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冕  刘春芳  侯丕华 《中医杂志》2013,54(3):195-196
认为本病病因为内生和外感邪毒深伏骨髓,髓虚毒盛可促使疾病进展,脾肾亏虚、髓血乏源是发病之本;在治疗方面强调健脾补肾治其本,解毒祛邪以祛除病因,辨证辨病相参,扶正解毒结合,且因病重毒深,用药当重剂强效,汤药与中成药结合,分清疾病阶段,扶正与解毒不同侧重,伏其所主,先其所因,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罗嘉敏  李菁  林丽珠 《中医药导报》2020,26(11):184-186,189
林丽珠认为恶性肿瘤并发黄疸与一般内科疾病所致黄疸不同,结合黄疸与肝胆癌瘤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恶性肿瘤并发黄疸的病因病机为肝胆瘀热,可从血分论治,化湿祛瘀以退黄为辨治之本。辨阴阳为辨治关键,阳黄者应以清热化湿、凉血祛瘀为法,阴黄者应以温阳健脾、养血活血为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辨治精髓,遣方用药时需辨清癌种、疾病分期、脏腑气血、正邪进退等变化。治疗之本应归结于原发性癌瘤,林丽珠提倡分期论治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王书臣教授以舌象为纲辨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经验。BOS患者出现裂纹舌为精髓亏虚的表现,治以温肾壮阳、填精补髓;溃烂舌为气机紊乱,虚火上炎所致,治以扶正理气、兼清虚火;剥脱苔为瘀毒内蕴,治以化瘀解毒为法;厚腻苔多属脾虚不运,治以健脾温运为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同于急性白血病的疾病特点,梁冰教授认为,本病是"因虚致病、因病致毒"的过程,病因根本是"正虚",不同分期"正""邪"盛衰不同。在治疗上首推扶正,以参芪四物汤健脾补肾活血,并结合临床分期及中医辨证施以祛邪药物。  相似文献   

5.
康涛  苏浩杰  李慧 《河北中医》2022,(6):904-907
李达教授传承梁冰名老中医治疗血液病经验,认为正虚毒蕴、气血失和是老年血液肿瘤的基本病机,从“虚和毒”入手,扶正补虚以固本,分毒论治以澄源,兼和解治法,调和气血、脏腑,达到血和目的,形成“固本澄源和血”辨治经验,临证益气养阴、清温和血辨治白血病,健脾涤痰和血辨治淋巴瘤,补肾逐瘀和血辨治骨髓瘤,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6.
论述中医分期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认为早期以肝郁脾虚为主,治宜疏肝健脾、理气化痰;中期以湿热蕴结为主,治宜清热利湿、软坚化痰;晚期以毒瘀阻络为主,治宜化痰解毒通络、兼顾扶正。  相似文献   

7.
滋阴解毒祛瘀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燥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阴液亏虚、津枯血燥;津液枯涸、化燥成毒;久病多瘀、血阻津滞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病机,瘀血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燥、毒、瘀三者相互作用是发病关键,笔者认为从阴虚、燥毒、血瘀三方面进行辨治,采用滋阴解毒祛瘀法,能有效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为临床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介绍江劲波教授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江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肾虚血瘀邪毒,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精亏髓枯;临证将其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3型论治,以补肾填髓为主,辅以化瘀解毒之法治疗,在临床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介绍王松龄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经验。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理基础为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结合病例总结临证辨治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方法,即实者以清热化湿、活血解毒为主,兼顾补虚通络;其虚者以补肾健脾,填精益髓为主;兼顾活血除湿。辨病、辨证、辨症相结合;注重三因制宜;处方灵活,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具备"毒邪"致病的共同特征,"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毒、瘀与正虚交织"是其病机特点;基于"毒、瘀、虚"病因病机理论,治疗主张分期治疗:疾病进展期治以凉血解毒化瘀,疾病恢复期治以清泄余邪、活血柔肝、调理肝脾、滋补肝肾.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小儿肺脓肿不同时期的疾病变化灵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脓未成时治以清肺解毒,化痰通络,兼以疏散表邪;脓欲成时仍以清肺解毒,化痰通络为主;脓成未溃时治以托毒排脓;痈脓已溃溃处不敛,治以补气扶正,祛腐生新。在辨治过程中从痰、热、毒、瘀、虚立论,根据各期病性以及病位的不同辨证选用特定的中药。疾病初期邪气盛时以祛邪治肺为主,疾病后期气阴两虚则佐以扶正,兼顾脾肾。  相似文献   

12.
痛风性关节炎是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的一种反复炎症性疾病,专家团队在长期临证学习及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痛风性关节炎因湿、热相搏,郁而不解,热极成毒,蓄毒于内,阳动生风,助热毒攻注骨节而发病,疾病发展演变历经“蓄毒而发,毒损骨络——湿滞难去,毒伏骨脉”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尿酸钠晶体刺激体内炎性体的激活和肠道菌群失调是痛风性关节发生的重要机制,其中炎性体激活可促进机体分泌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加重炎症过程,并且肠菌失调还会导致尿酸的分解、排泄减少。团队认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疾病可借鉴仝小林院士的“态靶结合”辨治方略,对痛风辨毒识态定其靶,热毒为痛风急性期所处之“态”,湿毒为痛风缓解期所处之“态”,炎性体、肠菌失调为痛风治疗的重要靶点;治疗上遵循“解毒—化毒”原则,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定风为法,缓解期以除湿化毒通络为法。结合态靶辨治方略,分期辨态治毒打靶,减低疾病发病率和复发率,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兼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同时,治疗中注意急则治其标,时时固护胃气,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取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周仲瑛教授运用抗癌解毒法治疗胆囊癌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根据其“癌毒”理论,认为正气亏虚是癌毒生发的基础,肝胆瘀滞、痰瘀毒结是癌毒形成的关键;治疗上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原则,综合运用疏肝利胆、化痰消瘀、调理脾胃、养阴扶正等治法;在组方用药上,重视药效与归经,活用虫类药与通腑药,运用复法大方对疾病进行综合辨治,临床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5.
介绍周郁鸿教授分期辨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验。认为本病与肝、脾、肾相关,可分为初期(气滞痰凝型)、中期(痰瘀蕴毒型)、末期(精亏髓衰型)。以"扶正祛邪"为原则,初期化痰散结,兼提正气;中期攻毒散结,兼补气阴;末期益精填髓,缓祛毒邪。治疗时兼护中焦,攻邪则适时而止。  相似文献   

16.
岳睿  陆嘉惠 《新中医》2014,46(2):15-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中医学血证、髓毒劳范畴,为"毒"、"劳"相兼的邪实正虚、虚实夹杂证。其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且发病过程中脾肾亏虚贯穿始终。临床辨治以虚实辨证为首辨;脏腑辨证为基础;瘀毒辨证为指导。总以健脾补肾、化生气血为根本治法,再根据辨证,以治脾为主或治肾为主入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基于化浊解毒理论分期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浊毒理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从浊毒理论的角度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总结归纳了李佃贵分期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现代医学及中医学病因病机的角度探讨毒与干燥综合征的关系,以及毒邪在干燥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存在形式,即毒邪以燥毒,瘀毒,虚毒等不同形式。由于毒邪的存在,导致干燥综合征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因此,在临床辨治上应当注重辨识毒邪、祛除毒邪,运用甘寒解毒等治法,选用适当的药物,藉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程海波教授团队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学说基础上提出中医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甲状腺癌是由水土失宜、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因素致气滞、痰凝、血瘀、癌毒聚于颈部而发病。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为“气、痰、瘀、毒”;病位在颈前,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气郁滞、痰瘀蕴毒”为其核心病机;病性多为虚实夹杂,疾病后期多为气阴虚损;临证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针对癌毒盛衰及疾病不同分期特点灵活运用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祛瘀解毒、益气养阴等治法。本文以癌毒病机理论为基础探讨甲状腺癌病机演变及相应治法,以期为甲状腺癌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探讨陈明岭教授运用经方、时方、验方辨治银屑病思路。陈老认为,血热、脾虚、阴亏共为本病的致病因素,强调分期论治与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既整体把握病程又分阶段侧重辨治。进行期湿热火毒炽盛,重在清热凉血解毒;静止期脾虚湿毒内生,重在健脾利湿解毒;退行期阴虚虚火内生,重在滋阴降火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