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地区痢疾杆菌耐药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给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带来困难 ,为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 ,现搜集1998~2002年本院362例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 ,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菌株来源1998~2002年共采集细菌性痢疾大便标本857份 ,分离出痢疾杆菌362株。1.2方法送检标本的菌种分离后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 ,采用K -B药敏试验法 [1],用15种抗生素抗菌药物纸片法判断结果。2结果2.1362株痢疾杆菌分型见表1。表1痢疾杆菌分型的5年变化( %)痢疾杆菌19981999200020012002总计分型(n=90)(n=76)(n=68)(n=62)(n=66)(n=362)福氏1a8.8930.2641.184…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传染病,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仍较高,危害性大,也是引起儿童死亡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我科近年来诊治的55例细菌性痢疾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有关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者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5月~12岁,实验室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5个/HP,并有红细胞,大便培养福氏痢疾杆菌阳性45例,宋内氏痢疾杆菌阳性10例。55例中6例重型,1例中毒型,共7例(占12.7%),其大便培养均为福氏杆菌。1例…  相似文献   

3.
儿童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引起儿童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0年6月~200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儿大便培养分离所得359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儿童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菌感染占71.0%,宋氏志贺菌感染占29.0%;总耐药率为27.0%,其中福氏为31.4%,宋氏为16.2%。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结论福氏志贺菌是儿童痢疾主要的血清型,临床治疗宜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治疗护理中要注意消毒隔离.现将69例细菌性痢疾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们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5例中男 55例 ,女 30例 ,0 5~ 1 0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 ,大便频繁 ,呈粘液状、脓性或脓血便 ,伴里急后重感 ,且发热。大便镜检见白细胞、红细胞及脓细胞 ,大便培养为痢疾杆菌。将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55例与对照组 30例。1 2 方法 两组病例均采用补液、纠酸、抗炎等治疗。观察组加药物保留灌肠 (常选药物为庆大霉素、氟哌酸、痢特灵 ) [1 ] 。首先依不同年龄用温生理盐水 (37~ 39℃ ) 1 0 0~ 2 0 0ml,行不保留灌…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传染性强,治疗护理中要注意消毒隔离。现将69例细菌性痢疾患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96年6月~1997年10月作者对86例细菌性肠炎患儿采用氟哌酸、氟哌酸 整肠生、氟哌酸 整肠生 腹部磁疗3种不同方法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患儿,男47例,女39例,年龄1~10岁,病程均在7d以内,大便呈粘冻状或脓血便。86例均有腹胀腹痛,发热57例,呕吐26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Ⅱ组各30例,对照组26例。实验室检查:3组病例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数均≥ /HP,Ⅰ组大便培养14例,阳性6例,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例,痢疾杆菌5例。Ⅱ组大便培养10例,痢疾杆菌3例。对照组大便培养9例,阳性4例,致病性大肠杆菌1例,痢疾杆…  相似文献   

8.
儿童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引起儿童细菌性痢疾的志贺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0年6月~2003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儿大便培养分离所得359株志贺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儿童细菌性痢疾福氏志贺菌感染占71.0%,宋氏志贺菌感染占29.0%;总耐药率为27.0%,其中福氏为31.4%,宋氏为16.2%。志贺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结论福氏志贺菌是儿童痢疾主要的血清型,临床治疗宜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9.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小儿常见肠道传染病。中毒型痢疾已明显减少,但普通型痢疾临床上仍很常见,且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常用抗生素的作用减弱。我院于1997年6月~1999年6月应用美洛西林治疗急性菌痢1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85例,女73例;年龄5月~14岁。~2岁31例;2~5岁88例;5~14岁39例;临床特点有急性发热、粘胨及(或)脓血便,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HP,伴有少许红细胞。1.2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158例均为大便细菌培养阳性,其中福氏痢疾杆菌156例(98.7%);宋内氏菌2例(1.3%)。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  相似文献   

10.
我们应用黄体酮治疗输尿管结石及其所致肾绞痛共83例,其中排石治疗63例(A组),治疗肾绞痛20例(B组),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男57例,女26例,年龄16~62岁。 二、临床表现:A组63例中57例(90.5%)有典型的肾绞痛发作史,60例(95.2%)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82~1985年,采用短程疗法治疗急性菌痢粪便痢菌阳性者30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306例临床疗效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诊断与治愈标准均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有关规定。临床治疗为随机抽样分组。观察组(1日组、2日组)各为91例、215例;对照组82例,均为15~50岁同时期病情基本相似的病例。粪便培养306例痢菌阳性,福氏菌占首位(61.1%),宋氏菌次之(30.7%),观察组和对照组无何差异。对1日组88株。2日组210株。对照组80株共378株痢疾杆菌进行实验药敏测定(纸片法)。其中吡哌酸敏感率较高,达90.1%;甲氧苄胺嘧啶(TMP)及黄连素次之,其敏感率分别为75.2、72.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甘露醇清洁灌肠联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儿均予以抗感染、退热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以甘露醇清洁灌肠联合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观察体温、大便情况及记录主要症状、体征和并发症,并监测大便常规及培养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临床症状及主要临床检验恢复正常天数和复发上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甘露醇联合中药煎剂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从1981年6月下旬至10月底,我院对913例临床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副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及沙门氏菌的病原检索(简称一粪三检)。结果未检出副霍乱弧菌,检出痢疾杆菌247株,沙门氏菌23株,并  相似文献   

14.
《新医学》1975,(6)
近年来我科用榕树叶(别名小榕叶)煎剂治疗细菌性痢疾200例,疗效满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除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200例中有151例作了大便培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含庆大霉素缓释片(瑞贝克)的三联疗法与含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比较。方法:63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瑞贝克120mg+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均1日2次,共7天。对照组予以阿莫西林500mg+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均1日2次,共7天。疗程结束4~5周后复查HP,观察HP根除率、疼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及不良反应等。HP诊断标准为培养、银梁色、快速尿素酶试验,3项中至少2项阳性诊断HP感染,HP根除的判断标准是3项全部阴性或^14C-UBT阴性。结果:瑞贝克三联与阿莫西林三联HP根除率为84.8%及80.0%。溃疡愈合率为83.3%及81.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瑞贝克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HP根除疗效相同,是抗HP治疗中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小儿细菌性痢疾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头孢曲松钠治疗)与观察组(47例,头孢曲松钠+肠炎宁糖浆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大便成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效果显著,其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何军儿 《浙江临床医学》1999,1(3):171-171,170
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急性细菌性痢疾167例,报告60例大便细菌培养阳性(包括中毒性菌痢15例)。以头孢三嗪治疗,疗程短、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昌平区2010~2013年志贺氏菌菌群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控和治疗提供支持。方法根据《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及CLSI M02-A11对昌平区2010~2013年间分离的志贺氏菌进行血清分型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0~2013年共分离117株志贺氏菌,其中褔氏志贺菌42株(35.8%),以F2a型为主(57.14%);宋内志贺菌75株(64.14%)。所有菌株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全部耐药,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为76.92%,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噻吩耐药率分别为15.38%、15.38%和25.64%;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20.51%、15.38%和20.51%。宋内志贺菌对头孢类耐药率高,而褔氏志贺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结论 2010~2013年昌平区以宋内志贺菌流行为主,褔氏志贺菌主要血清型为F2a,对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呈逐渐上升趋势,褔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药物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痢特灵灌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痢特灵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能否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两组共70例,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痢特灵5—10mg/(kg.d),加温生理盐水50ml,每日2次,保留灌肠连用7日;对照组30例,口服黄连素5-10mg/(kg.d)等。结果:治疗组40例患儿体温,大便性状及实验室检查正常的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痢特灵灌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急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夏秋为最多见。发病率很高,且危害严重。急性菌痢的研究进展急性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根据其生化特性不同,痢疾杆菌分为四群:志贺氏痢疾杆菌(有10个血清型),弗氏痢疾杆菌(有13个血清型)、波氏痢疾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