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结果差异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体检标本204例,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的浓度,比较两者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两方法学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相似性,Sprerman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998。结论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值的相关性良好,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但建议各地区基层医院实验室建立本实验室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2.
临床常用RIA测定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RIA具有准确灵敏,特异性高的特点,但该法需时长,操作繁琐,有放射污染的缺点.本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β2-MG,并与RIA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北京九强公司的胶体金法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我院60例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水平.方法 结合临床最后诊断,评价两种测定方法的分析性能.比较胶体金法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Tn Ⅰ总符合率、灵敏度、特异性、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 胶体金法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与临床诊断总符合率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cTn Ⅰ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可用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试,适用于大批量及临床常规使用.胶体金法方便快速,适合临床科室床旁检测.  相似文献   

4.
为对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方法学进行验证,用MEIA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同时检测476份血清标本的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对其测量准确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MEIA与ECLIA比较,阳性符合率为98.7%,阴性符合率为97.0%,总符合率为98.3%。类风湿因子(RF)阳性、重度溶血、脂血、黄疸血清对检测无明显影响。MEIA与ECLIA测定甲型肝炎病毒抗体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国首获批准文号的hs-CRP酶免疫分析试剂盒与hs-CRP免疫比浊法检测了80名正常人,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显示:酶免疫分析的检测下限为0.01mg/L,免疫比浊法为0.5mg/L。酶免疫分析法测得50岁以下组CRP值在1mg/L以下者占60%,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本组全部CRP测定值都大于1mg/L;酶免疫分析法测得50岁以上组CRP值在1mg/L以下者占35%,用免疫比浊法测得该组CRP值全部都大于1mg/L。对比两种方法的x±s,酶免疫分析法在50岁以下组为1.05±1.24mg/L,免疫比浊法为2.52±1.85mg/L;酶免疫分析法在50岁以上组为1.95±1.29mg/L,免疫比浊法为3.00±1.25mg/L。免疫比浊法测定的正常人群CRP值偏高(P〈0.01)。本文结果表明,免疫比浊法对80名正常人的CRP测定值全部大于1mg/L,说明其灵敏度不能满足国际上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新标准规定的1mg/L以下为低风险区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C)、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MG(Uβ2-MG)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法对61例肝硬化患者(其中31例无腹水,30例伴腹水)进行血清Cysc-C、UmAlb、Uβ2-MG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Cysc-C、UmAlb、Uβ2-MG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入组(P<0.01).肝硬化腹水组又明显高于无腹水组(P<0.01).血清Cysc-C水平与UmAlb、Uβ2-MG水平呈显正相关(r=0.6011、0.5984,P<0.01).结论 血清Cysc-C、UmAlb、Uβ2-MG均具有较好的反映肝硬化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血浆中髓过氧化物酶浓度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和辅助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断.方法 针对三个厂家的7株单克隆抗体,采用每株抗体单独与胶乳颗粒交联,逐一配对的方法,筛选出最佳的两株单克隆抗体组合.进一步对胶乳颗粒的粒选、反应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评价本方法的重复性,线性,灵敏度,抗干扰能力和回收率,并进行了大量的样本检测.结果 筛选到两株最适单克隆抗体,使单克隆抗体与胶乳颗粒通过化学交联的模式连接,建立了用于髓过氧化物酶检测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该方法的灵敏度:LoB=4ng/mL,LoD=6ng/mL,LoQ=12ng/mL;批内变异系数(CV):2.85%;批间变异系数(CV):3.45%;平均回收率:100.0%±1.2%;参考值范围:54~266ng/ml.结论 本法可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髓过氧化物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操作简单,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和辅助诊断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及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60例肌钙蛋白I(cTnI),评价三种方法的分析性能及测定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以便临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测定cTnI。通过本次评价发现,胶体金法及化学发光法与临床诊断有很好的总符合率,且灵敏度、特异性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三种检测方法测定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两比较,胶乳法与胶体金法、化学发光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胶体金和化学发光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986。胶体金法(Y1)与化学发光法(X)相关性好,Y1=1.20X-0.11,R2=0.933;相关性优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Y2),Y2=3.65X+0.49,R2=0.892。在分析性能上胶体金法测定cTnI优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且与化学发光法有较好的相关性,适用于急诊及床旁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浓度,并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β2-MG进行比较。结果 CysC、BUN、Cr、β2-MG检测结果糖尿病性肾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糖尿病性肾病组中CysC、BUN、Cr、β2-MG阳性率分别为96.6(56/58),67.24%(40/58),70.7%(41/58),84.5(49/58),血清CysC浓度与β2-MG、BUN、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上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检测正常胎儿和发育异常胎儿脐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脐带穿刺取得胎儿血,应用免疫比浊法对107例产前诊断结果正常的胎儿以及77例宫内感染、胎儿发育迟缓(SGR)并羊水少和泌尿系畸形等发育异常的胎儿血清β2-M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妊娠18~34周正常胎儿血清β2-MG含量为(4.57±0.56)mg/L,与孕周变化无相关;妊娠34周后β2-MG含量下降,妊娠35~38周胎儿血清β2-MG含量为(3.58±0.69)mg/L,与妊娠18~34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感染、SGR并羊水少和泌尿系畸形等胎儿β2-MG含量与正常胎儿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胎儿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可为宫内感染、SGR并羊水少和泌尿系畸形等发育异常胎儿诊断与评估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肌钙蛋白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 I)较为常用的实验室指标。本文就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Ⅰ浓度和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试剂与仪器 AccessⅡ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原装配套试剂,校准品(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复合质控品(美国伯乐公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免疫比浊法(340nm波长)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600nm波长)两种检测方法的可比性,以及不同采血管的影响差异。方法用三种采血管,随机抽取40例样本,由同一操作者在同一生化仪上,用两种不同方法学的RBP试剂进行检测。并用SPSS17.O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普通无抗凝剂采血管用两种方法测定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免疫比浊法用肝素抗凝采血管与普通无抗凝剂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用分离胶采血管与普通无抗凝剂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可应用于临床;免疫比浊法(340nm波长)受肝素抗凝管干扰影响结果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600nm波长)受分离胶采血管干扰影响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免疫比浊法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免疫比浊法的精密度、线性、稳定性、干扰因素、携带污染指标,并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进行阳性率比较。结果免疫比浊法批内CV为1.64%~2.22%、批间CV为3.57%~3.74%;黄疸、脂血及溶血对本方法无明显干扰;阳性率均为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0.05)。结论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与CMIA法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4.
β_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38名健康者血清和尿β2-MG,在98例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50例(DN组),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48例(NDN组)。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和尿β2-MG与对照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未出现肾损害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β2微球蛋白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MIA)检测人血清附睾蛋白4(HE4)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9例卵巢癌、63例卵巢良性疾病和50名体检健康者血清.分别采用ECLIA和CMIA法检测血清HE4,评估两种检测方法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的HE4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7,P<0.01);卵巢癌组HE4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种方法检测的卵巢良性疾病组和体检健康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卵巢良性疾病为对照,ECLIA测定血清HE4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CMIA测定血清HE4用于辅助诊断卵巢癌,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好的准确性.结论 ECLIA和CMIA测定血清HE4结果较为一致,均可作为临床卵巢癌辅助诊断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2名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及尿液,分别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β2-MG、放射免疫法测定尿β2-MG及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尿MA和尿α1-MG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4组特定蛋白水平明显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此4组蛋白在正常对照组测得的结果无一例阳性,但在糖尿病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2.8%、47.8%、35.8%、34.3%;实验还发现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组4组蛋白的阳性率也相应升高(P<0.05)。结论测定尿液中MA、α1-MG、β2-MG及血清β2-MG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能够帮助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减少疾病迁延。  相似文献   

17.
CRP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免疫比浊法、免疫单抗法、胶乳凝集法、火箭电泳法,其中以免疫特定蛋白仪的免疫散射比浊法作为参考方法,而其他几种方法操作繁琐又不易于自动化分析。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是近年来发展较为可靠的方法,具有检测敏感度高、线性范围宽、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MG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血清β2-MG定量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1800例恶性肿瘤患者、120例良性肿瘤患者和100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β2-MG水平。结果表明,各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血清β2-M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血清β2-M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与良性肿瘤组的血清β2-M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的血清β2-M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乳腺癌外,血清β2-MG有助于鉴别肾、前列腺、膀胱和卵巢等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反射比浊法测定62例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研究组)及2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的血、尿β2-MG含量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高疸红素血症患儿血、尿β2-MG含量与血清胆红素含量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r血=0.529,P〈0.01,r尿=0.359,P〈0.01)。当血疸红素水平在91-205μmol/L时,血β2-MG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5),而尿β2-MG较对照组,稍高(P〉0.05)无显著意义。当血清胆红素在205.2-256.5μmol/L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当血清总胆红素≥256.5μmol/L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早期存在肾功能损害,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浓度是观察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特异性指标,但血β2-微球蛋白(β2-MG)更能早期敏感地判断新生儿黄疸时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胶乳微球标记抗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抗体,并初步建立GP73的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方法用人工重组GP73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将纯化成功后的抗体蛋白共价偶联到胶乳微球上;优化偶联条件,制备免疫胶乳,建立GP73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测定法。结果制备的纯化抗GP73多克隆抗体的效价达到16 000,用其致敏的胶乳微球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磺酸钠盐(EDAC/NHS)浓度为10 mg/m L、反应溶液为PBS(p H=6)、室温反应3 h,偶联率最高。所建立的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灵敏度和特异性良好,线性范围在(6.25~200)ng/m L,检测下限在10 ng/m L。结论成功纯化出GP73多克隆抗体,制备GP73免疫胶乳微球颗粒,建立GP73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