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代应用光学折/衍混合Petzval光电摄像物镜设计…王肇圻,张轶楠,傅汝廉,孙强(1-1)S_2分子的激发态与X~3∑_k~-→B~3∑_u~-吸收谱研究闫冰,潘守甫,王志刚,于俊华(1-5)N_2分子二聚物在352.3 nm处增益特性研究申作春,鲁建业,高惠德(1-10)高平均功率腔内和频蓝光Nd:YAG激光器毕勇,孙志培,李瑞宁,张鸿博,侯玮,许祖彦(1-16)介质多层膜热处理分析王成,高延军,肖孟超,张贵彦,钱龙生(1-22)W/B_4C、W/C、W/Si多层膜的研究王风丽,王占山,张众,吴文娟,王洪昌,张淑敏,秦树基,陈玲燕(1-28)磁流体辅助抛光工件表面粗…  相似文献   

2.
Modern Applied OpticsDesign of hybrid refractive-diffractive Petzval objective in visible band WANG Zhao-qi,ZHANG Yi-nan,FU Ru-lian,SUN Qiang(1-1)Electronic excited states and X3∑g→B3∑u absorption spectra of S2 molecule YAN Bing,PAN Shou-fu,WANG Zhi-gang,YU Jun-hua(1-5)Gain characteristics of N2 molecular dimer at 352.3 nm SHEN Zuo-chun,LU Jian-ye,GAO Hui-de(1-10)High power blue Nd:YAG laser by intracavity summing frequency BIYong,SUNZhi-pei,LI Rui-ning,ZHANG H…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W/B4C、W/C、W/Si(钨/碳化硼、钨/碳、钨/硅)周期多层膜的制备和测量研究。用超高真空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出周期在1.1~7.2 nm范围内的多层膜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小角度测量方法检测多层膜的光学性能,并用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期大于1.3 nm的多层膜样品的结构质量高,膜层结构清晰,界面粗糙度小;周期为1.15 nm的多层膜的膜层结构不是很明显;所有膜层均为非晶态,没有晶相生成。结果还表明:采用目前的溅射设备和工艺过程能够制备出满足同步辐射荧光光束线上单色器用多层膜。  相似文献   

4.
多弧离子镀(Ti,Cr)N膜层工艺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多弧离子镀膜机,以W6Mo5Cr4V2高速钢为基体材料,镀覆(Ti,Cr)N多元膜,研究了多弧离子镀工艺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镀膜工艺参数,探讨了多元膜层的强化机理。结果表明:膜层硬度及膜基结合力随偏压的增大而增大,膜层强度随氮分压的升高而增大,孔隙率随氮分压的升高而增大。(Ti,Cr)N多元膜层强化机理主要是:晶粒细化、固溶强化、多元素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周期厚度为27.5nm的W/Si多层膜,使用实时应力测量装置对其应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为降低膜层应力,采用W、Si共溅射技术制备WxSi1-x膜层替换W膜层,制备出WxSi1-x/Si多层膜,与W/Si多层膜的应力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W/Si多层膜为较大的压应力,测量值为-476.86 MPa,WxSi1-x/Si周期多层膜为较小的压应力,测量值为-102.84MPa。因此采用共溅射制备WxSi1-x代替W可以显著改善多层膜的应力特性。  相似文献   

6.
用Ti/Mo、Ti/W、Ti/FM复合靶和真空电弧沉积技术制备了三种多元多层膜 ,并对其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多元复合靶与多元膜层之间存在着成分离析效应 ,组元Mo、W和Fe具有负的成分离析 ,而组元Cr和Al与靶材的成分相当。多元膜层致密 ,其结构形式为 (Ti,Me) 2 N和 (Ti,Me)N。测试表明按多元多层膜设计的膜层Ti/TixN/ (TiyMe1- y)N/ (Ti,Me) xN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能 ,经 60 0℃× 10 0h的氧化 ,多元多层膜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其中以含W的膜层的抗氧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PAH/PAA(TiO2)分子沉积膜及其纳米摩擦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子沉积技术制备了PAH/PAA(TiO2)多层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子薄膜,为了增大薄膜自身的结合强度,采用加热的方式使其成膜动力发生转变。用紫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纳米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加热后薄膜中纳米粒子的长大导致薄膜表面粗糙度降低,同时提高了表面硬度,降低了薄膜表面摩擦力。  相似文献   

8.
Ti(C,N)基金属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荣华  黄传真  何林 《轴承》2005,(1):25-26
通过对Ti(C,N)金属陶瓷、Si3N4/(W,Ti)C复合材料、GCr15轴承钢和45#钢制作的磨块进行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得出新型Ti(C,N)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Modern Applied OpticsDesign of hybrid refractivc-diffractivc Petzval objective in visible band WANG Zhao-qi,ZHANG Yi-nan,FU Ru-tian,SUN Qiang(1-1)Electronic excited states and X~3∑_k→B~3∑_u absorption spectra of S_2 molecule YAN Bing,PAN Shou-fu,WANG Zhi-gang,YU Jun-hua(1-5)Gain characteristics of N_2 molecular dirner at 352.3 nm SHEN Zuo-chun,LU Jian-ye,GAO Hui-de(1-10)High power blue Nd:YAG laser by intracavity summing frequency BI Y,mg.SUNZhi-pei,LI Rui-ning,Z…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对不同尺寸C(T)试样的统一蠕变拘束参数Ac进行计算研究。获得了宽范围不同厚度比B/W、不同宽度W和不同裂纹深度比a/W的C(T)试样的拘束参数Ac值,探明了试样尺寸对拘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B/W对C(T)试样的拘束影响最大,W次之,a/W的影响最小。随B/W和W的增加,参数Ac降低,试样拘束水平增加,蠕变裂纹起裂(CCI)时间变短,蠕变裂纹扩展(CCG)速率加快。在测试材料的CCI时间和CCG速率及改变C(T)试样的拘束水平时,应重点考虑B/W和W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窗"波段(280~540eV)对多层膜反射镜的应用需求,在Sb的M5吸收边(525.5eV)附近,选择Co和Sb作为该能点的多层膜材料组合,优化设计膜系结构。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Co/Sb多层膜,通过在溅射气体氩气中引入氮气作为反应气体,多层膜界面粗糙度明显减小。利用X射线掠入射反射(GIXRR)测试多层膜结构,并在北京BSRF同步辐射3W1B实验站测量了反应溅射前后的多层膜反射率(SXR),结果表明:氮气含量为25%时的界面粗糙度最小,反射率从无反应溅射的7.2%提高到11.7%。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固-气相反应、反应沉淀和溶剂热诱导法实现了IF-MoS2、IF-WS2纳米粉体的宏观量制备.分别用化学共沉积方法在硬铝基体上制备Ni-P-(IF-WS2)复合镀层,磁控溅射和激光溅射技术在硬铝合金和钛合金基体上制各(Ni,Mo)/IF-(Mo,W)S2梯度纳米复合涂层和IF-(Mo,W)S2/(Ni,Mo)-IF-(Mo,W)S2多层纳米复合涂层.用划痕仪、球-盘式摩擦仪评估纳米涂层的结合力及其在真空(10-2 Pa)和大气中的摩擦磨损性能.Ni-P-(IF-MoS2)化学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明显低于Ni-P化学镀层.梯度和多层复合结构有利于涂层与合金基体结合力的提高.(Ni,Mo)/IF-(Mo,W)S2纳米梯度复合涂层和(Ni,Mo)-IF-(Mo,W)S2/IF-(Mo,W)S2纳米多层复合涂层在不同环境下都有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含无机类富勒烯(IF-)WS2或MoS2的纳米复合涂层具有优良的环境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用原位自生法制备了20%TiC/Fe复合材料,并以W替代部分Ti制备了两种20%(TiW)C/Fe复合材料,研究了它们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20%TiC/Fe和20%(Ti0.8W0.2)C/Fe复合材料中,TiC和(TiW)C分别是两种材料中唯一的第二相,它们呈枝晶、方块和条形等多种形态。在20%TiC/Fe中.由于TiC与铁熔体的密度相差较大,出现了第二相的分布不均现象。在20%(Ti0.7W0.3)C/Fe复合材料中,(TiW)C相是唯一的第二相,它呈细小等轴粒状和条状两种形态,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它的硬度与耐磨性明显好于前两种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以钛粉、铁粉、钨铁粉、石墨等为原料,原位烧结合成了35%(Ti,W)C/Fe复合材料,并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相组成为α-Fe固溶体、Fe3W3C、(Ti,W)C和少量TiC;原位合成的硬质相(Ti,W)C颗粒形状多为球形,粒径小于1μm;该复合材料的洛氏硬度达到59 HRC;磨损试验显示其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5~6倍.  相似文献   

15.
现代应用光学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在用FTIR/ATR方法定量测定葡萄糖6-磷酸和果糖-6-磷酸中的应用陈洁梅,潘涛,陈星旦(1-1)68.5W连续输出1060nm波段半导体激光列阵模块尧舜,套格套,路国光,刘云,姚迪,王立军(1-8)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刻线弯曲程度分析楼俊,徐向东,刘颖,洪义麟,付绍军,何世平(1-12)深空光通信中光束瞄准技术研究徐科华,马晶,谭立英(1-16)四频差动激光陀螺法拉第旋光片的加工金世龙,李晓红,杨开勇,刘贱平(1-22)两种稀疏孔径系统的成像研究吴泉英,钱霖,沈为民(1-26)非共轴掠入射X射线显微镜参数的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6.
Al2 O3/Cr3C2/(W,Ti)C陶瓷抗弯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热压烧结制备了Al2O3/Cr3C2/(W,Ti)C复合陶瓷材料,对其抗弯强度及组织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r3C2与(W,Ti)C对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W,Ti)C与Cr3C2有利于阻止晶界迁移,延缓晶粒长大,提高材料强度,但每一相的添加量以10%内为宜,两者添加总量在20%左右时Al2O3/Cr3C2/(W,Ti)C复合材料抗弯强度较佳。铬、钨、钛离子在Al2O3基体晶粒中的固溶起强化作用,网状结构是降低材料抗弯强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应用光学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在用FTIR/ATR方法定量测定葡萄糖-6-磷酸和果糖-6-磷酸中的应用陈洁梅,潘涛,陈星旦(1-1)68.5 W连续输出1 060nm波段半导体激光列阵模块尧舜,套格套,路国光,刘云,姚迪,王立军(1-8)全息平面变间距光栅刻线弯曲程度分析楼俊,徐向东,刘颖,洪义麟,付绍军,何世平(1-12)深空光通信中光束瞄准技术研究徐科华,马晶,谭立英(1-16)四频差动激光陀螺法拉第旋光片的加工金世龙,李晓红,杨开勇,刘贱平(1-22)两种稀疏孔径系统的成像研究吴泉英,钱霖,沈为民(1-26)非共轴掠入射X射线显微镜参数的误差分…  相似文献   

18.
氮气反应溅射制备软X射线Co/Ti多层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窗"波段(280~540eV)对多层膜反射镜的应用需求,在Ti的L吸收边(452.5eV)附近,优化设计了Co/Ti多层膜的膜系结构。计算了不同界面粗糙度条件下的反射率,结果显示,界面粗糙度对多层膜反射率有较大影响。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超光滑硅基片上制备了Co/Ti多层膜,通过将氮气引入原有的溅射气体氩气中作为反应气体,明显减小了制备的多层膜的界面粗糙度。利用X射线掠入射反射实验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了多层膜结构,并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B实验站测量了不同氮气浓度下多层膜的反射率。结果显示,氮气含量为5%的溅射气体制备的多层膜样品反射率最高,即将纯氩气溅射制备得到的反射率9.5%提高到了12.0%。得到的结果表明,将氮气加入反应溅射气体可以有效改善Co/Ti多层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小常规多层膜的带宽,提高其光谱分辨率,对采用低原子序数材料组成的适用于极紫外和软X射线波段的多层膜进行了研究.首先,在14 nm波长处选取3种低原子序数材料对Si/B4C,Si/C和Si/SiC组成多层膜,用随机搜索的方法优化设计了这3种多层膜以及在此波段常用的Mo/Si多层膜.然后,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Si...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现代活体不同生长期油松松针中提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检测出丰富的类脂物分子,包括正构烷烃、饱和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和正烷基-2-酮等。随着生长期的增长,松针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和主峰碳数不变,均呈现奇碳优势;正构烷烃∑C21-/∑C22+平均值为0.013,比值较低,显示高碳数正构烷烃优势,反映了样品采集区域(干旱荒漠地区)高等陆源有机质的特征;正构烷烃∑C21-/∑C22+比值和CPI、OEP随着生长期的增长均呈现规律性降低,记录了植物叶子生长过程中环境条件变化的相关信息;从生长初期(2个月)至枯萎过程中,脂肪酸甲酯、乙酯以及正烷基-2-酮类化合物均被检出,这3类化合物的形成主要是松针叶片在生长过程中的自身产物。样品中脂肪酸甲酯和正烷基-2-酮的∑C21-/∑C22+比值均随生长时间的增长呈现规律性增加,表明松针叶片低碳数脂肪酸甲酯(C13~C21)和小于C20的正烷基-2-酮随着生长期的增长明显增加。研究样品的脂肪酸乙酯的∑C21-/∑C22+比值较低,平均为0.007,显示高碳数脂肪酸乙酯占有明显优势。不同生长期松针中CPI值特征表明,脂肪酸甲酯具有显著奇碳优势、乙酯具有偶碳优势、正烷基-2-酮显示高碳数奇碳优势,此分布特征与现代土壤中该类型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相近,表明它们可能是现代土壤中相应各类有机质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