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肝脏功能对心脏生理病理的影响,为冠心病从肝论治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从维持气血正常运行,调节情志活动,和促进消化吸收等方面探讨肝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及在病理条件下肝失疏泄,而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机制. 结果肝脏是调节心脏功能的重要因素,肝失疏泄是冠心病发生始动条件.结论研究冠心病中医机理应重视肝脏的功能,从肝论治是冠心病中医治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肝脏功能对心脏生理病理的影响,为冠心病从肝论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从维持气血正常运行,调节情志活动,和促进消化吸收等方面探讨肝脏对心脏的调节作用,及在病理条件下肝失疏泄,而致冠心病发生的病理机制。结果:肝脏是调节心脏功能的重要因素,肝失疏泄是冠心病发生始动条件。结论:研究冠心病中医机理应重视肝脏的功能,从肝论治是冠心病中医治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肝叶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52例冠心病患者肝叶切除围手术期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蛋白CD62P、CD61(Ⅲa)及血小板聚集率,并与术前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肝叶切除术后6、12、24、48及72小时CD62P、CD61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肝叶切除术后血小板呈相对激活状态,有利于血小板的 黏附、聚集及血栓前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和-6A(rs11039155)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43例冠心病患者、256例正常对照组肝X受体基因-115A和-6A基因型.结果 (1)AA基因型携带者与GA基因型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为GG基因型携带者的1.732倍( P〈0.05), -115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115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1.81倍( 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115A位点等位基因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汉族人群不存在LXR-6A(rs11039155)这一SNPs位点.结论 肝X受体基因-115A(rs12221497)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5.
朱霞  杨丽  唐红 《临床荟萃》2016,31(10):1144
正肝肺吸虫病是由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内所致的寄生虫病,是人因生食或半生食含囊蚴的蟹、蝲蛄等引起感染。肝肺吸虫表现为肝脏占位性改变,以肝脏损伤为唯一临床表现的患者容易误诊为肝癌、肝脓肿等,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肝脓肿的肝肺吸虫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四川仁寿人。因"反复发热、畏寒5月,加重伴右上腹痛24天"于2015年3月4日入  相似文献   

6.
清晰肝切除     
出血仍是肝脏外科首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决定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生命,同时决定外科医生的荣辱和自信;胃肠外科早已进入清晰时代,作为"同室兄弟"的肝脏外科也应跨入清晰时代;"清晰"是精细外科的基本要求,也是精准肝切除的前提。为此,笔者提出清晰肝切除的概念,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探讨如何实现清晰肝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例初诊为肝囊肿,后续治疗中发现巨大肝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囊肿与肝囊腺癌间的关系及肝囊腺癌的诊治。方法:分析上海瑞金医院1例初诊为肝囊肿的肝囊腺癌病例及1986年至2013年间文献报道的共42例肝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囊腺癌的诊治和鉴别。结果:初诊为"肝囊肿",最后确诊为"肝囊腺癌"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和腹胀。较常出现水平增高的肿瘤指标为糖类抗原19-9(CA19-9)、CA125和癌胚抗原(CEA)。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多囊分隔、囊壁乳头状结节伴钙化等特征时则高度提示为囊腺癌。结论:易与单纯性肝囊肿混淆的肝囊腺癌可借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早期诊断。对于确诊为肝囊腺癌的患者,在肿瘤无远处转移的情况下,以手术切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脂酶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本地区汉族人肝脂酶(HL)基因启动子250G/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技术检测了103例冠心病患者和69名健康对照组汉族人HL启动子250G/A多态性基因型,探讨了其对血脂、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正常老年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正常老年组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的apoA1水平(1.20±0.31)g/L明显低于正常老年组的同基因型(1.49±0.23)g/L;冠心病组的HDL-C水平(1.30±0.31)mmol/L明显高于同组的无突变型(1.16±0.32)mmol/L。经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的显示,TG是冠心病危险因子,apoA1是保护因子(P<0.05),但未见A等位基因是一个危险因子。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HL启动子250G/A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痛经在妇科临证中颇为常见,中医学有"经来腹痛"、"吊阴痛"、"经行下牛膜片"等记载。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笔者经过对历代医家的医案整理研究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采用分肝郁、肝热、肝寒、肝虚4型从肝论治治疗痛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76岁 ,因右上腹渐进性膨胀 8年 ,加重 3年 ,伴腹痛、胸闷于 1999年 12月 2 7日入院。发病初期未引起重视。 3年前因冠心病住院 ,发现巨大肝囊肿。因患者高龄 ,患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拒绝手术治疗。而多次行B超或CT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术 ,囊肿复发较快。入院查体 :双肺无异常 ,心界向左扩大 ,心率 88次 /分 ,律齐。上腹部隆起 ,可扪及 2 0cm× 2 5cm囊性包块 ,有压痛。双下肢膝以下轻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 :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肝功能正常。腹部CT示肝内巨大囊肿 ( 2 0 .7cm× 17.2cm)。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式系统评价中医疗法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其联合疗法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BM、VIP、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数据库,搜集与中医疗法、NSAIDs的联合疗法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07月01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的工作由2名研究员独立的完成,并将所得数据通过Stata15.0与R3.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绘图。结果:共纳入19个RCT,总计1710名患者,涉及中医疗法及中西医联合疗法共9种。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产生14个直接比较、36个间接比较,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较数为22个。结论:①所有中医疗法疗效均优于单用NSAIDs,总体中医疗法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NSAIDs及其联合疗法;②在中医疗法中,综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但是由于已发表文献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本研究结论仍需大量设计谨慎严格、方法科学的RCT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及WANFANG DATA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12月。以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为研究对象,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及评估风险偏倚,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文献,总样本量为588例,试验组310例,对照组278例。Meta分析显示:7篇文献显示针刺联合艾灸组有效率更高(RR=1.19,95%CI=[1.12,1.28],P<0.00001),且对于降低血尿酸(WMD=-46.43,95%CI=[-57.37,-35.48],P<0.00001)具有一定临床优势。1篇文献对不良反应有描述,其他6篇均未提及。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较单用西药具有一定优势,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3.
HUANG Hao;ZHANG Hong(Anhui Colle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ffiliated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Anhui Wuhu 241000,China;Anhui Colleg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Anhui Wuhu 241000,China)  相似文献   

14.
"肝郁"是指多种原因引起肝的疏泄功能不及或障碍,以致气机郁滞不畅。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多有急躁易怒、怕热多汗、多食易饥等症状,与"肝郁"具有相似的疾病特征。作者认为"肝郁"是本病的核心病机,治疗上应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则,辨证论治,随症加减,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胸痹心痛病的主要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其中气虚导致阳气不升是胸痹心痛病的重要病机之一。导师刘中勇教授认为益气升阳法是临床胸痹心痛病的重要治法之一,并总结该法主要针对三焦诸相关脏腑气虚阳弱所导致的胸痹心痛病,围绕补益中气、升举阳气的核心治法,以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为基础方,再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配合散寒、涤痰、活血等常见治法,标本兼顾,可有效缓解本证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宗健脊十八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躯体功能及腰曲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常规治疗予按脊松枢法结合蜂针,并由中医整脊科专科医生指导患者行“以宗健脊十八式”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按脊松枢法结合蜂针治疗,未行“以宗健脊十八式”功能锻炼。治疗12周后,观察2组患者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BASMI、腰椎弓形面积、LCI指标。结果:2组较治疗前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BASMI、腰椎弓形面积、LCI均明显改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脊柱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夜间痛评分、BASDAI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BASMI、腰椎弓形面积、LCI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宗健脊十八式”功能锻炼能降低AS患者的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SDAI,改善AS患者的疼痛、僵硬、晨僵等症状,BASMI评分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得到提高,腰椎弓形面积、LCI、腰椎生理曲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或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病机要点为心脉痹阻。刘中勇教授从人体最基本的组成物质气血相关理论出发,认为人体气血不和导致心脉痹阻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病机。根据冠心病不同阶段气血之间的虚实变化,临床总结“气滞血瘀”“气虚血瘀”以及“气虚血弱”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遵《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原则,倡导“气血并治”,以“理气活血”“益气活血”“补气生血”为冠心病基本治法,在冠心病的治疗和病人预后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其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百病生于气,女子以肝为本,妇科疾病尤亦如此。王小云教授治疗妇科诸病,以调气为先。其运用平衡针治疗妇科疾病,实证首选头痛穴以行气,虚证首选升提穴以益气。同时重视选穴的精简,临证多三穴相配。平衡针即刻效果显著,配合中药辨证施治,针药共施治疗妇科疾病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俞原配穴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予以俞原配穴加局部穴位针刺治疗,均治疗30天,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与WOMAC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原配穴针刺法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腰脊酸痛,下肢乏力,骨痛等为主要症状,属"骨痿""骨痹"范畴。该病多因妇女衰老,肾气亏虚,日久及肝,责之"肝肾亏虚",肾虚骨髓失养,肝虚筋骨失濡。故而临证时可肝肾同治,补益肝肾,填精益髓,使肾精充盛,骨髓得养,肝血充足,筋脉得濡。作者在临床实践及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运用李可"肾四味"加减,取其温、润、缓、平的特点,结合辨证论治,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上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理论依据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