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目的分析湖北省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进一步优化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湖北省潜江市2009-2013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相关数据,以各年度流行区概况、人、畜血吸虫感染率、调查钉螺及杀灭钉螺等指标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及血吸虫病防治成效。结果潜江市由2010年308个疫情控制村至2013年100.00%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指标要求。2009-2013年以村为单位,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71%、1.45%、0.94%、0.70%、0.45%(χ2=3 897.57,P0.01),耕牛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90%、1.36%、0.82%、0.54%、0.00%,2013年与2009年相比分别下降73.43%、100.00%;2010-2013年实施以机代牛淘汰耕牛8 963头;2009-2013年共调查钉螺面积30 171.19 hm2,查出有螺面积7 776.86 hm2,累计灭螺面积6 104.93 hm2,占有螺面积78.50%,钉螺面积纯降67.95 hm2。2009-2013年无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突发疫情发生。结论 "省部联动"、"以机代牛"的血防模式是控制血吸虫病取得显著成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邺区血吸虫病疫情情况,为控制血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分析建邺区2003-2009年的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资料.结果:7年全区累计查出有螺面积4.52 km2,灭螺面积17.88 km2;累计解剖钉螺20 615只,查获阳性螺5只;累计血清学查病22 788人,查出阳性者118人,阳性率为0.52 %...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按照国家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评估要求,评估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的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03-2007年间全省血吸虫病防治各项指标数据;2007年采用现场调查方法调查居民和家畜的感染情况,钉螺分布情况,核查防治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果 2003-2007年全省居民感染率从0.16%降至0.08%;家畜感染率为从3.68%降至0.18%;急性血吸虫病逐年下降,从58例降为0;实有钉螺面积从7 018.62万m2降至2 568.88万m2;感染性钉螺从626只降至0.2007年现场调查24个县72个村,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19%,有23个村查出阳性患者,以村为单位感染率最高为1.37%;耕牛平均感染率为0.13%,有4个村有病牛,以村为单位感染率最高为1.92%;查出有螺环境388处,22.538 9万 m2,活螺平均密度为0.18只/0.1 m2,无阳性钉螺.血防资料完整,能够反映当地的血吸虫疫情和防治工作情况,及逐年动态变化情况.资料核查和走访调查表明,2007年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发生.结论 2004年以来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各项指标已达到了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控制丘陵地区血吸虫病的控制策略和措施。方法采用全覆盖药物灭螺、环境改造灭螺方法,同时采取治疗病人、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纵向观察钉螺面积、人畜血吸虫感染、血防知识知晓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2000—2008年共灭螺1 358.606 1 hm2,2001—2004年共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12.609 hm2,2005—2008年连续4年均未查出感染性钉螺,活螺密度、钉螺感染率亦同步下降。居民血吸虫病查病阳性率从1.313%(2000年)下降至0(2006年),学生和居民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分别由2000年的72.22%、77.96%提高到2008年的95.76%和90.45%。相关分析显示:居民查病阳性率与药物灭螺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r=-0.678,P<0.05),而钉螺面积与药物灭螺覆盖率及环境改造灭螺覆盖率均未发现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采取以控制钉螺、人畜筛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是预防控制血吸虫病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湖北省京山县1956-2015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规律,为传播阻断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京山县历年防治工作的疫情资料,分析螺情、病情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京山县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阶段为24年,疫情控制阶段为5年,传播控制阶段为31年;疫情未控制阶段消灭钉螺面积2 355.51 hm~2,疫情控制阶段消灭钉螺面积32.90 hm~2,传播控制阶段钉螺面积复发50.77 hm~2;疫情未控制阶段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37%、9.70%,疫情控制阶段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64%、2.54%,传播控制阶段人、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为0.40%、0.68%。结论京山县钉螺面积变化呈"U"形,两端高中间低,与农村生产模式变迁、防治策略变化、控制和消除标准修订有关;耕牛感染率高于人群感染率,耕牛防治是血防工作的薄弱环节。传播阻断后应继续加强传染源控制,加大灭螺杀蚴力度,加强血防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荆州市实施一年人畜两次扩大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方法收集整理荆州市2008年开展人畜两次扩大化疗后的主要疫情数据,并与2007年疫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2007年比较,荆州市2008年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下降18.45%,对应村分层构成比发生了显著变化;625个耕牛感染率≥5%的村全部降至5%以下,耕牛感染率下降37.50%,全市血吸虫病疫情下降明显。钉螺面积与上年相比仅下降0.78%,其中垸外钉螺面积占68.09%。结论一年实施人畜两次扩大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果明显,但螺情仍较为严重,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回升的危险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省部联动项目湖北江陵县血防联系点2009-2013年防治措施及效果,为优化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江陵县及该县国家级监测点祁渊村2009-2013年人畜查治病、钉螺调查与控制、传染源综合控制措施等血吸虫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及人畜病情、钉螺及感染性钉螺面积等疫情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县2009-2013年流行村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2009年的2.60%、1.91%,降至2013年底的0.63%、0,分别下降了75.79%、100.00%。感染性钉螺面积从2009年的128处136.68 hm2下降至2012年、2013年的连续2年0处。国家级疫情监测点祁渊村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从2009年底的1.34%、2.33%,降至2013年的0.64%、0,分别下降了52.24%、100.00%。活螺密度与感染性钉螺密度分别从2009年底的0.70只/0.1 m2、0.000 5只/0.1 m2,至2013年底分别降为0.57只/0.1 m2、0,分别下降了19.05%、100.00%。结论江陵县实施"省部联动防治血吸虫病"工作新机制防治成效显著,为推进江陵县下阶段血防工作,建议以传染源控制的巩固与监测、消灭垸内钉螺及加强流动人口监管等3个方面为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0):805-807
通过掌握嘉兴市秀洲区省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动态,为评价全省水网型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本研究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版)》要求,开展螺情、病情和相关因素等监测工作,纵向观察、分析水网型地区疫情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12-2014年查螺面积累计18.99hm2,本监测周期内未发现钉螺。本地居民血吸虫病IHA监测阳性率为1.14%。在秀洲区输入性传染源监测中,查出实验室确诊病例3例。2012-2014年监测点虽未发现钉螺,但前期时有钉螺复现,并有输入性传染源存在,警惕有局部流行的风险。重点应做好本地螺情和输入性传染源的监测工作,巩固取得的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动态,为修订监测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全省血吸虫病年报表及“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2016年血吸虫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全省有螺乡镇96个,有螺村328个,实有钉螺面积74.18 hm2,新查出有螺面积0.75 hm2;解剖钉螺102 991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调查10.80万人,阳性652人,阳性率为0.60%;查出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9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或病畜).全省救治晚期血吸虫病患者1 095例.结论 浙江省2016年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钉螺面积有所增加,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相关机构应继续坚持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10.
2000-2009年西昌市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系统、准确了解西昌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掌握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流行趋势和防治过程中疫情变化规律,为制定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0-2009年每年春季开展钉螺调查,秋季开展人畜血吸虫病情调查,并开展化疗和灭螺等防治措施。结果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从2000年的29.95%逐年下降,2009年未发现新病例;2000年耕牛感染率分别为6.67%,2002年以后年未发现病牛;钉螺面积从2000年的17500m2下降到2009年的4520m2;2000-2004年钉螺感染情况为0.07%0.29%之间波动,2005年以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西昌市2000-2009年血吸虫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浦口区血吸虫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汤泉街道九龙村、顶山街道大新村、桥林街道周营村人畜血吸虫病疫情、螺情和相关因素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3个村血吸虫病血清学阳性率以及居民感染率分别为1.08%和0,家畜感染率为0;2016年3个村共调查面积231万平方米,查获钉螺1只,钉螺感染率为0。结论浦口区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无钉螺感染,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浙江省钉螺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浙江省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浙江省2005-2009年血吸虫病调查资料,建立GIS螺情数据库,应用ArcGIS9.2软件,导入GIS数据库各项属性并制作所需钉螺面积空间分布电子图和差值图.结果 2005-2009年共有28个县先后查出钉螺,5年累计查出有螺村1580个,有螺面积513.28 hm2.建立了"十一五"期间全省GIS螺情数据库;根据钉螺面积大小标记不同颜色,制作了电子分布图,实现全省钉螺分布信息电子化;2009年与2005年有螺面积比较,差值空间分布图显示有螺面积压缩或增加的县数分别占48.0%(12/25)和52.0%(13/25);在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建立了有螺环境卫星迭加图,呈现17个螺点,每个螺点显示螺情有关信息.结论 应用GIS制作的钉螺面积分布图、差值空间分布图能直观地显示螺情变化,为掌握血吸虫病疫情以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镇江市丹徒区沿江地区羊血吸虫病疫情情况,为制定羊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09—2019年每年对沿江地区羊血吸虫病病情、江滩环境羊粪、羊敞放区域水体感染性、居民病情、螺情和防治措施等开展纵向观察并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9年在沿江地区共检查羊12 076只,查出粪检阳性羊57只,感染率为0.47%;粪检阳性羊感染强度高,“+++”和“++++”共查出46只,占阳性总数的80.70%。江滩环境羊粪占总野粪数的96.30%,阳性率为9.10%,其他野粪未查出阳性。沿江高危水域监测发现2009—2011年有6处哨鼠阳性。共对居民开展血清学查病124 009人次,查出粪检阳性3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为0.003%。累计查出江滩钉螺面积1 066.40 hm2,2009年查出阳性钉螺13.56 hm2。采取淘汰粪检阳性羊、羊圈养、以禽代羊、人畜化疗、灭螺和灭蚴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后,2009年之后未再查出感染性钉螺、2011年之后未再监测到阳性水体和粪检阳性病人、2012年之后连续7年未再查出粪检阳性羊和阳性羊野粪。 结论 监测区内羊血吸虫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沿江江滩仍然存在大面积的钉螺和敞放羊的羊粪,羊血吸虫病的综合防控和监测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王玲  杨万水  汪鑫  赵浩  范文燕  王伟业 《现代预防医学》2015,(7):1293-1296,1309
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的疫情进行预测,为建立血吸虫病疫情预警体系和防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血吸虫病2013-2020年钉螺面积、慢性血吸虫病患病率、耕牛感染率等,并引进环境干涉因子修正预测结果。结果对血吸虫病各项指标建立了预测模型并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疫情指标中除了人群患病率有增高趋势外,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连续三年钉螺面积预测值分别为23 950.9855 hm2,23 175.8481 hm2,22 737.8290 hm2。人群患病率预测值分别为1.6107%,1.9828%,2.3872%。慢性病患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0240%,0.0547%,0.0442%。晚期病人数预测值分别为473,462,457。急性感染者数预测值分别为18,9,6。新感染者数预测值分别为597,509,409。病牛数预测值分别为803,766,716。耕牛感染率预测值分别为23.5376%,19.3206%,17.0951%。结论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未来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人群患病率有回升可能,预测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9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变化,了解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16个监测点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统计分析监测结果。结果湖北省16个监测点居民感染率为1.03%,耕牛感染率为1.98%,活螺平均密度为0.2934只/0.11m2,感染螺平均密度为0.00041只/0.11m2,钉螺感染率为0.139%。各项疫情指标较前4年有所下降。结论监测点人畜感染率呈现持续下降,但部分监测村钉螺感染率仍较高,因此,应加强钉螺控制措施,提高药物灭螺质量,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6.
鳝鱼篓捕鳝致湖区钉螺向山丘地区扩散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门市沙洋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1990年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2 0 0 1年 7月 ,该县五里镇郝台村 (历史上无螺无病区 )发生 1例血吸虫病急感患者 (男 ,37岁 ) ,经询问 ,患者否认有外出血吸虫病疫区接触疫水史。随后 ,血防部门在该地开展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血吸虫病人 43例 ,感染率为5 .2 % ( 43/86 0 ) ;耕牛感染率为 2 0 .3 % ( 16 /79) ,并在该村唯一的农业用水及人畜饮用水源严河中发现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面积 33 .3hm2 。1 钉螺分布情况 钉螺主要分布在严河两岸的滩涂、荒地、沟渠、稻田中 ,上下长约 3km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监测螺情,采用压碎法检查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对有螺村和来自或往返于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的人畜进行筛查和病情监测。结果浙江省2013年有螺乡镇98个,有螺村369个;钉螺面积94.21 hm2,解剖钉螺55 625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0 450人,阳性率为0.84%;其中流动人口血清学查病75 317人,阳性率为0.85%。粪检1 112人,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者,查出输入性血吸虫感染者14人。有历史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1 161例,救助率100.00%。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尚有大面积残存钉螺面积,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现,今后血防重点是查灭残存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湖滩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评估"十二五"期间防治效果,为今后调整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江苏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方案(2012—2015年)》,选择高邮市新民村作为观察点,开展螺情、病情等监测。结果监测表明,疫情呈"有螺无病"态势。查出钉螺面积447 557 m2,占历史有螺面积的1.76%,钉螺密度0.493只/m2;哨鼠、钉螺、畜牲以及人群均未发现感染血吸虫;不同人群之间血吸虫病血清学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监测点所采用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有效,但监测巩固工作仍较为艰巨,发生疫情的隐患依然存在。应积极探索高效、低廉的疫情监测方法,构建便捷、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密切监测产业结构调整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及时掌握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浙江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方案(2007年修订版)》,在全省开展螺情和病情监测.螺情监测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到的钉螺用压碎法检查血吸虫感染情况,用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病情监测用血清学筛查阳性者粪检,对有螺村和来自尚未控制血吸虫病县人(畜)采用血清学筛查监测病情,血清阳性者进一步粪检.结果 在17个流行县(市、区)中查出有螺面积59.62 hm2,其中新查出有螺面积0.53 hm2;解剖钉螺71 450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清学查病139 896人,阳性1279人,阳性率为0.91%;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9例,其中2例急性病例,未发现本地粪检阳性患者(畜).结论 今后要继续加强监测,查清螺情,压缩残存钉螺,防控外来传染源.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属典型的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2003年全市查出垸内钉螺面积349.67 hm2,占全市钉螺面积的2.54%[1].垸内钉螺面积虽然不大,但分布广泛,离居民点较近,人畜常到,受粪便污染较严重,人们因生产、生活活动极易感染血吸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