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病原菌、耐药性、易感因素及治疗措施。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感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87.2%),昏迷程度、气管切开、年龄、耐药细菌及合并胸部损伤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加强对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详细了解其病原菌、感染因素与治疗措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易感病菌主要以格兰阴性菌为主(87.5%),经抗感染治疗,治愈36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20例,病死率27.8%。昏迷程度、气管切开、营养、耐药细菌等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预后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引起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共培养出18种细菌120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8株,占78.3%,占前三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36株(3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24株(20%),肺炎克雷伯菌8株(6%),均为毒力和侵袭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对抗菌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耐药率最低的为美罗培南、替卡西林-棒酸、亚胺培南;革兰氏阳性菌22株,占18 3%,耐药率最低的为替考拉宁、米诺霉素、万古霉素;真菌4株占3.3%,均为白假丝酵母菌,对所有抗真菌药敏感.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必须加强抗生素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加强气道管理,预防误吸,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综合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后肺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10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纽伤后早期加行气管镜灌洗,其他治疗措施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结果:早期行气管灌洗后,患者SpO2明显升高;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46%),较对照组(79%)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肺部病变持续平均时间(4±2.5)d,对照组(12 ±3.6)d,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病变.并缩短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我科1990~2009年间共接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9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者49例。现将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细菌学特点.结果 昏迷持续时间大于1周、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返流误吸是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72.5%,排在前三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鲍蔓不动杆菌(21.2%)、铜绿假单胞菌(19.5%)、肺炎克雷伯菌(11.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与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36例发生医院肺部感染,感染率为69.2%,多发生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第3—6天。共培养出致病菌82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4.4%。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肺部感染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G-杆菌感染有关。加强呼吸道管理,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有效的抗生素与联合用药对防治肺部感染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间断俯卧位通气.结果:实验组体温高峰开始下降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开始下降天数、分泌物开始减少天数、肺部感染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寻求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我科1996年1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101例重型颅脑损伤中22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加强重型颅脑损伤后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环境、无菌操作、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53例,死亡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早期严格呼吸道管理是护理关键,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常导致严重后果.我科自1984—1990年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86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21例(占24%),预防肺部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本院21例并肺部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探讨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4—83岁,平均34岁。损伤类型:硬膜下和颅内血肿14例,脑挫裂伤5例,脑干损伤2例。其中合并有颅底骨折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红萍 《天津护理》2004,12(5):291-29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发生肺部感染41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生主经64.06%,病死率28.13%,分离出致病菌62株,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0.33%。结论:严格消毒管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是预防和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7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采取气管切口、气道湿化、营养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6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因肺部感染出现死亡。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运用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可避免因出现肺部感染导致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了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 34例中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及有关危险因素。结果表明 ,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主要与颅脑损伤程度、侵袭性操作、吸烟史、置管时间、护理不当、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等因素有关。加强对危重患者的监护及护理 ,重视病室环境及呼吸治疗器械的清洁、消毒、灭菌管理 ,严格操作规程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可降低或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补血、脱水等基础治疗前提下进行手术治疗,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90例患者中并发颅内再出血、肾功能衰竭各6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高血糖、便秘各4例,并发肺部感染8例,其他4例。经过精心护理后,80例患者好转出院,10例死亡(其中颅内再出血6例,肾功能衰竭4例)。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强术后并发症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对6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感染部位、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预防对策。结果6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98例,感染率为15.31%,显著高于同期医院平均感染率(4.08)。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最高,为15.16%,其次为泌尿道感染9.69%。感染病原体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58.93%,其中以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能;其次是真菌占32.14%,敏感抗生素为氟康唑;革兰氏阳性菌占8.93%,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敏感抗生素为万古霉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易发医院感染的主要高危人群。通过严格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脑干挫裂伤5例,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多发脑挫裂伤伴脑肿胀),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 除1例并发肺挫伤,继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0位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一定优势,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2000年3月~2001年10月,对3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其中12例并发肺部感染.现将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灌洗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支气管灌洗对防制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GCS 3~ 8分重型颅脑损伤已行气管切开患者 80例 ,随机选 40例 (实验组 )伤后早期行支气管灌洗 ,另 40例 (对照组 )未予支气管灌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均基本相同。结果 :48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 1 7例 ,有 1 5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6 .8± 2 .2d ;对照组 31例 ,有 1 9例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时间 1 6 .2± 3 .4d。实验组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早期支气管灌洗能有效防制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床旁便携纤支镜,并与同期相同标准40例比较.结果:治愈27例,好转10例,死亡3例,治愈率6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纤支镜治疗各种程度的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