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lncRNA-ATB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将两种细胞各分为5组:空白组、si-NC组、si-ATB-1组、si-ATB-2组、si-ATB-3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ATB的表达量,验证转染效率及筛选最适干扰序列进行后续实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穿心莲内酯0,5,10,20,40和80 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UCP2和丙酮酸脱氢酶(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蛋白表达水平;乳酸试剂盒检测乳酸含量;JC-1染色后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穿心莲内酯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与0 μmol/L组相比,10,20,40 μmol/L组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受到抑制(P<0.05或P<0.01);UC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或P<0.01),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DH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内乳酸含量下降(P<0.05或P<0.01)。结论: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的糖酵解和改变能量代谢的方式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UCP2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其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及Andro组,Andro组加入终浓度为10、20、40、60、80、100μmol/L的Andro[Andro粉末先用DMSO溶解,再用培养基稀释至细胞处理浓度,控制DMSO的含量为0.1%(v/v)],对照组仅用0.1%DMSO溶剂.采用CCK8检测Andro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24、48、72 h)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应用预胶化淀粉细胞块制作方法 ,将两组细胞制作成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切片中MCF-7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Ki67及细胞周期相关抗原周期素D1(Cyclin D1)及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结果 CCK8检测结果 显示Andro浓度为10、20、40、60、80、100μmol/L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25μmol/L,并且在IC50浓度下24、48、72 h Andro均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Andro处理后G0/G1期细胞数量达(75.51±1.56)%,与对照组(49.16±1.35)%比较,显著升高(P<0.05),而S期的细胞数量仅为(12.69±0.87)%,与对照组(44.07±0.98)%比较,显著降低(P<0.05).细胞块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对照组与Andro组Ki67的表达分别为(91.77±2.75)%、(78.05±2.61)%,显著降低(P<0.05),Cyclin D1的IOD值分别为(2.14±0.17)×107、(1.27±0.22)×107,显著降低(P<0.05),CDK4的IOD值分别为(1.14±0.014)×107、(1.16±0.024)×107,无明显差异.结论 Andro可通过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及抑制Cyclin D1的表达从而阻断MCF-7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Andro不能通过影响CDK4的表达发挥阻断MCF-7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4.
5.
研究穿心莲内酯对舌癌细胞(Tb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原位Annexin V/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Tb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穿心莲内酯诱导Tb细胞凋亡的机制。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处理Tb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穿心莲内酯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表达明显增强(P<0.05),表明穿心莲内酯可能通过活化PARP促进Tb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人肾细胞癌786-0细胞周期、凋亡及PDCD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786-0细胞,用含25μmol/LRES的培养基(实验组)培养24、48及72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6-0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中PDCD5mRNA的表达情况,均以不含RES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结果:25μmol/LRES作用24h后,实验组786-0细胞G1期及G2期比例显著下降,S期比例明显升高。经25μmol/LRES处理24、48及72h后,实验组786-0细胞凋亡细胞数(F组间=869.853,P<0.001)和PDCD5mR-NA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F时间=10.067,P<0.001;F组间=649.629,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S可上调人肾细胞癌786-0细胞PDCD5mRNA的表达,使786-0细胞阻滞在S期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对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细胞增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影响.方法 Andro处理前列腺癌细胞(PC3),用MTT法检测48 h时Andro作用的最大效应浓度及对PC3细胞增殖的时间依赖性;进一步提取细胞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表达情况.结果 Andro作用48 h时7.5 μmol/L达到最大效应浓度,且随着时间的延长Andro抑制PC3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显著;Andro能明显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NSE、CgA是PC3细胞中神经内分泌的标志物,Andro能显著抑制NSE、CgA的表达.结论 Andro可抑制PC3细胞增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Andro)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U87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4H-穿心莲内酯(4H-Andro)对照组和Andro组,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15、20和25 μmol•L-1) DMSO 、4H-Andro 及Andro对U87细胞活力的影响,计算U87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U87细胞NF-κB蛋白表达强度。结果:通过浓度筛选,Andro平均IC50为8 μmol•L-1。与DMSO和4H-Andro对照组比较,8 μmol•L-1 Andro处理24 h后U87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增殖抑制率达到50%;Andro处理96 h时,U87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降低(P<0.01),增殖抑制率达到65%。与DMSO和4H-Andro对照组比较,8 μmol?L-1 Andro处理48 h后, U87细胞中NF-κB(即磷酸化p65)蛋白表达强度下降(P<0.01)。结论:Andro作为临床上常用的天然抗炎药物,具有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功能,并且可通过靶向抑制NF-κB蛋白表达强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CAL-2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5、10、20及40μmol·L-1 ATO组。ATO作用后,CCK-8法检测各组CAL-27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CAL-27细胞克隆形成率,Hoechst33342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AL-27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CAL-27细胞迁移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CAL-27细胞中P53、P21、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9和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 (CDK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培养24和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TO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培养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TO组细胞克隆形成率(P<0.01)和细胞迁移率(P<0.05)明显降低,40μmol·L-1 ATO组细胞基本丧失克隆和迁移能力;不同浓度ATO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l...  相似文献   

11.
柯军  冯继红 《重庆医学》2015,(20):2753-2755
目的 探讨蛇葡萄素(AMP)对人肾癌786-O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AMP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786-O细胞株,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P对肾癌786-O细胞增殖的作用的影响;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MP对肾癌786-O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AMP能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23 μg/mL;经不同浓度的AMP作用7h后,肾癌786-O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AMP浓度为10 μg/mL和20 μg/mL作用于肾癌786-O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而AMP浓度为40μg/mL和80 μg/mL作用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AMP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肾癌786-O细胞增殖,且能促进肾癌786-O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细胞黏附分子(hepatocyte cell adhesion molecule,hepaCAM)在肾癌786-0细胞中通过exo-somes途径分泌到细胞外及是否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法将携带hepaCAM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瞬时转染786-0细胞,Western blot鉴定hepaCAM基因在786-0中的表达;莫能星(monensin)和二甲基阿米洛利(DMA)处理转染后肿瘤细胞,检测肿瘤细胞上清液及exosomes中hepaCAM蛋白的量的变化。MTT法检测hepaCAM蛋白是否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结果成功构建并转染hepaCAM重组腺病毒质粒,在肿瘤细胞上清液中检测到hepaCAM蛋白的分泌,经药物处理后,莫能星明显增加了转染后肿瘤细胞的hepaCAM蛋白的分泌量,而二甲基阿米洛利处理转染后肿瘤细胞,能显著抑制细胞上清液中hepaCAM的分泌量。Western blot进一步证明hepaCAM蛋白存在于exosomes上。成功转染hepaCAM基因的肾癌细胞分泌的exosomes明显抑制了肿瘤细胞增殖。结论 hepaCAM蛋白可能通过exosomes途径分泌到肿瘤细胞外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DM2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SP-141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和BGC823增殖、凋亡以及迁移的影响。方法:胃癌细胞经SP-141处理后,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Hoechst染色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凋亡以及迁移能力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中32对胃癌组织中的MDM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5种胃癌细胞株均检出MDM2,表达水平差异不大;SP-141抑制MGC803和BGC823的细胞存活率以及克隆形成,诱导其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SP-141增加细胞凋亡发生率,并下调Bcl-2同时上调Bax、Caspase-3剪切体、PARP剪切体的蛋白表达;SP-141抑制细胞迁移并伴有FAK蛋白表达量的下降。结论:MDM2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SP-141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体外人肾癌细胞系GRC-1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苦参碱诱导GRC-1细胞株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人肾癌细胞系GRC-1细胞株24、48、72、96h。采用MTT法观察苦参碱对GRC-1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检测苦参碱诱导的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苦参碱对GRC-1细胞株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GRC-1细胞株均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和时效关系。苦参碱能明显诱导GRC-1细胞株凋亡。经苦参碱作用后,GRC-1细胞株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弱而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苦参碱对体外人肾癌细胞系GRC-1细胞株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以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人正常胃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现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胃上皮细胞,M T T法检测不同浓度替普瑞酮对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并确定替普瑞酮最佳作用浓度。T ransw ell实验、划痕实验检测替普瑞酮最佳作用浓度对胃上皮细胞运动能力及迁移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替普瑞酮最佳作用浓度对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替普瑞酮作用于胃上皮细胞24 h后,开始出现促进胃上皮细胞增殖的现象,从10~80μmol/L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越明显,而>80~320μmol/L随着浓度增加,促进作用无明显改变,据此确定药物最佳作用浓度为80μmol/L。80μmol/L浓度替普瑞酮处理胃上皮细胞24 h后,T ransw ell实验显示,对照组的迁移率为1.328±0.208,加药组为3.338±0.293,小室膜下蓝染的细胞加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划痕实验显示加药组划痕区域细胞迁移率1.00±0.18,对照组0.72±0.08,加药组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80μmol/L浓度替普瑞酮处理胃上皮细胞48 h后,加药组细胞凋亡率(11.90±1.53)%低于对照组(25.6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替普瑞酮能够促进人胃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人胃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雷公藤红素在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终浓度为1.8 μmol/L的雷公藤红素处理人鼻咽癌HNE1、CNE2细胞,并设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用CCK-8法检测HNE1、CNE2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数,细胞黏附与分离实验检测细胞的黏附、分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蛋白(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DMSO对照组比较,采用1.8 μmol/L雷公藤红素处理24、48、72 h后,HNE1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降低(P均<0.05),处理48、72 h后,CNE2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降低(P均<0.05);处理48 h后,HNE1、CNE2细胞的迁移能力均下降(P均<0.05);处理2周后,HNE1、CNE2细胞的克隆形成数均减少(P均<0.05);处理1 h后,HNE1、CNE2细胞的黏附率降低(P<0.05);处理24 h后,HNE1、CNE2细胞的分离率降低(P<0.05);处理6 h后,HNE1、CNE2细胞中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的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雷公藤红素可抑制鼻咽癌HNE1、CNE2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骨脂乙素(IBC)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ca8113细胞分为对照组(0 μmol·L-1)和不同浓度IBC组(10、20、40及80 μmol·L-1)。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kt、p-Akt、Erk、p-Erk、Bax、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随着IBC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12、24和48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85.13±8.97)、(132.40±7.76)和(58.56±5.93) μmol·L-1,不同时间点IC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1.69%±0.65%)比较,作用48h后20和40 μmol·L-1 IBC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1%±2.32%和22.45%±1.18%)明显升高(P < 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作用48h后20和40 μmol·L-1 IBC组细胞中Bcl-2、p-Akt和p-Er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Bax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Akt和Er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 > 0.05);与对照组比较,作用48h后40 μmol·L-1 IBC组Tca8113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结论:IBC可抑制Tca811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Akt和Erk通路可能是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对这些冠脉疾病的病因分析,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原因。动脉壁脂质沉积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异常迁移与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两个关键步骤。目前抗动脉粥样硬化以调脂药物如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药物)为主,临床实验和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调控血浆胆固醇的主要作用,而且还涉及其非调脂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如抗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和改善内皮功能等。本文主要就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构建BTG1表达质粒及合成BTG1的干扰RNA分别转染786-O细胞,通过MTT法实验观察BTG1对786-O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肝癌HepG2细胞Cyclin D1,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EGCG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EGCG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EGCG作用后Cyclin D1,Bcl-2的表达。结果 EGCG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P<0.05),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的结果均显示EGCG作用后Cyclin D1和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 EGCG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D1,Bcl-2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同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