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介绍了四种板栅合金配方组装的1.2Ah密封电池,研究了放置42天过程中有关容量及电压的一些数据。结果表明,在混合式板栅合金中,正板栅采用低锑合金,负板栅采用铅钙合金,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自放电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从强度和腐蚀性两方面对Pb-Ca板栅合金进行讨论,并通过添加合金元素的办法对Pb-Ca板栅合金进行改进。结果表明,Bi元素有可能改善Pb-Ca板栅合金的深充放性能,成为免维护蓄电池的新型板栅合金的添加元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La-Mg-Ni-Co系贮氢电极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研究了退火处理对La0.7Mg0.3(Ni0.85Co0.15)3.4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1 073 ~1 223 K下退火9 h制得样品,并进行了XRD分析以及恒电流充放电、线性极化和恒电位阶跃3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铸态和退火态合金均由具有PuNi3结构的主相及少量杂相组成.退火态合金相的成分和结构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并具有较低的吸氢体积膨胀率.退火处理使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有所提高,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退火态合金放电容量的提高与合金中主相丰度的增大密切相关.合金循环稳定性的改善主要归结于退火态合金具有较低的吸氢体积膨胀率和较好的合金成分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进电池电极的结构、材料与制造工艺,提高了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和大倍率放电性能。经大量对比实验,获得了适合于轻型铅酸蓄电池的板栅合金。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轻型铅酸蓄电池的重量比能量可以达到45wh/kg,用电化学表面侵蚀的压孔式板栅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相似文献   

5.
快淬对贮氢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XRD、TEM、DTA分析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快淬对贮氢合金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成分均匀性改善和单胞体积减小是影响快淬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使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提高,后者使放电容量降低,在本研究中,快淬速度为10m/s时,合金成分的均匀性已较铸态有明显改善,更高的快淬速度并不能使成分的均匀性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反而使单胞体积减小,因此,快淬速度为10m/s时,快淬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相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了Bi-Ce二元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技术表征了产物的形貌和晶体结构。考察了沉积电位、沉积时间以及Bi和Ce的比例等实验参数对产物的形貌和晶体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调节实验参数可控制产物的形貌和尺寸。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氟化处理对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和活化性能的影响.循环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氟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储氢合金的放电容量和活化性能.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氟化处理可以有效清除合金粉颗粒表面的氧化物,从而提高储氢合金的容量和活性.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氟化处理增加了合金粉的导电性,降低了电化学反应的法拉第电阻,有利于活性氢电化学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储氢合金粉的放电容量和活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Cu对高淬速AB5型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u替代Mn(NiMnAl)4.9C00.4合金中50%的Co元素,对两种合金分别进行快淬处理,测试了它们的活化性能,放电容量,放电电压性能和高倍率放电能力,试验结果表明,Cu替代Co元素不影响合金的活化次数,且使放电容量,低倍率放电电压平台得到明显改善,但高倍率放电电压特性格略有降低,合金的高倍率放电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对MLNi3.8Co0.75Mn0.4Al0.2储氢合金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XRD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之后合金结晶度增加.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明显改善了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在900 mA/g的放电电流下,经热处理的储氢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能力(HRD)均在80%以上,而原始合金电极在相同的放电条件下却不能放电.经过热处理提高了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降低了电极的极化电阻,改善了电极在放电过程中的去极化作用.热处理温度在673 K时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最高,极化电阻值最低,高倍率放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利用熔炼工艺,将回收镁合金型材(RMA)进行了制备。在回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Al、MnCl_2,最终得到合金AZ31,其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下:Al 3.31%、Zn 0.82%、Mn 0.27%、Fe 0.002%、Cu 0.004%、Ni 0.000 7%,剩余为Mg。研究了RMA的结构、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和电化学特性,并与商业化镁合金(CMA)进行了对比。X射线衍射仪和金相显微镜表明, RMA和CMA主要由镁基底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的Mg_(17)Al_(12)第二相。在NaCl溶液中进行的腐蚀试验和电化学特性研究表明, RMA抗腐蚀特性差于CMA,这可能与RMA中有更多的第二相有关。将两种合金作为镁电池原型器件的负极材料,进行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RMA的放电时间和放电容量优于CMA。当NaCl电解质溶液浓度从0.6 mol/L增加至0.9 mol/L时,两种合金材料的放电时间和放电容量都得到了增加。  相似文献   

12.
应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了等径转角挤压(ECAP)变形后的超硬铝合金AA7075在0.1 mol.L-1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同道次ECAP状态下,随着挤压温度的升高,AA7075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负移,耐腐蚀性能降低;而在相同ECAP挤压温度下,随着挤压道次增加,AA7075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正移,耐腐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寻找测试贮氢合金低温(233 K)放电性能的最优条件, 采用三电极方法,测试了电极在低温不同条件下的放电容量.结果表明 搁置时间达到4 h后,合金内外温度达到平衡;电解液密度为1.33 g·ml-1、压片压力为3.5MPa、镍粉与贮氢合金粉比例为3∶1时,合金具有较好的低温放电性能;铜粉作为添加剂时,贮氢合金的低温放电性能不好;添加细小镍粉的贮氢合金电极比镍粉尺寸大的电极的低温放电容量高;活化制度对贮氢合金低温放电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o非晶态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对其晶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合成条件对其充放电等性能的影响,讨论其相应的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合成掺杂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所制材料样品的氧化还原可逆循环性和稳定性好:样品电极在恒流100 mA/g下充电4 h,50 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40 V,放电比容量达317.75 mAh/g,电化学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尺寸的CoSb合金粉末,并研究了该合金粉末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合成的合金粉末经过了X射线衍射 (XRD)、透射电镜 (TEM) 和场发射扫描电镜 (FESEM) 的表征,研究发现,该合金粉末的首次可逆容量达到362 mA·h/g,经过了20个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仍保持在320 mA·h/g. 与用悬浮熔炼/球磨工艺所得的微米尺寸的合金粉末相比,用溶剂热方法制得的纳米CoSb粉末的可逆容量和循环性能均显著提高.这是因为,纳米CoSb粉末颗粒尺寸较小,在充放电过程中绝对体积变化较小 (尤其在最初的几个循环中),这显著地减缓了活性材料的粉化和剥落.  相似文献   

16.
铝合金应力腐蚀裂纹内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LC4铝合金在3.5%Nacl水溶液中,应力腐蚀裂纹尖端区域与内部其它各样块之间,裂纹尖端区域与外自由表面之间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活化与纯化是LC4铝合金应力腐蚀裂纹尖端的电化学特征,裂纹尖端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裂纹尖端自身微电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SnSb合金电化学研磨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nSb轴承合金由于软基体上分布硬质点而不易降低表面粗糙度数值的问题。采用电化学方法,弹性磨片研磨和磁场力复合的加工工艺方法,加工机理,有效地解决了其研磨难题。其结果表明,更换不同目数的研磨片,可获得不同等级的表面粗糙度,并且不存在表面划伤,晶间腐蚀,加工硬化等表面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阳极氧化试验装置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铝合金6061在硫酸浓度为1%、2%、3%、4%和5%H2SO4(W t.%)的氧化液中形成的硬质阳极氧化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大,氧化膜的显微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降低,氧化膜中的孔洞逐渐变大;与硫酸浓度为1%和2%相比,3%左右硫酸浓度的氧化液所得到的氧化膜的均匀程度较好,以3%左右硫酸浓度的氧化液对铝合金6061进行硬质氧化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