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颁布实施福建省暖通空调科学技术情报网赵士怀理事长等7名同志参加了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的编制和审定工作。该细则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充分考虑福建省的气候特点、能源状况、产业特点和节能工作基础,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反复讨论修改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编制完成。该标准于2004年10月29日由…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福建建设科技》2006,(4):95-96
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站获“建筑智能化甲级”检测资质;福建省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规程》的通知;福建省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的通知;福建省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工地标准》的通知;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建筑节能十一专项规划》的通知。  相似文献   

3.
赵士怀 《暖通空调》2005,35(2):115-115
福建省暖通空调科学技术情报网赵士怀理事长等7名同志参加了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 13-62-2004)的编制和审定工作。该细则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充分考虑福建省的气候特点、能源状况、产业特点和节能工作基础,经过广泛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墙材革新建筑节能办公室牵头承担的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5033—2005《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程》修编工作首次会议在省建科院召开。会上宣布了省地标《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程》修编组成立,讨论并确定了修编大纲和实施计划.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世界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建筑节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为建筑保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机。国家《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的出台,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建筑节能高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北方供暖地区从1986年颁布第一部节能设计标准开始,至2019年8月1日最新的JGJ26—2018《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正式实施,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西安地区作为寒冷地区典型代表城市,应建设主管部门要求,相关机构结合地区气候特点编写了适合本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DBJ 61—164—2019《西安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该标准征集意见过程中,相关专家与单位建议给出外墙保温构造推荐做法,因受篇幅限制,编制组决定在研究课题论文时集中作以补充。结合当前工程中主流的外墙保温构造做法,同时满足各类规范要求,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对应的外墙保温构造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前,福建省建设厅以闽建科[2004]45号文发布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和建设部《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加大我省建筑节能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建筑热舒适程度,我厅组织制定的省工程建设标准《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DBJ13-62-2004)《以下简称《细则》)已于10月29日发布,自2004年12月10日起实施。今年10月12日,建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174号文,要求各地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确保节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达到建筑节能标准65%,基于国家标准GB/T 15229—2011《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JGJ/T 14—20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对砌块几何尺寸的要求和JGJ 00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夏热冬冷地区墙体传热阻的要求,对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进行块型设计,优选两种块型的砌块进行热工性能理论分析。设计正交试验,掺加玻化微珠提高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试验得到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多层居住建筑外墙的再生混凝土自保温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试验证明制备生产满足建筑节能65%的自保温再生混凝土砌块在理论和试验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依据DBJ13—62—2004《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从节能率、成本、建筑热舒适性、节能方案适宜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规定性指标节能设计法与动态权衡计算设计法的优劣。得出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由山东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等单位主编的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J14—037—201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原DBJ14—037—2006《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北京市发布DDB11/891—202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质量,以世界同类气候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先进水平为目标,全国率先将居住建筑节能率由75%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提高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福建建设科技》2005,(4):i0001-i0002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我省于2004年12月10日起在全省实施《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标准编号为DBJ13-62-2004)。建设部近日印发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建科[2005]55号)和《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实施及监督工作的通知》(建标函[2005]121号)。结合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现就新建居住建筑进一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7月1日起公共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2015,(12)
利用陶粒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陶粒混凝土轻质自保温砌块,其抗压强度能够满足MU5.0的要求,并对其砌筑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陶粒混凝土轻质自保温砌块墙体的实测传热系数能够达到0.53W/(m~2·K),满足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版《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13-62-2014的发布和实施,福建省建筑节能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新版和旧版标准及其参考的行标,对福建省夏热冬冷地区某典型居住建筑进行节能分析,得到不同标准规定下建筑的节能率,并分析不同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能耗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提出福建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陶粒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陶粒混凝土轻质自保温砌块,其抗压强度能够满足MU5.0的要求,并对其砌筑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陶粒混凝土轻质自保温砌块墙体的实测传热系数能够达到0.53W/(m^2·K),满足JGJ 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寒冷地区建筑节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正在提速.4月中旬,继国务院印发《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业内外广泛认为,这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向纵深推进的信号令.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8)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原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8.
黄如柏  陈海平 《砖瓦》2009,(4):42-43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研制集围护、承重、隔热保温等性能为一体的新型墙体材料已经突显重要。郴州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与郴州市石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了达到围护、承重、隔热保温等性能为一体的阶梯形混凝土保温砌块.并已经通过郴州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技术论证。  相似文献   

19.
从国内外研制和开发新型节能建筑结构的情况、房屋的节能措施、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的落实和《福建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13-198-2014的实施现状等几方面阐述了居住建筑节能的现状。并论述了研制、开发和引进新型节能建筑结构和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居住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建立法制性的建筑节能检验制度是推动建筑节能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我国加快了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的制定,7月17日前后,建设部相继颁布了国家标准《建材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在国家如此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的条件下,四川省建设厅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四川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