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VNC由于优秀的瘦客户性与良好的跨平台性,在远程桌面同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针对VNC的整体架构,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重点研究了VNC服务端的桌面更新获取机制以及VNC所使用的RFB协议对图像的压缩处理算法,并提出了对VNC协议进行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RFB协议跨平台网络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众多远程控制软件不支持异构平台,客户端计算量大,对软硬件要求较高,受网络带宽的限制画面传输延迟,难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缺陷。本文研究了RFB协议,该协议采用一种低层次的基于底层设备命令和位图拷贝的方式来捕获和表示显示信息。这种方式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操作系统平台语义进行解码,适合所有的操作系统。在图像的编码压缩方面,对RFB所支持的几种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进行了改进,引入一种全新高效图像差分异或的编码技术,每次只需要传输变化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实现跨平台监控,对网络带宽依赖较小,显示远程桌面实时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众多远程控制软件不支持异构平台,客户端计算量大,对软硬件要求较高,受网络带宽的限制画面传输延迟,难以达到实时监控的缺陷.本文研究了RFB协议,该协议采用一种低层次的基于底层设备命令和位图拷贝的方式来捕获和表示显示信息.这种方式不需要依赖特定的操作系统平台语义进行解码,适合所有的操作系统.在图像的编码压缩方面,对RFB所支持的几种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进行了改进,引入一种全新高效图像差分异或的编码技术,每次只需要传输变化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实现跨平台监控,对网络带宽依赖较小,显示远程桌面实时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网管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网络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种改进的RFB协议,可在原有网管系统的基础上提供开放用户界面,使用网管程序窗口的尺寸和位置等信息在VNC中传递,并对VNC的图形帧缓冲器中数据进行剪裁,将各种异构的网管系统快速集成起来,实现网络系统的集成化管理。该方法已在电信网管系统集成中得到应用。实践表明,基于虚拟网络计算的网络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法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气象业务通信内外网隔离的现状和探测设备保障需求,提出基于远程帧缓冲协议(RFB)的多路并发远程技术支持系统设计。该系统基于TCP/IP可靠数据传输协议,利用远程帧缓冲协议RFB的图像压缩能力和图像重现功能,以及真正的瘦客户技术和平台无关性,克服了内网和外网防火墙对于远程技术支持的壁垒,使远程技术指导、远程技术培训以及无人值守站点的远程监控都能够方便实现。实践证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广东省气象探测设备远程保障效率,大大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6.
终端服务协议是实现终端服务的关键技术,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着网络和系统的安全。RFB协议以其真正的瘦客户技术和平台独立性,使VNC在网络计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在网络安全方面的不完善,使其难以应用于企业应用服务系统中。以RFB协议为基础,在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效率和网络传输效率等几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安全终端服务协议STSP,使其不仅具有RFB协议的优点而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开源虚拟化系统的桌面切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en的域间切换方法。利用Xen虚拟化支持Intel VT-x的硬件,使用RFB协议根据配置文件连接到VNC Server端,以显示虚拟机桌面,通过加密切换指令验证信息,从而完成域间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Windows域和Linux域的桌面切换。  相似文献   

8.
针对通用信号处理系统的显控功能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TCP,IP数据传输技术、VxWorks嵌入式技术的显控平台设计方法。该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对多通道数据进行时频分析。对显控平台的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基于TCP/IP协议与VxWorks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时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VNC的智能应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VNC是网络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适用于运行在“瘦客户端”甚至“极瘦客户端”的终端设备上。但VNC在网络安全、会话保持、信息管理、交互性和兼容性功能上的不足与缺陷,使之并不能够应用于应用服务系统。该文面向应用服务系统,基于VNC并针对VNC的不足之处,扩展了其协议,增加了安全层,以及对用户会话的管理机制,设计实现了一个智能应用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徐亮 《计算机工程》2013,(11):280-284
远程控制系统可以让用户访问非本机系统上的各种软、硬件资源。为了在移动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远程控制服务,提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规范,遵照RFB协议,通过Java语言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系统,并充分利用Android系统的系统资源,成功实现了对触屏激发、软键盘及多点触屏的支持,能在装有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运行,并与支持RFB协议的虚拟网络计算软件族服务器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11.
VNC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 is a computer program written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cross-platform remote desktop/application display. VNC uses a client/server model in which an image of the desktop of the server is transmitted to the client and displayed. The client collects mouse and keyboard input from the user and transmits them back to the server. The VNC client and server can run on Windows 95/98/NT, MacOS, and Unix (including Linux) operating systems. VNC is multi-user on Unix machines (any number of servers can be run are unrelated to the primary display of the computer), while it is effectively single-user on Macintosh and Windows machines (only one server can be run, displaying the contents of the primary display of the server). The VNC servers can be configured to allow more than one client to connect at one time, effectively allowing collaboration through the shared desktop. I describe the function of VNC, provide details of installation, describe how it achieves its goal, and evaluate the use of VNC for molecular modelling. VNC is an extremely useful tool for collaboration, instruc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debugging of graphical programs with remote users.  相似文献   

12.
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VNC is an ultra thin client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display protocol that is platform independent. It achieves mobile computing without requiring the user to carry any hardware. VNC provides access to hom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from anywhere in the world, on whatever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happens to be available-including, for example, public Web browsing terminals in airports. In addition, VNC allows a single desktop to be accessed from several places simultaneously, thus supporting application sharing in the style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The technology underlying VNC is a simple remote display protocol. It is the simplicity of this protocol that makes VNC so powerful. Unlike other remote display protocols such as the X Window System and Citrix's ICA, the VNC protocol is totally independent of operating system, window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The VNC system is freely available for download from the ORL Web site at http://www.orl.co.uk/vnc/. We begin the article by summarizing the evolution of VNC from our work on thin client architectures. We then describe the structure of the VNC protocol, and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ways we use VNC technology now and how it may evolve further as new clients and servers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13.
针对VNC在传输多媒体数据时高带宽、低帧率的缺陷,在分析现有的编码方法和混合远程显示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启发式方法一局部压缩法.该方法通过统计像素点的像素值变化频率,检测出桌面上的高频区域,并使用H.264编码该高频区域,对于桌面上的其它低频区域仍然采用VNC原有的编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视频流畅播放所要求的帧率,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了网络带宽和CPU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当今工业生产中实时监控系统通信距离短和传输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ModbusTCP的远程监控系统方案。该方案以异构双核处理器F28M35x为硬件平台核心,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和LwIP网络协议栈,并开发了人机监控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实现了远距离、高速率的工业数据通信,达到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云管理平台和虚拟机终端用户间的通信一般采用代理软件或插件,便捷性和抗干扰能力较低。针对该问题,利用基于内核的虚拟机(KVM)虚拟桌面,提出一种云服务提供节点(虚拟机所在物理主机)和虚拟机终端用户之间双向交互的透明消息通道设计方案。在云管理平台中建立消息控制端,用于接收和处理服务节点发往虚拟机终端用户的消息,并将消息转换为图像,使图像内容以位图像素数据格式的方式读出到特定文件中,作为消息发送模块的消息来源。通过修改KVM虚拟化平台中Qemu-KVM集成的VNC Server端源码,在源码中添加消息发送模块和反馈接收模块,将消息集成融入到虚拟机桌面图像中,并对VNC Client远程终端反馈的消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一条对虚拟机自身系统透明的,可在云平台和终端用户间双向交互的消息通道。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