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辨证论治失眠,获效显著,现择医案数则,介绍如下。1肝郁失眠周某某,男,74岁,农民。2001年11月18日初诊。平时夫妻时常发生口角,5月前出现不寐,每晚只能睡2-3小时,伴多梦,胸胁胀痛,郁郁寡欢,嗳气太息,神疲肢倦,纳呆,口燥咽干。舌淡红,脉弦。  相似文献   

2.
3.
沙立 《江苏中医药》2001,22(11):57-58
章次公 (190 3— 195 9) ,名成之 ,镇江大港人。其医学师从丁甘仁、曹颖甫 ,国学问业于章太炎。先生一生治学严谨 ,宅心仁厚 ,博学深思 ,求真务实 ,无门户之见 ,多创新精神 ,主张“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积极倡导中西医结合 ,著有《药物学》、《诊余集》、《道少集》等 ,〔1〕其医案医论为门弟子朱良春先生等编纂成《章次公医案》(简称《医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年 )。兹将笔者学习《医案》的心得体会浅述如下。1 结合神经 独标气病《医案》“气病”门中 ,先生以“气病”直接与西医神经系统疾病相联系 ,这一观点现在已为多数同道接…  相似文献   

4.
探析《章次公医案》中头痛的辨治经验。认为其辨证明晰,治法灵活,用药突出重点,不仅擅用虫类药物,更长于使用附子。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医学巨匠章次公先生,一生擅用附子。兹就《章次公医案》中案例,作粗略分析,聊作先生100周年(1903~2003)诞辰之仰怀。  相似文献   

6.
孙浩 《江苏中医药》2003,24(4):52-52
章次公先生 (1 90 3- 1 95 9)业精轩歧 ,学贯中西 ,是现代杏林的一位大医 ,受到国家卫生部 (先生生前任卫生部中医顾问 )及医界同仁的尊重和景仰。自朱良春教授率门人搜集整理先生的医案、医论问世以来 ,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对中医药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年 4月是先生诞辰 1 0 0周年 ,缅怀先生的业绩 ,重读《章次公医案》 ,倍受启迪 ,兹将学习“儿科惊厥五案”的浅识 ,述之如下 ,以作纪念。惊有急慢 ,辨证分明。惊为儿科四大重症 (麻、痘、惊、疳 )之一 ,言其重者 ,以示治疗之不易也。案中所列5例 ,诊为急惊 3例 ,慢惊 2例。顾案…  相似文献   

7.
痰湿不孕症多虚实寒热错纵夹杂,病变涉及脏腑失调、痰瘀同病。治疗应标本兼顾,采用衡阴阳、调脏腑、理气血等法,以期达到受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深入分析了《章次公医案》治痹证用药特色,总结出其辨证首分虚实,善用虫药,法随证变的治疗特色,并对重用西河柳、附子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从药理学角度分析虫类药、西河柳、附子的镇痛作用机理,为现代临床医家治疗本病辨证用药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章成之先生( 1 90 3~1 95 9年) ,字次公。江苏镇江人。早年攻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亲炙于丁甘仁、曹颖甫诸先生。在沪从事诊务,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苏州国医学校等处任教,对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贡献。建国后,曾在上海市卫生局直属中医门诊所应诊,其后应聘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务委员、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并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委员。先生曾编著《药物学》四卷、《诊余抄》一集及医学论著数十篇,发表于多种医学杂志。《章次公医案》一书,由其学生…  相似文献   

10.
9 温补脾阳 9.1 休息痢:休息痢病机一般为湿热积滞,脾阳不足.先生治休息痢发作期,因气阻血滞,有腹胀,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而又高年脉弱之实多虚少者,则根据"气调则后重自除,血和则便脓自愈"的原则,用附子配艾叶温脾散寒以补虚,配槟榔行滞去积以泻实,配当归、白芍、金铃子散以行气和血,配晚蚕沙、陈红茶祛湿收敛.如"于,女,每年秋令必作痢,今年发作如前状.病已一来复,依然腹部胀满,里急后重.此为休息痢.  相似文献   

11.
7 温脾暖肾 7.1 泄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7.1.1 寒湿痛泻:感寒后阵发性腹痛,痛处喜温,痛则如厕,始则"大便先硬而后溏",继则"其痛更剧,且于清晨五时泄泻二次",腹痛喜温,畏寒怯冷者,先生从脾肾论治,温其阳而理其中,如"王,男,两旬以来,腹痛阵作,自诉得之于感寒之后,痛时即欲大便,其便先硬而后溏;其痛得温暖则舒,得矢气亦舒.口唇干燥,不欲食,时感怯冷.当温脾肾之阳.附子、炮姜、薤白头、青皮、白术、紫桂、益智仁、云苓.  相似文献   

12.
11 温脾通下 11.1 习惯性便秘: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或寒凝大肠,传导失司所致.前者用麻子仁丸或调胃承气,后者用温脾汤或半硫丸.先生治习惯性便秘,在初诊用半硫丸不效后,转用千金温脾汤以温补脾阳,攻逐冷积,一服立应.如"高,女,二诊:无效,肠之蠕动陷于麻痹状态,予千金温脾汤.党参、干姜、熟大黄、清炙草、炮附块、全当归、元明粉(分三次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章次公博采众方医案补注》中治疗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统计《章次公博采众方医案补注》中胃病使用药物情况,并分别查出其方、药(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运用软件Excel 2010建立并输入方、药相关数据的原始数据库;并把相关药物的频次运用软件SPSS 25.0做描述性的统计;对于药物间潜在关联规则使用软件Weka 3.8进行挖掘及分析同时采用软件Cytoscape 3.6.1把所得出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制作成网络视图。结果:治疗胃病的高频药物有杏仁、当归、延胡索、茯苓、半夏、枳实等;其中以理气药居多,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消食药和温里药等,药性多为温性及平性,药味多属辛味、苦味及甘味,归经多属脾胃经。依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配伍规则为当归-杏仁配伍最多,其次是延胡索-杏仁、延胡索-当归、茯苓-杏仁、半夏-杏仁等;进行层次聚类得到新方3首。结论:章次公治疗胃病多用理气止痛、健脾行气、温中补虚和消食和胃等治法,可为临床辨证施治用药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4 引火归原 对于肾水亏于下,心火炎于上的失眠,有口干唇裂,频欲饮水,但脉舌均无阳证征象的虚火上炎者,先生取阴即所以降火之意,以熟地、牛膝补肾阴,麦冬、五味子养心阴,肾水足则能上济于心,心阴充则使虚火自敛.  相似文献   

15.
樊雅丽  周天梅  袁荣金 《新中医》2020,52(20):202-203
正文;营卫运行与睡眠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明确阐述。《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灵枢·邪客论》曰:“卫气者,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所以,从营卫失和致不寐,营卫运行失常是导致失眠的关键病机,可以从卫强和营弱两个角度论治,卫强是卫气津血在表位过度凝滞,津血绝对充斥,需发散解表,治宜麻黄类方开表;营弱是在里位的津血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与卫气正常交合,需调补营血,治宜桂枝类方补虚,营卫调和,卫与营交合,即“阳入于阴”,则可目瞑,现举3 则医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体阴阳之气的消长出入是形成正常睡眠一觉醒节律的生理基础,阴阳消长失常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结合脏腑虚实,从心肾阴阳水火不济、肝肾乙癸失涵、肝胆阴阳不和、脾胃阴阳升降失常、肾中阴阳失调等诸种阴阳失调来探讨失眠发生的机制,治疗失眠的原则是交泰阴阳。  相似文献   

17.
徐寅平主任治疗失眠强调"辨阴阳、别虚实",提倡失眠从五脏论治,重视精神因素,辨病与辨证结合则失眠的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论失眠辨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关于睡眠的理论有阴阳学说、营卫学说、神主学说、脑髓学说、魂魄学说。《黄帝内经》提出营卫循环的睡眠理论 ,把睡眠功能归于有免疫功能的卫气 ,意义殊深。失眠乃人的机体外受六淫之侵 ,内伤七情 ,以及先天禀赋 ,生理机能失调 ,破坏了心、肝、胆、肾、脾、胃之间正常生理和谐 ,产生了火、虚、痰、瘀的病理变化 ,五脏气血阴阳失去平衡导致失眠 ,因此治疗失眠从火、虚、痰、瘀辨治  相似文献   

19.
牛俐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1):54-54
失眠属中医“不寐”的范畴。多因机体内在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治疗以内脏的调治为主。  相似文献   

20.
失眠见于多种疾病,诸如神经官能症、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学称其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此类患者因长期睡眠不好而性情急躁,精神不安,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痛苦异常。阎艳丽教授辨治本病颇为擅长,笔者随其临床,体会有以下3个特点。1相关脏腑并调失眠常伴多梦,是阳不入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的病理反映,虽病位在心,然与它脏密不可分。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情志与五脏相关联,《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六节藏象论》称之为“神脏五”,其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