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使装配线发挥最大的效能,需要将工作合理地分配到装配线的各个工位上,以达到装配线平衡。为此,以某公司扎把机装配线为研究对象,针对装配线的具体流程,结合装配线平衡理论,找到装配线中的“瓶颈”工序;采用动素分析法进行详细的工序分析,并运用ECRS原则进行改善。结果表明,新方案的实施可使装配线平衡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后桥装配线平衡墙目视板,对各工位实际作业状态中的增值时间、非增值时间、等待时间和步行时间进行目视化分析,然后对后桥装配线瓶颈工位进行局部优化,消除了作业等待的闲置浪费现象,使生产节拍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最后对平衡前后的装配线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际生产节拍由60.0 s降低至48.8 s;装配线的平衡率由平衡前的69.5%提升至81.9%;平滑系数由19.5降低至10.4,较平衡前降低了9.1,优化效果比较显著,为进一步开展精益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设计以五菱专用车公司总装车间装配A线为对象,采用工作研究的技术方法,以流程程序图、线路图、联合操作图等分析各工作方法,对工位内部的操作进行改进;根据企业目标计算装配线标准节拍,对改进工作方法后的工位工作时间进行修正,重新确定工位数,提高时间利用率;采用工序同期化方法,使各个工位的时间尽可能接近生产节拍,达到装配线所需要的工作地最少,减少忙闲不均的现象,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实现高效率和按节奏生产等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汽车零部件装配线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和产能不足等问题,本文运用传统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员操作、空间布局、工装设备等进行优化,并引入生产线平衡率和平滑性指数,对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以X公司行李箱锁装配线为例,结合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描述改善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  相似文献   

5.
单车型单边装配线平衡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汽车装配线能够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延迟。根据单车型单边装配工艺要求,分别以工位间实际操作时间差最小和最大工位持续时间最小为目标,利用0-1变量,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装配线调度模型,利用此模型可求得平衡率很高的调度方案。实验证明该模型所得方案是可信的,将其用在装配线设计阶段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人因工效学在生产工位作业中的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Jack软件建立所需要的人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OWAS和RULP分析工具进行仿真,对生产线中的手工作业进行工效学分析。通过仿真分析来研究员工在生产线的工序操作中的人因缺陷,结合人因学改善原则设计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改善员工的操作作业。结果显示改善方案明显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损伤,降低其疲劳度。  相似文献   

7.
生产过程的混合装配线平衡问题,分为在确定条件下的最小生产循环单元的静态平衡问题和不确定条件修正过后的动平衡问题.针对确定工位条件下的混装生产线,构建其静态平衡模型,分析不确定因素,并以操作工人的操作时间不确定性为例,研究时间不确定性动态平衡.利用Flexsim软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相关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法和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离合器装配线中,摩擦片组装工位存在装配效率低、生产过程管理混乱的问题,对工位进行测量过程自动化、装配过程可视化、物料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可追溯化4个方面改进。基于MES系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装配指导、工位物料管理、生产信息保存及追溯功能模块。摩擦片组装工位的改进改善了操作工的工作方式,解决了生产过程信息缺失的关键问题,大大提高了离合器装配的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最大候选规则在鼓风机装配线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配线中装配工作站作业时间是否相近、节拍是否和谐直接影响装配生产率,以实例阐述了最大候选规则在鼓风机配装线上的应用,改善和平衡了装配线。  相似文献   

10.
在有效模拟装配线上工人行为的基础上,利用仿真方法对装配线的运作提出了改善建议. 分析了U型装配线上工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根据对相关工人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分别对疲劳、失误和工作进度进行了建模研究;以模糊逻辑推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工人的工作速度模型;应用此模型对某装配线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提出多种改善建议,通过仿真分析,寻找较优改善方案. 仿真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工作序以及工作策略,并增加工人间的合作,能够有效地提高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以及工人间的任务均衡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实现电池隔膜套自动形成与装配的原理,论述了采用多工位生产 的结构方案。并介绍了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 DFA( Design For Assembly)下影响产品装配质量的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 以曲柄连杆组部件为实例 ,依据有关设计方法学理论 ,分析了 DFA中装配质量与装配模型的关系 ,论述了建立装配质量体系结构中装配特征表达的重要性 .结果 构架了面向装配设计的 DFA装配质量体系 ,以此原理结合实例对 DFA中装配质量的分析做了具体的表达 .结论 为并行设计中全面实施面向装配的设计以及为 DFA下游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车桥轴管热装配感应加热设备 分析了该设备中频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供了主要设计参数 ,运用CAD技术对主电路进行运算 ,绘出仿真图并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案 为推广节能环保型的热装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VOD教学系统中各媒体流同步和VOD服务器群是设计和实现的主要难点。通过对基于流式传输的三分屏VOD课件中多媒体同步原理和VOD服务器方案的研究,给出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各媒体流实现同步的解决方法和基于校园网的流媒体教学系统VOD服务器群集方案,最后给出了具体实现案例。  相似文献   

15.
论述工件热装产生轴向收缩间隙的机理,热装配方式的间隙计算,以及减少间隙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串联RSM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计划资源优化中资源有限、工期最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串联RSM法,给出了串联RSM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并评价了串联RSM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The amount of interferenceisthe key process pa-rameter for shrinkfit .But asfor miniaturized compo-nents ,the factors such as tolerance and worktemper-ature effective onthe total interference amount cannotbe ignored because of their di mension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build-up of interference amount calcu-lating model includingthe above effectingfactorsis of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reliable junction of minia-turized components[1].Based on miniaturized components’characteris-tics ,t…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扭转试验存在夹持试样位置不精确,试样装入和卸载工序复杂,和扭转过程易出现夹持偏心等问题,对当前实验室常用扭转试验设备的试验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现有扭转试验机工作原理和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夹样系统的改进方案.通过对现有夹持系统增加了顶端限位,压块运动限位和同心圆定位功能,使加载试样定位准确、夹持牢固,简化了扭转实验的装卸流程.通过对低碳钢试样扭转试验,对比改进前和改进后的试验效率和测试结果,发现采用改进后的夹持系统,使加载时间缩短到原来的50%以上,而且测得实验数据更加稳定,提高了扭转实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某轴承厂生产的 2 0 8单列向心球滚动轴承为例 ,应用质量损失函数的基本原理 ,定量地分析了该型号轴承装配质量所产生的质量损失 ,为其装配精度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同时 ,提出了质量损失函数在其他领域可供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热塑性塑料超声波焊接原理、特点。重点探讨了膜式煤气表膜片组件装配过程中对超声铆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