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张洪亮  张晓 《电讯技术》2022,62(6):734-741
针对分布式机载传感器对设备内外一体化的大规模网络传输需求,提出了一种结合大数据平台设计思想的RapidIO网络架构。通过多星网络集群、RapidIO节点虚拟、网络资源抽象与网络切片管理等设计,将以往RapidIO在设备内部的简单应用扩展为多个设备互联的大规模分布式复杂应用。设计的网络具备可靠性高、支持多种计算模型、快速伸缩等特点。该网络已经在某分布式机载传感器样件中完成了部署、实验室验证、环境试验验证、交付验收以及性能评估,初步验证了RapidIO技术在分布式机载传感器系统工程化的可行性,为后续不同飞机平台型号工程使用分布式RapidIO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RapidIO技术作为目前主流的高速嵌入式系统互连技术,非常适合承载复杂的航空电子系统的板内数据交换任务。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RapidIO网络驱动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了消息机制、交换芯片的配置方式及网络管理算法。  相似文献   

3.
李鹏 《电子科技》2014,27(4):135-137,142
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发展对嵌入式系统互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apidIO可提供芯片间、板间的高性能互联,传输效率高于PCIE和千兆以太网。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RapidIO的双主机节点嵌入式系统互联的设计方案、硬件设计及其软件实现,并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并为新一代高性能嵌入式系统互联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完善的网络内部通信是通信系统向用户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的重要保证。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的网络内部通信是卫星网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送,网络节点之间的内部通信链路构筑了网络内部通信。它可为整个卫星风提供同步服务,即保障卫星网点节点在统一的时间基准和频率基准下同步工作,还可在节点间传送资源管理,网络管理信息和完成信关站之间的信令传送。  相似文献   

5.
黄润龙 《电讯技术》2011,51(6):116-120
为了满足高度综合化机架间和机架内LRM之间大容量数据通信和高速与低速总线之间数据交互通信需求,集成高速总线FC、RapidIO、PCI和低速总线CAN、RS485、LVDS电平同步串行总线以及M-LVDS电平同步串行总线,设计了高度综合的总线技术硬件平台,满足了机架间640 Mbit/s有效数据带宽需求、机架内LRM之...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嵌入式系统中互连通信的问题,提出一种可用于嵌入式系统内部通信的基于RapidIO的应用系统及其验证模型。该方案采用Altera公司的IP核和Cyclone系列FPGA,建立了串行RapidIO(SRIO)接口通信系统,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详细分析了RapidIO应用系统及其验证模型的功能结构和运行原理,为提高嵌入式系统内部模块的通信速率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明梧 《现代导航》2022,13(2):143-146
提出了一种可动态配置 IP 跨网段的数据链网络监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该系统应用层采用 B/S 与 C/S 的混合架构,网络层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集群实现数据链网内成员间的跨网段交互的动态可配置。系统功能涉及平台身份控制、方案管理、跨网段参数控制、 多网段内节点状态监视等技术。所设计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为数据链网络提供可靠的监视与管理服务,任意节点间路由关系动态可配置,提高数据链各节点的灵活性,满足项目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RapidIO互连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典型的嵌入式系统中,难点在于系统互连级,即系统内的不同组件之间通信的速率.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嵌入式系统互连国际标准,RapidIO互连架构通过定义一种高性能包交换互连技术有效地消除了系统互连瓶颈.文中从多个方面对新一代高速互连技术--RapidIO进行了研究,在介绍其应用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利用串行RapidIO实现板间和芯片间互连的系统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运盛  王坚  周红 《电讯技术》2012,52(12):1980-1983
将透明处理器间通信协议(TIPC)与基于高性能包交换的RapidIO总线相结合,并对RapidIO的应用层协议进行扩展和定义,可以实现全新的基于RapidIO网络的TIPC通信软件。该软件采用层次化和可扩展的协议来定义开放处理器间的通信协议,为各种应用提供面向消息的、与位置无关的通信服务和标准的API函数接口,为解决多处理器、多模块和多系统互连问题提供了方案。基于Ra-pidIO网络的TIPC通信软件在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基于P2P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中管理节点间的协作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Web服务和XML的网络管理信息模型.利用P2P通信和语义Web服务,可实现网管服务的分布式注册,服务的统一描述和基于能力的服务检索;利用XML来制订网络管理服务调用的标准,可以实现服务的跨域自动调用.原型实现和运行测试表明,利用提出的模型框架,异构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节点间的服务调用和信息共享实现管理任务的协作.  相似文献   

11.
李超 《现代导航》2017,8(5):385-390
随着高性能嵌入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内的数据传输日益重要,而 RapidIO 高速互联技术特别适用于这一应用场景。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 RapidIO 技术进行简要介绍,阐述了 RapidIO 技术的特点及比传统互联技术的优点,分层描述了 RapidIO 协议,并介绍了 RapidIO 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邓冉  高俊  屈晓旭 《通信技术》2015,48(4):495-500
传统总线技术成为了制约短波通信系统性能进一步提升的瓶颈。RapidIO总线是一种新型嵌入式总线,具有传输效率高、系统成本低、系统稳定性好等特点。基于RapidIO技术设计了相控阵短波发信系统的交换单元,硬件上进行了系统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和交换芯片端口电路设计;软件上主要介绍了RapidIO初始化和交换芯片的远程配置两个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了系统中各模块间信号的高速交换。  相似文献   

13.
简要地从 RapidIO 的主要技术特点、体系结构、系统拓扑、协议层次和流量控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 RapidIO 总线的组合导航系统的架构方案。通过指定高性能包交换互连技术,在系统内的微处理器、DSP、FPGA、通信和网络处理器以及外设之间进行数据和控制信息传输,RapidIO 架构消除了传统共享总线的瓶颈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斌龙  刘敏行 《现代导航》2016,7(6):462-465
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系统间的互联要求不断提高。Rapid IO互联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的优点。设计了基于Rapid IO的应用系统,满足了系统高速率、低时延的数据接口要求,验证了Rapid IO互联技术的性能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非均匀分布的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时间问题,提出多簇无线传感网的优化生存时间近邻功率控制(NPCAOL_MC)算法。该算法采用K-means算法确定网络的簇个数和对应每个簇的节点,利用近邻算法评估每个簇的节点密度,确定簇的最优通信距离。结合Friss自由空间模型计算当前簇的最优发送功率。Sink节点广播通知其他节点,如果是同一簇内的节点相互通信,则采用簇最优功率发送数据,否则采用默认最大发送功率发送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利用NPCAOL_MC算法可以分析整个网络节点的位置信息,采用簇最优发送功率发送数据,从而提高生存时间,并使能耗经济有效。在密度分布不均的无线传感网中,NPCAOL_MC比采用固定发送功率的Ratio_w算法更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软件无线电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并行总线传输方式,分析了高速串行总线相对于 并行总线的优势,比较了当前常用的几种高速串行总线的优劣,指出了RapidIO总线是当前 软件无线电嵌入式系统一种良好选择。同时,通过某项目应用,实现了RapidIO总线高速组 网以及系统开放、可扩展、可重构等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电系统中多芯片间互连通信速率低下的问题,在对RapidIO 互连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块数据传输方案。以软件异构的方式在交换网络中建立多个实时通信链路,易于系统功能的迁移和重构,采用块数据通信机制实现数据的发送与接收,传输速率相比传统消息机制通信方式有了很大的提升。设计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