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白念珠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用微量液体培养生长抑制法检测家蝇幼虫血淋巴的抗白念珠菌活性。方法 用大肠杆菌接种家蝇 3期幼虫 ,收集接种后不同时间血淋巴 ,设立空白对照、药物对照和蛋白酶K对照组 ,检测血淋巴和血淋巴 80℃ 5min去粗蛋白后提取多肽对 3株白念珠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大肠杆菌诱导 2 4h后血淋巴出现抗白念珠菌活性 ,能被水解蛋白酶灭活 ,去粗蛋白后仍有活性 ,对氟康唑敏感株及耐药株白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大肠杆菌可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产生抗白念珠菌多肽  相似文献   

2.
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组分的抗菌效果观察及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筛选家蝇幼虫分泌物中的抗菌组分并测定其抗菌活性。方法用盐析、凝胶过滤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分泌物中抗菌蛋白肽,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种,采用平板滤纸片法检测抗菌活性,并观察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经50%~80%硫酸铵盐析沉淀、Sephadex G-100、G-50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得到一活性峰,该活性峰对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显示较强的抗菌作用,进一步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该活性峰由3个活性组分构成。结论家蝇幼虫分泌物中含有3个抗菌组分,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保护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SD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模型组和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另设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成模后,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每天以家蝇幼虫提取物(4 g/kg)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 w,持续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灌胃结束后检测各大鼠空腹血糖。取材大鼠肝脏和肾脏,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比色法测定各大鼠肝脏和肾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脏和肾脏组织有明显损伤、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家蝇幼虫提取物治疗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1)、肝脏和肾脏组织损伤水平下降、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家蝇幼虫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血糖水平,机制可能与保护糖尿病肝肾损伤、降低肝肾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蝇蛆生态处理猪粪对家蝇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猪粪经蝇蛆生态处理后,家蝇孽生繁殖的变化。方法 分别以经蝇蛆处理和未处理的猪粪作为家蝇孽生繁殖场所,比较两种孽生场所家蝇产卵量和孵化率。结果处理猪粪中家蝇的产卵量仅占总产卵量的17.7%,未处理猪粪中家蝇的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82.3%。处理的猪粪中的蝇卵孵化率为41.4%,未处理猪粪中的蝇卵孵化率为85.1%. 结论猪粪经蝇蛆生态处理后,家蝇的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家蝇幼虫匀浆液抗病毒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家蝇幼虫匀浆液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鸡胚培养法检测家蝇幼虫匀浆液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家蝇幼虫匀浆液确有抗病毒活性,经针刺24h后,免疫诱导组活性高于同期对照组,且抗病毒活性随匀浆液的稀释度增加而降低。结论家蝇幼虫匀浆液中存在抗病毒活性物质,该物质初步估计为蛋白质或肽类,性质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
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病毒作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家蝇幼虫血淋巴的抗病毒作用。方法用鸡胚培养法培养流感病毒并以家蝇幼虫血淋巴做抗病毒活性试验。结果家蝇幼虫血淋巴具抗病毒活性,经针刺免疫诱导组活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家蝇幼虫血淋巴中存在抗病毒活性物质,该抗病毒活性物质初步估计为蛋白质或肽类,性质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离家蝇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并研究其产消化酶活性,探讨肠道细菌对家蝇幼虫消化食物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传统细菌分离培养法分离纯化家蝇幼虫肠道细菌,采用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通过筛选培养基筛选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细菌,测量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D/d值),比较不同细菌的产消化酶活性。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家蝇幼虫肠道中,通过厌氧培养分离到6属9种兼性厌氧细菌,其中普罗威登斯菌属3种(普罗维登斯菌DSM 19967、雷氏普罗维登斯菌株、斯氏普罗威登斯菌),肠球菌属2种(铅黄肠球菌、粪肠球菌);假柠檬酸杆菌属(粪假柠檬酸杆菌)、摩根菌属(摩根摩根菌)、肠杆菌属(霍氏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各1种。通过需氧培养分离到8属10种细菌,其中肠杆菌属2种(霍氏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属2种(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居幼虫普罗威登斯菌);克雷伯氏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别雷斯不动杆菌)、乳球菌属(乳酸乳球菌)、梭形杆菌属(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肽的分离及其部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离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分泌物抗菌肽并研究其部分理化特性。 方法 用超滤、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家蝇幼虫分泌物抗菌肽;测定抗菌肽对多株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比较其在不同pH值(pH 6.0~9.0)、不同阳离子浓度(Mg2+ :(0.5×10-3~10.0×10-3)mol/L,Na+、K+:(10×10-3~100×10-3)mol/L)及不同小鼠血清浓度(12.5%~75%)环境中抗菌活性的变化。 结果 超滤分离获得的活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Mr 3 000~30 000,该蛋白经20%、30%、70%及80%乙腈洗脱,其组分均有活性,其中以70%乙腈洗脱组分活性较强且稳定。进一步用RP?鄄HPLC从70%洗脱组分中纯化出两个抗菌活性肽。抗菌肽对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值分别为32.738、16.369、65.475 及32.738 μg/ml 。在培养基pH值为6~9、不同阳离子浓度及不同小鼠血清浓度的环境中,各实验组的A 570增加量均小于0.05,而对照组的A570增加量多为0.3以上,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结论 用固相萃取等方法从家蝇幼虫分泌物中可快速分离出具有较强活性的抗菌肽。该抗菌肽在不同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蝇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的抗菌机制。方法 通过绘制抑菌曲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及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方法和技术,初步探讨家蝇对幽门螺杆菌作用机理。结果 浓度为40 μg/mL家蝇幼虫抗菌肽使H.pylori不能达到正常的生长高峰进入对数期,而1 d后直接进入衰亡期;通过SDS-PAGE检测发现实验组在分子量约66.4 kDa的蛋白条带浓度较对照组降低,而在分子量约40 kDa的蛋白条带浓度较对照组增高。双向电泳结果显示家蝇幼虫抗菌肽干扰了H.pylori的抗氧化系统,影响了H.pylori能量代谢和应激作用功能蛋白的表达。结论 家蝇幼虫抗菌肽对H.pylori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其生长、干扰其抗氧化系统,以及影响其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家蝇幼虫抗菌肽的抑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家蝇幼虫脂肪体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家蝇在不同温度、湿度下首次产卵时间及产卵高峰期和产卵总量。采用饲养笼饲养法 ,将成蝇分 12组 ,在不同温度 ,湿度 ,空间为 30 cm3,饲养 30 d,观察产卵时间 2 2 d。结果显示 ,以 2 9~ 30℃ ,相对湿度为 70 %时的产卵量最高 ;首次产卵时间为成蝇羽化后第 3~ 4d,产卵高峰期为产卵后第 4~ 5 d开始 ,可持续 10~ 11d,然后进入衰减期。因此 ,家蝇在实验室批量饲养以温度 2 9~ 30℃、相对湿度 70 %条件下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家蝇卵的表面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蝇卵表面有一层膜状物,其上满布有小孔。膜状物由一层大小不等的组织团与膜下层结构相连接,并在组织团间形成空隙。膜下层组织具分布均匀、大小不一的孔陷。卵的凹面有一条宽约80μm的孵化缝,其结构与其它处的相似,但表面的膜状物极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家蝇卵巢标本的染色方法。方法采用孔雀绿染色法。并与1%醋酸卡红染色法进行对比。结果固定的卵巢经4%孔雀绿水溶液室温(25℃)染色12h效果最佳。不同发育阶段卵巢的不同部位对孔雀绿的吸附力不同。卵巢发育早期,细胞核染为亮绿色,细胞质染为浅绿色;卵巢发育晚期,卵壳染为亮绿色,并具有清晰的纹络;各个发育阶段的卵巢管管壁及卵巢周围组织不着色。标本染色反差明显,具有立体感,易观察。结论用孔雀绿染色法制作的家蝇卵巢标本在教学及家蝇防制科研工作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家蝇卵巢标本的染色方法。方法采用孔雀绿染色法。并与1%醋酸卡红染色法进行对比。结果固定的卵巢经4%孔雀绿水溶液室温(25℃)染色12h效果最佳。不同发育阶段卵巢的不同部位对孔雀绿的吸附力不同。卵巢发育早期,细胞核染为亮绿色,细胞质染为浅绿色;卵巢发育晚期,卵壳染为亮绿色,并具有清晰的纹络;各个发育阶段的卵巢管管壁及卵巢周围组织不着色。标本染色反差明显,具有立体感,易观察。结论用孔雀绿染色法制作的家蝇卵巢标本在教学及家蝇防制科研工作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提供国产伊维菌素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本文就其抗巴西日圆线虫感染及对犬钩虫卵和杆状蚴的作用进行了体内及体外的实验研究。方法 取巴西日圆线虫卵用滤纸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收集感染性幼虫经皮接种Wistai 大鼠;采用水洗沉淀法收集钩虫卵,通过试管滤纸法培养杆状蚴。结果 伊维菌素投与量在0-1mg/kg ~0-3mg/kg,对中度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大鼠具有明显的驱虫效果,0-1mg/kg 时的驱虫率为92-07 ±5-66 % ,0-3mg/kg 时的驱虫率为100% 。而左旋咪唑投与量在15mg/kg 时,才能取得与伊维菌素相同的驱虫效果。伊维菌素在0-005mg/ml~0-1mg/ml 的范围内均有杀灭钩虫卵的作用,而相同剂量的左旋咪唑未见有此作用。然而伊维菌素在0-001mg/ml~0-3mg/ml 剂量范围内对犬钩虫杆状蚴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其效果低于相同浓度的左旋咪唑。结论 进一步揭示伊维菌素对某些寄生虫具有高效的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家蝇室内种群孵化特征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家蝇室内种群在整个产卵期内的孵化特征。方法 观察家蝇室内种群整个产卵期内的第4代及第5代卵块每天孵化幼虫数量和未孵出数量,计算每天的孵化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第4代孵化幼虫数量高峰出现在产卵期第7天,第11天后孵出幼虫数量持续在低水平;第5代孵化幼虫数量高峰出现在产卵期第4天,第8天后孵出幼虫数量持续在低水平。第4代及第5代孵化率前8天维持在较高水平,后期孵化率起伏较大。结论 家蝇室内种群第4代及第5代在产卵期前期幼虫孵化数量以及孵化率相对较高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7.
阿苯达唑对小鼠肌肉内移行的犬钩虫幼虫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于接种犬钩虫第3期幼虫1000条后1wk,ig阿苯达唑75、150或300mg/kg·d,连给3d时,自各组小鼠肌肉检获的幼虫数为2.7±1.7、2.0±1.5和1.0±1.0条,较对照组的205±68为少。小鼠ig阿苯达唑150mg/kg·d×3,并于末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浆和肌肉的阿苯达唑及其有效代谢物阿苯达唑亚砜的含量。结果,在血浆和肌肉中仅查见少量阿苯达唑。但是较高浓度的阿苯达唑亚砜(5.4—10.5μg/ml)除在血浆中查见外,亦在肌肉中测得(2.2—4.6μg/g)。肌肉中的阿苯达唑亚砜含量较高,有益于杀死在肌肉中移行的钩虫幼虫。  相似文献   

18.
阿苯达唑对感染仓鼠的美洲钩虫幼虫及虫卵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美洲钩虫成虫的仓鼠口服阿苯达唑75或150mg/kg的有效率为83.8%和100%。治前3d,2个治疗组每鼠每g粪便培养的幼虫数为29716±3299和28256±118,对照组的为8828±2659。治后3d,治疗组的粪便培养未查见幼虫,而对照组的为9066±7416。此外,受治2组的培养粪便残渣用饱和盐水漂浮虫卵时,无或仅查见几个变性虫卵。仓鼠于感染第3期幼虫后3、7或14d口服1剂阿苯达唑150或300mg/kg时,粪便虫卵阳性率为0-9.1%,减虫率为96.8-100%。  相似文献   

19.
应用扫描电镜对广州血管圆线虫各期幼虫和幼龄成虫的体表结构进行了观察.它的口腔在第1、2期幼虫时呈闭合的“Y”形,到幼龄成虫时才发育成熟。口腔周围有内外两圈乳突。每圈各6个;随着虫体的发育,外圈乳突逐渐退化,至成虫时已不易见到。第4期幼虫才明显看到。头感器开口两个,位于内侧乳突的外缘。在虫体前端腹面有一个排泄孔开口,仅在第3期幼虫观察到。雄虫的交合伞自第3期幼虫开始形成,到第25d的幼龄成虫才发育完成,本文对交合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描述。雌虫的生殖孔在第1期幼虫即能见到,但要到第4期幼虫才开始出现肛孔,两者到第11d的幼龄成虫才发育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生物有机化学的角度探讨大链壶菌的灭蚊机制。 方法 采用生物分析化学技术测定正常蚊幼虫 (蚊幼 )与感染大链壶菌后不同时期蚊幼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和 2 6种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结果 正常蚊幼体内蛋白质随时间延长明显增加 ,而实验组蚊幼在被感染后 2 4 h和 4 8h其体内蛋白质增加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 ,感染开始时 ,感染组蚊幼体内丝氨酸 (Ser)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氨酸 (Hi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感染 2 4 h,Ser、牛磺酸 (Tau)、苏氨酸 (Thr)、谷氨酸 (Glu)、谷氨酰胺 (Gln)、丙氨酸 (Ala)、甲硫氨酸 (Met)、酪氨酸 (Tyr)、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半胱氨酸 (Cys)、瓜氨酸 (Cit)、Hi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感染 4 8h,羟脯氨酸 (Hyp)、胱硫醚(Hcy)、异亮氨酸 (Ile)、亮氨酸 (L eu)、苯丙氨酸 (Phe)、Gaba、His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Cys、γ-氨正己酸 (Aad)、Cit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余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大链壶菌感染引起蚊幼体内蛋白质及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导致体内营养代谢与生理功能紊乱 ,阻碍了蚊幼的正常发育和生命活动 ,是造成蚊幼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