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网络中数据流量越来越大 ,分布式网络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把分布式网络管理应用到以太网的网络管理中 ,并与传统的以太网的集中式网络管理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网络管理方式下以太网中的网络管理站和网络结点中的代理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从中得出了分布式网络管理中以太网主干信道中时延小的结论。进行仿真后的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这种管理方式比集中式网络管理方式在网络时延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由于网络中数据流量越来越大,分布式网络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把分布式网络管理应用到以太网的网络管理中,并与传统的以太网的集中式网络管理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种网络管理方式下以太网中的网络管理站和网络结点中的代理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得出了分布式网络管理中以太网主干信道中时延小的结论。进行仿真后的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这种管理方式比集中式网络管理方式在网络时延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时间敏感网络(TSN)使以太网技术能够在具有严格时延限制的任务关键型系统中使用。目前在网络上进行部署的TSN大多是静态的,TSN设备无法对拓扑更改或流量的动态变化做出反应。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建立门控列表(GCL)模型,推导了理论上时间敏感流的端到端时延,提出了一种GCL持续时长自适应调整算法。根据TSN工作组提出的IEEE 802.1Qcc标准,为GCL的动态配置仿真实现了集中式网络控制器模块。集中式网络控制器管理网络上运行的应用并检测流量变化,之后根据提出的算法动态配置TSN设备,以保障时间敏感业务在流量发生变化时稳定可靠的传输。仿真结果表明,相比静态的TSN配置,使用GCL自适应调整算法后时间敏感流的平均时延满足率提升1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实时通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是现代军事航空通信的一个新技术,它最初的设计并没有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成了限制它在军事中广泛应用的一个瓶颈.文章分析了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的特点,并针对航空中实时通信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实现实时通信的方法,即流量整形和优先权管理机制相结合,并采用网络演算建立了整形器的一般性模型,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流量整形和优先权管理机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有限延迟下的数据包可靠传榆.  相似文献   

5.
在OPNET仿真环境下,搭建了MVB三层构架的网络模型.并对多功能车辆总线通信网络的网络时延进行仿真,预测轨道车辆通信网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资源的有限性对网络控制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图论的动态调度策略.通过引入图论思想,以获取被控对象与控制器之间网络的最短路径,从而优化系统的带宽分配;并进一步利用EDF调度算法,有效处理动态网络环境下资源利用,降低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流量,保证系统的通信性能;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系统仿真中的流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某军用通信网络系统的仿真开发过程,对于网络仿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网络流量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开发的仿真系统中,通过网络流量模型仿真得到的测试数据与实际搭建网络的想定数据之间的比较,证明了所选择的流量模型可以满足对实际网络的流量模拟。  相似文献   

8.
CAN总线和Ethernet的性能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在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广为应用的基于事件触发方式的CAN总线和Ethernet的网络性能,为通信协议的改进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方法通过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的CAN总线和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的Ethernet的通信协议分析数据帧结构和包信息率,并应用实时调度理论分析了周期性信息时延的确定性和有界性,利用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对网络性能进行二者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从分析信息到达间隔与吞吐量、平均信息时延、通信冲突率、网络利用率、网络效率和负载完成率的关系和通信实时性知,CAN总线在诸多性能方面好于Ethernet.结论在通信频繁的工业应用中,CAN总线特别适合于短通信距离的基于事件触发的现场信息实时通信.  相似文献   

9.
以太网应用越来越普遍,而实时性是影响以太网应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OPNET软件建立了办公室内的小型局域网,对它的以太网时延进行仿真,然后仿真加入视频业务后的以太网时延.研究结果表明,标准以太网的带宽不足以满足视频业务,需要拓展带宽.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信息的端到端传输时延上界计算及对此确定上界的定量评价对前期网络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实时性能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中突发信息流具有自相似性的特点,引入分形漏桶模型对智能变电站突发信息流进行信息建模,应用确定网络演算和统计网络演算计算端到端信息传输的确定时延上界及统计时延分布,不仅能够在信息传输前准确判断传输时延能否满足时限要求,而且通过统计时延分布客观评价了该上确界的悲观程度。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地铁车厢内控制设备分散的问题,设计了基于TCNRTP的地铁列车控制网络系统。采用NS2网络模拟软件构建的虚拟网络环境,编写消息数据传输层协议,通过测试列控网络的通信效率,得出了影响通信效率的因素;通过配置列控通信设备的基本功能和设定装置运行参数达到配置网络化通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油田数字化与平安城市建设对接入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ADSL、LAN、点对点光纤网等接入方式已无法满足数字化油田与平安城市对通信质量的要求.基于PON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方式在以太网上能提供多种业务.EPON无源光网络经济而高效的结构成为了当前油田数字化与平安城市建设构建接...  相似文献   

13.
基于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AFDX)的航空电子综合化系统中,在设计和部署过程对交换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是系统功能验证和认证的关键。在网络仿真和网络演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延迟时间率分组的网络实时性保障能力的整体评价方法,对网络通信任务延迟时间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有效概括;同时提出了基于密度分布的网络性能一致性评价方法,实现了网络仿真和网络演算结果一致性符合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网络规划和算法研究,在IEEE802.3ah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开源网络模拟程序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2 (NS2),完成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的建模与测试,实现了光网络单元 (ONU) 注册、测距、带宽分配、服务质量 (QoS) 等诸多功能,为EPON网络规划和算法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完整的仿真平台 (EPONns).注册过程模拟给出成功注册的ONU数目与注册窗口值的关系;光传输线路终端 (OLT) 负载状况检测反映出EPONns在高负荷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IBC) is a novel short-range non-RF(radio frequ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specified by the IEEE 802.15.6 using the human body as a transmission medium. In this work, a new modeling method of the IBC system based on the composite fading channel is proposed, where the cascaded filter is used to express the composite fading channel and the modulation method i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he composite fading channel combines with the average attenuation, group delay, multipath effect, and shadowing effect. The modulation is adopt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and thereby the constellation, cyclic prefix, bit error rate, and pilot mode are determined. As a result, the whole process and multi-parameter simulation of IBC system can be achieve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ystem design of the intra-body communication and will promote its application to the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  相似文献   

16.
为扩大通信网络的可利用带宽,智能的分配网络资源,该文围绕智能电网的通信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建立面向智能电网Ad hoc通信协议的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方法。该方法基于耗能和延时最小的原则,根据节点个数、传输速率的要求,对其路由策略以及相关的频谱分配方案展开研究,为构建高效而稳定的Ad hoc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协议提供一种新思路和设计理念,最终通过数值模型仿真验证其性能优于传统算法,非常适合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仿真建模中的VVA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仿真软件是否达到了给定的可信度,分析了仿真模型校核、验证与确认过程中常用的VVA技术方法的优缺点,针对以太网通信仿真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置信区间法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与确认.在置信度给定时,通过验证实测与仿真过程中每一点数据的均值差是否都落在置信区间内,判定通信网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对通信网类仿真置信度进行更为准确的确认,完成仿真软件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车联网中不同种类数据的传输需求,该文提出一种V2V和5G蜂窝网络结合的混合消息传输机制及路由算法.将车联网中的数据包分为时延敏感型和非敏感型两种类型,利用5G蜂窝网低时延、高可靠性、网络覆盖范围广的优势,高效传输时延敏感型的数据消息.由于自组网比高性能的5G蜂窝网具有更低的成本,因此针对时延非敏感型数据包设计了一种...  相似文献   

19.
网络仿真可以其独有的方法为网络规划设计提供客观、可靠的评价依据。本文基于OPNET网络仿真环境构建了一个AdHoc网络,在不同节点数量情况下,分析了无线Adhoc网络的网络吞吐率、节点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传输延迟和下载响应时间等关键QoS性能,并进行了仿真测试、分析、比较,最后找出了节点数与网络参数之间的关系,为无线Adhoc网络的构建和QoS性能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