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为了探讨碱木质素在甲酸盐与Pd/C体系中的水热解聚特性,选取7种甲酸盐进行实验,得到最优的工艺条件如下:甲酸镍和Pd/C用量(相对于原料,以质量分数计)10%、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325℃.在该条件下,解聚产物中的液相产物得率为56.24%,4种单酚总得率为12.14%.空白样以及添加了甲酸镍与Pd/C的液相产物的高分辨质谱、有机元素分析以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甲酸镍和Pd/C的添加有利于木质素水热反应的脱氧过程,使产物向相对分子质量更小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
木质素是一种可再生的芳香聚合物,可生产精细化学品。然而,由于木质素复杂的化学结构,及解聚单体的衍生化和深度裂解,当前木质素解聚利用普遍存在产物复杂等问题。选择性断裂木质素连接键,对提高产物选择性、实现木质素分级利用有一定意义。基于有机溶剂/水木质素提取体系,不使用外加催化剂,选择性裂解原本木质素中的酯键提取松柏醇和芥子醇。研究结果表明,乙醇在温和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断裂肉桂酸苯乙酯和苯乙酸苯酯酯键模型物,但对苯氧基乙苯的β-O-4醚键不产生影响。当以木粉为底物时,单酚产物以松柏醇和芥子醇为主,在二氧六环/水体积比9∶1溶剂体系的作用下,230℃反应0.5 h的总收率最高,可达57.57 mg/g,选择性为62.88%.不同来源生物质在此体系下也表现出良好的收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鱼油化学水解工艺的优化及EPA/DHA的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油的水解工艺以及水解后游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的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化学水解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皂化时间60 min,皂化温度50℃,乙醇/水比例(v/v)6:1,此条件下鱼油的水解率为95.5%,EPA得率为91.2%,DHA得率为88.9%.鱼油水解后,利用C18柱对水解液进行层析分离纯化,经质谱检测分析和HPLC检验产物的EPA、DHA纯度分别达到92.9%和93.2%.  相似文献   

4.
海金沙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海金沙总黄酮特征吸光度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海金沙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海金沙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做提取剂,料液比(g/ml)为1∶40,75℃水浴75 min条件下提取2次,海金沙总黄酮得率为2.91%;此法简便易行,成本低,是工业化提取海金沙总黄酮的有效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金银花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条件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工艺;对萃取产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SFE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45 Mpa,萃取温度45℃,CO_2流量4L/min,萃取得率2.068 7%,产物为淡黄色至淡绿色膏状物;产物经GC-MS分析,共检测出57种成分,其中脂肪酸、烷烃和脂类成分最多,占总检出成分的82.41%.结论:优化SFE萃取条件可提高得率,使金银花挥发油成分增多.  相似文献   

6.
酶解法对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应用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过程中,对原料经酶解处理后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为40%乙醇,以液固比20:1,在40℃提取40 min,提取次数为1次.与原料未经酶解处理的直接醇提法的提取工艺条件比较,原料经酶解处理后,可以在较低的乙醇浓度、较低的温度下,提取较短的时间即可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经HPLC分析,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得率达13.85 mg/g,粗提物中白藜芦醇纯度达22.7%.  相似文献   

7.
龙眼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充分开发福建的龙眼资源,本文作者对龙眼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该多糖粗品是龙眼经乙醇乙醚混合物脱脂2 h,水提取,乙醇沉淀后,通过Sevag法除蛋白后获得.实验结果表明龙眼多糖的最佳制备条件是温度80℃,时间6 h,搅拌速度180 r/min,乙醇最佳浓度为70%.采用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于490 nm检测,100 g干龙眼多糖得率为0.94%.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鳙鱼活性多肽酶法制备工艺,分析了鳙鱼肉糜预处理温度和酶解温度对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85℃水浴中加热预处理20 min,酶解温度设为55~75℃.经均匀设计实验优选和最优条件验证实验证实,以氮溶指数为指标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8.0 h,固液比1∶4.25,蛋白酶A用量3‰,酶解温度75℃,产物氮溶指数达80.54%;以多肽得率为指标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8.0 h,固液比1∶2,蛋白酶A用量3‰,酶解温度75℃,产物多肽得率达11.92%;以产物总抗氧化指数为指标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0 h,固液比1∶6,蛋白酶A用量3‰,酶解温度55℃,所得产物总抗氧化指数达87.42‰.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海蓬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pH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海蓬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海蓬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85%(V/V)、微波功率105 W、微波温度70℃、微波时间14 min、料液比1:55、pH 10.5,此时海蓬子总黄酮得率达到6.81%,与模型预测值6.89%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龙眼核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龙眼核为原料,用乙醇溶液为溶剂提取其中的酚类化合物,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得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提取时间对得率的影响显著(P0.05),而提取温度与料液比对得率的影响不显著;4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是: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响应面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际得率,乙醇浸提龙眼核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106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58%,提取温度64℃,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42.690 mg/g,达到理论预测值的96.29%.  相似文献   

11.
以甜高粱渣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以甜高粱渣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甜高粱渣经磷酸水解,水解液中和浓缩后接入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发酵生产乙醇,水解残渣加入纤维素酶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步糖化发酵。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磷酸水解甜高粱渣的条件,最优条件为:磷酸浓度80g/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80min、固液比1∶10,最大还原糖得率为0.3024g/g干物料。水解液管囊酵母发酵最大乙醇浓度为14.5g/L;水解残渣同步糖化发酵,当底物浓度为5%时最大乙醇浓度达5.4g/L。总乙醇产率为0.147g/gDM。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及超声时间对毛莲蒿总香豆素得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毛莲蒿总香豆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毛莲蒿总香豆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2%,浸提时间71min,浸提温度68℃,料液比1∶58(g/mL)及超声时间30min,在该条件下毛莲蒿总香豆素的平均得率为3.45%.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方便、可行,可为毛莲蒿中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花倒水莲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选取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3个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进行试验设计,得出了超声提取黄花倒水莲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1min,乙醇浓度67%,料液比1∶40时,黄花倒水莲总皂苷得率最大为11.97mg/g,接近模型预测值12.32mg/g.  相似文献   

14.
以金属离子催化转化人参皂苷Re生成Rg2为目标,考察金属离子在有机-水为溶剂下催化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乙醇-水体系下Fe3+催化反应产物含量随乙醇浓度、反应温度、铁离子浓度、反应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乙醇-水为溶剂下催化反应产物20(S,R)-Rg2最多,催化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乙醇体积浓度为50%,Fe3+反应浓度为0. 8 mol·L-1,在40℃下反应12 h,产物得率为64. 8%,其中20(S,R)-Rg2的质量分数为74. 3%.为人参皂苷催化转化为稀有皂苷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提取大蒜素,选用大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提取液,采用超声辅助渗漉法进行提取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乙醇用量三个因素对大蒜素提取率的影响。选用响应面法,基于单因素试验探究的结果,优化大蒜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0 g蒜泥在40℃超声酶解30 min后,加入20 mL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超声55 min,经165 mL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溶液渗漉提取,大蒜素提取效果最佳,得率为0.439 mg/g。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辅助提取枇杷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法从枇杷叶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总黄酮的主要因素及较优水平.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超声波功率为135w,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20.最佳条件下总黄酮得率7.23%.  相似文献   

17.
以对氨基苯甲酸与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催化合成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为15.0 mL,对氨基苯甲酸为3.00 g,催化剂为3.80 mL,微波辐射功率为500 W,反应温度为85℃,时间为24 min时,反应产率达70.3%。产品经熔点测定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证实与目标产物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正交法来确定黄柏总生物碱不同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黄柏为原料,分别以水、乙醇为提取剂,提取黄柏生物碱.采用单因素试验,按照所给定的条件和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不同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的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出的显著条件,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L9(33)正交实验方法优选提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以水为提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是100 ℃水浴下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时间为2.5 h,料液比1:16.提取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是46.55 mg/g.乙醇为提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是70 ℃水浴下乙醇浓度为70 %,料液比1:12,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是68.49 mg/g.结论 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便,提取剂为乙醇比水的提取时间短,节省能源,总生物碱提取率高32.03%.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寻找新的天然抗氧化物,采用单因素试验、中心复合旋转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腺叶桂樱叶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并测试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60%乙醇,提取温度为48℃,提取时间为4 d; 该条件下,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04.73 μg GAE/g DW,870.37 μg RE/g DW,DPPH的清除率为32.46%.该条件下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5%,由此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建立的二阶多项式模型可行.由此表明腺叶桂樱叶的乙醇提取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用微波法研究了吴莱萸中吴莱萸总碱和黄酮的萃取,文中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水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并优化了这些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60%的乙醇水溶液、科水比为1:75和50℃的条件下,15min吴茱萸总碱和总黄酮的萃取率最高,其得率分别是2.60%和0.3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