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柴胡汤是临床常用方,出自张机(字仲景)《伤寒杂病论》,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效,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方。随着中医药的不断传承发展,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该方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导师高立珍主任医师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从事临床30载,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对经方的使用有独特的体会。该文介绍了高老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各科杂病的思路及经验:一是立足原文,方证相应,根据大柴胡汤原文,总结了如下症状作为应用大柴胡汤的指征:“按之心下满痛,或心下急,或心下痞硬”“呕不止,或呕吐而下利,或便秘,或腹胀、嗳气,或口苦”“郁郁微烦”“发热汗出不解,或寒热往来”,不必诸证悉俱,但见一证便可用之。二是异病同治,经方新用:基于传统医学“异病同治”理论,谨遵病机,结合现代医学药理作用研究,凡病机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无论何种疾病,均可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现结合高老师的三则医案探讨其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荨麻疹、皮脂腺囊肿等杂病的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鲁英杰 《光明中医》2023,(17):3321-3323
心衰病为心血管系统重症疾病,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全方组方精简,具有“和解少阳,清泄阳明”之效,为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的经典方剂,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且治疗多种疾病均有着良好的疗效。此文探讨了老年心衰病的中医病机特点及大柴胡汤的组方理论,同时对大柴胡汤加减在老年心衰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大柴胡汤加减辨治老年心衰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柴胡剂主要见于《伤寒论》少阳病篇,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内的六首方剂。通过对《伤寒论》中的柴胡剂进行归纳,论述各个方剂的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由于少阳居于半表半里,为三阴三阳之枢机,故柴胡剂具有和解少阳,疏通内外,调畅全身气机的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临床上辨证论治时,须审慎详察其病机和主症,切中病机,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大柴胡汤证病机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小柴胡汤证 ,从病机和用药上探讨大柴胡汤证蕴含的气血辨证思想 ,认为大柴胡汤能够气血同治 ,以期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经方和药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柴胡汤是张仲景名方之一,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主方,其配伍巧妙,药效卓著,一直应用于临床各科,病机属少阳阳明合病者。根据朱翠玲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伴阳明腑实病机的心系疾病,运用大柴胡汤化裁能取得较好疗效。临证中,朱翠玲教授认为运用大柴胡汤要抓住两个关键点: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证,大柴胡汤体质。心系疾病常常病情复杂或虚实夹杂,然大柴胡汤具有轻下之功不可久用以防伤正,故要随时关注患者病情进展,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运用多元分析方法对柴胡类方证的研究”的一部分。通过对113例验案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客观地阐述了大柴胡汤证的内部结构和临床运用规律。这对于深入认识方证病机和指导临床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证的形成多系外感邪气,侵袭人体,多日不解,或失治、误治而转入少阳;主症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机为“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部位;用法可以遵“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旨。小柴胡汤主要治少阳病,但在太阳病、阳明病、三阳合病、厥阴病等疾病中,只要具备“正邪分争”,有和解可能的病证,均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小柴胡汤证应与疑似证鉴别。小柴胡汤证治宜和解,汗、吐、下、温针等都应当禁用。临床多种病证只要具有“正邪分争”病机,有柴胡证“一证”表现,无论内、外、五官、妇产等科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8.
第五节大柴胡汤的适应证伤寒论说:“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第103条,“过经”原为“经过”,今参考第123条文意改,“汤”字依成本加) :“仿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第136条)  相似文献   

9.
发热是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无论何种原因均会形成郁闭而发热。大柴胡汤符合小儿发热病因、病机。本文阐述张秀华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小儿发热,把握病机,辨证运用,随症灵活加减,取其表里双解之意。通过张秀华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小儿发热的医案,介绍张师运用该方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经验,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远胜 《陕西中医》2009,30(11):1505-1505
传统观点认为,大柴胡汤是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但笔者结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大柴胡汤有关条文以及本方剂的药物组成,重新探讨大柴胡汤证的病机,认为本方证的病机是胆热郁甚为本,脾胃气机壅塞为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