或传统影像中不可能存在的画面效果,这就是数码创意摄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湿版早期本是有钱贵族家庭的专享,如今却成为了影像新锐们表达的道具,这是物欲的攀升还是精神的下放?摄影技术因科技发展而日新月异,摄影流行如今却回潮古法,这仅是一时阵雨还是有着学术上的内在支撑?邸晋军的摄影创作给予了最好证明。《青年》系列与百年湿版里的时代气质相碰撞,让我们感受到了摄影百年“传承”二字的贵族气质和专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张巍  王飞 《数码摄影》2013,(7):60-65
经典是什么?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会一直存在下去吗?经典被赋予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是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得以体现的?透过艺术家张巍的影像和对其的采访,让我们看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思想意识中的那些经典,在艺术作品中是如何被一步步消解入无,又是如何涅磐而重生的。  相似文献   

14.
《数码摄影》2012,(11):44-45
从草场地到798再到莫干山,十年来,北京、上海两地涌现了诸多影像画廊和机构,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它们展示的摄影作品显得更具有艺术性和学术性,但能亲眼目睹那些国内外大师级的作品,对于个人的摄影创作和思维拓展,绝对是上佳的营养来源。不同的影像画廊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5.
雨天拍摄的照片,因雨水的反光,致使远处景物明亮而影像朦胧;画面的景物,色调浓淡有致。但要拍摄出满意的效果还是要许多的因素的,下面我们就将摄影爱好者的实战经验总结一下。给那些初学者一些帮助,拍摄出成功的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6.
《数码摄影》2009,(6):134-139
用手中的相机真实、生动地纪录周围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百态.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可信的影像档案,是纪实摄影的首要职责。那么,纪实摄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呢?从题材上看,人物、建筑以及与之相关的风景等对象都是可以摄取的,在技术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创作天地可以说是自由广阔。但是,真要拍好纪实摄影作品,有三个要点还是应该掌握和遵循的。  相似文献   

17.
王飞 《数码摄影》2011,(10):52-57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影像带来了什么?影像如何通过媒介实现其传播价值?倡导主旋律的摄影作品在信息越发泛滥的今天是否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带着对新媒介影像传播方式不断改变的思考,我们走访了新华社三位媒体资深人士,以新华社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举办的"关注贫困"主题摄影大赛及摄影记者"非洲行"为契机,为我们分析新媒体时代影像的传播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码摄影》2012,(11):40-41
摄影师、收藏家,当这两个身份集于一身的时候,我们会从个体身上看到怎样的火花碰撞?14位摄影师,42件收藏作品,我们看到的远远不止是藏品本身。吾乐影像空间将《摄影师的摄影收藏展》作为开幕展,又有着什么样的初衷?吾乐影像空间经理戴玥为我们讲述其中的渊源。《数码摄影》:这次展览准备了多长时间?选择这样一个展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19.
编辑词话     
《数码摄影》2013,(11):10-10
编辑部主任:王飞 本期做摄影图书出版专题,不断地看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影像文字,对文字与影像的作用产生了幻觉。如果说绘画属纂仿,文字是符号,那摄影是什么?通过摄影理解真实,又需要几次思维的转折?如果文字有感情,它会呈现什么色彩?如果摄影会思考,它愿意写诗还是写小说,又会杀死多少脑细胞?  相似文献   

20.
正在摄影和影像之间是否存在一条绝对的,由两种媒介本身的特质引发的界线?在摄像技术发明以来,这个疑问成为图像制作者们津津乐道的迷思。对于很多在二战后崛起的图像理论家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摄影和影像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先天的界线,因为两者都是在一个单位时间内使用机械装置从现实中攫取一部分景观来构成图像的。相机的快门正是实现这个功能的基本工具。而所谓的影像其实完全可以被看作是无数张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