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情志疗法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情志疗法,即运用情志相胜理论治疗情志病证或躯体病证的疗法.<内经>按五行归属,将情志与五脏的关系概括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但五志与五脏不是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情志伤人其临床所见错综复杂,既可伤及本脏,也可依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伤及它脏,或不按规律伤及脏腑.情志致病既可见形病,也可见神病,最终导致形神俱病.因此情志疗法也有"五行相胜"和非"五行相胜"情志疗法之分.由于情志致病主要影响五脏气机,故情志病证应运用情志相胜理论,并以协调五脏气机为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胡方林 《国医论坛》2002,17(3):47-48
清代名医王旭高为治疗肝病之大家 ,常以肝气、肝风、肝火立论 ,惜其《西溪书屋夜话录》详于肝病治法 ,略于病因病机之发挥。然所著《王旭高临证医案》及《环溪草堂医案》对情志致肝病颇多论述 ,故探讨之补其不足 ,以利临床使用。王氏认为 ,肝主疏泄 ,能调畅气机 ,气机调畅则气血畅达 ,人的精神情志就舒畅开朗 ,故肝与精神情志关系尤为密切。病理情况下 ,情志致病 ,也主要影响到肝主疏泄及肝主藏血的功能。王氏认为情志发为肝病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 怒则气逆 ,动风动火而发肝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在脏为肝 ,在志为怒。”一般来…  相似文献   

3.
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联系 ,情志之伤能损五脏。《灵枢·百病始生篇》曰 :“喜怒不节则伤脏 ,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肝为刚脏 ,性喜条达舒展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虚劳”等范畴 ,其发病脏腑多责之于肝。怒伤肝 ,郁闷伤肝。若情志失调 ,或愤怒 ,或抑郁 ,超过肝脏的调节限度将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则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可见 ,情志活动对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情志护理已成为护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 2 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情志状态进行调查 ,并采取相应护理…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医七情与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正常的精神刺激反应就简称七情 [1 ]。七情变化与脏腑气血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正常的情志变化不一定致病 ,但是突然或剧烈的长期精神刺激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 ,若加上人体肝的疏泄功能薄弱就会扰乱气血和脏腑的机能活动 ,导致阴阳失调而致病。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故又称内伤七情。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七情伤及五脏与否决定于心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而肝主怒 ,肝失疏泄 ,气机逆乱 ,又是情志病变发病机制的关键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 ,迅速恶化 ,如…  相似文献   

5.
<正>哮喘被称为典型的心身疾病,情绪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情绪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属于中医学情志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学说范畴,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其主要致病机制是情志的"过极"反应,导致脏腑气机升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82-2283
情志以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情志过激或持续日久则气血紊乱、阴阳失调从而致使情志病的发生。肝主疏泄,通畅全身气机,从而条畅情志;肝为"血府",主藏血,血养神而舍魂,为情志化生之源。情志病病机变化过程中,主要在气、血、痰三方面与肝失疏泄和肝不藏血互为因果,甚至恶性循环,肝的"主疏泄而藏血"的生理功能是情志发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18-719
文章介绍了黄燕教授从"情志—气机—肝轴"论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情志不畅则气机逆乱,肝失疏泄,导致五脏气血紊乱,容易诱发失眠。治疗上应注重调畅情志和疏泄肝气的结合,肝郁为根,情志不舒为本,标本兼治,方能使人体复归"昼精夜瞑"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肝主疏泄是中医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肝脏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肝脏对于人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情志活动方能正常发挥。若肝气郁结或亢逆,疏泄失职或太过,则会导致情志活动异常,出现情志类疾病。而情志病多与气机郁滞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肝与情志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因此古往今来众多医家在治疗情志病时多从肝主疏泄理论入手,十分重视疏肝调肝,这对情志病的诊疗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情志病与心肝二脏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强烈或持久的刺激,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内经》认为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然而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肝为将军之官,藏血,主疏泄,调畅情志。故心肝二脏在情志病发病及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浅论中医情志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称为七情 ,是指机体的精神状态 ,是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响。在正常情况下 ,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但突发的、强烈的、持久的情志刺激 ,超过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 ,使人体气机紊乱 ,阴阳气血失调 ,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根据辨证统一的观点 ,疾病亦可使有机整体的情志发生变化 ,从而加重或诱发疾病 ,如《素问·调经论》说 :“血有余则怒 ,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 :“肝气虚则恐 ,实则怒 ,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等。可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情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情志改变如何导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