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传统厌氧消化降解率较低、产气率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先进的"污泥热水解+高含固厌氧消化+脱水+干化+沼气干式脱硫"组合处理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抗冲击能力强、运行效果良好,厌氧消化段污泥含固率可达10%以上,平均VS降解率高于42%,沼气产率约为0.37 m~3/(kg VS_(投加)),即0.88 m~3/(kg VS_(去除))。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效率的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也急剧增加。厌氧消化作为一种低能耗、资源化的污泥处理技术,处理过程能耗较低,能回收沼气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污泥稳定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由于高含固厌氧消化沼气产生效率高,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温度是影响厌氧消化反应的重要因素,温度变化对沼气产量有明显影响,因此,维持厌氧消化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厌氧消化系统不同的增温方式,以实际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厌氧消化系统启动时和正常运行时的增温情况。  相似文献   

3.
吕瑞滨  沈怡雯  汪喜生  魏云瀚 《净水技术》2020,39(z1):161-163,198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1/982—2016)排放限值的规定,对企业厂界、排气筒污染物浓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除臭系统提标工程在污泥接收区、污泥脱水区、污泥干化焚烧区建立了臭气收集系统和处理装置。通过对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臭气处理技术及运行维护等分析总结,为其他污水处理厂污泥除臭系统的改造及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主要的10万t污水处理厂100 m~3/h的沼气,利用Matlab进行了二段膜法纯化系统的设计,并用运行生产能力指数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100 m~3/h的二段膜法沼气纯化系统总投资费用为84.9万元,年运行费用为34.8万元,单位处理能力投资为8 500元/(m~3·h),单位沼气处理成本为0.35元/m~3。膜组件和压缩机费用为最主要的投资成本,压缩机电耗为最主要的运行成本。处理规模从100 m~3/h提高到1 000 m~3/h时,膜系统的单位处理能力投资和单位处理成本均显著下降。操作压力增高,膜使用面积显著降低,但压缩机费用增大,功耗增加。  相似文献   

5.
碳中和运行是污水处理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低能耗、低排放、可持续等优点。综述了碳中和在污水处理厂的实践途径,具体包括污水余温热能利用、污泥热电联产、原水碳源捕集、太阳能光伏发电、低能耗污水处理工艺的应用及高能耗设备的节能改造等,并对应用较为成功的工程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制约污水处理厂碳中和实现的重点任务,包括从政策渠道打通污水处理厂与用户之间的热网连接通道,大力推进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并强化原水碳源捕集,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太阳能储能技术,强化低能耗工艺运行机理与控制因素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高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方案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 《净水技术》2012,31(3):78-82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该文以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稀释而成的含固率为10%的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对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系统的进泥含固率升高至10%后,每投入1 m3的污泥产气约16~18 m3沼气,远高于现有浓缩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产气率(8~10 m3沼气/m3污泥)。高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推荐采用清水启动策略,即消化罐内介质的初始状态为清水(二沉池出水),之后以不同投配率投加原污泥,避免系统启动过程中的VFA的积累,尤其是丙酸含量的积累。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为该污水处理厂现有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未来的扩建改造服务,而且可为国内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7.
广州越堡水泥协同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项目采用“污水处理厂内干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市政污泥经污水处理厂深度脱水+电热干化后,污泥最终含水率降至40%以下;干化污泥再经协同处置系统卸料、输送、破碎、喂料、除尘除臭,处置城市干化污泥量达600t/d,折算处置含水湿污泥约1 800t/d,技术优势明显。污泥处置系统运行以来,二噁英排放量为0.037ng TEQ/m3,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限值0.1ng TEQ/m3;年节煤约4.4万吨,节煤收益>3 750万元,按照吨烟煤排放CO2 2.0t估算,年可减排CO2约8.8万吨。  相似文献   

8.
对规模12.5 m~3/d的低C/N混合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中试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中试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程度达44%~50%,日产酸量46.26~61.36 kg,污泥收益为39.76元/t,投资回收期限为3.5年。中试实现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有助于强化低C/N进水水质的污水厂脱氮除磷,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技术产业化应用发展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及污泥情况的基础上,对比当前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案和污泥消化后脱水方案,根据当地情况,选取污泥脱水方案为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方案,并提出将处理后污泥作为农田肥料的最终处置方案,达到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徐亚同  史家梁 《上海化工》1998,23(19):41-43
早期的厌氧消化,主要用以处理BOD浓度1万毫克/升以上的浓污泥水、粪尿以及固体含量为2%~7%的污水、污泥等。随着厌氧微生物和厌氧工艺的不断发展,在近20年,对各种低浓度污水以及有机固体含量高达40%的麦杆、作物残渣等,都可采用厌氧工艺。在当今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于利用消化沼气提供处理厂内部所需的部分能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1 厌氧消化法的分类 1.1 化粪池 最早的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是化粪池,流行于本世纪初,我国的一些城市至今仍在沿用。化粪池主要用于居住房屋及公用建筑的生活污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1.
污水是资源与能源的载体,蕴含着极大的化学能和热能,传统污水处理过程以能消能,处理过程能耗高且释放温室气体。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运行,在能源自给、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潜力,成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转型的热点。本文以城镇污水处理厂碳中和运行潜力分析为背景,分析了以高负荷活性污泥工艺(HRAS)、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CEPT)、自养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等工艺技术为主的碳源捕捉、低耗处理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并阐述了以厌氧消化-热电联产、热能和太阳能回收为代表的能源回收技术,以国内外碳中和技术运行的实际污水厂案例探讨了其应用优势和效果。同时,认为低耗运行和能源回收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运行的关键,并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碳中和运行提出了展望,旨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低耗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西安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实际运行处理单元能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该厂平均电耗为0.288 k Wh/m~3,其中预处理单元、二级处理单元、污泥处理单元能耗分别占总能耗的24.87%、58.88%、16.26%。进水提升泵房和生化反应池曝气系统能耗之和占全厂总能耗比例超过55%,因此,优化进水提升泵和鼓风机运行工况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结合该厂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进水泵房智能控制、适当提高进水液位、安装精确曝气控制系统、更换微孔曝气器、提高沼气产量和沼气鼓风机的利用率等节能措施,可有效降低全厂能耗,对同类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有实际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沼气的热电气联供系统全工况模型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东  李金平  张涵 《化工学报》2017,68(5):1998-2008
为了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高效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缓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构建了基于沼气的内燃机热电气联供系统,将生物质厌氧发酵、内燃机热电联产、补充热源、用户侧需求等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系统全工况动态数学模型,并以兰州地区5户建筑面积226.8 m2的新农村建筑为例,进行系统全年逐日供需能量平衡分析及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寒冷地区新农村建筑负荷与商业建筑存在明显不同,冬夏季热负荷差异大,全天电负荷波动很明显;在充分考虑厌氧发酵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热量传输及换热效率和火电厂发电效率的情况下,联供系统全年一次能源利用率为37.85%;与传统农村分供系统相比,系统一次能源节约率为17.12%。系统性能分析结果可为我国生物质沼气集中热电联产在村镇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环保信息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5):60-60
宁波慈溪市农发办、浙江大学、市农业局组成课题组,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废弃污泥研制成多元素有机复合肥。该市日处理污水2万吨,产生废弃污泥5吨,进行垃圾填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泥肥料"在大田施用中能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和土质,易于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目前该市年减少污泥填埋费用30万元,生产有机复合肥1200吨,创产值120万元,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上海市提出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新要求。规定没有污水处理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区,不得新建、改建、扩建产生废水的工业项目;提出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六个“有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厌氧消化进行沼气发酵是微生物参与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是有效处理城市垃圾、工业有机废水、畜禽粪便和污水厂剩余污泥的手段。无机酸根阴离子和微量元素是维持厌氧微生物生长代谢和活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沼气工程的稳定运行起重要作用。该文就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微量元素和酸根阴离子在厌氧发酵系统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微量元素和酸根阴离子对厌氧发酵的影响规律的揭示,对沼气工程的稳产高产运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介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与处置的方法以及污泥干化设备,分析了污泥干化后还不能彻底稳定化以及干化前需要先对污泥进行消化的原因。采朋污泥厌氧消化能使污泥稳定化,并产生沼气可为干化提供部分热源,干化装置的回收热又可以加热消化器,通过计算,厌氧消化与污泥干化基本能达到能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南昌青山湖污水厂设计现状规模为50万m3/d,尾水排放执行GB 18918—2002二级标准。文中介绍和分析了青山湖污水处理厂的现状运行情况,由此确定提标至一级B标准的污水、污泥、除臭工艺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8.
介绍山东省某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状况,结合泥质特点选用了好氧堆肥的处置措施,详细阐述了污泥好氧堆肥各单元的工艺及设备设计情况。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污泥经处理后达到农用标准,年平均净利润达到359.01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工业水处理》2005,25(8):66-66
项目:燕房城关污水简介:近日,北京排水集团与房山区政府签订合同,取得了房山燕房卫星城城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权,该污水处理厂采用BOT即建设-运行-移交的建造模式。该厂总造价约2000万元,规划污水处理能力6×104t/d,一期为2×104t/d。关键设备:各种给排水管材及管件、土工膜和土工布、格栅、滤池、隔声、污泥脱水机、闸门、拦污栅、泵及阀门、曝气机、防腐保温材料等。建设年限:2004年—2005年(前期规划阶段)项目:第三污水处理厂简介:西安市今年计划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确保到2010年西安中心市区的污水处理率将达到55%,2020年,6座污水处…  相似文献   

20.
国内首条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生产线——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600t/d生产线目前已经投入正式运行,自2009年8月21日起开始连续处置污泥,满足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沥窖污水处理厂、龙归污水处理厂等广州市重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总体的设计是基本成功的。但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步暴露出节煤能力低于设计指标,我们研究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