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白象山铁矿副井井筒掘进施工中,需穿过2段含水层.其中主含水层厚129m,涌水量达86m3/h.井筒施工中,采用工作面分段注浆技术治理该含水层涌水.注浆后,工作面涌水量减少到了2~3m3/h,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掘砌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使井筒得以安全顺利到底.  相似文献   

2.
老公营子煤矿副井井筒掘进到214m深时,工作面开始涌水,涌水量42.8~62.7m3/h,无法进行掘进.根据对涌水情况和地质条件的分析,决定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技术治理涌水.经工作面预注浆,井筒涌水量降到了9m3/h,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山环煤矿采用帷幕注浆技术,对立井井筒砂砾石含水层进行堵水,使井筒涌水量由注浆前的35m3/h减少到5m3/h,保证了井筒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4.
口孜东矿主井井筒深1 010m,表土层厚558m,采用冻结法施工。井筒到底后,随着冻结段地层解冻及受地层沉降的影响,井筒淋水不断增大,涌水量由5.8m3/h增加到了15m3/h。通过采取壁后注浆堵水措施,使涌水量下降到了5m3/h以下,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煤矿立井施工中,井筒涌水量的大小决定着建井工期、经济效益和安全。如我国建设速度较快的兴隆庄矿井主井筒,深399.2m,由于开挖后基岩水大,不得不进行三次注浆,用工期约12个月,井筒建设工期共用去29.6个月,注浆工期占井筒工期的40.5%。而与其毗邻条件类似的鲍店主井,井筒比兴隆庄主井还深85m,由于水文地质条件清楚,开挖前采取了预处理措施,井筒建设工期仅用了19个月。据苏联资料,涌水量为80~100m~3/h的井筒,其平均月进度从未超过7~8m,而且井筒造价提高3~4倍,即使涌水量只有20m~3/h,井筒月进度  相似文献   

6.
李国栋 《建井技术》2007,28(3):17-19,31
平宝公司首山一矿主井井筒设计净直径7.0m,井深700.5m,于2005年10月掘砌到底.井筒施工过程中,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45m3/h.井筒掘砌到底后,井壁剩余淋水量仍有75m3/h.经过58d的井壁注浆施工,井壁剩余淋水量降至0.75m3/h,注浆堵水率达到99%,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北阳庄矿井主、副井筒由于在施工中发生涌水的同时伴有泥沙涌出,井壁接茬和细小缝隙处产生涌水,使主、副井井筒涌水由5m3/h分别增大到.21m3/h和18m3/h。为了消除主、副井井筒出水可能对井筒及地面建筑物造成危害,根治主、副井井筒出水的问题,制定主副井松散地层注浆方案。  相似文献   

8.
吕强 《建井技术》2007,28(3):6-8
亭南矿井主、副井井筒表土层较薄,厚仅为10.27m.由于地面预注浆未达到预期的封水效果,主、副井井筒分别施工至136m和173m深时,涌水量分别达到了90m3/h和70m3/h,不得不停止施工;后2个井筒均采用冻结法施工.简要介绍了2个井筒基岩冻结方案设计及冻结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鹤壁煤业公司五矿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井筒又穿过多个含水层,造成井筒壁的出水量较为丰富。其中,主井筒的正常涌水量为13 m3/h左右,副井筒的正常涌水量为15 m3/h左右。  相似文献   

10.
罗河铁矿副井井筒施工至364.3 m深度时,遇厚度151.00 m的主含水层,涌水量超过66 m3/h,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井筒涌水量逐渐增大。进行工作面预注浆后,涌水量小于3 m3/h。  相似文献   

11.
钻孔压水试验预测井筒涌水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煤矿凿井施工前需注浆减小井筒涌水量,为准确检验顾桥矿副井注浆堵水效果,利用压水试验和抽水试验2种方法求得该井筒岩层的渗透系数,并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大井法公式分别计算了井筒注浆后的剩余涌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压水试验预测井筒涌水量3.690m^3/h,抽水试验预测涌水量4.660m^3/h。井筒实际开凿涌水量为3.708m^3/h,经比较,压水试验预测涌水量与井筒开凿后实际涌水量相差0.018m^3,比抽水试验结果更为接近实际涌水量。因此,采用压水试验对含水层井筒涌水量进行预测是实用可靠的,且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龙固煤矿井下涌水量大,正常涌水量为1220m3/h,最大涌水量为1560 m3/h,一套排水系统布置困难,同时单系统布置可靠性低,设计提出了在井底车场主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增设辅助排水系统,形成双排水系统,两套排水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经过几年的使用效果检验,表明可靠性较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北二进风井,全深1 119 m。井筒在15~131.8 m深处,揭露石千峰砂岩含水层,预计涌水量195m3/h左右;在338.3~400m深处,揭露平顶山砂岩含水层,预计涌水量200m3/h左右。平顶山砂岩下部含水层,分别位于井深400~470、520~700和800~880m处,合计330m,裂隙较发育。对石千峰和平顶山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和壁后注浆法堵水,注浆范围为井深30~400m;对平顶山砂岩下部各含水层,采用壁后注浆法堵水。共进行了22次工作面预注浆、215排壁后注浆,注浆堵水效果良好,顺利通过了各含水层,实现了无水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煤矿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立井井筒严重涌水的实际情况,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立井井筒涌水机理;结合井筒围岩特性和周围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研究,选择以马丽散N为主的注浆材料;在考虑水体作用条件下,通过FLAC3D对立井井筒注浆封堵进行固液耦合数值模拟,分析了马丽散N在立井井筒注浆封堵中的使用效果;经过实测煤矿涌水量最终小于0.05 m3/h,达到了防治井壁破裂、封堵涌水的目的,抑制了井壁附加应力。  相似文献   

15.
淮南某矿副井井筒深超过1 000 m,在累深571.95~706.4 m的基岩段,存在2个含水层,根据盐化测井曲线显示,上述2个含水层均有异常反应,涌水量预计为352 m3/h,严重威胁井筒的施工安全。经研究决定,在该层段进行探水注浆加固堵水。本文主要介绍了探水注浆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地质结构和岩层含水条件不同于东部地区。为研究榆林矿区厚松散层和砂层地质结构条件下的矿井涌水情况,以袁大滩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了矿井水文地质特征,计算了井筒涌水量,对矿井涌水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井岩层裂隙丰富,上覆松散层含水层和砂岩含水层较厚,对井筒安全使用存在威胁|主斜井、副斜井、进风立井和回井立井的井筒涌水量分别为243m/h、388m/h、1409m/h和1388m/h|袁大滩煤矿比榆阳煤矿、榆树湾煤矿的井筒涌水量大,进风立井涌水量特别显著,在开采过程中应该加强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三山岛金矿是山东黄金主体矿山之一,现进入全面深部开拓、回采阶段,深部主要开拓工程区域距地表距离已超过1 000 m。盲竖井掘进工程至-1 070 m工作面时出现涌水量达46 m3/h的含水裂隙带,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治水方案,确保掘进工程的安全进行,已成为矿山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优化下行前进式注浆法的设计参数与实施方案,选用合理的注浆设备及材料;在详尽观测涌水部位并确定合理注浆孔施工顺序的基础上,在现场分3次进行了90 m段高的注浆作业。注浆方案在现场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防、堵水效果,注浆后的总涌水量小于0.5m3/h,为盲竖井掘进工程通过含水断层区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该注浆方法对类似金属矿山深井突水灾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城金矿5号立井开挖至4m深时,开始出现涌水。井筒所在位置,砂层和风化带较厚。涌水如不加以治理,随着井筒下掘,还会下渗,给后续施工带来困难。根据具体情况,临时锁口处采用混凝土封水层封水;井颈段采用多种临时措施治理涌水;井筒施工到基岩段后,进行壁后注浆封水,有效地治理了风化带处井颈段涌水,确保了井筒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甘肃陇东地区某煤矿竖立井原设计壁座底部886m,采用普通凿井法掘砌至472m处因涌水无法继续施工,采用冻结法补充施工。考虑冻结法可能对已成井壁结构的影响,在冻结孔内侧布设一圈温控孔。本文针对472m范围内冻结温度场选取典型层位建立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当前温控孔布设形式及相关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依据该分析进行实际布设。为工程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