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G型底部排气弹研制过程中,外弹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射程可满足技术要求,而密集度则难以达到技术指标;DR582雷达测试结果说明,底排装置点火状态不一致造成底排弹起始段阻力散布大是影响密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底排装置点火和工作状态的分析,以及对底排装置静止点火试验、静止点火中止试验、底排弹外弹道试验結果的讨论,提出了可行的改进途径。  相似文献   

2.
底排弹底排装置内弹道参数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给出了求解底排弹底排装置内弹道参数的方程组,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能反映几种主要因素对底排药剂燃速影响的新的燃速公式,从而解决了在求解上述方程组中最为关键的问题.解法的正确性通过在低压舱内进行的底排弹高空动态模拟试验得到了验证.实测的底排装置内的燃气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与利用上述计算模型计算出来的曲线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底部排气弹极限增程率与最大可能增程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论述了减阻率与增程率的关系,提出了在论证与总体设计阶段,利用最大可能增程率设计底部排气弹的方法,本文为充分发挥底排增程效果.进行底部排气弹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底排冷空气排气参数对模型底部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底排冷空气条件下,排气率和排气口尺寸对模型底部中心线上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排气率和排气口尺寸对减阻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底部回流区的结构,进而影响混合层与外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以某底部排气弹大量实弹射击数据和解算其底排内弹道的基础上,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的经验回归方法拟合出该弹底阻减小率经验公式,作为研究设计同口径复合增程弹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底排技术发展的概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研制新一代底部排气弹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着重从弹道的角度,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了大气环境温度对底部排气弹外弹道性能的影响,解释了155mm底部排气弹最大试验射程夏季近、冬季远的现象,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提高底排减阻增程率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论了加质和加能对底排减阻和增程率的影响,指出提高底排燃气温度是增加减阻增程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底排减阻是弹丸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风洞中模拟底排实验,通过测量和充量计前介质总压,获得了较高准确度的底部排气率。在此基础上,用差压法进一步测量了模型底部燃烧尾迹区轴线上的皮托压力和静压。  相似文献   

10.
张炎清 《弹道学报》1998,10(2):50-53
底排弹底排装置内的压力是底排内弹道的一个重要参数.原来求解底排装置内的压力所用的迭代式不收敛.本文对此作了证明,并给出了新的迭代公式,此式迭代收敛速度快,由此求得的底排参数与实验较吻合,对底排背景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使制导炮弹在不同飞行状态均保持较优的气动外形,提高飞行效率,增加射程,设计了一种变体制导炮弹,并开展气动参数计算、气动特性分析和弹道仿真等研究。首先根据设计指标确定变体制导炮弹的气动布局,通过迭代优化确定弹翼、鸭舵、尾翼的具体参数,并描述其控制方式和弹道特点; 随后利用工程化算法计算变体制导炮弹的气动数据,分析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静稳定度等参数与弹翼外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最后根据气动特性分析的结果为所设计的变体制导炮弹制定变体方案,采用hp-自适应伪谱法,分别对变体制导炮弹和固定外形制导炮弹以射程最大为目标进行弹道优化。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变体制导炮弹满足设计指标,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和操纵性,弹道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变体飞行技术可以使射程提升10%~22.5%,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变体制导炮弹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用外弹道相似性理论和模拟验证试验进行外弹道优化验证是分析研究中大口径炮弹外弹道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中通过对某型弹丸外弹道特性的相似仿真计算和相似模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弹丸在结构满足外弹道飞行稳定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地面射程密集度数据跳动属正常散布,阻力曲线"反弹"现象与弹丸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13.
滑翔增程弹弹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ー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 程,按其飞行过程将整个飞行弹道分为三段,并分别建立了各段的弹道模型;研究了整个飞行弹道 的特性,得到滑翔弹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是一致的,在降弧段上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別;在滚控 段采用“小步走”的控制策略,在滑控段采用开环控制。仿真计算表明:控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与 设计思想一致,对滑翔增程弹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滑翔增程是目前采用的较为有效的ー种弹箭增程技术。阐述了滑翔增程弹的飞行过 程,按其飞行过程将整个飞行弹道分为三段,并分别建立了各段的弹道模型;研究了整个飞行弹道 的特性,得到滑翔弹弹道与常规弹道在升弧段是一致的,在降弧段上则出现了较大的差別;在滚控 段采用“小步走”的控制策略,在滑控段采用开环控制。仿真计算表明:控制方法可行,计算结果与 设计思想一致,对滑翔增程弹的研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底排-火箭复合增程弹在飞行过程中结构特征参量变化对外弹道性能的影响,在结构特征参量不变化和非连续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基础上,根据复合增程装置的工作特点,结合底排药剂和火箭药剂的质量损耗形式,建立了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以某型弹为例,通过对3种弹道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结构特征参量变化对弹丸速度、射程以及飞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与不变化的弹道计算模型相比,陀螺稳定因子大8%左右,动态稳定综合因子在增程装置工作结束时刻大16.83%,结构特征参量连续变化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中针对鸭式布局的滑翔增程炮弹的飞行弹道特性,通过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滑翔增程炮弹的各飞行弹道段的弹道模型和控制模型,数值分析给出了滑翔增程弹飞行速度变化规律、最大射程角以及滑翔增程炮弹的滚转控制段与滑翔控制段的弹道特性,研究结果为鸭式布局滑翔增程炮弹的弹道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速侵彻弹体的瞬态结构响应,利用反弹道实验技术和数字图像相关测试方法,在152 mm轻气炮加载平台上建立了结构弹体非正侵彻2024铝靶的反弹道实验系统。通过弹体侵彻铝靶实验,获得弹体在反弹道非正侵彻过程中的实时响应特性,对比倾角、攻角及倾角与攻角联合侵彻作用下的弹体响应特征,得到了不同侵彻条件下弹体结构的定量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攻角对弹体结构弯曲响应的影响更明显,3°攻角侵彻后弹体端部挠度大于10°倾角侵彻的结果,5°攻角大于15°倾角的侵彻结果;5°攻角联合15°倾角的侵彻条件下,弹体头部前1/4处轴向塑性应变可达4.6%,尾部均为弹性变形。  相似文献   

17.
郑思友  夏斌  陆丽园 《含能材料》2012,20(2):214-217
为了研究弹道抛掷法测试无雷管感度工业炸药作功能力的可行性,以200 g乳化基质、铵油炸药(多孔硝铵柴油=946)、重铵油炸药(铵油炸药乳化基质=21)为试样,以100 g TNT和2号岩石粉状乳化炸药作为传爆药进行了弹道抛掷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试无雷管感度工业炸药几乎不受传爆药作功能力的影响,测试数据精度高,结果可靠。同时选择了在乳化基质中加入铝粉作为试样,验证了弹道抛掷法对无雷管感度工业炸药组分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弹道抛掷法对无雷管感度工业炸药试样组分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拔高度影响一维修正弹的弹道特性问题,进行了有控外弹道计算,分析了不同射角下,海拔高度对一维修正弹的射程和修正能力的影响规律,从而为一维修正弹的弹道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上升,一维修正弹的射程随之增加,速度损失减小;4500m海拔下,无控弹的射程增加了52.19%,修正弹的修正能力提高了1倍。  相似文献   

19.
小口径尾翼弹与尾裙弹的弹道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原 《弹道学报》1993,(2):33-39,82
作为新一代的高超音速小口径杆式脱壳穿甲弹,其弹芯结构目前主要为尾翼式和尾裙式两种形式.显然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飞行弹道上的弹道特性是不一样的,但在理论上弄清这种尾部结构上的差异(尾翼与尾裙)究竟对弹芯在飞行弹道上的空气动力特性、飞行稳定性特性、速度降特性等有多大影响,以及将二者在结构简易性、成本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对比分析,对帮助最终确定采用哪种尾部结构方案,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该文主要根据查阅到的一些研究文献,结合理论分析与计算,对两弹的外弹道特性作了综合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弹体可能受到非对称力作用从而发生弹道偏转的问题,对刚性弹正侵彻随机骨料混凝土靶的弹道偏转规律进行分析。采用混泥土细观模型,运用 LS-DYNA 显式动力计算软件,对刚性弹正侵彻随机骨料混凝土靶进行数值模拟。以弹体偏转角度为指标,重点考虑混凝土靶的骨料/砂浆强度、弹体侵彻速度等因素,讨论其对弹体正侵彻条件下弹道偏转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根据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可认为砂浆和骨料共同对正侵彻弹体提供轴向阻力,而随机非均匀的骨料作用力与砂浆阻力之差则提供导致其偏转的侧向力;弹道偏转角度随混凝土砂浆强度减小而增大,相反地,随骨料强度增加而增大;当名义抗压强度较小时,弹体偏转对砂浆强度变化的敏感度显著大于骨料强度变化的影响;在刚性弹假设下,弹道随着弹体侵彻速度增加而更加稳定,即偏转角随着靶速度增加而减小;但若弹体非刚性假设,越高速度侵彻,越容易变形破坏,则越容易偏转且容易出现“J”弹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