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产木聚糖酶黑曲霉LN0601的液体发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黑曲霉LN0601 菌株液体发酵生产木聚糖酶。分别考察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起始pH 及孢子悬液接种体积分数等因素对该菌株产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确立了黑曲霉LN0601 产木聚糖酶的最优条件, 即以质量分数为5 %的玉米芯粉作为培养基碳源;质量分数为1 %的NaNO3 作为培养基氮源;培养时间为2 d ;培养温度为28 ℃;培养起始pH 为6.5;孢子悬液接种量体积分数为20 %, 接入装有100 mL 液体发酵培养基的250 m L 三角瓶内, 150 r/ min 振荡培养。此条件下黑曲霉LN0601 的木聚糖酶活力可达2 000 U/m L 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一株里氏木霉突变株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培养基的最适碳源和氮源种类及添加量(g/L)分别为:小麦秸秆15,小麦麸皮5,尿素10~15,(NH4)2SO412,NH4NO35;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种龄72h,接种孢子悬液浓度2×107个/mL,培养温度30~32℃,pH值5 0,培养时间144h,摇瓶转速180r/min,装液量75mL/250mL三角瓶.在培养里氏木霉的培养基中同时接种黑曲霉(二者孢子数比为60∶1)进行混合培养,β 葡萄糖苷酶的产量是对照试验的2 9倍,明显改善了纤维素酶系的比例,提高了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在最适培养条件下,粗酶液的β 葡萄糖苷糖活和FPA酶活分别达到127 6U/mL和84 8U/mL.  相似文献   

3.
一株海洋细菌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海泥中产脂肪酶海洋菌株L42进行产酶发酵条件研究,包括发酵时间、起始pH、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温度、摇床转速以及底物、碳源、氮源种类。结果表明,发酵24 h,起始pH=8.0,装液量75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4%(体积分数),发酵温度20℃,摇床转速150 r/min有利于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质量分数1%,葡萄糖质量分数0.5%,橄榄油体积分数1%。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酶活较起始提高了44.4%。  相似文献   

4.
筛选了一株高产木聚糖酶及纤维素酶的青霉(Penicillium)菌株FSWY3,并研究了此青霉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发酵条件。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起始pH为4.6;发酵温度为29℃,每克固体培养基的接种量为0.5mL孢子悬液(孢子悬液的浓度为4.7×107个/mL),玉米芯与麦麸的质量比为7∶3,尿素为氮源,发酵时间为3d。木聚糖酶活可达4236U/g固体培养基,纤维素酶活可达1895U/g固体培养基。将粗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持1h,发现当温度超过50℃时,酶活损失较大,残余酶活力为52.7%,至60℃时,酶基本失活,酶活力损失达93.0%。青霉FSWY3以农林废弃物玉米芯、麦麸为营养基料,能够产生具有很高活性的木聚糖酶和较高活性的纤维素酶,用其发酵曲作为饲料添加剂,既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半纤维素酶高产菌种的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曲霉WA301为出发株,经过紫外诱变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半纤维素酶的高产突变株WA9024.通过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水分和起始pH值的优化,突变株WA9204以麸皮为基质的固态发酵产半纤维素酶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在较适的条件下,WA9024的甘露聚糖酶酶活达到8984U/g,木聚糖酶酶活达到503U/g,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160%和210%。  相似文献   

6.
从养殖柞蚕周边的土壤分离筛选和鉴定得到一株能够产生蛋白水解酶的菌株G1。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该菌株的培养基碳源、氮源、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等产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为Luteibacter anthropi。当培养温度为47℃,将菌株按4%接种量接种到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初始pH为8.0的培养基中发酵96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酶量达到1 520U/mL。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为实验材料,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法,研究了其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的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粉3%、硝酸钾3%、聚乙二醇0.1%,初始pH6.5,250mL三角瓶装25 mL液体培养基、接种种龄为1d的种子培养液10%、32℃培养5 d,纤维素酶各组分活力达到最高.经过对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黑曲霉达到产酶高峰的时间由6 d缩短为5 d,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黑曲霉所产纤维素酶各组分酶活力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24.52 u/mL,滤纸分解酶(FPA)活力为6.89 u/mL,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20.63u/mL.  相似文献   

8.
以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为唯一碳源培养PHBV降解菌DS04-T,考察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起始pH、摇床转速、接种体积分数以及装液量等环境因素对菌株产生PHBV降解酶的影响,进而考察菌株对PHBV的降解能力。并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适宜的产酶条件如下: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2h;摇床转速150r/min;装液量100mL培养基;培养基起始pH为7.5;接种体积分数1.5%。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产生的PHBV降解酶有较高的活力,达(18.9±1.2)U/mL。  相似文献   

9.
对多种产柚苷酶菌株进行筛选,确定黑曲霉FFCC uv-11为发酵菌株,并进行发酵工艺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120 h,接种量10%,培养基初始pH 6.0,碳源种类为柚皮苷,此条件下发酵酶活达到765.85 U/mL。研究热激对黑曲霉发酵产柚苷酶过程的影响,确定热激温度为35℃,热激时机为接种后30 h,热激时长为30 min,此条件下柚苷酶酶活可达970.90 U/mL,是未进行热激处理的1.27倍。  相似文献   

10.
以半纤维素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透明圈和摇瓶发酵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1株半纤维素酶高产菌株Hc-3,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曲霉属.通过液体发酵对该曲霉菌株发酵生产半纤维素所需碳源、氮源、培养温度、起始pH、培养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酶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菌株Hc-3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豆粕20 g/L,(NH4)2SO43 g/L,装液量80 mL(250 mL三角瓶),培养温度30℃,起始pH值为5.5,培养时间46 h,发酵液半纤维素酶活性可以达到2 000 U/mL以上,其中,起始pH值为影响最为明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用3种分离培养基培养供试菌株黑曲霉Ja,分别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通过测量透明圈大小定性比较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大小,确定溴酚蓝平板培养基为较好的分离培养基。从土壤样本中通过富集培养、驯化、溴酚蓝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高产聚半乳糖醛酸酶的菌株AspT7,产聚半乳糖醛酸酶活力达到了6.5万U/mL,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将其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AspT7。  相似文献   

12.
以牛乳为原料,通过米曲霉的发酵降解乳糖,实验得出的米曲霉在牛乳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28℃±1℃,装液量30mL/250mL,培养箱转速180r/min,发酵60h.在此条件下培养,米曲霉发酵液中乳糖分解率可达31.4%,米曲霉粗酶液乳糖分解率可达41.4%~55.0%.通过对发酵乳中乳糖组成进行薄层层析分析,也证明米曲霉可降解乳糖.  相似文献   

13.
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类能催化β-D-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8-内酯的酶类,在食品、药品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黑曲霉中克隆出葡萄糖氧化酶编码序列,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组成型和诱导型表达并分析了其酶学性质和发酵条件.结果 表明: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的编码基因长度为1 818 bp,编码605个氨基酸,具有21个氨...  相似文献   

14.
葡萄废渣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葡萄废渣为唯一的碳源, 对固体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选用2 株酵母菌和2 株霉菌进行不同组合的培养, 选取最佳的组合方式, 考察了影响单细胞蛋白生产的各个因素, 如菌种的接种量, 培养基中水的质量分数、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培养基外加氮源的种类以及氮源的添加量等。并设计正交实验,初步确定了优化的培养条件, 即菌种接种量为15 %, 培养基中水的质量分数为60 %, 30 ℃培养72 h , 以尿素为氮源,发酵样品中添加质量分数为6 %的尿素。在此培养条件下发酵产物的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可达到发酵前葡萄废渣粗蛋白质量分数的2 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桔皮粉为诱导底物,采用富集培养的方式从堆积腐烂桔皮的泥土中筛选出一株高产柚苷酶(Nnring—inase)的生产菌株WP-108,其摇瓶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达910.1U/mL,同时其继代培养稳定性良好.通过对菌株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的观察,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相似文献   

16.
空气真菌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因子.建筑材料表面真菌孢子的释放和气溶胶的形成,是研究室内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暴露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关键因素.采用自行开发的平行气流真菌孢子释放强度测定装置(PAFST),对空气中常见的4种真菌柑桔青霉、扩张青霉、黑曲霉和枝孢霉,3种材料表面,5种风速下的释放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相同材料和风速条件下,青霉属较枝孢属更容易释放出孢子.经t检验,在无纺布和超细玻璃纤维表面真菌孢子的释放强度大于在琼脂表面的释放强度.真菌孢子释放强度与气流速度的函数关系可以统一表示成y=a.xb的幂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实验确定由黑曲霉3112s产β-葡聚糖水解酶的最佳条件,并初步应用该水解酶水解燕麦β-葡聚糖。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15g、豆粕5g、葡萄糖1.2g、硫酸铵0.16g、水20m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5、29℃、发酵6d,此时水解酶的酶活力达到183.27U/mL。用最优条件制备的β-葡聚糖水解酶对燕麦β-葡聚糖进行水解,水解之后燕麦β-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由1.69×106降为6.71×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