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将利多卡因与丙泊酚复合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多卡因减轻丙泊酚注射痛方面,对两者之间的麻醉相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少。本研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50为麻醉深度指标,并结合血液动力学变化,探讨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预测效应部位浓度(EC)值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关系。方法 ASAⅠ或Ⅱ级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30例,诱导插管前均TCI丙泊酚镇静,靶浓度从0.5mg/L开始递增,递增梯度为0.5mg/L,每一浓度输注5min,直至OAA/S评分为0,5min后停止。监测并记录患者NTI、麻醉趋势分级(NTS)及BIS。计算5%、50%及95%患者在语言反应消失(LVC)及意识消失(LOC)时的预测EC、BIS和NTI。结果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787、0.792)。5%、50%及95%患者出现LV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2、1.8和2.5mg/L,BIS分别为78.2、68.2和59.2,NTI分别为73.9、64.9和55.8。5%、50%及95%患者出现LOC时的预测EC分别为1.6、2.6和3.5mg/L,BIS分别为74.6、58.2和41.5,NTI分别为66.2、55.8和45.3。结论 TCI丙泊酚时患者出现LVC及LOC时预测EC总是在一定的范围波动。丙泊酚预测EC与BIS和NTI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与BIS比较,出现意识状态改变时NTI数值变化范围较小,用于反映麻醉中患者LVC及LOC可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熵指数是一种较新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评估。本研究观察了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过程中熵指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TCI)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Ⅰ组行Aal监测对镇静深度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Ⅱ组根据HR、BP调控,每组25例.记录术前(T1)、插管(T2)、术中探查(T3)时的SBP、DBP,标准化丙泊酚剂量(μg·kg-1·min-1)、血压变异性(BPV),苏醒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人次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2时SBP、DBP均低于T1时(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时Ⅱ组患者的SBP、DBP高于T1时和Ⅰ组(P<0.05).Ⅰ组患者术中BPV小于Ⅱ组患者(P<0.05).Ⅰ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剂量、苏醒时间及麻黄碱使用患者均少于Ⅱ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AAI监测可以很好的反应丙泊酚靶控输注时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但副作用较多。利多卡因可增强氯胺酮的麻醉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氯胺酮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常用的给药方法为多次静脉注射,但血药浓度波动大,药物蓄积,用药量不易调控。靶控输注(TCI)可维持血药浓度的平稳,而且用药量精确,操作简便,因而更适用于小儿的静脉麻醉。本研究拟观察斜视矫正术患儿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TCI的效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静脉给药是否会影响丙泊酚靶控输注时的麻醉深度.方法 56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F_1、F_2、F_3组和C组,每组14例.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术中固定丙泊酚靶浓度,根据手术刺激调整雷米芬太尼靶浓度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F_1、F_2、F_3组在术中待麻醉深度凋整合适后分别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0.5、1、1.5 mg/kg,C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ml.记录MAP、HR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运用改良的Geller和Freye清醒评估表在停止输注丙泊酚后评估患者清醒情况.术后随访患者有无术中知晓,有无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未发现与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剂量的氟比洛芬酯静脉推注时不会明显影响丙泊酚靶控输注时的BIS和麻醉苏醒.  相似文献   

7.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调控老年人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EPI)调控持续靶控输注 (TCI)丙泊酚在老年人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分为老年组 (>6 5岁 ,Ⅰ组 )和中青年组 (2 0~ 5 9岁 ,Ⅱ组 ) ,每组 15例。诱导前静注芬太尼 2 μg/kg。丙泊酚的靶效应室浓度设定为3 5 μg/ml。两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均根据AEPI调整 ,使麻醉深度控制在 :插管时 35~ 4 5 ,切皮时2 0~ 30 ,探查时 15~ 2 5 ,关腹时为 2 5~ 35。在 8个时间点监测并记录心率 (HR)、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AEPI、丙泊酚的总量和麻醉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平均丙泊酚标准化剂量 :Ⅰ组为 10 6 4 3μg·kg 1·min 1、Ⅱ组为 12 3 6 1μg·kg 1·min 1。两组插管前时SBP、DBP、MAP同基础值相比都没有显著变化 ,但插管后 5min时与基础值比较 ,血液动力学下降在老年人中较为显著(P <0 0 5 ) ,而中青年人的较为稳定。在术中探查时其血液动力学都有所回升 (P <0 0 5 ) ,停药时、睁眼时及拔管时与基础值比较 ,血液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 以AEPI调控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对老年人麻醉是可行的 ,可保持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 ,减少老年人麻醉用药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TCI)阿片类药物对丙泊酚麻醉时大脑状态指数(CSI)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的影响.方法 8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A、B、C组分别TCI芬太尼1.5 ng/ml、雷米芬太尼6 ng/ml和舒芬太尼0.2 ng/ml;D组仅TCI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C)稳定10 min后TCI丙泊酚(维持靶控阿片类药物).丙泊酚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每5分钟递增0.5 μg/ml.试验开始后每20秒行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评分,并由电脑实时记录EC值、CSI值及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至MOAA/S为0分后调整以原靶浓度继续5 min停止研究.计算各组5%、50%及95%的患者出现丧失语言反应(LVC)、意识消失(LOC)时(LSI和丙泊酚的EC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阿片类药物组LVC和LOC出现在更高的CSI值和更低的丙泊酚的EC值(P<0.05).结论 阿片类药物明显增强丙泊酚的临床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86例,男23例,女63例,年龄18~60岁,BMI 18~25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诱导及维持瑞芬太尼靶浓度2 ng/ml组(A组,n=28)、4 ng/ml组(B组,n=29)和6 ng/ml组(C组,n=29)。三组诱导时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均为4 μg/ml,当BIS降至75时开启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设定BIS目标值40~50。计算执行误差绝对中位数(MDAPE)、摆动度(Wobble)、总体分数(GS)、BIS优良时间占比。记录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闭环期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A、B组GS明显升高(P<0.05),BIS优良时间占比明显降低(P<0.05),B组MDAPE明显升高(P<0.05),A组Wobble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C组丙泊酚靶浓度明显降低(P<0.05)。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
结论 腹腔镜手术患者复合6 ng/ml靶浓度的瑞芬太尼时,丙泊酚BIS闭环系统稳定性最佳,且能维持良好的麻醉深度,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不同靶控浓度的丙泊酚靶控输注法用于无痛人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控输注(TCI)是以药代学和药效学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目标浓度为调控指标控制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TCI和丙泊酚结合,将使静脉麻醉的深度可控性更强,如找到合适的技术指标,将杜绝人为的干扰因素。本研究拟确定丙泊酚应用TCI法在无痛人流中合适、安全的靶控浓度,观察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麻醉诱导时病人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Ce)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以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80 kg,随机分为3组(n= 20),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后开始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2μg/ml),同时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F组)、舒芬太尼0.3μg/kg(S1组)、舒芬太尼0.45μg/kg(S2组)。待病人意识消失后或BIS降至75以下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BIS降至55以下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 40-60。记录入室时(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5、10、15 min时BP、MAP、HR、BIS及Ce。结果 与F组和S1组比较,S2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5、10、15min时Ce降低(P〈0.05),但F组和S1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与S2组比较,F组和S1组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3 min时BP、MAP和HR增加(P〈0.05)。F组和S1组各时点BP、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人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价是芬太尼的7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TCI)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致患者意识消失效应室半数有效浓度(Ce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喉罩全麻下手术患者64例,男28例,女36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P组)、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1组)、中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2组)和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D3组),每组16例。麻醉诱导时分别以0、0.4、0.6和0.8ng/ml的血浆靶浓度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15min,然后以初始效应室靶浓度(Ce)1.0μg/ml靶控输注丙泊酚。每次待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与靶浓度平衡时以0.2μg/ml逐步升高丙泊酚的靶浓度,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观察和计算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Ce50及其95%CI,观察麻醉诱导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P、D1、D2和D3组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及其95%CI分别为2.30(2.24~2.36)、1.92(1.87~1.96)、1.60(1.55~1.65)和1.41(1.35~1.45)μg/ml。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效应室浓度与右美托咪定的血浆靶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84,P0.01)。与P、D1和D2组比较,D3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血浆靶浓度的升高,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_(50)逐渐降低。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0.4或0.6ng/ml能明显降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Ce50,心动过缓发生率较低,适合辅助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TCI)丙泊酚镇静对硬膜外麻醉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确定血压降低50%的靶控浓度。方法 28例择期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级,年龄17~67岁,术中采用丙泊酚TCI镇静,靶控浓度从0.4μg/ml开始,以0.4μg/ml梯度逐渐上升,直至患者入睡并维持该浓度直至手术结束。麻醉中观察并记录SBP、DBP、MAP、HR和SpO2的变化。结果 MAP和HR随靶控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降低的平均幅度分别为23%和11%。MAP降低50%的靶控浓度为6.31μg/ml。结论 硬膜外麻醉下丙泊酚TCI镇静时,达意识消失状态时的靶控浓度远低于EC50,镇静深度易于调控,血液动力学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不同输注方式对麻醉诱导阶段血浆皮质醇(Cor)、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1组(国人参数组)、G2组(Tackley参数组)、G3组(BET组),每组10例。分别于诱导前(T0)、轻拍三角肌不应即刻(T1)、气管插管过声门即刻(T2)、插管后3min(T3)、5min(T4)、10min(T5)记录HR、MAP并采集动脉血标本以测定血浆Cor、PRL。结果三组麻醉诱导期间HR、MAP随时间变化差异都无显著意义。三组麻醉诱导阶段血浆Cor、PRL的浓度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在T1时点,三组血浆Cor浓度有轻度下降,而PRL的浓度轻度增加。插管时,三组血浆Cor、PRL浓度均上升,以G3组最显著。结论G1组对应激反应的控制优于G2、G3组。麻醉诱导期间血浆Cor、PRL的浓度变化可用于判定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靶控输注效应室靶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of effect-site,Ce)的变化,探讨血浆食欲素A与丙泊酚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择期手术患者66例,男31例,女35例,年龄40~60岁,ASAⅠ或Ⅱ级,于术前1 d根据PSQI量表得分分为两组:睡眠障碍组(SD组,n=32)和正常睡眠组(NS组,n=34)。入室后常规心电监护、面罩吸氧,留取静脉血检测血浆食欲素A浓度。在BIS监测下进行丙泊酚阶梯式血浆靶控输注,初始血浆靶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of plasma,Cp)设定为1.0μg/ml,当Ce达到1.0μg/ml后,每30秒以0.2μg/ml递增Cp,并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意识消失。继续每30秒以0.2μg/ml递增Cp直至BIS<60稳定30 s以上,停止增加Ce稳定5 min后停止输注。停药后每30秒轻拍并呼唤患者姓名直至有反应。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Ce(Ce1)、BIS<60稳定30 s以上对应的丙泊酚Ce(Ce2)和苏醒时丙泊酚Ce(Ce3)。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Ce与食欲素A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NS组比较,SD组丙泊酚Ce1[(2.53±0.26)μg/ml vs(2.38±0.30)μg/ml]、Ce2[(3.30±0.35)μg/ml vs(3.15±0.28)μg/ml]和Ce3[(1.76±0.38)vs(1.59±0.26)μg/ml]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血浆食欲素A浓度明显升高[(75.09±16.50)pg/ml vs(39.96±13.78)pg/ml,P<0.05]。NS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Ce1、Ce2、Ce3均存在中度正相关(r=0.636,0.578,0.344),SD组血浆食欲素A浓度与Ce1、Ce2、Ce3也存在中度正相关(r=0.635,0.415,0.467)(P<0.05)。结论术前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需要更高的效应室靶浓度,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血浆食欲素A浓度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析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结果:麻醉诱导时收缩压由诱导前的(142±25)mmHg降至(103±21)mmHg,平均动脉压由(99±18)mmHg降至(65±15)mmHg,心率由(78±16)次/min降至(65±14)次/min,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无显著变化,无一例有插管反应。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13±6)min,呼之睁眼时间(9±5)min,拔管时间(14±7)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5±6)min,离开手术室时间(21±9)min。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时,麻醉诱导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靶控输注(TCI)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心功能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低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L组)和高浓度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H组).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诱导,术中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60,L组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Ce)为4~8 ng,ml,CPB期间维持Ce 2 ng/ml;H组瑞芬太尼Ce为8-12ng,ml,CPB期间维持Ce 4 ng/ml.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管活性药应用及术后恢复情况,测定麻醉诱导前即刻、劈胸骨后5 min、心脏复跳后5 min和术毕时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浓度.结果 2组术中循环稳定,血管活性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发生术中知晓,术后无明显低血压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所有患者痊愈出院.与L组比较,H组切皮前和CPB前心率减慢(P<0.05),劈胸骨后5 min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酚靶浓度较低,术中异丙酚总用量减少(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TCI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时,当瑞芬太尼ce为4~12 ng/ml时,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恢复好;Ce为8~12 ng/ml时可减少异丙酚用量,减轻CPB前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分别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及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组(R组,靶浓度为4ng/ml)和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分别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靶浓度为4μg/ml)行静脉全麻,观察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镇痛效果、呼吸抑制、HR、MAP、SpO2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R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低于F组和S组(P<0·01),麻醉恢复时间显著高于F组和S组(P<0·01),R组的丙泊酚总用量、吸宫时术中最低SpO2、术中体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均低于F组和S组(P<0·05,P<0·01),R组的呼吸抑制显著高于F组和S组(P<0·01)。结论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复合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的麻醉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其镇痛效果优于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的麻醉方法,但要注意雷米芬太尼呼吸抑制作用较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时脑脊液浓度、效应室浓度以及BIS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犬12只,以3μg/ml为效应室靶浓度进行靶控输注15min。取脑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异丙酚的浓度。同时监测BIS以及血液动力学和呼气末CO2。结果 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后,模拟血浆浓度与效应室浓度在10.9min时达到平衡,并维持在3μg/ml的靶浓度水平。15min停止输注后模拟血浆和效应室浓度逐渐衰减。脑脊液峰值浓度约为0.29±0.14μg/ml,但各时点的浓度值均比效应室浓度低(P<0.05),平均为效应室浓度的18·7%。BIS与脑脊液浓度均在5min达到峰值,而效应室浓度相对滞后。且BIS与脑脊液浓度的相关性(γ=0.9195)优于效应室浓度(γ=0.554)。给药后犬的血压下降但未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结论 靶控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时,效应室浓度与BIS的变化不完全一致可能是药代动力学参数造成的差异。脑脊液浓度与BIS相关较好,比血药浓度更能反映效应部位的药代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