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刚  高勇 《国外坦克》2005,(11):51-53
自从坦克诞生之日起,防护能力的强弱就是衡量其主要性能的指标之一。矛与盾的较量始终是推动坦克发展的主线。随着对坦克乘员生命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坦克从平原战向城市战的不断过渡.如何提高坦克舫护能力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成为困扰军方和科研人员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并没有对和平的实现产生正面影响,最近发生的地区仍然冲突仍然接连不断,虽然说大坦克战的时候已经结束。但是,在新的冲突形态下,战斗军辆仍然没有失去它的重要性,近距离战斗是地区冲突的一个突出特征。近距离战斗是地区冲突的一个突出特征,由飞机等发射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并不适用。  相似文献   

3.
主动防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的威胁和未来部队对机动性、可运输性和防护的综合要求清楚说明,装甲已不再可能单独满足陆军平台的防护需求。与此同时,从正在进行的作战行动中得到的教训清楚表明,现役部队的车辆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护,以应对城区、非常规作战。因此,“行动单位”计划经理(PMUA)正在研究一种综合的规避装置(IPT),为有人地面车辆(MGV)提供防护。这套规避装置将在各种作战行动中和其它的联网生存力措施一起,保护用未来战斗系统(FCS)装备的“行动单位”(UA)。主动防护系统(APS)由多系统组成,它们分别探测来袭威胁,并采取各种对抗措施拦截并摧毁之。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立反坦克导弹在战场上的主动地位,采用EFP战斗部对抗主动防护系统。在介绍主动防护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反应时间对比的方法对EFP战斗部对抗主动防护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EFP的形成机理与特点,给出了EFP战斗部的设计依据,利用几何相似律设计了串联EFP战斗部,计算出了战斗部的最近起爆距离。该研究可为EFP战斗部进一步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补莲 《国外坦克》2013,(10):46-52
保护车内乘员生命安全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杀伤弹尚未命中车辆之前就将其摧毁。在2013年叙利亚内战期间,反对派武装抢劫了叙利亚陆军仓库,得到大量RPG-7、RPG-29火箭弹和AT-14"短号"导弹,导致战争期间有大量俄制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被这些武器摧毁。近年来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局部军事冲突显示,利用传统防御手段已经不可能抵御绝大多数新型致命反坦克武器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主动雷达末制导反舰导弹多目标选择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海战对反舰导弹多目标选择能力的需求,介绍了主动末制导雷达反舰导弹选择目标的常用方法,并且对这几种选择目标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的主动末制导雷达反舰导弹常用的选择目标方法已难适应现代海战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主动末制导雷达反舰导弹多目标选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国外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主动防护系统是提高装甲战斗车辆防护和生存能力前景最为看好的技术手段,也是装甲战斗车辆整体技术发展的重点之一。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实施的主动防护系统发展项目和研究计划至少有20多个。而且,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研制厂家对自己的项目情况非常保密,透露的细节很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火箭推进的榴弹和聚能装药弹头正日益成为坦克装甲车辆的最大克星,这些武器的有效攻击常常让装备精良的沙场铁骑防不胜防。为此,坦克装甲车辆主动防护系统的研制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截止目前,已经有不少世界知名公司推出了各自研制的新型主动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9.
以战车主动防护系统为背景,针对双频连续波、相位编码连续波和线性调频连续波3种连续波信号形式,单独使用都无法满足战车主动防护系统中目标距离近、速度快、回波信号功率低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一种点频加负斜率调频连续波的组合信号形式。仿真结果表明,此种组合信号形式可以正确解出高速目标情况下的目标信息.  相似文献   

10.
田蕊  吴磊 《国外坦克》2008,(3):55-56
据英国媒体报道,瑞士莫瓦格公司决定采用南非萨博航空电子公司开发的地面电子防护系统LEDS150主动防护系统作为其车辆的主动防护系统。莫瓦格公司正在考虑在某些时候利用主动防护来提高车辆的生存能力,在采用LEDS150主动防护系统之前,该公司已经评估了22套现有或者正在研发的主动防护系统,并在“锯脂鲤”IIIC8×8装甲车上试装航空电子公司的主动防护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主动防护系统总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坦克主动防护技术的提出,介绍了主动防护系统总体的作用和工作内容;论述了主动防护总体技术中的体系结构、威胁源数据库、导弹拦截系统技术、低空防卫系统技术、坦克装甲新型防护策略等重点问题;提出了当前影响主动防护总体技术研究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对某型高速无人靶机的控制和管理性能,提出并实现以双DSP为核心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针对某型高速无人靶机的飞行特性和要求,DSP芯片之间采用异步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详细给出飞控系统的硬件组成和逻辑功能结构,介绍无人靶机飞行控制策略和软件设计,并进行半物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飞行控制系统性能良好,逻辑合理,能很好地满足高速无人靶机飞行的要求,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速高精度控制系统跟踪精度时产生的误差,利用动态误差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并运用自动控制原理详细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根据系统误差传递函数及相关参数公式,得出系统误差不仅与系统特性有关,而且与系统的输入信号特性有关.误差的高阶导数是影响系统跟踪精度不可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具有中远距拦射功能的第四代雷达型空空导弹已经成为空战的主战武器,其末制导段都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半实物仿真技术由于其经济性、有效性、保密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导弹的研制。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是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在实验室中模拟实战情况下雷达导引头所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其中包括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敌方施放的各种有源、无源干扰信号、环境干扰信号等。本文针对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的原理、组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武器装备中拦截效能评估存在评价指标选取不全面、确定评价权重主观性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 于某新型超近程主动防护系统的拦截防护效果评估方法。采用PCDM 公式,依据《防护工程防常规武器结构设计规 范》,结合美国TM585 计算软件,从爆炸震塌厚度、冲击波、破片3 个角度,对来袭弹体的拦截爆炸,给防护目标 造成的防护风险和破坏作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新型防护系统的防护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电磁主动防护系统在未来装甲车辆防护中将会扮演重要角色,文中对电磁主动防护系统拦截来袭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积分法从理论上计算电磁拦截器的拦截概率,并在现有高射速武器射击效力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本系统的拦截概率数学模型,使用Matlab对多种发射条件下的拦截概率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影响拦截概率的各种误差因素,为完成电磁主动防护系统的研制和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雷达组网多目标跟踪系统采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估计目标的初始状态,其数据关联采用最近邻算法,假设观测误差为高斯噪声且各个传感器之间相互独立,先计算量测点与系统航迹的标准化距离,再判断某个量测是否与某个航迹相关联,选择标准距离最小的系统航迹与量测点配对,用此量测点对系统航迹进行更新。系统跟踪滤波则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滤波算法,仿真试验表明,该系统可有效地对组网雷达条件下的多目标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高速旋转弹姿态控制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动质量块姿态控制系统。从高速旋转弹姿态特点分析出发,建立了姿态动力学方程。根据时间尺度对其姿态回路进行了时标分离,将其分为内外两个回路,分别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外环设计了含有跟踪误差及其积分函数的滑模控制器,内环则采用了依赖于状态的黎卡提方程(SDRE)的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弹体姿态控制,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弹载环境下多通道数据实时采集存储以及时序准确控制的问题,采用并行ARM 设计,构建弹 载多通道高速测试系统。根据弹丸飞行特性和高速采样要求,采用模块化设计,分别对电源管理、存储控制和高速 存储进行算法设计,通过霍普金森杆和飞行试验验证了系统时序管理和高速采集存储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 测试系统能够在工作时序范围内完成多通道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满足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复杂雷达系统中,需要获得大带宽以及复杂的信号波形,因此对AD/DA器件的采样率要求非常高。基于JESD204B传输协议的高速AD/DA器件相较于传统LVDS协议的器件具有高采样率及高传输速率等优势,可用于复杂雷达信号波形的产生。本文以Xilinx公司的ZC706开发板搭载的Zynq7000 FPGA为主控芯片,利用其高速串行接口与AD9154进行数据传输,控制AD9154产生中心载频1.8 GHz,跳频频点64个,合成带宽512 MHz的脉间随机跳频雷达模拟信号及相应的本振信号,用于算法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