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先革  晁生武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308-4309
[目的]观察汇涵术泰护创液(Create dressing care)对烧伤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0年5月对60例120处烧伤感染创面应用汇涵术泰护创液,观察创面局部细菌清除、创面愈合情况及全身反映情况。[结果]汇涵术泰护创液对皮肤无刺激、无致敏,杀菌力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杀灭作用;预防伤口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应用汇涵术泰护创液有控制局部创面感染;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烧伤后血清、水泡液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后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Ⅱ度烧伤后 ,表皮组织凝固性坏死 ,与真皮层分离后液体渗入其间形成水泡液。水泡液中某些成分对烧伤创面愈合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为观察烧伤病人伤后血清、水泡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含量变化 ,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检测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5 0例Ⅱ度烧伤病人 ,其中男 3 0例 ,女 2 0例 ,年龄 1 5~ 61 0岁 ,平均3 1 5岁。烧伤面积 1 0 %~ 16 0 % ,平均 11%。1 2 样本采集 伤后 2 4h内空腹经静脉抽取血样 5ml,用塑料注…  相似文献   

3.
烧伤病房空气细菌与创面菌株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为了解病区环境对烧伤感染的影响,探索病房空气细菌与创面菌株的关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1997 年10 月~1998 年6 月按卫生部部颁标准,定期采集空气标本918 个、创面分泌物标本409个送检。结果 空气培养出细菌22 种,创面培养出细菌21 种,病房空气与患者创面分泌物培养出相同的细菌32次;对烧伤病房空气细菌与创面分泌物细菌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经统计学处理,显示空气与创面细菌吻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对烧伤病房定期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及创面菌株监测,对预防烧伤创面和烧伤病房交叉感染,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创面湿敷治疗烧、烫伤感染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照华 《职业与健康》2004,20(5):158-159
目前,感染仍是烧伤后最见的死亡原因,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纵深蔓延.造成创面脓毒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即造成败血症.为此,防治烧伤后的全身性感染败血症或创面脓毒血症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创面.我们近10年来对253例烧(烫)伤后感染创面使用湿敷法治疗,现总如下.  相似文献   

5.
浅Ⅱ°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水泡形成,水泡较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可剧烈疼痛,水泡破溃可继发感染,使创面加深,所以如何尽快止痛,预防感染是临床治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从2004年元月至2006年底收治的100例浅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烧伤创面外敷75%酒  相似文献   

6.
浅Ⅱ^0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水泡形成,水泡较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可剧烈疼痛,水泡破溃可继发感染,使创面加深,所以如何尽快止痛,预防感染是临床治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从2004年元月至2006年底收治的100例浅Ⅱ^0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烧伤创面外敷75%酒精纱布对浅Ⅱ^0烧伤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秀银 《泰山卫生》2007,31(1):13-14
浅Ⅱ°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水泡形成,水泡较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可剧烈疼痛,水泡破溃可继发感染,使创面加深,所以如何尽快止痛,预防感染是临床治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从2004年元月至2006年底收治的100例浅Ⅱ°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烧伤创面外敷759/6酒精纱布对浅Ⅱ°烧伤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水浪式浸浴疗法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理想的烧伤残余创面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水浪式浸浴治疗,观察对创面细菌的清除率、上皮生长速度及残余创面植皮手术效果.结果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由治疗前的95.21%下降到治疗后的13.37%(P<0.01),上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残余创面植皮皮片成活率达96%以上,供皮区无1例感染.结论水浪式浸浴治疗能有效清除创面细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自然愈合,提高植皮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皮肤烧伤后会形成创面,它是一层深浅不一的坏死组织,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有利于细菌集结和生长繁殖,造成创面感染。正常皮肤对细菌有防御能力,而烧伤创面却丧失了这一天然屏障作用,成为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科氏葡萄球菌能否作为生态菌制成生态制剂。方法 选用一级昆明系小鼠 32只 ,采用浓度为5 .5× 10 8/ml的科氏葡萄球菌液经腹腔、静脉和烧伤创面 3种途径接种在动物体内 ,观察动物死亡率和内脏器官细菌播散情况。结果 科氏葡萄球菌接种在腹腔毒性较大 ,大多数小鼠死亡 ,内脏细菌培养阳性 ,但静脉和创面接种则毒性很小 ,少或无内脏细菌转移。结论 科氏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易于控制。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我们认为科氏葡萄球菌具有开发成生态制剂用于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浅IIo烧伤,伤及表皮及真皮浅层,有水泡形成,水泡较薄,基底潮红,水肿明显,可剧烈疼痛,水泡破溃可继发感染,使创面加深,所以如何尽快止痛,预防感染是临床治疗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从2004年元月至2006年底收治的100例浅IIo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在烧伤创面外敷75%酒精纱布对浅IIo烧伤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20~70岁。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烧伤面积、对疼痛耐力及病人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除常规护理外,对水泡直径>2 cm者常规消毒后用无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康复新液治疗轻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轻度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浸透康复新液后湿敷包扎处理创面;对照组采用烧伤膏涂抹创面后凡士林纱布覆盖敷料包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烧伤创面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烧伤创面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有效率对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士林纱布与康复新液配用包扎治疗轻度烧伤创面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烧伤后不同时期创面病原菌定植情况及影响定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131例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其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伤后各时期细菌定植情况及影响定植的危险因素。结果烧伤后第3、7、14天,创面细菌定植阳性率逐渐上升,分别为26.72%、61.32%、89.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2,P=0.00)。病区环境、年龄、创面用药、抗菌药物联用、烧伤深度、烧伤类型6方面因素在不同时期对病原菌在创面定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烧伤后创面病原菌定植率不断增高,多重耐药菌不断增多;对烧伤患者分区管理,合理用药,积极处理创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外伤性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3月收治的240例外伤性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创面分别采用庆大霉素8万U及医用凡士林敷料换药;治疗组(B组)创面采用复方黄柏液30 ml联合湿润烧伤膏湿敷治疗。根据治疗前后伤口局部体征变化、伤口愈合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换药5 d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7%,对照组为43.3%,换药14 d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润烧伤膏能明显抑制细菌生长、减少脓性分泌物、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优于庆大霉素及医用凡士林敷料换药。复方黄柏液联合湿润烧伤膏促进外伤性感染创面愈合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瓦斯爆炸烧伤后常见的感染细菌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病区1999至2006年314例瓦斯爆炸中度以上烧伤患者的创面、血、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纸片琼斯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数量较多的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14例烧伤感染创面共分离出细菌48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种主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始终处于第1位、肺炎克雷伯菌的高发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常见细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分别基于烧伤慢性创面形成理论、烧伤慢性创面敷料选择、烧伤慢性创面治疗及护理这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的分析,详细综述了最近几年国内外烧伤慢性创面护理进展的具体状况,提出现阶段有关烧伤慢性创面护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针对烧伤慢性创面所进行的治疗及护理,必须要严格按照"伤口床准备"的基本原则,选择系统性的方案进行治疗及护理。烧伤慢性创面分为可愈合性、维持性和不可愈合性。对于烧伤慢性创面患者要加强自我管理和社会心理干预,近年来高层次护理人员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循证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烧伤慢性创面所进行的护理方案则会越来越完善、科学。护士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根本,对护士进行结构化培训,提高对烧伤慢性创面护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王岚  牟均  吴怡  方芳  徐静  刘新  王野 《中国公共卫生》2013,29(9):1401-1402
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方面,抗生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许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彻底治疗.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菌株逐年增加,成为烧伤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尽管新型抗生素不断问世,但重度烧伤感染仍然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将烧伤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或避免滥用,阻止和延缓细菌耐药的发生,临床开展早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极为重要.本研究对2011年11月-2012年4月在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7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定期对烧伤患者创面进行细菌学调查与分析,以了解细菌的分布和耐药动向、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烧伤创面渗出液及烧伤治疗药物的光谱分析,介绍SM—Ⅰ型烧伤治疗机的原理及性能。该机采用微机控制喷药、远红外线创面烘烤并自动定时进行紫外线创面消毒。  相似文献   

19.
强氧化离子水对烧伤度创面杀菌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强氧化离子水湿敷烧伤 度创面的疗效。方法 门诊 度烧伤患者 4 2例 ,以强氧化离子水原液 ,对创面冲洗加湿敷前、后分别进行采样、培养及判定其杀菌疗效。结果 强氧化离子水原液作用创面 10 m 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达 90 .98% ,对 A型溶血性链球菌杀菌率达 80 % ,对铜绿假单胞菌杀菌率为 6 8.2 9% ,对洛菲不动杆菌的杀菌率为 6 1%。结论 强氧化离子水用于烧伤 度创面冲洗加湿敷杀菌疗效迅速、显著 ,因其最终还原成普通水 ,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37例烧伤创面微生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掌握病区细菌感染及细菌耐药状况,更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连续收治的37名中大面积烧伤住院患者进行了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耐药性已经非常严重。结论 对烧伤的抗生素应用需重新认识,大面积烧伤抗体克期应用抗生素是否合理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