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模式下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成本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在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模式中引用BIM技术,构建基于BIM技术的成本管理体系,可相应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从而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成本问题提供思路,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与混凝土现浇模式相比,同类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过高,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首先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的原因,即产业组织模式工业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和交易成本过高,然后提出建筑业产业组织模式工业化是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必由之路,最后阐述建筑业产业组织模式工业化的实现路径,以期为装配式建筑以及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某高校学生宿舍楼项目(装配式)成本数据分析,寻找出了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式建筑的成本增量,并给出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的成本控制措施,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缺少施工经验,导致造价成本增加,装配式施工与传统现浇模式相比造价成本较高,对装配式建筑推广有很大影响,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建造方式创新,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但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成本高于同类现浇结构建筑,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发展。首先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居高的成因,基于精益思想提出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物流、装配等环节成本的控制措施,以期通过装配式建筑的精益成本管理,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成本始终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的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运用,文中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分为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4个阶段进行成本因素分析。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来构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成本指标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成本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隶属度矩阵,创建评判模型。得出所列成本因素对于装配式建筑整体造价成本高的影响程度。评判模型结果分析施工阶段对全产业链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逐渐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模式,有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但是在目前许多建筑单位都反应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如何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也是建筑行业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相应提出了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尹祥燕 《砖瓦》2022,(3):43-45
装配式建筑即通过工厂标准化建造模板开展施工作业,结合工业模式可大幅度提高建设机械化程度,降低用工成本和施工风险,对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市场逐渐成熟,基于此将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进行分析,针对相应问题合理控制成本,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业工业化4.0的阶段,装配式建筑具有低碳、环保、工期短的优势,但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过高仍是阻碍部分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对装配式建筑费用效益进行系统性经济评价,从影响因素选取、指标体系构建、费用效益模型建立三个方面,应用费用效益理论,对装配式建筑经济成本进行评价,结合其特点,建立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指标体系,构建装配式建筑增量效益经济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机械费、材料费、运输费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的根本因素;管理费、税金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的直接因素。研究对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的建设目标具有实际意义,为国家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的碳交易份额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成本问题是目前限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设计、采购及施工一体化的EPC模式具有信息化、集成化及专业化的特点,为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方向。本文基于装配式建筑成本方面尚存的问题,从EPC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影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成本的问题,利用扎根理论得到14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构建ISM模型,论述各成本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深层导向、中间层动力以及表层直接因素等。在此基础上。通过MICMAC方法论,阐述了成本因素的驱动力与依赖性因素,得到因素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发展装配式建筑和应用BIM技术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分析BIM等应用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和障碍,总结工程总承包模式对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工程总承包能统筹协调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BIM应用,控制成本,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梦娜 《砖瓦》2022,(2):51-52
装配式建筑在环保、缩短工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建筑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如何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然后重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成本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绿色建筑被大力推行,但由于成本过高导致其发展受限。在分析装配式建筑成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对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难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相关对策,以期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发展脚步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稳定的持续发展,然而大都还属于传统的建筑模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实现的必然途径,成为不少专业人士研究和推广的热点。通过选取装配式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装配式建筑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风险识别问题,将科学计算方法和专家经验相结合,来提高装配式建筑成本风险评估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分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指出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成本是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提出了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化率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为落脚点,突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要性,引出当前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居高不下的建造成本,并对其进行剖析。本文探讨装配式建筑成本偏高主要体现在设计、生产、施工阶段,此外,规模效应、标准化、集成化程度低也是影响其成本的主要原因,提出当前政府和其他相关者都应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雷志华 《砖瓦》2022,(10):63-65
对于当前装配式建筑成本比其他建筑项目更高,且存在资源过度消耗和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建筑建设要求的问题,开展对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控制研究。在明确装配式建筑工程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算量,在此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实现对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测算,最后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采购阶段和施工阶段实现成本控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新的成本控制思路在实际应用中可降低甚至避免资源的浪费,建筑建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可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装配式构件的工厂生产、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等方面着手,详细研究了在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的生产方式不同对成本的影响程度,为装配式建筑发展中的成本节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节约资源、缩短工期和绿色环保等优点,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但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偏高,严重制约其大规模发展.EPC总承包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设计、采购、施工等一体化问题,有效助力项目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8)
对于装配式整体建筑来说,装配式整体建筑具有噪音小、建成时间短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优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高的工作效率。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成本是比较昂贵的,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所以本文主要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建筑特征,并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