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姜立晖 《给水排水》2012,38(8):18-22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快速推进,哈尔滨市的城市用水需求与供水安全保障要求日趋提高,现有城市供水水源与供水设施系统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对不同规划时期的城市用水需求量进行合理预测基础上,通过对哈尔滨市各类可供利用城市供水水源从水量、水质、取用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与综合评价,提出了哈尔滨市未来一个时期的城市供水水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方案.同时,针对哈尔滨市的城市用水和水资源条件特点,提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指标体系的新疆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是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与前提条件,该文结合新疆地区的水资源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疆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内涵与原则的研究。在评价方法上,选择熵值法求权重并进行赋权,同时建立投影模型进行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结果表明,从整体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新疆地区的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率总体偏低,评价结果符合客观事实,对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今后该地区的水资源系统规划产生了宏观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从供水工程建设水平指数、经济发展水资源支撑力指数、生活用水满意度指数、水环境保护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等5个方面构建了金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金华市水资源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为今后的政府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使得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科学规划水源调配方案和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依据水资源系统的复杂性、区域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构建承载力评价体系,结合投影寻踪理论形成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辽宁地区水资源系统总体处于较弱的承载水平,且以辽西地区的承载力最弱,而辽东地区水系统稍好;从最佳投影方向的角度认为,水资源承载力主要影响因素有生态用水率、地下水开发程度、人口密度、单位GDP耗水等指标;为缓解辽西地区的供水压力,提出从辽西北供水工程调水至辽西地区的调配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区域用水结构优化调整、水资源管理规划和其它类似地区水系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传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在实际应用缺乏通用性、可操作性差且不易推广的问题,采用综合集成服务平台进行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研究。以模型主题分类、主要决策信息、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等为基础,建立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的框架,把水资源系统概化为系统网络图,结合供水水源配置和运用规则及用水户配置准则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以面向用户的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构建系统网络知识图,建立可以进行多种平衡模式展现和潜力分析的合理配置规划模型。结果表明,以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为基础的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通用性的优点,可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结合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系统现状,考虑系统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引水和大型水库跨城市供水的特点,针对供水和需水结构两方面设置12个水资源调控方案。从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水资源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综合优选模型对不同方案水资源调控效果进行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采用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联合供水方案以及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加40%的需水方案组合的调控措施,对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水资源调控效果比较明显,即在基本供水方案的基础上,突破黄河干流、南水北调、大型水库等原分水指标限制,统一调配共用水源的水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子对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影响,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用水和供水子系统选择17项典型指标,然后依据多因子评判模型和原始数据计算值,对辽宁省基准水平年2018年的农业水资源安全程度利用指标评定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将农业水资源安全系统利用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的评价值Y为3.518,社会经济、水资源、用水与供水子系统均处于中等偏低安全水平,评价值介于2-4之间;农业水资源安全主要影响因子有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水处理能力弱和耕地灌溉率低,为保障水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水资源效益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以延安市洛川县为例,在建立水资源效益系统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IRF)、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洛川县水资源效益系统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系统进行耦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彼此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农业万元GDP用水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先是持续减小,后有所增加,而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水平对农业万元GDP用水增大的响应却相反;2007-2015年洛川县水资源效益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增大趋势,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数逐年增大,且两者之间相关系数高达0.965;洛川县水资源效益系统与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系统之间耦合度均在0.4~0.5之间,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从2007-2010年的失调阶段发展到2011-2015年的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目标动态规划的郑州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数学和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对经济发展规划下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郑州市当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外来水供水占主导地位,污水处理回用潜力较大.提出了提高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加强雨水资源利用;拦蓄过境水,提高水资源控制能力;多用黄河水,增加可供水量;保护地下水和水环境,用好再生水等.  相似文献   

10.
范可旭  徐长江  张晶 《人民长江》2011,42(18):62-64
水资源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组成部分,是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长江流域1 553个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水化学特征、河流及湖库现状水质、湖库营养状态、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和地下水现状水质及污染等方面,对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局部区域趋向恶化;地下水现状水质总体较差,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17.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