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从1992年至1996年间共进行人工流产术7260例,其中发生宫腔积血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杨某,20岁,独山县人,未婚。因停经72d于1993年6月来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前检  相似文献   

2.
<正>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项补救措施,但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并发症远高于无人工流产史的孕妇。笔者对100例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者(人工流产组)和无人工流产史孕妇分娩10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探讨,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我院1993~1995年100例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者(人工流产组),年龄22~30岁。同期100例无人工流产史分娩者(对照组),年龄24~32岁,进行结局对比,孕产妇均无心、肝、肺、肾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人工流产组中一次人工流产者88例,2~3次者12例。对照组中均为孕_1产_1。2 结果2.1 妊娠期病理发生情况 见表1。两组中,早产、妊高征及过期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3.
我院1993年至2002年共收治人工流产及清宫术后宫腔、宫颈粘连闭经患者52例,均采用扩宫分离粘连后宫腔放置金属单环,术后抗炎,生化汤活血化瘀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邓素敏  刘晓青 《中原医刊》1996,23(6):42-42,F003
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时,一般不用麻醉或镇痛药,术中大多数受术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以及宫颈管紧,吸宫时负压吸引等机械刺激,使子宫强烈收缩,刺激迷走神经兴奋而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这对受术者及手术操作均带来一定的影响。我院自1993年6月~12月,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宫颈及子宫内膜表面浸润麻醉,取得了显著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常规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时,一般不用麻醉或镇痛药,大多数受术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人流综合征的发生,近十年来,无痛人工流产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我院自1989年10月—1993年12月间,将利多卡因和安定注射剂用于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临床资料 门诊随机选择孕6~10周,既往无心血管病及过敏史的健康孕妇250例。其中:利多卡因组72例,安定组60例,对照组128例。观察孕妇手术中有无痛  相似文献   

6.
依托咪酯是一种快速短效静脉全麻药 ,临床上用于全麻诱导及短时手术麻醉。我院自 1993年应用依托咪酯麻醉做无痛人工流产 ,效果满意。作者在过程护理中发现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行无痛人工流产的 34 80例作为观察对象 ,初孕妇 112 0例 ,有人工流产史 870例 ,有生育史 1490例。年龄 17~ 45岁。选择标准 :(1)停经 39~ 80天 ;(2 )经妇科检查及尿HCG试验确诊为宫内早期妊娠 ;(3)无人工流产禁忌证 ,无重症…  相似文献   

7.
患者王某,于1993年2月15日,因孕50日,天行人工流产)并同时放Tcu环一枚,术中无明显腹痛等不适感觉.术后3个月,又复妊娠,曾以“节育环脱落妊娠”.行人工流产术,1994年3月再次妊娠,并伴有腹部钝  相似文献   

8.
人工流产为避孕失败后节制生育的一种补救措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临床上时有将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误诊为宫内早孕而行人工流产手术.给受术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现收集1993年1月~1998年6且问我院诊治的由于误诊而行人工流产手术病例24例,并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予人工流产手术后检查吸出物中未找到纺毛而发现系误诊。其中直接发生在本院8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0岁·其中20~35岁20例。1.2人工流产术前误诊为宫内早孕的依据是:停经史及妇检发现子宫增大15例;停经史及B超检查揭示为宫内军孕或…  相似文献   

9.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在妇产科临床中并不少见,1894年Fritsch首先报道1例,1948年Asherman又系统报道29例刨伤性闭经,故又称Fritsch-Asherman综合征,IUA可引起闭经,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妊娠潜在高危因素如胎盘植入等不良后果;但IUA尚未被广大计划生育及医务工作者,尤其基层医务人员所认识和重视。我国韩宇研的报道,人工流产后IUA的发病率为1.37%,而我国人工流产每年人数极多,因此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我院自1983~1993年门诊及病房共发现IUA 2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减少人工流产术对受术者造成的诸多危害,我科自1993年1月至1993年10月试用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128例,证实此法成功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无明显副作用,易被人们接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年龄在18—45岁,无心、肝、肾等严重疾患,停经35—65天,均经妇科检查或B超确诊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工流产和刮宫术的广泛应用,术后并发宫颈与宫腔粘连已屡见不鲜,子长县瓦窑堡镇卫生院自1993-2003年10内共发现100例。现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院于1993年以来将米菲司酮合并前列腺素用于20例失去早期人工流产机会的孕12~18周的中期妊娠妇女,其有效率为85%,失败率为15%。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颈管粘连往往在人工流产、过期流产、产后胎盘残留或不全流产剖宫后发生。现将我院1988~1993年诊治的48例子宫颈管粘连病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工流产875例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丹洁 《当代医学》2011,17(15):91-92
目的通过对门诊人工流产人员相关因素分析,探讨降低未婚人工流产,特别是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率及减少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的对策。方法对妇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的人工流产术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婚人工流产特别是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人流综合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已婚育龄妇女。结论加强生殖健康及避孕知识的宣教,提高医护人员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及护理,是降低未婚提别是青春期少女人工流产率及减少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者38岁,已婚,因“孕38^+5周,孕4产1,双胎妊娠”于2007年2月25日入院要求剖宫产同时行绝育术。既往体健,1993年孕足月分娩一男婴,有2次人工流产史。  相似文献   

16.
<正> 患者30岁,停经45天,伴恶心于1993年10月11日就诊。即往体健。3年前孕足月顺娩一胎。并有2次人工流产史。无避孕措施,尿妊娠试验(+)。患者要求行人工流产术。术前妇检,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宫颈着色,子宫前位正中,大如孕45天。双附件无异常。术中探宫腔8.5公分。吸出物肉眼可见绒毛组织及胚胎珠约28克。术后第3天,患者复诊,诉恶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6岁,主因停经50天,伴恶心,择食10天,于1993—7—2,15:00前来我院就诊,要求行人工流产。门诊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孕40余天,遂在门诊行人工流产清宫术,手术顺利,术后对吸出物检  相似文献   

18.
魏晓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47-1948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的诊治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人工流产患者发生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人工流产患者发生继发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包括月经不调、宫腔粘连、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输卵管梗阻等,且其还与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存在直接联系。结论人工流产手术会导致继发不孕,因此,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应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加强患者的卫生教育,以降低继发不孕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王谨  王金永 《新疆医学》2000,30(4):266-266
近年来人工流产的数量增加,尤其是初孕即行人工流产者。为掌握初孕人工流产妇女的婚育、职业及人流原因,于1999年7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对我院的初孕人工流产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999年7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我院实行了早期人工流产478例,其中对初孕即行人工流产176例,逐个当面进行了统一问卷调查,对统计数进行构成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工流产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孕妇人工流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400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其中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为4.75%,人工流产综合征2.25%位居首位;术后远期并发症为5.25%,月经失调3.25%位居首位。结论:本地区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