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云南西部横断山区(约北纬21°00′~29°00′;东经97°30′~102°00′)为研究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在该区域蚤类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系列研究及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应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就蚤类的科、属、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横断山区蚤类多样性随着纬度、海拔梯度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它们的组成和分布明显不同。比较而言,蚤类科、属、种丰富度在北纬25°00′~27°00′N之间较高;蚤类科、属在海拔2500~2900 m之间最高,而物种丰富度在海拔2500~3800 m之间最高。分析显示:(1)在北纬21°00′~29°00′之间水平梯度带的分布中,蚤类物种-属-科丰富度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其中物种-属和属-科丰富度之间呈极显著相关,而物种-科丰富度之间呈显著相关,前二者大于后者;(2)在海拔500~5000 m之间垂直梯度带的分布中,蚤类物种-属、属-科丰富度之间呈显著相关,而物种-科丰富度之间的关系不显著;(3)8个山峰不同森林植被带蚤类科、属、种丰富度之间相关度与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的分析显示:蚤类科-属、科-种丰富度的相关性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都呈负相关,而属-种丰富度相关性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正相关,但他们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横断山区(局部地区)蚤类科、属、种丰富度随着纬度、海拔梯度和气候环境的变化其分布特征各不相同,但是,蚤类科、属、种丰富度之间沿纬度或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上都有着基本类似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不同山峰(局域)蚤类科、属、种丰富度之间相关性并非一致及其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关系并不密切。它们共同反映了横断山区蚤类科、属、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协同进化的趋势、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云南临沧地区蚤类群落生态学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7年 10月~ 12月 ,对地处横断山怒山山脉南段的南延地区具代表性的 7种主要生态环境的蚤类进行了垂直分布调查和研究。共采获蚤类 5科 13属 2 8种 1557只。参考以往的有关资料 ,已知当地蚤类共有 17属 36种。在垂直分布调查研究所获 2 8种蚤类中 ,经分析认为古北种有 9种 ( 32 .14 % ) ,东洋种有 17种 ( 60 .71% )和广布 2种 ( 7.14 % )。通过对各主要生态环境内蚤类群落的结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测定和比较后 ,认为当地蚤类群落的稳定性是针阔叶混交林 >季风湿性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苍山冷杉林 >亚高山灌丛草甸 >城市居民区及山坡耕作地。此外 ,对蚤类群落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以及区系特点等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根据调查结果与相关资料比较分析后 ,认为水湿条件是导致横断山区不同山系各地段或不同坡向古北与东洋区系分界线高度不同的重要因素 ,各山体地理位置 ,海拔高度的不同是形成两区系成分构成比例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了解云南19县市小兽体表蚤类的群落相似性,并对蚤类与其宿主问的协同进化关系进行初步研究.资料来源于1997~2004年8年间对云南省19个县(市)的现场抽样调查,定义每种小兽宿主体表寄生的全部蚤类昆虫为一个群落单位.运用SPSS13.0软件完成10种小兽群落相似性比较.本次研究中共捕获到10 856只小兽,其中10种优势小兽所占的比例是85.32%.从所有小兽体表共采获蚤类9 532只,分隶于5科、22属、39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兽体表蚤类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高.隶属于同一属的部分小兽,其体表蚤类群落相似程度较高,在系统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但大多数蚤类群落相似性大小与相应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上的近缘性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明显受到宿主动物所处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兽体表蚤类群落明显受着小兽宿主所处生境的影响,蚤类昆虫与小兽宿主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协同进化关系,但协同程度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和分析云南西南部山地农耕区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与人间鼠疫的关系,本文以云南西南部家鼠鼠疫疫源地中的耿马、临沧、陇川、龙陵、盈江、梁河、腾冲和云龙8县市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对各县市多个乡镇农耕区进行小型兽类及寄生蚤类的调查取样,所获蚤类数据进行群落组织水平的测定和统计学处理,就当地蚤类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人间鼠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显示,(1)共捕获小型兽类2890只,隶属于7科19属35种;共采集宿主寄生蚤类2840只,隶属于6科16属27种.其中,印鼠客蚤(44.26%)和缓慢细蚤(20.39%)为数量上的优势种,偏远古蚤(8.56%)、长形病蚤(7.71%)和泸水栉眼蚤(6.76%)3蚤种数量相对较多,为当地的优势种,而其余的蚤种数量都相对较少;(2)蚤类水平分布和海拔分布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均可聚为3类,它们整体反映了各调查样区或取样地点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气候环境条件对农耕区蚤类群落和物种的组成、分布具有重要影响;(3)蚤类的Cody指数(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增加呈先逐步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Sorenson指数随海拔增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它们整体反映了滇西南山地农耕区蚤类群落和物种的组成与区系分布在2000~2500 m较高海拔的区域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4)蚤类的物种丰富度(γ-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带变化规律总体呈现了随海拔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偏单峰分布格局,最大峰值出现在海拔1500~2000 m间,即在云南3类不同气候温层农耕区中,以中暖层气候农耕区蚤类物种丰富度最高;(5)蚤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α-多样性)以腾冲市最高(1.9178),其他依次为梁河(1.6425)、云龙(1.6391)、陇川(1.5071)、龙陵(1.4948)、盈江(1.4778)、临沧(0.9402),而最低为耿马(0.2753);(6)蚤类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生态优势度和总蚤指数与人间鼠疫病例构成比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与人间鼠疫均呈显著负相关,而生态优势度与人间鼠疫呈显著正相关;但总蚤指数与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物种丰富度和病例构成比均不相关.结果 表明,在蚤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高而生态优势度较低的区域,人间鼠疫发生率较低或未发生鼠疫,反之,人间鼠疫的发生率则较高;(7)优势种印鼠客蚤物种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与人间鼠疫的发生与否和流行强度之间都具有重要关系.结果 表明滇西南家鼠鼠疫疫源地农耕区蚤类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印鼠客蚤物种多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与当地人间鼠疫的发生与否、流行强度都存在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蚤类是传播多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重要媒介昆虫,人类在自然风景区户外活动时存在被其叮咬而感染虫媒传染病的风险。为了解云南香格里拉县主要山地自然风景区蚤类的多样性状况,2005年秋,我们选择了虎跳峡、哈巴雪山、白水台、千湖山和红山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风景区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应用夹线法捕小型兽类并收集其体表寄生蚤类进行调查取样,对蚤类多样性、群落相似性和蚤类与宿主关系进行了测度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共捕获蚤类633只,隶属4科19属34种,其中发现云南省1新纪录属及种(喜马狭蚤Stenoponiahimalayana),当地新纪录蚤类10种(亚种),显示当地山地自然风景区内蚤种丰富;(2)红山和千湖山景区蚤种丰富度较高(各18种)和物种多样性也较高(分别为2.50和2.18),而虎跳峡景区捕获的蚤类丰富度(8种)和物种多样性指数(1.79)最低,蚤类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or指数均随着景区海拔的升高呈递增趋势;(3)综合分析Jaccard指数和聚类分析的结果,5个风景区被划为虎跳峡-哈巴雪山-白水台、千湖山-红山两个类型,相对植被和水湿条件而言,人为干扰或是导致这一结果更重要的原因;(4)5个自然风景区蚤类群落与宿主群落丰富度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24,Shannon—Wiener指数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60,显示5个景区的蚤类多样性与宿主多样性无相关。  相似文献   

6.
湖北地区已知蚤类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湖北地区已知蚤类64种,其中属东洋界种类25种,占39.5%;属古北界种类31种占48.4%;广布两界种类8种,占12.1%。古北界种类中,位于鄂西华中第一高峰的神农架林区则发现28种,其中与古北界青海藏南亚区共有的蚤达18种,具有明显的古北界岛屿的特征。作者分析后认为,湖北地区蚤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7.
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蚤类群落垂直分布格局与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对宁夏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山地蚤类群落的垂直分布与区系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共获蚤类946只,隶属5科22属40种,其中古北成分有34种(85.00%),占主导地位;其次为东洋成分,仅2种(5.00%);其他2种(5.00%)为广布种。在六盘山4个植被带蚤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I森林草原带(1700~2300m)3.005;Ⅱ针阔叶混交林带,(2301~2600m)2.746;Ⅲ阔叶矮林带(2601~900m)2.595;Ⅳ亚高山草甸带(2701~2942m)1.342。六盘山不同植被带蚤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最高位于森林草原带,而最低位于亚高山草甸带,蚤类群落多样性是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呈梯减的趋势,蚤类种群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8.
贵州鼠疫流行地区蚤类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制定鼠疫控制方案 ,需查明鼠疫流行地区的蚤类组成、分布和季节消长。采用夹夜法和笼捕法捕获野外和住宅内鼠类 ,梳检体外寄生蚤 ;用粘蚤纸法调查室内游离蚤。共捕获 7种 (含 1未定种 )蚤 ,隶属于 4科 6属 ,其中印鼠客蚤是当地的优势蚤种 ,占 6 5. 0 0 % ;缓慢细蚤和不等单蚤是当地的常见蚤种 ,分别占 2 0 4 5 %和 14 . 18%。家栖鼠中黄胸鼠主要寄生蚤印鼠客蚤的年均染蚤指数为 0 . 88,褐家鼠主要寄生蚤印鼠客蚤的年均染蚤指数为 1.6 6 ,高峰期均为 6~ 10月 ;锡金小鼠主要寄生蚤印鼠客蚤年均染蚤指数为0. 35 ,高峰期为 6~ 7月。因此印鼠客蚤、缓慢细蚤和不等单蚤是鼠疫控制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和探讨中国陆生哺乳类动物、蚤类寄生虫多样性的相互关系及其协同变化趋势,本文引用近年出版、能代表和反映我国哺乳动物和蚤类区系概貌的<中国哺乳动物种和亚种分类名录与分布大全>和<中国动物志·昆虫纲·蚤目(第2版)>两专著物种区系分布的数据,按我国行政区划将不同陆生哺乳类动物和蚤目昆虫的各科、属、种(不包含亚种)的地理...  相似文献   

10.
山东平原地区鼠体外寄生虫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山东平原地区鼠体外寄生虫分布及种类组成情况,为传染病防治、媒介生物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内平原地区的5市(县)中共捕获鼠类286只;采获鼠体外寄生恙螨、革螨和蚤952只,共计7科12属17种,其中恙螨1科3属5种,革螨4科4属6种,蚤2科5属6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手术显微镜及测微器在50侧(男30、女20)成人尸体的标本上对伸(足母)短肌和伸趾短肌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进行解剖与测量.伸(足母)短肌的长54.8±0.90mm,宽15.90±0.44mm厚3.46±0.18mm;伸趾短肌的长65.65±1.58mm,宽19,46±0.51mm,厚3.43±0.19mm.血供主要来自跗外侧动脉,其起点处的外径1.72±0.09mm,入肌处的外径0.82±0.06mm,可游离的长度24.85±1.41mm;肌肉由腓深神经分支支配.本文还讨论了该肌瓣的临床应用及作为供体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e tissu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zona glomerulosa of the fetal adrenal cortex of rats was studied by giving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to the fetus in vivo. A low-glucocorticoid-condition was given to the fetus by bilateral adrenalectomy of pregnant rats for removing exogenous glucocorticoids from the fetus, and by brain aspiration of the fetuses for removing the fetal pituitary gland (ACTH) and endogenous glucocorticoids. When the fetus was placed under a low-glucocorticoid-condition for the last couple of days of gestation, poor differentiation of the zona glomerulosa occurred speciflcally in the fetal adrenal cortex. The degree of the poor differentiation seemed to be proportional to the duration of the low-glucocorticoid-condition. Supplemental administr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could prevent this poor differentiation of the zona glomerulos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issu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zona glomerulosa of the fetal adrenal cortex depends much on glucocorticoids.  相似文献   

13.
大鼠角膜中央区SP样、CGRP样免疫阳性纤维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角膜中央区注射HRP后,用抗SP和抗CGRP抗体对三叉神经节、颈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处理。结果证明:双重阳性细胞出现于三叉神经节的内侧区且集中分布于背内侧部.CGRP样双重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节的背内侧部的周边区;SP样双重阳性细胞散在于节的背内侧部的深部。两者均为圆形或椭圆形。在颈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内未见双重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半月板动脉的巨微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验室饲养研究了川楝素对家蝇(Musca  相似文献   

16.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和囊蚴抗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应用等电点聚焦电泳(IEF)、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Dise-PAGE)和免疫电泳(IE)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和囊蚴抗原进行理化性质和免疫学性质分析的结果。成虫和囊蚴在理化性质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组分和少数特征组分;成虫和囊蚴存在共同抗原和期特异抗原;期特异抗原大多数含糖脂蛋白,部分期特异抗原为主要血清学抗原。  相似文献   

17.
云南正常人角膜前曲率半径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鸣  张仲彦  郝江 《解剖学杂志》1997,20(4):310-312
测定统计了云南正常人515例(1030)眼的角膜前曲率半径,结果如下:水平经线前曲率半径为7.728±0.301mm((?)±s);垂直经线前曲率半径为7.627±0.307mm.水平经线与垂直经线间以及男女性别间的测定值存在显著差异,而同性别中左右眼间无显著差异,随年龄增大,角膜前曲率半径值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8.
19.
神经氨酸酶对红细胞微观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化学方法,即用不同剂量的神氨酸酶(唾液酸酶)作用相同的时间,和用相同剂量的神经氨酸酶作用不同的时间分别对红细胞进行处理,以达到以不同程度地去掉其表面电荷,测量处理过的血液的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及各样本红细胞的DI、(DI)or、(DI)d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变形曲线,即DI-γ、(DI)or-γ和(DI)d-r曲线及电泳率,并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的相应参数及曲线作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及各种曲线及电泳率,并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的相应参数及曲线作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及各种曲线存在明显差异。由此表明,红细胞表面电荷的多少直接影响血粘度、血沉及红细胞聚集与红细胞变形性等流变特性,有力地证明了在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与血沉主要反映红细胞的聚集行为,而在高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则主要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腹壁淋巴管对物质转运的功能与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此实验,取成年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动物以4mg环磷酰胺/100g体重的剂量隔日腹腔注射一次。B组注射生理盐水,动物于第三次注射后,开始以1ml/100g体重的剂量腹腔注射40%印度墨水,每日一次,连续注射两天。动物经环磷酰处理后,腹壁引流淋巴管对腹腔的碳粒清除速度下降,碳粒滞留于腹腔内,但其一旦进入淋巴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