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软件行业走向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软件生产率和厦量的提高,软件重用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软件的构件化为软件重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详细介绍了构件技术,分析并比较了三种主流的构件模式的优缺点,探讨了基于构件技术的开发过程、设计原则,以及构件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软件过程与软件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借鉴软件体系结构SA的有关概念,提出了软件演化过程体系结构SEPA,试图用SEPA在总体上描绘出软件演化过程的蓝图.给出SEPA的相关定义、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SEPA的描述工具以及风格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SEPA和过程构件的软件演化过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实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给出了实现大规模软件复用,尤其是领域复用的重要设计模式。体系结构描述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组织结构与风格,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构件组装的依据和上下文。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构件技术来构造软件构架的方法,使得软件构架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概念模型,而是可以象构件一样使用的可以进行大规模软件复用的可执行代码。  相似文献   

4.
基于构件技术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包含许多关键技术。针对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难题,提出基于构件技术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思想,构造基于业务构件、服务构件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并给出系统的构件模型。为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降低了软件复杂度,提高了软件复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分布式软件构件资源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在网络协同开发环境下,软件构件是一种很重要的共享资源。为了实现对这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复用),提高软件生产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采用数据仓库技术的分布式软件构件资源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面向构件软件开发的主要思想是使用现存的构件来建构软件系统,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可复用的构件在软件复用技术中作用重大.该文首先阐述了构件的概念和面向构件技术优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面向构件的架构,接着结合现行主流的开源框架,以eclilpse插件的方式给予实现和检验;最后,对面向构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面向构件软件开发的主要思想是使用现存的构件来建构软件系统,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可复用的构件在软件复用技术中作用重大。该文首先阐述了构件的概念和面向构件技术优点,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面向构件的架构,接着结合现行主流的开源框架,以eclilpse插件的方式给予实现和检验;最后,对面向构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软件性能工程将软件的性能属性与软件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使得软件在早期设计时就能对其性能进行评估。随着分布构件技术的普及,部署过程与动态重构成为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软件性能有重大的影响。传统的SPE技术对软件性能的跟踪和追溯在部署和动态重构阶段会被中断,因此不适用于分布构件技术。本文针对基于分布构件技术软件的性能问题,提出了分布构件化软件性能工程技术,使得SPE能够被应用到构件的组装、部署和动态重构阶段。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无法为新系统的开发提供可复用的资源,且软件生产力和软件质量较低。软件复用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技术是当前最流行和有效的复用技术。该文在对电子战仿真系统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构件技术在电子战仿真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电子战仿真构件的设计、实现,以及对构件的管理方法,最终实现了电子战仿真构件库,并在构件库的基础上实现了电子战仿真系统。文中引入了虚构件的思想,提高了构件的复用率。  相似文献   

10.
ABC:基于体系结构、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总被引:125,自引:11,他引:1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宏  陈锋  冯耀东  杨杰 《软件学报》2003,14(4):721-732
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和开发被认为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并在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软件构件技术主要还是着眼于构件实现模型和运行时互操作,缺乏一套系统的方法以指导整个开发过程.近年来,以构件为基本单元的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通过对软件系统整体结构和特性的描述,为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提供了一个自顶向下的途径.介绍了一种以软件体系结构为指导,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试图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主要是将软件体系结构引入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作为系统开发的蓝图,利用工具支持的自动转换机制缩小从高层设计到实现的距离,而后在构件平台的运行支持下实现自动的系统组装生成.  相似文献   

11.
软件过程度量的过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件度量是软件工程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给出了一个软件过程度量的过程模型,定义了实施软件过程度量的角色、内容、主要活动及相关的支持环境,重点阐述软件过程度量的数据采集、验证和分析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方法。通过一个软件项目的度量过程实例,研究并确认该模型在过程评估和改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本文的研究对于规范和改善组织的软件过程度量,提高组织的过程能力成熟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J2EE平台和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件是搭建应用软件的可复用组件,它是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当前软件开发技术中的研究热点.J2EE平台是当前流行的基于Java组件的企业级应用软件的开发框架.这两种技术的结合目前在国内还没有较深入的探讨,将这两者相结合,提出在J2EE平台下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并着重讨论基于J2EE平台的构件抽取、映射和设计方法,最后结合中国石油管道生产系统中的工作流系统对以上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3.
软件过程中的并行性挖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挖掘软件过程中的并行性,使其中的活动尽量并行进行,是提高软件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活动间相关性分析,寻找软件过程中可并行化的因素,挖掘出可并行进行的活动,进而构造出Petri网表示的并行经的软件过程模型的技术,获得了较理想的并行性挖掘效果。  相似文献   

14.
焊接过程监测系统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焊接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要开发出实用的监测软件系统面临着诸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系统通用性差、集成难度大等困难.软件重用技术能够为解决上述困难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事实上,在目前焊接过程监测软件开发领域中,软件重用意识不高,可重用构件和架构还很缺乏.于是,尝试运用软件重用技术对焊接过程监测系统的架构和构件进行分析和设计.实验室中的系统开发实践表明,运用软件重用技术建立领域架构和构件库并使之逐步完善,可以使得焊接过程监测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5.
MIS软件开发过程的描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活动的概念来描述软件的开发过程,建立了软件过程的形式化描述模型,以此为基础,给出了MIS软件开发的过程描述。  相似文献   

16.
提高软件过程的并行度是提高软件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由于活动内部并行化后并行性较为局部,本文提出了一种将这种并行性向活动外全局方向延拓的技术,通过划分块之间的相关性判别,重构Petri网表示的软件过程模型,将活动内的并行性延拓到活动间,提高了软件过程的并行度。  相似文献   

17.
一个支持软件并行工程的过程建模语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施软件并行工程是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加快软件开发速度的有效途径。文中讨论了软件并行工程对过程建模语言的要求,给出了一个支持软件并行工程的形式化过程建模语言SDDML和基于SDDML的过程建模方法。SDDML基于Petri网,具有面向对象的特征,可表示不同抽象级的过程模型,支持逐步求精的过程建模方法,为软件并行工程软件过程的控制、分析、评估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