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对缺氧状态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方法 利用氯化钴模拟缺氧状态,并应用小分子RNA干扰(siRNA)技术沉默HIF-1α基因表达。将细胞分成5组,分别是正常培养组、缺氧培养组、转染试剂组、阴性对照组和HIF-1α siRNA组。用MTT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TUNEL法、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aspase)-3蛋白定量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来测定细胞的坏死情况;用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HIF-1α、HIF-2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1)siRNA的细胞转染效率为95%~100%。在常氧条件下,终浓度100 nmol/L 的HIF-1α siRNA沉默HIF-1α基因的效率为70%;在缺氧条件下,HIF-1α siRNA沉默HIF-1α基因的效率达到97%。(2)HIF-1α siRNA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 < 0.05);细胞凋亡率在缺氧培养组、转染试剂组、阴性对照组和HIF-1α siRNA组4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IF-1α siRNA组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显著高于缺氧培养组、转染试剂组和阴性对照组(P < 0.05)。(3)HIF-1α siRNA组细胞的HIF-1α、Glut-1、VEGF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缺氧培养组、转染试剂组、阴性对照组(P < 0.05);而HIF-2α mRNA和蛋白表达在缺氧培养组、转染试剂组、阴性对照组和HIF-1α siRNA组4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siRNA沉默HIF-1α能显著抑制缺氧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Glut-1和VEGF表达,加重缺氧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坏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siRNA对人膀胱癌小鼠膀胱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HIF-1α作为膀胱癌基因治疗靶点的有效性.方法 把已稳定转染pGC-siHIF-1α的人膀胱癌细胞株T24接种至小鼠膀胱.通过CT观察肿瘤生长,应用免疫组化(SABC)检测肿瘤细胞HIF-1α和肿瘤间质CD34的水平,根据CD34表达情况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注法(TUNEL)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增值率;流式细胞仪(FCM)测定肿瘤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成瘤率低,肿瘤生长速度缓慢(p<0.05);HIF-1α水平下降(P<0.01);肿瘤微血管密度减少(P<0.01);凋亡指数升高(P<0.01);增殖能力减弱(P<0.01);G0/GI期细胞增多,G2/M期和S期细胞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HIF-1α为靶点的siRNA有抑制H1F-1α表达,遏制膀胱癌T24细胞在体内生长的作用,HIF-1 0有可能成为临床膀胱癌基因治疗的新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缺氧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质粒pcDNA6.2-GW/EmGFP-miR构建针对人HIF-1α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将V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置于含体积分数1%O_2的混合气体环境中缺氧处理6 h)、转染组、转染缺氧组(转染载体后再进行缺氧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转染组HIF-1α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组细胞HIF-1α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单层VE细胞的通透性.将上述缺氧处理替换为HIF-1α特异性诱导剂1 mmol/L二甲氧乙二酰甘氨酸(DMOG),分为DMOG组、转染DMOG组、正常对照组、转染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除通透性检测数据用荧光强度值表示外,其他数据用密度比值表示.实验结果进行组间两两t检验.结果 正常对照组细胞HIF-1α mRNA相对含量为0.765±0.069,转染组细胞HIF-1α mRNA相对含量为0.093±0.0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96,P<0.05).转染缺氧组细胞HIF-1α蛋白含量为0.591±0.029,显著低于缺氧组(2.612±0.259,t=13.415,P<0.05);转染DMOG组HIF-1α蛋白含量为0.566±0.008,显著低于DMOG组(3.243±0.551,t=6.975,P<0.05).缺氧组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41.6±11.1)较正常对照组(9.4±1.5)显著升高(t=6.238,P<0.05),转染缺氧组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13.3±4.5)显著低于缺氧组(t=5.430,P<0.05).结论 采用特异性针对HIF-1α基因的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内皮细胞HIF-1α表达,并明显抑制缺氧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V)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BUC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HIF-1α和VEGF在两种不同组织的表达和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VEGF在BUC中的阳性表达率(57.1%、72.5%),都明显高于正常组织(4.1%、6.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UC中HIF-1oα表达水平和VEGF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P<0.01).两者表达水平与BUC肌层浸润、非肌层浸润、细胞级别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在BUC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并且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大关系.因此,联合检测HIF-1α和VEGF有助于BUC的预后判断及复发风险预测,对分子靶向治疗膀胱癌也可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分为4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B组用HIF-1α小干扰RNA处理,C组用bcl-xL小干扰RNA处理,D组用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联合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HIF-1α和bcl-xL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结果 B组和D组细胞的HIF-1α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0.733±0.157、0.766±0.208,蛋白表达量下降至0.372±0.095、0.395±0.077,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细胞的bcl-xL m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0.514±0.183、0.509±0.168,蛋白表达量下降至0.447±0.097、0.410±0.089,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细胞增殖抑制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和bcl-xL小干扰RNA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手术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切除标本中HIF-1α的表达情况,Kaplan-Meier法对HIF-1α的表达,血红蛋白含量及吸烟史等变量进行分析,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多变量的影响。结果:90例研究对象年龄51~88岁,平均(68.2±9.4)岁,血红蛋白含量75~145 g/L,平均(109.5±13.9)g/L。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中位总生存期为34.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期14.5个月。不同水平HIF-1α表达组之间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吸烟史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均正相关(P0.001)。HIF-1α的表达水平越高,其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越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HIF-1α的表达水平是影响OS及DFS的独立因素(P0.05),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HIF-1α的表达水平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体外模拟CO2气腹环境,构建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RNAi表达载体,探讨HIF-1α对CO2气腹环境下人胃癌细胞MKN-45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利用密闭培养箱模拟CO2气腹,气腹机维持培养箱内压力分别为0、5、10、15mm Hg.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沉默HIF-1α前后MKN-45细胞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沉默HIF-1α前后细胞bcl-2/bax表达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标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HIF-1α前后细胞凋亡比例的变化.结果 沉默HIF-1α前15 mm Hg组细胞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为1.51±0.04、4.44±0.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584±0.06、2.01±0.06)(P<0.01).沉默HIF-1α前15mmHg组细胞bcl-2/bax比值(0.77±0.05)较对照组(1.43±0.02)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比例(11.60±2.11)较对照组(0.30±0.02)增加.而在沉默HI-1α后15 mm Hg组细胞HIF-1α mRNA(0.464±0.04)和蛋白表达(0.92±0.02)、bcl-2/bax比值(1.61±0.04)、细胞凋亡比例(0.4±0.0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2气腹环境压力为0、5、10mm Hg CO2时MKN-45细胞凋亡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压力为15mm Hg时CO2气腹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HIF-1α可能为促进细胞凋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单纯缺氧组:使用无糖培养基在低氧混合气体(体积分数94%N2、5%CO2、1%O2)中培养;HIF-1α抑制组:先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HIF-1α蛋白低表达的细胞模型,再作上述缺氧培养。两组细胞均设缺氧前(常规培养)及缺氧1、3、6、12、24h6个时相点,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培养上清液中乳酸(LA)的含量。结果(1)HK、PFK活性:与缺氧前比较,两组心肌细胞两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纯缺氧组两酶活性峰值分别为(159±13)、(298±44)U/g.HIF-1α抑制组两酶活性在缺氧1、3、6h时均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P<0.05或0.01),其峰值分别为(133±55)、(188±55)U/g.(2)LDH活性、LA含量:与缺氧前(92±12)U/g比较,单纯缺氧组细胞LDH活性缺氧后显著升高,6h时达高峰(2568±125)U/g(P<0.01),随后逐渐下降;各时相点培养上清液中LA含量也成倍增加。HIF-1α抑制组细胞的LDH活性于缺氧3h时达峰值(2125±126)U/g,明显高于缺氧前(P<0.01);培养上清液中LA含量亦较缺氧前增高(P<0.01),但增幅较小。结论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中HIF-1α高表达是细胞糖酵解持续增强的直接原因,此为心肌细胞应对缺氧环境的重要内源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siRNA靶向沉默HMGA2基因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探讨抑制HMGA2基因对T24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针对人HMGA2基因构建siRNA干扰片段,瞬时转染T24细胞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转染siRNA干扰片段48h后T24细胞蛋白表达量的变化,CCK-8法检测T24细胞增殖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T24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 转染后48h的T24细胞HMGA2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CON)和阴性对照组(NC)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HMGA2-siRNA的实验组抑制T24细胞增殖,T24细胞S期细胞比例(35.47±0.23)%高于CON组和NC组(P<0.05),实验组T24细胞凋亡率为(17.25±0.24)%,明显高于CON组和NC组(P<0.05).结论 HMGA2基因的特异性siRNA可以抑制T24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含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小片段干扰RNA(siRNA)靶序列的U6启动子表达框结构 ,观察其对缺氧条件下乳鼠心肌细胞HIF 1α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 ,分为常规培养液对照组、RNA干扰 (RNAi)组 (转染无效干扰序列Ⅳ )、RNAi抑制组 (转染有效干扰序列并按下游引物不同分为Ⅰ、Ⅱ、Ⅲ组 )。设计、合成 3对 (Ⅰ、Ⅱ、Ⅲ )含HIF 1α编码基因片段(正、反义 )和 1对 (Ⅳ )随机序列 (正、反义 )的PCR下游引物。PCR法构建U6启动子表达框及相应正、反序列表达框 ,同时转染心肌细胞。每组每时相点 5皿细胞。于缺氧 1h后 ,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其蛋白水平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验干扰效果。缺氧 6h后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HIF 1αmRNA的表达。  结果 筛选出的最佳抑制片段为Ⅱ组序列。缺氧 1h,对照组、RNAi组心肌细胞HIF 1α蛋白水平显著增高 ,Ⅰ、Ⅱ、ⅢRNAi抑制组HIF 1α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其中Ⅱ组降低最为显著 (P <0.0 1);缺氧 6h,RNAi组心肌细胞HIF 1αmRNA水平较常氧条件下明显增高 (P <0.0 1);RNAi抑制Ⅱ组未见明显增高 (P >0.0 5 )。  结论 构建的HIF 1αⅡ组表达框能有效地抑制缺氧乳鼠心肌细胞HIF 1α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瘢痕内缺氧环境减轻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烧伤后肉芽、不同时期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p53的表达,采用权重方法分别对各组瘢痕的HIF-1α、p53表达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各自规律及相互间关系。结果 随着瘢痕的成熟,HIF-1α表达强度逐渐减弱,p53表达强度在1年内逐渐增强,相互间具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 p53在瘢痕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能通过协同p53诱导细胞凋亡,减少耗氧来减轻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产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的载体并检测其抑制作用,探讨该技术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设计、合成针对HIF-1α的特异性shRNA模板序列,将其插入含有U6启动子的psilencerTM2.1-U6载体中,得到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HIF,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应用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共转染评价转染效率,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psilencer-HIF经测序分析证实与设计的完全一致,共转染24 h后质粒转染效率为(89.26±4.72)%,其产生的shRNA在PC-3M细胞中能诱导RNA干扰(RNAi),转染后48 h 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82.09%和81.61%(P<0.01);而阴性对照组HIF-1α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HIF-1α基因shRNA表达质粒,其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的HIF-1α的表达,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缺氧诱导模型和观察缺氧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氯化钴(CoCl2)构建缺氧诱导模型;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测定CoCl2缺氧诱导与SW480细胞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的时效关系(0、2、4、8、24h)和量效关系(0、50、100、150、200/μmol/L)。结果HIF-1α和Survivin基因mRNA表达与氯化钴浓度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HIF-1α基因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4h亚组出现一个表达高峰,Survivin基因在缺氧诱导4h呈现表达最高峰;HIF-1α与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在缺氧诱导量效关系(r=0.521,P<0.05)和时效关系(r=0.693,P<0.05)中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缺氧可以诱导HIF—1α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加;HIF—1α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提示Survivin基因可能与HIF—1α存在某种调控关系并在缺氧抗凋亡机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膀胱癌分级与复发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计数 (MVC)、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显示膀胱癌中HIF 1α表达 ,并用计数定量血管形成 ,回顾性分析HIF 1α表达与MVC、肿瘤分级、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HIF 1α表达 19例正常膀胱黏膜均为阴性 ,在Ⅰ、Ⅱ、Ⅲ级膀胱肿瘤中HIF 1α阳性率分别为 2 4 %、4 1%和 73% ,Ⅰ级与Ⅲ级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19例正常膀胱黏膜MVC为 0 ,在Ⅰ、Ⅱ、Ⅲ级膀胱肿瘤中MVC分别为 (39.71± 11.6 2 )、(44 .70± 11.5 2 )和 (5 2 .36± 16 .83)。其中Ⅰ级与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根据肿瘤属于初发或复发分组 ,初发组 5 1例 ,复发组 19例 ,HIF 1α阳性率分别为 35 %和 74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VC初发组和复发组分别为 (42 .6 8± 13.73)和(5 3.4 7± 12 .5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HIF 1α的表达与膀胱肿瘤MVC、分级以及复发呈正相关关系 ,提示HIF 1α表达与膀胱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可作为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小干扰RNA联合顺铂(DDP)对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HIF-1α小干扰RNA,体外培养人食管鳞癌TE-1细胞分为4组:A组用生理盐水处理,B组用DDP处理,C组用小干扰RNA处理,D组用小干扰RNA和DDP协同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HIF-1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RT-PCR法检测A、B、C和D组细胞的HIF1α mRNA表达分别为(0.5325±0.0809)、(0.5003±0.0726)、(0.0986±0.0171)和(0.0849±0.0133),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分别为(0.7280±0.0268)、(0.7115±0.1293)、(0.2362±0.0266)和(0.1917±0.0234),其中D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3±0.61)%、(29.88±3.48)%、(34.48±5.69)%、(56.37±7.99)%,其中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小干扰RNA能够提高DDP的细胞毒性作用,两者联合能有效促进人食管鳞癌TE-1细胞的凋亡,显著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X-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66例乳腺癌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表达,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 结果示 66例乳腺癌HIF-2α阳性率为42.4%,其表达随病理分期的升高而增加(P<0.01)。HIF-2α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分级无关(P>0.05),而与MVD呈正相关(r=0.685, P<0.01),与肿瘤调亡指数(AI)呈负相关(r=-0.561,P<0.01)。乳腺癌MVD与AI呈负相关(r=-0.581, P<0.01)。提示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HIF-2α对肿瘤的能量代谢和新血管生成有促进作用;微血管的形成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技术(siRNA)抑制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表达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针对AR的siRNA,用脂质体转染T24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R mRNA和蛋白的变化.转染细胞48 h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状况.结果 成功的转染T24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选出一条AR mRNA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行Western blot检测可抑制AR蛋白表达至70.3%.转染细胞48 h后,T24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率达到(25.9±5.4)%,细胞凋亡率达到21.61%.结论 应用siRNA干扰技术能有效的抑制AR基因的表达,同时可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及促进其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颅脑创伤后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制作液压冲击大鼠脑创伤模型30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测定脑损伤后3、12、24、48、72h脑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介导的X-dUTP制品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细胞凋亡、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双重标记法研究脑细胞HIF-1α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结果 对照组,有少量细胞轻度HIF-1α和TUNEL阳性表达,在脑挫伤区和伤灶周围水肿区均出现较多的细胞HIF-1α阳性表达,48h达高峰,受伤3h有少量散在TUNEL阳性细胞,48h达高峰;双重标记法得出,在挫伤区和周围水肿区,3h后有逐渐增多的HIF-1α阳性细胞,在HIF-1α阳性表达较多区域TUNEL阳性表达也增多(两者相关系数r=0.62),个别细胞还有HIF-1α和TUNEL同时表达。结论 颅脑创伤后继发性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引起细胞凋亡,HIF-1α对细胞凋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血管的形成和葡萄糖转运、糖酵解的增加是实体肿瘤的两个普遍特性,肿瘤的新血管形成及肿瘤对缺氧微环境的适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毁坏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 ischemia braindamage,HIBD)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探索HIF—1α在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对损伤神经修复重建的意义。方法新生10d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乙醚麻醉下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氮氧混合气(92%氮气、8%氧气)缺氧2.5h,即为HIBD模型;对照组分离颈总动脉,不结扎,不作缺氧处理。分别于术后4、8、24、48及72h处死两组动物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活化的半胱天冬氨酸酶3(cleavedcaspase 3,CC3)的表达,应用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实验组H1F~1a蛋白表达在术后4h明显升高,8h达高峰,24h后下降;CC3蛋白于术后4h开始表达,8h有少量表达,24h明显升高,48h及72h维持较高水平。对照组各时间点HIF1α和CC3均有极少量弱阳性表达。实验组HIF—1α和CC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逐渐增多,72h达高峰;但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极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α与促凋亡蛋白CC3表达趋势相反,HIF—1α对新生儿HIBD神经元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可望对缺氧缺血神经的修复重建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