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松果体摘除对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毒性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松果体摘除组和假手术组,术后40d给Aβ1-40右侧海马注射,7d后标本用改进甲醇刚果红染色以及HE、TUNEL法检测海马凋亡细胞、SABC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结果实验组海马细胞凋亡数比对照组增多(P<0.01),Aβ周围Bax表达比对照组增强(P<0.01);而Bcl-2在两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大鼠松果体摘除可以使Aβ1-40诱导海马细胞凋亡增多,与Bax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PP17肽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额叶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观察APP17肽的保护作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额叶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认知能力明显下降(P<0.01),Bcl-2、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认知能力改善(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APP17肽可以通过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除了急性期的细胞坏死,还有迟发性的神经元凋亡。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不同再灌注阶段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坏死率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节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和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1/20014-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选择清洁级成年雄性健康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5组,缺血再灌注24h组7只、缺血再灌注48h组7只、缺血再灌注72h组7只、缺血再灌注7d组7只和假手术对照组5只。干预: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24,48,72h和7d取脑海马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坏死率,Bcl-2和Bax蛋白在大鼠脑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脑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②Bcl-2和Bax蛋白表达百分率。结果:33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7d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最高[(24.59&;#177;0.97)%],坏死率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24h组[(16.67&;#177;1.04)%],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1.28&;#177;0.50)%,(0.90&;#177;0.38)%](P〈O.01)。②假手术对照组Bcl-2表达极低[(1.07&;#177;0.27)%],但Bax有高表达[(46.09&;#177;5.37)%]。⑧Bcl-2蛋白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后48h[(14.41&;#177;0.67)%],而Bax蛋白峰值出现在缺血再灌注之后72h[(77.38&;#177;1.52)%]。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逐渐增高,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表达异常增高,提示Bcl-2和Bax蛋白参与了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凋亡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血清饥饿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fas表达的影响,为明确雌激素抑制由血清饥饿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新生SD大鼠颅骨第2、3代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血清饥饿组、血清饥饿+雌激素组3组,每组细胞分别培养1d、2d、3d、5d、7d、14d后做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各组Bcl-2、Bax、Fas阳性细胞率。结果对照组成骨细胞有少量Bcl-2、Bax、Fas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饥饿组细胞Bax和Fas表达升高(P〈0.05),高峰期为14d,Bcl-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血清饥饿组比较,血清饥饿+雌激素组细胞Bax和Fas表达降低(P〈0.05),高峰期仍为14d,Bcl-2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血清饥饿使成骨细胞Bax和Fas表达增强,而对Bcl-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雌激素能抑制血清饥饿增强成骨细胞Bax和Fas表达的作用,并使Bcl-2的表达增加,从而抑制血清饥饿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证实,参附注射液对各种休克.心力衰竭、心肌缺血以及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改善治疗作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材料:实验于2004—04/12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教研室完成。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5只,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参附注射液是中医“回阳救逆”参附汤的中药配方,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甙及乌头类生物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出品,规格10mL/支,批号:030110)。 方法:采用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7只。①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mL/kg,观察120min:②参附注射液30min组:结扎前15min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8mL/kg,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30min。③参附注射液120min组:再灌注120min,余同参附注射液30min组。④生理盐水30min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前15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8mL/kg,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30min。⑤生理盐水120min对照组:再灌注120min,余同生理盐水30rain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Fos蛋白的表达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心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c-Fos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3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30min组和120min组大鼠心肌Bcl-2,Bax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率显著降低(P<0.01)。②与相应生理盐水组比较,参附注射液30min组和120min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ax和c—F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率显著升高(P<0.01)。 结论: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效应可能与其促进Bcl-2蛋白高表达、抑制Bax与c-Fos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率,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各6只: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组,C组为川芎嗪干预组。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检测大鼠大脑皮层Bcl-2和Bax蛋白阳性细胞的数目、平均灰度。结果:B组与A组比较损伤侧脑组织Bcl-2、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均增多,平均灰度均降低(P〈0.01);C组与B组比较Bcl-2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增多,平均灰度降低,Bax蛋白阳性细胞数目减少,平均灰度升高(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Bcl-2、Bax蛋白表达增强;川芎嗪可上调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马、额叶局部脑血流量(rCBF)灌注异常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64只雄性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再分别被随机分为A、B、C、D亚组和A0、B0、C0、D0亚组,各亚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后4h、8h、24h、3d时分别采用“Y型电迷宫”测定其学习记忆能力、PeriFlux PF3型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额叶、海马的rCBF、免疫组化法测定额叶、海马组织c-fos、c-jun、Bcl-2、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同一时间点手术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均低于假手术组,海马、额叶皮质rCBF也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海马、额叶细胞c-fos、c-jun染色阳性率及其平均吸光度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手术组中随着rCBF降低,细胞c-fos、c-jun阳性细胞表达率、平均吸光度和Bax\Bcl-2比值逐渐增多(P<0.05)。结论:海马、额叶rCBF降低可以引起大鼠的学习能力降低,其降低的原因可能与c-fos、c-jun、Bcl-2和Bax阳性细胞表达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可能与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有关。目的:应用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抑制凋亡基因Bcl-2和凋亡诱导基因Bax在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中的表达。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佳木斯大学中心实验室。对象:选取纯系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再根据造模后大鼠是否发生糖尿病分为四氧嘧啶组9只和糖尿病组12只。方法:实验于2003—01/03在佳木斯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造模组大鼠以20g/L四氧嘧啶50mg/kg行尾静脉注射,48h后于大鼠尾尖取血测定血糖和尿糖。以血糖浓度≥16.67mmol/L,尿糖+++~++++的大鼠确定为糖尿病模型。发生糖尿病的大鼠为糖尿病组,未发生糖尿病的大鼠为四氧嘧啶组,死鼠剔除。各组大鼠于实验前、实验后48h,2,4,6和8周测血糖和尿糖。8周处死大鼠并取阴茎海绵体,切取长0.5cm中段阴茎海绵体放入10g/L中性甲醛溶液固定24h之后,切取5~7μm石蜡切片。细胞凋亡检测用原位末端标记法,Bcl-2和Bax的基因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勃起组织细胞凋亡和Bcl-2及Bax基因的表达结果。结果:19只大鼠造模后死亡,进入结果分析31只。①各组大鼠勃起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糖尿病组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1626&;#177;6.63)%,(0.38&;#177;0.02)%,(0.40&;#177;0.03)%,(q=4.45,P〈0.01)。②各组大鼠勃起组织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12.04&;#177;2.30)%,(20.88&;#177;3.02)%,(21.23&;#177;2.58)%,(q=4.45,P〈0.01)],③各组大鼠勃起组织Bax基因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18.35&;#177;2.00)%,(9.33&;#177;0.56)%,(10.32&;#177;0.63)%,(q=4.45,P〈0.01)]。④Bcl-2/Bax比值:糖尿病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四氧嘧啶组。结论:糖尿病大鼠勃起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提示细胞凋亡与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有关,Bcl-2/Bax下调提示Bcl-2和Bax共同参与糖尿病勃起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中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以及与Bcl-2表达的关系,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三七总皂甙治疗组。采用VⅡ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h、1d、3d、5d4个时间点取SD大鼠脑组织标本,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I。)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后各时间点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Bcl-2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甙治疗组1d、3d、5dTUNEI,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0.01),Bcb2显著增高(P〈0.05~0.01)。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后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过程,Beb2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三七总皂甙可以增高脑出血后Bcl-2的表达,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对脑缺血半暗带区脑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子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在湖南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基地完成。选取清洁级34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针刺人中穴组、模型+针刺照海穴组,10只/组。①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鼠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②造模后根据动物穴位图谱,模型+针刺人中穴组针刺人中穴,模型+针刺照海穴组针刺照海穴,分别于造模后12,24,48,72h各时相点进行30min电针干预,针刺深度2mm,以医用15mm、28号毫针刺入相应穴位,于针柄处接G6805-Ⅰ型电针治疗仪。刺激参数:疏波4Hz,密波20Hz,脉冲宽度0.5ms;输出电压24V,输出电流4-6mA,强度以鼠尾轻颤为度。极性固定,负极接右侧人中穴或照海穴,正极接鼠尾。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均不给予任何刺激。④造模后72h时各组动物断头取脑,进行脑神经细胞凋亡检测,观察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SD大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脑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模型+针刺人中穴组显著降低[(6.4&;#177;2.7)%,(14.5&;#177;3.4)%,(9.1&;#177;3.5)%,P〈0.01],模型+针刺照海穴组脑细胞凋亡指数亦减小,但无明显差异(P〉0.05)。②造模后72h各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型+针刺人中穴组Bcl-2的表达、Bel-2/Bax的变化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0.01);Bax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基本相似(P〉0.05)。与模型+针刺照海穴组比较,模型+针刺人中穴组Bcl-2表达、Bcl-2/Bax均升高,Bax表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人中穴可以有效抑制缺血侧半暗带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半暗带区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时神经功能障碍,防止缺血梗死区向缺血半暗区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元凋亡与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关系。方法:取15例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癫痫组)和5例无癫痫发作的患者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产物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癫痫组和对照组的TUNEL阳性细胞平均百分率分别为(52.2±3.2)%、(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脑组织内Bcl-2蛋白无表达,癫痫组患者脑内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Bax蛋白在癫痫组与对照组中均微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spase-3在对照组中有轻微表达,在癫痫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元凋亡部分参与癫痫患者海马硬化的形成,Bcl-2、Bax和Caspase-3蛋白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凋亡基因Bcl-2、Bax在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和线栓法制备糖尿病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比较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及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Bcl-2、Bax阳性染色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增多,差异显著(P〈0.05),而糖尿病脑缺血再灌注组比缺血再灌注组增加得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Bax上调幅度大。结论 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发生凋亡,Bcl-2、Bax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糖尿病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阿霉素心脏毒性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心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方法42只兔分成4组:B组1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注射2周;C组10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4周;D组12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8周;A组(对照组)10只,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8周。12周后对4组兔心脏进行QTVI参数测定,同时检测凋亡心肌细胞以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C组和D组二尖瓣环平均收缩期峰值速度(Vs)、收缩期加速度(a)和舒张期峰值速度(Ve)明显减低(P〈0.01)。A组B组未见凋亡心肌细胞,C组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C组D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1),Bcl-2/Bax明显低于A组(P〈0.01)。B组各参数无变化(P〉0.05)。 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阿霉素心脏毒性左心室功能减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背景:国内外文献表明.催乳素可通过调节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目的:拟验证催乳素是否能通过调节T细胞Bax和Bcl-2的表达来影响Jurkat细胞凋亡。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7/2007—05在新乡医学院免疫学实验室完成。材料:人白血病T细胞株Jurkat细胞为上海生工产品,人催乳素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以10Gyγ-射线照射Jurkat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在射线照射前30min内,于模型中分别加入20μg/L.300μg/L和1000μg/L的人催乳素进行干预,同时设不含人催乳素的对照组,以及不进行辐射处理且不加催乳素的正常组。于辐射后的0,24,48h收集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Jurkat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Jurkat细胞凋亡DNA:以Western Blot法检测Jurkat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水平。结果:①在γ射线处理后24和48h,与对照组比较,300μg/L和1000μg/L催乳素组和正常组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1)。②在细胞经Y-射线处理后48h,与对照组比较,300μg/L和1000μg/L催乳素组和正常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③在γ-射线处理后的24和48h,与对照组比较,各质量浓度催乳素组Bcl-2/β-actin灰度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300μg/L和1000μg/L催乳素组Bax/β-actin灰度比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γ-射线诱导的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催乳素可通过提高Bcl-2的表达并下凋Bax的表达,来抑制Jurka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具有抗凝血、抗氧化、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的复方丹参及其与福辛普利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6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完成。①选用48只8周龄雄性SPF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按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为6组: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组,福辛普利组,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福辛普利组,对照组,每组8只。②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组:分别按300和450mg/(kg&;#183;d)剂量灌胃复方丹参滴丸溶解液,该滴丸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由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惠赠,生产批号:20010415,100粒/瓶);福辛普利组:按10mg/(kg&;#183;d)剂量灌胃福辛普利(购自上海施贵宝医药公司,10ms/片)混悬液;复方丹参小、大剂量与福辛普利联用组:灌胃与前组相同剂量2种药物;对照组:灌胃蒸馏水,2mL/d。连续给药8周。⑧分别在药物干预前、药物干预4及8周后采用血压心率仪监测尾部动脉收缩压。④药物干预结束后,称心肌质量、左心室(含室间隔)湿重,计算左心室肥厚指数(左心室湿重/体质量)。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及Bax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切片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Bd-2,Bax灰度值,计算Bcl-2与Bax灰度比值(灰度值越高表示相关蛋白表达越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左心室细胞凋亡情况。计算每个高倍视野(&;#215;400)的平均凋亡率,即为心肌细胞凋亡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干预4周后,福辛普利及其与复方丹参联用组大鼠尾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8周后,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组大鼠尾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效果不及福辛普利及其与复方丹参联用组(P〈0.01)。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尾动脉压明显高于福辛普利组(P〈0.01)。对照组大鼠尾动脉压明显高于其他5组(P〈0.01),复方丹参大剂量+福辛普利组明显低于福辛普利组(P〈0.05)。②对照组大鼠左室心肥厚指数明显高于其他5组(P〈0.01),复方丹参大剂量+福辛普利组明显低于福辛普利组(P〈0.05)。⑧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灰度值和Bcl-2/Bax及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5组(P〈0.05-0.01),Bax灰度值明显低于其他5组(P〈0.05-0.01)。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福辛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灰度值和Bcl-2/Bax明显低于福辛普利组(P〈0.05-0.01),复方丹参小、大剂量+福辛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Bax灰度值明显高于福辛普利组(P&;#183;〈0.01)。④治疗后大鼠心肌细胞肌丝排列紊乱与闰盘增多聚集现象明显减轻,肌溶灶与心肌细胞凋亡样改变未见;间质纤维化及毛 细血管瘀血、内皮细胞水肿明显改善,并在两药联用时效果最明显. 结论:复方丹参可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情况发生,同时可增强福辛普利抗左室肥厚与心肌细胞凋亡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盐酸纳洛酮对大鼠脑复苏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调控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盐酸纳洛酮脑保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和脑复苏盐酸纳洛酮治疗组,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用TUNEL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动物脑复苏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率和Bcl-2、Bax、p53、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治疗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低于缺血再灌注组,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Bax、p53、Fas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洛酮可能通过促进Bcl-2的表达和抑制Bax、p53、Fas的表达来减少脑复苏后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发挥其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灯盏花素减轻顺铂对大鼠肾损害及肾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5mg/kg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1组)和50mg/kg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2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模型组、灯盏花素1组和2组均腹腔注射顺铂8mg/kg造模。灯盏花素1组和2组分别以25mg/kg和50mg/kg灯盏花素灌胃,给药7d后计算4组肾脏指数,采用原位缺15末端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情况,左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皮质Bax、Bcl-2表达水平,右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灯盏花素1组和2组肾脏指数、凋亡指数及Bax、Bcl-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灯盏花素2组肾脏指数、凋亡指数、Bax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低于模型组、Bcl-2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灯盏花素1组肾脏指数和凋亡指数高于2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增强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从而减轻顺铂对肾损害大鼠肾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凋亡机制在凝聚态淀粉样β蛋白(beta-awyloid protein,Aβ)脑内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作用中的意义及何首乌(PMB)对Aβ脑内神经毒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2在湘雅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40只,经Y迷宫测试淘汰4只,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何首乌组。用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建立AD模型,用何首乌进行干预,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电Y迷宫测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Bcl-2阳性神经细胞数的表达,及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的学习记忆尝试次数为(27.8&;#177;7.5)次,海马Bcl-2蛋白表达为(8.71&;#177;1.83)个/视野,凋亡细胞为(13.83&;#177;3.26)个/视野:何首乌组的学习记忆尝试次数为(15.2&;#177;2.9)次,海马Bcl-2蛋白表达为(13.5&;#177;2.17)个/视野,凋亡细胞为(9.57&;#177;2.16)个/视野,与对照组比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Aβ1~40人海马引起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可能与其诱导脑内神经元的凋亡,抑制Bcl-2的表达有关,何首乌对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Bcl-2的表达而减轻Aβ致AD鼠脑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决动脉阻断5min缺血再灌注模型。24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组(I-R)、D2受体激动剂组(I-PER)及D2受体拮抗剂组(I-SPI)。于再灌注第7d行开阔法行为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锥体细胞数。结果:5min前脑缺血再灌注7d可引起沙土鼠海马CA1区约95%的锥体细胞凋亡。行为学结果显示I-R组鼠探索活动较Sham组明显活跃(P<0.01),I-PER组鼠的探索活动较I-R组明显减弱(P<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I-PER组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细胞计数明显多于I-R组(P<0.01)。TUNEL法检测发现,与Sham组相比,其余3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均增多(P<0.05)。I-PER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D2受体激动剂可显著抑制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提高存活细胞数,改善行为学障碍。  相似文献   

20.
褪黑激素影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脑纹状体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荣科  徐金  周志强  刘益仁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95-97,I0002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前脑纹状体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5在江苏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爬杆实验正常(O分)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褪黑激素l,5,10mg/kg组5组,每组18只。②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4组大鼠连续7d腹腔注射MPTP(30mg/kg)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于每日20时进行治疗,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褪黑激素1,5,10mg/kg组腹腔注射褪黑激素1,5,10mg/kg。③于用药7,14,21d采用爬杆法(0-2分,评分越高运动能力越差)和迷宫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和智力改变;3个时间点测试后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处死取脑,应用SP法Bax/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检测前脑纹状体凋亡细胞。 结果:9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爬杆实验得分:造模各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14,21d时褪黑激素1,5,10mg/kg组低于生理盐水组LP〈0.05,0.01)。②迷宫试验错误次数:褪黑激素1,5,10mg/kg组在治疗7,14d时多于空白对照组,但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至治疗21d时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1.9&;#177;0.6),(1.9&;#177;0.6),(1.8&;#177;0.5),(1.6&;#177;0.4)次,P〉0.05],生理盐水组仍高于空白对照组[(3.1+0.6)次]。③Bax蛋白表达于生理盐水组最高,褪黑激素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低;Bcl-2蛋白于褪黑激素组呈高表达,空白对照组次之,生理盐水组表达最低;Tunel阳性细胞以生理盐水组最高,褪黑激素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低。 结论:褪黑激素能激活Bax/Bcl-2系统,调节前脑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