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理论,有助于我们贯彻和落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理论的产生既是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需要,更是借鉴前人时代精神思想有益成分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精神理论蕴涵时代精神内涵、特征和价值等内容。为了用时代精神更好地武装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探究和总结时代精神育的规律,形成了时代精神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特别是1861年农民解放运动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的兴趣主要限于研究俄国的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或者说主要是研究俄国当局对革命的反动镇压。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地把俄国看作是欧洲的主要敌人,而一般地把它看作是进步的主要敌人。然而尽管他们明显地不喜欢俄国这一反动堡垒,但恩格斯对语言和对文化史的兴趣却促使他早在1851年就开始学习俄语。至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其生态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生态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从学界已有研究来看,相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阐释却显得过于单薄,对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意蕴缺乏足够重视。只有认真挖掘和清晰梳理恩格斯各个时期著作中的生态思想,克服“扬马抑恩”或“重马轻恩”的生态倾向,才能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晚年对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恩格斯的晚年,由于以"电"的发现和利用所引发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掀起,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变化过程.本来走向腐朽的资本主义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及其结构也发生了悄悄的变化.恩格斯深刻地注视和把握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并揭示了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对恩格斯晚年关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结合现代社会新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挖掘恩格斯的这一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来源与构成、和现实主义的关系、对20世纪美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与文艺思想虽有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具有多重背景,其经典话题和次生话题蕴藏着可被延伸和拓展的能量。恩格斯主要是从文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来思考文艺问题,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一种总结。恰当地厘定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与文艺思想的关系,有助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否会走向“失落的十年”,引发了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资本主义的预言能否成真的思考。以《共产党宣言》为文本依据,从其“两个彻底决裂”、“两个必然”等思想分析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阐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资本主义预言的历史局限性是低估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对待资本主义的策略过于极端。客观地评价资本主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是唯物史观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历史认识和史学研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这一宝贵遗产不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工作理论指南,也是当代重要的史学研究模式之一。从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概念问题、历史规律的因果关系问题、历史的现实性和相对性问题、历史方法论问题等四个方面,对恩格斯的历史认识重新加以梳理和领会,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史学研究自身的省思。  相似文献   

8.
在恩格斯看来,实践是一种否定自然的原初物质形态的一种活动,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否定性物质关系,构成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恩格斯基于实践揭示自然和人的辩证统一关系,确立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和历史、自然史和社会史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变革,有助于廓清西方部分学者对恩格斯的自然观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一这本《选读》,编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部分文艺论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艺论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学习、研究这些论著,对于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没有写过系统的美学、文艺学专著,他们所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的早期思想研究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国内国外论著颇多,硕果累累。但是关于恩格斯早期在民族问题方面的思想,至今无人间津,仍是一项空白。民族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居重要地位,认真研究恩格斯早期在民族问题方面的思想,对于完整、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恩格斯的早期民族问题思想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和李强同志合写的《李自成·多尔衮·郑成功——历史的“合力”之一例》一文(载1982年8月16日《光明日报》),引起王启荣同志的商椎(载《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我想,对恩格斯提出的历史的合力问题进行讨论是有意义的,它将有助于正确地领会这个理论,更好地把它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读了王同志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1843年秋,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以下简称《进展》)一文中,提出了“哲学共产主义”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仅在他的早期思想发展中是富有内容的,而且对其后来的思想发展也不能说没有影响。为了澄清恩格斯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脉络,并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正确理解,本文拟从三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一探讨。一、“哲学共产主义”的含义在《进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欧洲三个文明大国——英国、法国和德国——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其革命理论的时候曾经借重伦敦《经济学家》周刊。该刊发表的有关经济发展的资料及其分析、评论,有助于马克思、恩格斯扩大实际知识、掌握并预测经济状况的变化发展、通过经验认识更深入地探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运动和发展规律、阐明这一生产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正>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恩格斯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在这一著作中,年青的恩格斯用社会主义的观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克思曾摘记了其中的要点,热情地称它为“天才的大纲”。《大纲》的诞生,对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导致巨著《资本论》的问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大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颗唐明星。在1842—1844年期间,恩格斯生活在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他亲自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详细调查了英国工人的生活和斗争,直接参加了工人运动。在实践的同时,恩格斯还深入研究了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大纲》是恩格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在这一著作中,恩格斯根据自己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主要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不仅十分重视方言研究,而且在研究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一是博采众长,批判吸收,有独立见解;二是重视共同点,也不忽视差别点;三是把方言研究放在一定时间、地域、人文环境中;四是对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分析识别。恩格斯认为方言是时代的见证,而时代对方言的影响亦是有限的。恩格斯对“方言语族”的界定,把人们对方言的理解引向一个新的广度和深度。《法兰克方言》对于人们消除对方言的偏见,正确、科学地认识和研究方言,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总结、捍卫、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一部代表性著作,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建构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时代发展,回应现实问题,恩格斯在文本的展开中阐述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价值、庸俗唯物主义的理论缺陷、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内,恩格斯辨析阐明了唯物主义立场、辩证法的合理形态、自然科学进展、唯物史观等基础问题。文本的叙述和理论的阐释,体现了恩格斯对于1848年革命之后德国社会发展的准确分析,对于德国思想界变化的敏锐把握,对于德国工人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判断。总体来说,《费尔巴哈论》堪称立足时代、面向大众,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创新的光辉典范。今天,重读恩格斯的这部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支撑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应该做到:一是要严格、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在这方面的论述;二是要联系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的实际。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工资、价格和利润》等著作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问题和实际状况。恩格斯在《1891年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早期文艺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科学的源头之一。研究这一份思想遗产,对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导当前的文艺实践都有一定意义。这里所说的早期,是指一八三八——一八四二年这段时间。这时恩格斯还没有接触现代工人运动,还没有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这几年,恩格斯积极从事文学活动,写了一些诗歌、小说、剧本和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和马克思毕生的诚挚友谊,广为美传,恩格斯对马克里主义和马克思《资本论》的巨大贡献,举世赞颂。但是,恩格斯本人却自谦申明他不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并风趣地自喻为第二小提琴手。是故,当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罗郁聪教授的《恩格思经济思想研究》专著时,胡培兆教授以《第二小提琴手的奏鸣曲》为题向读者评介该书。两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罗教授新著的《恩格斯与〈资本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问世。喜读之下,自然联想起恩格斯这位出色的第二小提琴手的另一支奏鸣曲,又在作者的精心发掘、整理成章后,奉献给《资本论》的读者。这支奏鸣曲音符的系统结构,虽然读者自可从作者的著作中而概知,然而我们还是乐于将读后的几点难忘的感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共同创立的科学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长期以来,对于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作用,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和他的哲学思想,探索他在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借以说明恩格斯思想发展的一个侧面,以期促进深入开展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研究。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中,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和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极力贬低和抹煞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他们有的人直接否定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存在,并大量引证恩格斯的话为依据,认为恩格斯是用实证知识代替或取消哲学,因而他不是哲学家,只是一位研究自然界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者,是后来共产主义运动中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有的人虽然承认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存在,但却否定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恩格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之,充其量只不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发者、解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