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直流充电桩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车辆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分析目前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中常见故障的故障原因,指出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根据分析的典型原因进行针对性改进升级,以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与可靠。此外,根据目前充电桩的现有故障类型,给出了直流充电桩的故障代码解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计费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够高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处理器ARM Cortex-A8控制的直流充电桩计费控制系统。首先根据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计费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接着对系统硬件的主要模块进行选型、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设计、对主要通信方式进行选择、再对计费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程序设计,进而实现了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计费控制、GPRS短信发送和掉电存储等功能,提高了直流充电桩计费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某企业所用机器人焊枪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策略,文中收集其现场故障数据,对其故障数据类型及主要故障形式进行研究;利用可靠性统计分析理论,依据故障间隔时间样本,对故障数据进行分布拟合,找到其分布规律,确定数据分布函数形式。应用可靠性理论的FMEA方法,分析机器人焊枪零部件的故障形式,并按照其危害度汇总整理成表。运用三角白化权函数,以危险度和发生频率为评价指标,对故障形式和设备零部件进行定性评价,构建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分析机器故障数据分布函数,得到设备的MTBF为3 322.88 h。根据灰色综合评价体系,将故障形式和零部件的危险度和发生频率进行等级分类;依据灰色评价体系所得结果,建立了以机器人焊枪的MTBF为维修周期的针对该企业机器人焊枪的预防性维修策略并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4.
鱼永平 《机电信息》2011,(15):136-137
全面分析了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的特点与设计原则要求,即其具有系统故障模式多样复杂化、机械零部件通用与标准化程度低和零部件故障不确定等特点,其可靠性设计要求传统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结合、定性和定量设计结合及可靠性设计与耐久性设计结合.最后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可靠性设计机械系统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存在基础设施不足、充电慢等问题,本文根据“十四五”充电设施发展规划,开展直流充电技术研究。首先分析直流充电桩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功率和能量流动需求确定直流充电模块的AC/DC、DC/AC变换电路,并且提出光储充电站的应用架构。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直流充电模块的有效性,且提出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相似文献   

6.
面向生命周期的完整产品总体设计方案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促进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从产品/服务集成角度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优选.分析了面向生命周期的完整产品总体设计方案的内涵,建立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保证定量指标评价的客观性与解决定性指标评价的模糊性,在决策过程中,分别运用信息熵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方案定量指标i乎价值直接由指标数值规范化得到,定性评价值则利用群决策方法确定,最后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方法,实现方案的排序与优选.该方法应用于水平定向钻机完整产品九种不同总体设计方案的决策,考虑设计与决策过程的不确定或模糊性,分析了不同群决策算子及决策风险对方案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完整产品总体设计方案决策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黄伟杰 《机电信息》2020,(24):127-128
针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充电模块的故障检测,介绍一种通用型充电模块试验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对其技术方案及优势进行分析,并具体论述其使用方法。该装置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直流充电模块在投入在运直流系统前无法进行检测的行业痛点,确保在运直流系统的安全,同时使现场故障处理工作一次性完成,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吴潇伟 《机电信息》2023,(18):16-20
EPR三代核电厂机组常规岛直流系统LAW/LAV主要是向交流不间断电源、常规岛配电盘、发变组保护等设备提供动力、控制和保护电源。当前常规岛直流系统LAW/LAV仅有一路充电装置电源,当充电装置发生故障时,完全由蓄电池带载,无其他电源可用。为解决常规岛直流系统LAW/LAV的充电装置故障导致下游重要负荷失电的问题,同时提升常规岛直流系统LAW/LAV的电源冗余性及可靠性,需要为常规岛直流系统新增备用充电装置。鉴于此,介绍了一种增加热备用充电装置的设计方式,可提升EPR三代核电厂常规岛直流系统LAW/LAV的电源可靠性及冗余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管理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系统设计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系统的数据集成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在本文的分析下能够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充电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迅猛增长,各国的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协议却不尽相同,这就使得电动汽车在不同协议标准的国家无法进行充电使用。目前国际上直流充电是以PLC通信和CAN通信为主导,现根据该需求,设计出一种基于STM32的国欧标直流充电通信转换设备,该设备一端以PLC通信与欧标直流充电桩通信,另一端以CAN通信与国标电动汽车通信,以STM32F105为控制核心进行数据交互转换,达到两套通信协议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充电桩中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实时测量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的充电桩电压电流采样电路结合数字滤波进行实时测量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交流充电桩输入电压与电流实时采集数据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在随机扰动情况下交流充电桩电压电流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例的网络化可重构模块设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模块知识的重用性和模块的可重构性,针对现有模块设计缺乏对模块设计知识充分重用的缺点,提出了面向网络化实例推理的可重构模块设计方法。依据实例推理的模块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模块设计实例检索机制。在检索中对模块采用统一数据结构进行实例描述,通过模糊粗糙集对模块特征属性进行动态约减和权重计算,通过相似度算法进行匹配找出合适的模块实例。以参数化模块实例为基础,通过对实例的重构获得所需模块。以包装企业为例,开发了基于实例推理的网络化模块设计系统,实现了基于实例推理的网络化可重构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3.
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其核心零部件激光测距组件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性能。本文基于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对激光测距组件工作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测距组件普适的环境可靠性模型及其试验评价方法。以测距精度作为研究对象,以可靠性评价因子Rs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测距组件可靠性函数通用表达式。采用自主搭建的测距精度检测平台,对5种型号的组件样品进行了测距精度环境可靠性试验及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仅有1款样品的Rs值小于1,表明其环境可靠性水平较高;其他4款样品在防水防尘及盐雾试验后的Rs均大于1,存在失准或失效现象,暴露了产品在设计及应用中的薄弱环节。试验及评价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环境可靠性模型及其定量评价方法的通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论文设计的太阳能智能充电系统,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经过DC/DC变换电路处理后,为蓄电池充电。整个系统由DC/DC变换电路、处理器模块、A/D采样电路、脉宽调制控制器、显示电路和电池组组成。系统通过脉宽调制对电池充电过程进行单片机智能控制,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及电池的使用效率,达到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汽车"新四化"背景下,电动汽车的销量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但因电动汽车续航受限,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与充电桩的建设与运营情况有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了国内充电桩建设现状,分析了目前市场上充电桩的发展问题,给出科学合理的充电桩运维及安全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液压静力压桩机是一种大型桩基础施工设备,其工作可靠性问题十分重要,由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灰色模糊特征,传统的评价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本文利用模糊灰色理论,构建了基于模糊灰色理论静力压桩机工作评价可靠性模型,经过试验研究证明,利用该方法对静力压桩机进行评价,其评价精度、可靠性较传统方法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某型机炮模拟器主要包括单片机电路、电源模块接口、冷气装弹部件等组成,用来模拟机炮与飞机间的电信号传输、冷气工作时序、武器工作时序.  相似文献   

18.
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路灯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MPPT跟踪算法中的扰动法来进行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设计了DC/DC电力变换电路,并基于PIC16C712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智能型太阳能路灯的控制器。它集太阳能电池板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和蓄电池的充放电管理功能于一体,能对蓄电池起到有效过充电和过放电保护,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太阳能路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MVC模式的网上订票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系统开发所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即MVC模式,同时,分析了客户的业务需求,并对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实现进行了描述。基于MVC模式的网上订票系统,将显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分离,以实现代码重用和易于修改,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复用性和可维护性,达到提高软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旭  齐向东 《机电工程》2014,(3):393-396
针对当前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严重不足以及不能及时充电的问题,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智能监控技术、REIP无线射频技术以及CAN总线技术应用到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设计与研究中。开展了无人值守的智能电动车充电桩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兼备CAN总线网络通讯功能和无人值守功能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软件设计方法和硬件结构组成方案,把每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视为一个智能节点,建立了上位机组态监控和下位机数据采集相互结合的系统整体框架。在组态软件MCGS上对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了模拟演示试验,并对电池充电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能够快速地为电动汽车充电,并且具备完善的远程通信和监控功能,保证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