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光合细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是环境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光合细菌(PSB)以其特有的生理特性和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综述了光合细菌降解较复杂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降解机理、有关的降解酶类和降解性质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扩大光合细菌实际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及大气等环境介质中,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生物电化学系统是一种高效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电化学对微生物的刺激,增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提高污染物降解效率。介绍了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综述了生物电化学系统在处理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有机染料类化合物、卤代烃类化合物和其他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应用情况以及生物电化学系统耦合其他降解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生物电化学系统是目前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较有前途的方法,分析了生物电化学系统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可从能代谢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电极及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筛选、电子转移机制的理论分析2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朝成  吴光锐 《化工进展》2019,38(4):1775-178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比表面积较高、孔径尺寸可调、结构可设计和可以功能化的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基于MOFs的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近年来MOFs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MOFs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领域的研究情况;介绍了MOFs及其特性;说明了MOFs复合材料的负载方式;总结了MOFs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同时,阐述了MOFs复合材料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MOFs复合材料在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方向是合成形貌多样、结晶性能好的新型高稳定性材料以及开发新的MOFs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对硫化物生物催化降解的自养微生物、兼性营养菌与异养菌的分离与性能研究进展,固定化功能性细胞或酶对硫化物的生物催化降解以及硫化物氧化酶的催化机理及酶学特征,并展望了硫化物生物催化降解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王有昭  潘元  吴宗庭  周爱娟  朱彤 《化工进展》2016,35(12):4033-4041
近年来,以电活性生物膜为基础构建而成的生物电化学系统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功能主要包括废水的处理和能源回收等。本文根据电活性生物膜在阳极与阴极功能的不同,介绍了阳极电活性生物膜以直接或间接方式为主的电子传递机制,其具备从多种污染物中回收电子的能力;阴极电活性生物膜具备高度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可以催化难降解污染物的还原降解。与此同时,本文也分析了电活性生物膜在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包括较低的阳极产电功率密度以及阴极还未清晰的电子传递机制等问题。本文的分析表明,根据实际废水成分的不同,需要控制电活性生物膜群落的结构,实现不同功能微生物在电活性生物膜的协作,并通过对实际废水进行预处理,或者对电极材料进行优化来辅助电活性生物膜的催化过程,有助于达到高效去除废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过氧单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生物炭是可再生或废弃生物质碳化的固体产物,水热碳化是生物质资源化的低耗能过程,它的主要产物是水热生物炭(HC)。由于HC具有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其表面组成和结构较易进行优化调控,HC作为一类新兴碳基功能材料用于催化活化PMS的AOPs过程对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的高效去除提供了新的途径。文中从HC的生物质来源、合成方法及其活化PMS的机制、影响因素和应用等方面,阐述了HC/PMS体系去除水环境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HC催化活化PMS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木素生物降解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白腐菌主要的木素降解酶的作用机理及它们在木素降解时的协同作用。并系统地概述了木素降解酶的基因结构、基因的表达调控、基因的定位及基因的体外表达。  相似文献   

8.
Rhodococcus rhodochrous IGTS8 (ATCC 53968) was shown to be capable of utilizing 2-chloroethyl ethyl sulphide (CEES) as the sole source of sulphur for microbial growth. 2-Chloroethanol and a compound tentatively identified as 2-chloroethanesulfinic acid have been detected as metabolite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carbon—sulphur bonds were cleaved in CEES prior to hydrolysis of the chlorine atom.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Rhodococcus rhodochrous IGTS8 may be useful for the biodetoxification of the chemical warfare agent mustard (2,2′ dichlorodiethyl sulphide).  相似文献   

9.
宋亚瑞  马健伟 《广东化工》2012,(12):100+117
Fenton试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高效降解各种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Fenton反应的实质是通过Fe2+和H2O2作用引发的HO.链式反应。为提高Fenton降解效率,应全面了解HO.在Fenton体系的生成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主要介绍了Fenton反应机理及影响氧化效率因素,并对Fenton反应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从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的限制因素入手,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BS)强化生物降解效果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代表性成果,解释BS对生物降解过程强化作用机理,包括增溶作用、增加细胞吸附PAHs、促进微生物摄取PAHs等;讨论了BS的生物毒性、生物降解性和吸附性对降解过程的抑制效果。分析出强化效果受多污染物相互作用、环境因子、BS体系、土壤构成等因素影响。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科学研究大多只在实验室规模上进行,应用到场地修复之前仍需要许多改进。场地修复时使用合理复配体系可提高去除效率,非常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酰胺类除草剂甲草胺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甲草胺微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甲草胺是一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芽前除草剂,也是普遍存在的危险且难矿化的有机污染物。在被污染的土壤中,有氧条件下的生物降解是其归宿的主要过程。部分土壤微生物能以甲草胺为唯一碳源和能量的方式进行代谢,但共代谢是去除土壤中母体化合物的主要途径。介绍了降解的甲草胺微生物及其主要代谢产物,但因为缺少实验室条件下足够的矿化信息,还不能提出完整的代谢路径。建议继续加强高效降解微生物(群落)的筛选,澄清甲草胺的代谢途径,应用宏基因组学的新技术发掘新的降解基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程微生物(群落)在原位生物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法降解氰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涂饰和采矿等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氰化物,产生的大量含氰废水对人类以及动植物形成严重威胁。工业上通常采用化学法处理含氰废水。某些微生物也可以氰化物作为氮源和碳源,将其降解为氨和碳酸盐等低毒性化合物。从经济角度来看,生物法比化学法成本低且效率高。综述了生物法降解氰化物的机理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玲  高秀哲 《河北化工》2009,32(6):64-65
介绍了TiO2光催化氧化法降解废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TiO2纳米粉体和TiO2薄膜的研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别介绍了悬浮式光催化反应器和固定式光催化反应器,讨论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碘酸盐活化方式、活化机理和相关自由基种类等方面,叙述了国内外高碘酸盐高级氧化体系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方面的工作.基于氧化剂为高碘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氧化能力强,能在较宽的pH范围内高效降解包括抗氧化能力极强的全氟辛酸(PFOA)在内的多种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依据目前的研究现状,结合实际需求,认...  相似文献   

1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人类在享受工业化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它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困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工业化的伴生物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该文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危害以及治理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近年来磷钨酸在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