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辉  张群燕  董晓蕾  赵智明  郭郡浩  商玮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1):6-7,11,80,83,77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探讨卡托普利逆转左室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左室重量(mg)/体重(g)]计算左室重量指数,用光镜观察HE染色左室心肌病理形态,电镜观察左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左室心肌局部AngⅡ水平。结果:模型组LVMI、左室心肌组织AngⅡ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卡托普利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光镜下左室心肌病理形态HE染色假手术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大小正常。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横径稍大,卡托普利组的改变接近假手术组。电镜下左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假手术组基本正常,模型组线粒体变性,表现为线粒体脊减少、断裂,基质密度变浅;肌浆网扩张;肌原纤维变性,表现为肌原纤维断裂及排列紊乱;细胞核边缘不规则,染色质边移。卡托普利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接近正常。结论:卡托普利可能通过降低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心肌局部AngⅡ水平,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卡托普利防治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法制作急性压力超负荷模型.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主动脉部分缩窄组和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给予卡托普利30 mg/kg·d灌胃.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心肌力学、心肌代谢酶活性、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心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及心肌超微病理分析.结果急性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缺氧性损伤,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降低,收缩、舒张功能相对下降,心肌中AngⅡ含量显著升高,随后bFGF蛋白表达也升高;小剂量卡托普利可基本抑制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中Ang Ⅱ的升高,延迟bFGF蛋白表达,显著减轻心肌的形态损伤、代谢酶活性降低和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结论小剂量卡托普利能有效防治急性压力超负荷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心肌AngⅡ含量降低及心肌bFGF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过程中心肌内分泌因子活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的跨膜信号传递机制.方法分别利用放射免疫法、分光光度法、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动态观察压力超负荷后大鼠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一氧化氮含量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它们与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的关系.结果随大鼠血压升高,心肌组织中ACE活性及AngⅡ含量均迅速升高(P<0.05),并持续保持高水平,bFGF表达先升高(P<0.05)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AngⅡ含量升高早于bFGF表达升高;而一氧化氮含量迅速降低并持续受抑(P<0.05).结论心肌内分泌活化可能是介导压力超负荷致心肌肥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hymase mRNA表达与糖尿病仓鼠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以及心肌病变的关系。方法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诱导1型糖尿病仓鼠模型,18周时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SABC法检测心肌Ⅰ、Ⅲ型胶原水平,TUNEL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PCR检测chymase mRNA表达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AngⅡ含量。结果糖尿病组仓鼠血糖、血脂明显升高,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明显、局部破裂,肌丝广泛溶解,核肿胀,Ⅰ、Ⅲ型胶原沉积、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心肌AngⅡ含量,心肌chyamse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存在糖尿病心肌病变的仓鼠心肌中,chymase mRNA表达水平以及AngⅡ含量显著升高,可能是导致心肌Ⅰ、Ⅲ型胶原沉积、心肌细胞凋亡等心肌病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36只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与银杏酮酯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穿线后不结扎,模型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银杏酮酯组大鼠于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银杏酮酯(100mg/kg)。造模24h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以及炎性因子白介素1 (IL-1)、白介素6 (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间质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银杏酮酯组心肌组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CK-MB、cTnI、IL-1、IL-6与TNF-α水平显著上升,心肌组织Cx4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银杏酮酯组大鼠血清CK-MB、cTnI、IL-1、IL-6与TNF-α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Cx4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结论银杏酮酯预处理可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程度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颗粒对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结合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制备CRS模型,根据实验需要分为6组:2周假手术(2w sham)组、2周模型(2w CRS)组、2周药物(2w CRS-Q)组、4周假手术(4w sham)组、4周模型(4w CRS)组和4周药物(4w CRS-Q)组,2周和4周药物组分别给予芪苈强心颗粒(4 g·kg~(-1)·d~(-1))灌胃治疗2周和4周。ELISA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微量白蛋白(UMA)含量;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e)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ng Ⅱ、Bcl-2和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sham组比较,2w CRS和4w CRS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UMA和尿NGAL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严重,肾组织细胞凋亡均明显;与CRS组比较,2w CRS-Q和4w CRS-Q组大鼠血清Cys-C、血清Cre、血浆Ang Ⅱ、尿NGAL和UM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Bax和Ang 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肾组织损伤均有所改善,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芪苈强心颗粒可抑制CRS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ng 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顿抑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顿抑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及心肌组织中CGRP含量。结果:心肌顿抑时血浆CG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心肌组织中CGRP含量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心肌组织中与血浆中的CGRP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灯盏花乙素调节SDF-1/CXCR4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灯盏花乙素组、高剂量灯盏花乙素组、高剂量灯盏花乙素+AMD3100(CXCR4抑制剂)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商品化试剂盒检测GSH、SOD、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Bcl-2、Bax、SDF-1、CXCR4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有严重损伤,血清CK、LDH、cTnI、IL-6、IL-1β和TNF-α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GSH、SOD水平、Bcl-2、SDF-1、CXCR4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高剂量灯盏花乙素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显著减轻,血清CK、LDH...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利多卡因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打开腹腔而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孔,造模后利多卡因组大鼠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负荷剂量+10 mg·kg~(-1)·h~(-1)尾静脉输注3 h,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肌红蛋白(Myo)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计算心肌梗死率;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病理变化;生物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Nrf2和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率、血清中TNF-α、HMGB1、Myo和cTnI水平、心肌组织MDA含量及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大鼠血清中TNF-α、HMGB1、Myo和cTnI水平、心肌梗死率及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心肌组织SOD活性及Nrf2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可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心肌细胞Nrf2/HO-1通路激活,提高其抗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钩藤碱高(10 mg·kg-1·d-1)、低(2.5 mg·kg-1·d-1)剂量组、卡托普利组(17.5 mg·kg-1·d-1),每组8只。另设8只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治疗10周后处死大鼠,取其心脏计算全心重量指数和左心室重量指数;检测心肌中羟脯氨酸(HYP)及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钩藤碱能明显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P0.05),降低心肌HYP含量及血浆AngⅡ的含量(P0.05),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下调TGF-β1和Smad3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钩藤碱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调节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其影响TGF-β1/Smad通路以及降低Ang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比索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组(AMI)、比索洛尔治疗组(Bis)和比索洛尔+锌原卟啉9组(Bis+ZnPP),每组10只.造模后第8天,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TTC染色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损伤和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Px)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H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比索洛尔显著提升心肌梗死大鼠缩短分数(FS%)及射血分数(EF%),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及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纤维化,降低血清中CK、CK-MB、LDH含量,降低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并升高SOD、GSH-Px活性,上调心肌中Nrf2与HO-1蛋白的表达(P<0.05).而给予HO-1抑制剂ZnPP后,Bis的上述作用均被减弱或抑制.结论 比索洛尔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氧化应激,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大鼠心脏去交感神经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5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各组分别给予弥可保和不同桂芍配伍比例的桂枝汤进行药物干预,7 d后给予6-OHDA(100 mg/kg)腹腔连续注射3 d诱导建立心脏交感神经损伤模型。免疫组化观察左心室中酪氨酸羟化酶(TH)分布,ELISA法检测心肌中TH、胆碱乙酰氨基转移酶(Ch AT)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含量。检测血清中心肌酶学改变,并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HE染色)。结果:6-OHDA成功诱导心脏去交感神经,模型组可见左心室中TH和GAP-43明显降低。各药物组TH高于模型组,桂枝汤各组GAP-43高于模型组和弥可保组。注射6-OHDA后,模型组出现心肌损伤,血清心肌酶含量明显升高,HE染色示心肌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弥可保组和桂枝汤各组心肌损伤较轻,其中桂芍2∶1组和桂芍1∶1组交感神经损伤及心肌损伤最轻。结论:去交感神经后在一定程度上可造成心肌损伤,桂枝汤(桂芍2∶1和1∶1)可有效减轻6-OHDA诱导的心脏去交感神经损伤及交感神经失支配后出现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TS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心肌梗死(MI)组、TSⅡA(20)组、TSⅡA(50)组和TSⅡA(100)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TSⅡA(20)组、TSⅡA(50)组和TSⅡA(100 mg)组腹腔注射20 mg/kg、50 mg/kg和100 mg/kg的TSⅡA,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21 d后检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左心室收缩压(LVSP),并分离心肌,计算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损伤,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酐蛋白Ⅰ(c TnⅠ)及Beclin 1、P62和LC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大鼠MAP、HR和LVSP均明显降低,心肌组织Mb、CK-MB和c TnⅠ表达明显增多;与心肌梗死组比较,TSⅡA(20、50、100)组大鼠MAP、HR和LVSP均明显升高,Mb、CK-MB和c TnⅠ蛋白表达明显被抑制。同时,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加重,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增大; TSⅡA(20、50、100)组大鼠心肌损伤情况与心肌梗死组比较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此外,心肌梗死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SOD和GSH浓度,升高MDA浓度,还能显著升高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的表达水平,抑制P62表达; TSⅡA(20、50、100)能明显诱导SOD和GSH分泌,降低血清MDA浓度,还能显著下调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 1的表达水平,促进P62表达。结论:丹参酮ⅡA(TSⅡA)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线粒体自噬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2S处理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再灌注2h建立MIRI模型;H2S处理组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前腹腔注射14μmol/kg的硫氢化钠(Na HS)。再灌注24h后,从腹主动脉中取血、分离血清,剥离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通过试剂盒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细胞质内Keap 1表达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 H2S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模型组血清CK-MB、LDH、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细胞核Nrf2、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IL-18、TNF-α含量较对照组增加,而心肌SOD、GSH-Px、CAT活性及细胞质Keap 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经H2S处理后,血清CK-MB、LDH、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细胞质Keap 1表达水平、心肌IL-1β、IL-6、IL-18、TNF-α含量及细胞核NF-κB p65水平下降;心肌SOD、GSH-Px、CAT活性及细胞核Nrf2水平升高。结论外源性H2S对MIRI大鼠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及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卡托普利逆转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逆转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建立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大鼠模型 ,观察左室质量指数 (LVMI)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改变 ,采用RT-PCR方法观察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 ,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血浆心钠素 (ANF) ,血清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模型组LVMI、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001,P<0.01 ,P<0.05) ,卡托普利组LVMI、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Ⅰ型胶原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P<0.05 ,) ;模型组Ⅲ型胶原mRNA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 ,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血浆AngⅡ、左室心肌AngⅡ、血浆ANF和血清醛固酮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0.001 ,P<0.01) ,卡托普利组明显降低血浆AngⅡ、左室心肌AngⅡ、血浆ANF和血清醛固酮水平 (P<0.01 ,P<0.001)。结论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 ,具有左室重构的改变。卡托普利降低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的表达 ,具有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卡托普利逆转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敲除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探索其对大鼠心脏功能和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野生型健康大鼠)、野生型I/R组(野生型大鼠进行心肌I/R处理)、敲除PTEN(PTEN KO)的I/R组(PTEN KO大鼠进行心肌I/R处理)。反转录PCR检测PTEN mRNA水平, 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心率(HR)和左心室壁厚度(LVWT)并通过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 ELIS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组织NLRP3、 ELAV样RNA结合蛋白1(ELAVL1)、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aspase-1的含量;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野生型I/R组PTEN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加, HR、 LVSP、 LVEF、 FS和LVWT均显著降低,血清CK-MB、 Mb、 cTnI含量均显著升高, NLRP3、 ELAVL1、 caspase-1、 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敲除PTEN后PTEN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敲除PTEN心肌细胞病理损伤减轻, HR、 LVSP、 LVEF、FS和LVWT均显著升高,血清CK-MB、 Mb、 cTnI含量显著降低。NLRP3、 ELAVL1、 caspase-1、 IL-1β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敲除PTEN减缓心肌病理损伤,抑制NLRP3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表明敲除PTEN能减轻心肌I/R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C)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IR+IPostC组)。制作大鼠LIR模型,IR+IPostC组在缺血后,实施肢体松解-结扎各5 min,反复5次,即缺血后适应,然后再进入持续的血流再灌注阶段。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MB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电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R组及IR+IPostC组血清CK、CK-MB、AST、LDH、α-HBDH及cTnI水平均升高,心肌组织及血清MDA及XOD水平升高(P<0.05),而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IPostC组血清CK、CK-MB、AST、LDH、a-HBDH及cTnI水平均降低(P<0.05),血浆及心肌组织的MDA及XOD有所降低而SOD水平升高(P<0.05)。电镜下可见C组心肌肌原纤维排列整齐,明暗带清晰,线粒体基质致密,嵴排列紧密整齐。IR组可见肌丝排列紊乱或消失,基质明显水肿,线粒体大部分或全部的嵴和膜融合或消失,空泡化明显,糖原数量明显减少。IR+IPostC组心肌上述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 LIPostC可减轻LIR对心肌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R-145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和miR-145 mimic组(miR-145);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白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miR-145、Notch2及Jagged-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中Notch2及Jagged-2蛋白表达.结果 miR-145可减轻大鼠心肌病理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使大鼠体内CK-MB、cTnT及LDH水平显著降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IL-6、IL-1β及TNF-α水平,抑制Notch2及Jagged-2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miR-145对I/R大鼠心肌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2/Jagged-2信号通路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浆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方法: 根据GCS评分将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损伤后第1、3、7 d 血浆 AVP和AngⅡ水平,入院当天同时测定血浆电解质。另外选择正常对照组41例相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颅脑损伤患者AVP和AngⅡ明显增高(P<0.01),颅脑损伤越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损伤后第3 d达高峰。颅脑损伤患者血钾、血钙浓度降低(P<0.01),其下降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型颅脑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颅脑损伤后血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浆AVP和AngⅡ水平的改变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血钾与血钙降低可以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假手术(sham)组、脓毒血症(CLP)组、TP低浓度干预(CLP+TP-L)组、TP中浓度干预(CLP+TP-M)组、TP高浓度干预(CLP+TP-H)组和多黏菌素B(CLP+PMX-B)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后每12 h观察大鼠存活情况,记录生存率;术后48 h行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心肌病理改变;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I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含量,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TAK1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shame组相比,CLP组大鼠生存率低下,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形态学上心肌血管扩张充血、细胞灶状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生化指标显示:血清中CK-MB、cTn-I、血浆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增高(P0.05),心肌TLR4、TAK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CLP组相比较,CLP+TP-M、CLP+TP-H组和CLP+PMX-B组大鼠生存率提高,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善,血清中CK-MB和cTn-I、血浆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心肌TLR4、TAK1和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对脓毒血症大鼠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通过调节NF-κB炎症信号通路,减少大鼠体内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