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基于新鲜尸体标本对喙锁韧带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临床中喙锁韧带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52例肩锁关节标本(新鲜尸体),通过对肩锁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喙锁韧带结构的解剖特点,分别测量锥状韧带的最大长度(QR)、斜方韧带的最大长度(ST)、锥状韧带喙突止点到喙突尖的距离(RV)、斜方韧带喙突止点到喙突尖的距离(TV)、锥状韧带锁骨止点到肩锁关节的距离(QU)、斜方韧带锁骨止点到肩锁关节的距离(SU)、锁骨上平面到喙突下平面的距离(WX),并计算斜方韧带锁骨止点的平均直径(a-)、锥状韧带锁骨止点的平均直径(b-)、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的平均直径(c-)以及锥状韧带喙突止点的平均直径(d-)等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左侧和右侧斜方韧带锁骨止点的最小直径、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的最小直径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喙锁韧带的喙突与锁骨止点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和右侧锥状韧带的最大长度(14.19±2.43、15.87±2.99)mm,锥状韧带喙突止点到喙突尖的距离(36.66±4.25、33.61±3.45)mm,锥状韧带锁骨止点的平均直径(11.95±1.43、11.23±1.12)mm和锥状韧带喙突止点的平均直径(9.20±1.60、7.90±0.76)mm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喙锁韧带的其他解剖形态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喙锁韧带的解剖形态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本研究对喙锁韧带相关解剖学形态进行了全面的测量,为涉及喙锁韧带损伤的肩锁关节疾病提供了相关解剖学数据,有利于术者在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尽可能地完成喙锁韧带的解剖学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采用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Ⅱ、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Ⅱ、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6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关节下缝线固定组(A组)和关节下空心螺钉固定组(B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O...  相似文献   

3.
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为应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提供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基础。方法 :对 40个肩锁关节的喙肩韧带、喙锁韧带进行解剖学观测 ,并对 6例带有骨块的喙肩韧带和喙锁韧带进行力学测试。结果 :喙肩韧带呈三角形片状 ,外缘长 (3 .2± 0 .3 )cm ,中部厚 (2 .0± 0 .1)mm ,起点宽 (2 .2± 0 .5 )cm ,止点宽 (1.5± 0 .4)cm。喙锁韧带呈圆索状 ,其中的斜方韧带外缘长 (1.5± 0 .2 )cm ,中部厚 (5 .0± 1.0 )mm ,锥状韧带内缘长 (1.5± 0 .4)cm ,中部厚 (4 .0± 2 .0 )mm。喙肩韧带的最大抗拉伸力为 2 2 7.8~ 5 82 .6N ,喙锁韧带为 2 81.6~ 93 9.4N ,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用带骨块的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具有形态学及生物力学基础 ,术式操作简单 ,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使用胸腹平架和颈胸一体架固定装置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锁骨上区的摆位误差的差异,分析两种装置固定效果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含锁骨上区放射治疗的患者锥形束计算机断层(CBCT)图像,分别使用胸腹平架(A组)和颈胸一体架(B组)固定,两组均含25例病例,其中A组获取175次CBCT图像,B组获取230次CBCT图像。分别分析两组病例摆位误差的大小,并分别测量肩锁关节的移动幅度和三维空间位移。结果胸腹平架组(A组)和颈胸一体架组(B组)的摆位误差的差异明显,尤其平移误差X(左右方向)和Z(腹背方向)(P<0.001);旋转误差Rx(矢状面)(P<0.001);Ry(横断面)(P<0.05)。胸腹平架组和颈胸一体架组的肩锁关节动度ΔX、ΔY、ΔZ,分别是(0.10±0.10)cm和(0.08±0.08)cm、(0.14±0.13)cm和(0.11±0.11)cm、(0.16±0.12)cm和(0.11±0.12)cm。肩锁关节的三维空间位移是(0.27±0.14)cm和(0.20±0.14)cm(P<0.001)。结论在控制旋转角度对靶...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喙锁螺钉、桥接技术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都不是很满意。 目的:分析微创喙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63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喙锁韧带重建与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 结果与结论:微创喙锁韧带重建组治疗后第1个月Karlesson疗效评价肩锁关节功能优质率为92%,第3个月为88%;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治疗后1个月Karlesson疗效评价肩锁关节功能优质率为79%,第3个月为76%。微创喙锁韧带重建组治疗后第1,3个月肩锁关节功能恢复优质率高于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组(P < 0.05)。说明运用微创喙锁韧带重建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锁骨钩钢板置入内固定操作方便,创伤较小,疗效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肩锁关节脱位四种手术方法治疗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四种固定法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到2004年6月间手术治疗Ⅲ型肩锁关节脱位89例,其中A组:26例采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B组:21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C组:23例采用喙突螺钉内固定术;D组:19例采用肩锁钩钢板固定术,均辅以肩锁韧带及肩锁关节囊和断裂的喙锁韧带修补术。结果术后随访7~18个月,平均为11.5个月。全部病例以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四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4.6%、62%、82.6%、94.7%。B组与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43,P<0.01),其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种内固定各有利弊,肩锁钩钢板固定术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临床认为Rockwood Ⅰ、Ⅱ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应行非手术治疗,Ⅳ、Ⅴ、Ⅵ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应行手术治疗,但对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此外,肩锁关节脱位修复方法繁多,其中以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解剖重建以恢复肩锁关节生物力学为治疗趋势,在此形式下,肩锁关节及相关解剖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 目的:综合分析肩锁关节脱位的修复重建现状。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至2014年5月为止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万方全文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有关肩锁关节解剖结构及脱位修复的文献,以“acromioclavicular,acromioclavicular joint dislocation,endobutton”为英文检索词,“肩锁关节脱位,解剖重建”为中文检索词,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1 632篇文献,最后保留43篇文献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肩锁关节脱位的修复方法多样,目前越来越趋向于解剖重建,包括肌腱移植、endobutton技术等,在此趋势下,对肩锁关节的基础研究被充分带动起来,但由于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对照研究,目前肩锁关节脱位的最佳治疗方案仍然在不断探索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3种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3种内固定对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83例均为Allman分类法中的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应用单枚克氏针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13例(A组)、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34例(B组)、钢板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36例(C组)。结果:经8~18个月的随访,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3组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69.23%、B组91.18%、C组94.44%。结论: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是治疗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3种方法中以Crook钢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疗效较好,治疗的重点是喙锁韧带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9.
背景: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修复方法繁多,其中大部分通过各种内固定物(如锁骨钩钢板钢板、螺钉、克氏针等)来达到肩锁关节的初次稳定性和复位。但术中内固定物对肩锁关节不同程度的占位及损伤,以及术后取出内固定后复位丢失均较为常见。目的:应用联合腱与喙肩韧带双束重建喙锁韧带修复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并通过尸体解剖提供理论基础,临床病例随访分析其修复效果。方法:1尸体解剖形态学研究:于2012年9至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行成人肩部尸体解剖共46例,观察肩锁关节解剖形态并测量相关骨性标志和韧带的形态学参数。2临床病例分析:对2012至2014年采用联合腱外侧半肌腱与喙肩韧带内侧半肌腱双束共同重建喙锁韧带修复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11例患者进行随访。最终随访时应用放射学评估术后肩锁关节恢复情况,并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系统及肩关节简明测试问卷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疼痛情况。结果与结论:1尸体解剖形态学研究结果:试验获得了肩锁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肌皮神经较为详细的形态学参数,为该部位手术提供了解剖学资料。2临床病例分析结果:11例RockwoodⅢ型患者行联合腱外侧半肌腱与喙肩韧带内侧半肌腱双束共同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随访2-24个月,平均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为92.3分,平均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0.4分,平均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31.6分,平均目测类比评分1.4分,平均肩关节简明测试问卷肯定答案为8个,总体优良率为91%(10/11)。1例患者修复结果较差。课题通过解剖重建肩锁关节的静态稳定性结构(如喙锁韧带)和动态稳定性结构(如关节囊、斜方肌和三角肌)实现了肩锁关节的解剖复位。总而言之,联合腱与喙肩韧带双束重建喙锁韧带修复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三Endobutton技术解剖重建喙锁韧带与改良Weaver-Dunn术式的生物力学表现。方法 12具新鲜冰冻尸肩,分别从前、后及上3个方向对标本施加70 N应力,测量锁骨相对于肩胛骨的位移,完成后以25 mm/min的速率向上进行破坏试验,记录破坏负荷及断裂模式。将标本随机分为Endobutton组和改良Weaver-Dunn组,分别进行三Endobutton重建和改良Weaver-Dunn重建,重建后进行移位试验和破坏试验,比较不同情况下肩锁关节稳定性和力学强度。结果 Endobutton组比改良Weaver-Dunn组向前((8.72±1.41)mm vs(37.03±5.05)mm)及向后((8.03±3.68)mm vs(14.85±1.89)mm)的移位更小(P<0.05),与重建前喙锁韧带完整时(向前(7.81±2.22)mm,向后(7.16±1.95)mm)接近。向上移位各组间无明显差异。改良Weaver-Dunn组的破坏负荷为(172±9)N,明显低于Endobutton组(687±115)N和韧带完整组(685±234)N(P<0.05)。结论三Endobutton解剖重建喙锁韧带较改良Weaver-Dunn术式向前、向后移位更小,稳定性更接近于原完整韧带,且强度与喙锁韧带相近,能更好地恢复喙锁韧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喙锁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对骨隧道建立的指导意义。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480例肩胛骨MRI扫描数据,在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图像上测量4个角度和7个距离,并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 结果 在斜冠状位图像上,肩锁关节中点到锁骨钻孔点的距离男性平均值大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斜矢状位图像上,男性的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中心到喙突附着处中心的距离,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中心到喙突尖端的距离,锁骨上表面的中点到喙突下表面最远端的距离,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这些解剖参数能够完整地描述喙锁韧带的解剖学特征,指导骨隧道的准确建立,利于对肩锁关节脱位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喙锁骨道的喙锁韧带重建是一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锁骨钻孔位置直接决定骨道的质量及治疗的成败。 目的:观察锁骨不同钻孔位置对喙锁韧带重建过程中骨道位置的影响。 方法:使用Mimics 13.0软件对60个肩部的CT影像资料进行重建得到喙锁结构模型。根据目前2种主流喙锁韧带重建方案的钻孔位置及一种作者提出的理想的钻孔位置在模型上虚拟手术建立骨道,并进行相关的测量以评估其安全性。方案1:钻孔位置距锁骨远端30 mm,位于锁骨表面前后缘的正中;方案2:钻孔位置距锁骨远端40 mm,位于锁骨表面前后缘的正中;方案3:与锥状结节尖端和喙突基底部的中点在同一直线上,在锁骨上表面的后缘。 结果与结论:重建方案1的喙突骨道在男性模型中过于偏内侧。重建方案1和2的骨道均不在锁骨正中。重建方案3的喙突及锁骨骨道均位于正中。以距离锁骨远端一个固定数值来确定钻孔位置的方法在男女性的模型中得到的骨道差异很大。锁骨端的钻孔位置应与锥状结节尖端和喙突基底部的中点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应靠锁骨上表面的后缘,才能保证喙突及锁骨骨道的居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喙锁韧带解剖重建与垂直重建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 30具新鲜成年肩关节尸体标本,将肩关节其他附着的软组织切除,仅剩余肩胛骨-喙锁韧带-锁骨的结构,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0例,组1保留喙锁韧带,组2按经典Steven术式垂直重建锥韧带,组3按原韧带足印区中心点解剖重建锥韧带。分别将3组标本行垂直方向抗拉伸力学生物力学实验,记录造成喙锁韧带断裂或重建失效的拉力。结果组1未出现锁骨及喙突骨折,造成喙锁韧带断裂的拉力为(650.41±35.88)N;组2出现2例锁骨骨折、2例钢板从锁骨骨道脱出,5例钢板从喙突骨道脱出和1例喙突骨折,造成喙锁重建失效的拉力为(725.68±35.37)N;组3出现3例锁骨骨折,1例钢板从锁骨骨道脱出,5例钢板从喙突骨道脱出和1例喙突骨折,造成喙锁重建失效的拉力为(765.15±13.68)N。结论喙锁韧带重建时锥韧带垂直重建与解剖重建的垂直方向抗拉力均优于原喙锁韧带,解剖重建的抗拉效果优于垂直重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方法及其内固定物的选择,评价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 方法:以“锁骨钩钢板;肩锁关节脱位;内固定”为检索词,检索1996/2010 PubMed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与金属置入物置入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并进行了临床验证。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Rockwood分型Ⅲ型~Ⅴ型患者。采用Lazzcano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有单纯的克氏针固定法、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法、Bosworth法、喙锁间钢丝内固定、钛缆代替钢丝固定法、改良Weaver法或用肌腱、人工韧带重建喙锁韧带、锁骨钩钢板治疗法等,各有利弊。临床验证:应用AO/ASIF锁骨钩钢板治疗34例患者均获12个月的随访。未发现钢板、螺钉松动、折断情况。6~12个月内固定取出后2例出现肩锁关节半脱位,均未行喙锁韧带修复。采用Lazzcano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4例。 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应用缝合锚钉结合钩钢板固定治疗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采用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结合钩钢板固定治疗21例Neer 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骨折,且未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1~63岁,平均38岁。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7个月。最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20周,平均9周。术后内固定物未出现失效情况,且内固定取出后无再发肩锁关节脱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的前提下,缝合锚钉结合钩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NeerⅡ B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并且可获得接近解剖的喙锁间距及良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三扣和双扣重建肩锁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结果。方法 采用虚拟有限元对肩关节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将肩锁关节脱位后作为损伤模型,在损伤模型上采用3个微型金属纽扣和2根5号纤维缝合线重建肩锁关节。分析锁骨、纽扣、缝合线的最大等效应力(MES)、总位移。结果 与双扣重建相比,三扣重建在锁骨上、Endobutton上的应力更小,分别降低了约53.6%、104%;三扣重建修复在锁骨及Endobutton上的总位移更小,分别降低了43.2%、34.2%;三扣重建在缝合线上的应力明显减小,应力分布较均衡,三扣缝合线的应力为146.97 MPa、155.97 MPa、212.22 MPa、199.84 MPa,双扣缝合线的应力为386.57 MPa、413.7 MPa;正常模型在锁骨上总位移为0.911 6 mm,三扣重建为0.951 5 mm,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双扣重建相比,三扣解剖重建喙锁韧带锁骨和内置物最大等效应力、位移更小,其生物力学结果更接近于原完整韧带,能更好地恢复喙锁韧带的功能,肩锁关节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设计个性化喙锁韧带重建导向器,并评价其钻孔精度和效率。 方法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个性化喙锁韧带重建导向器,并进行3D打印。获取90侧肩关节标本,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微创双切口下使用徒手法和C臂导向器、个性化导向器引导法进行锁骨-喙突钻孔。测量手术时间、喙突骨隧道分区和喙突骨隧道至喙突内、外侧缘距离。 结果 徒手组、C臂导向器组、个性化导向器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3±33)、(267±62)、(155±14) s。3组分别有13、28、30个喙突骨隧道位于理想中间区。使用3种方法建立的喙突骨隧道与喙突内、外侧缘距离差分别为(3.7±2.0)、(2.0±0.9)、(0.9±0.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性化导向器具有更高的钻孔精度和效率,为微创下辅助锁骨-喙突钻孔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设计个性化喙锁韧带重建导向器,并评价其钻孔精度和效率。 方法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个性化喙锁韧带重建导向器,并进行3D打印。获取90侧肩关节标本,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在微创双切口下使用徒手法和C臂导向器、个性化导向器引导法进行锁骨-喙突钻孔。测量手术时间、喙突骨隧道分区和喙突骨隧道至喙突内、外侧缘距离。 结果 徒手组、C臂导向器组、个性化导向器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03±33)、(267±62)、(155±14) s。3组分别有13、28、30个喙突骨隧道位于理想中间区。使用3种方法建立的喙突骨隧道与喙突内、外侧缘距离差分别为(3.7±2.0)、(2.0±0.9)、(0.9±0.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性化导向器具有更高的钻孔精度和效率,为微创下辅助锁骨-喙突钻孔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