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位多囊肾误诊为卵巢囊肿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玉标  李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57-3658
我院于2009—02收治1例多囊肾误诊为卯巢囊肿的患者,现报道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4岁,未婚。患者因发现下腹部肿物1个月要求治疗。患者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盆腔肿物,被当地医院认为右侧卵巢囊肿,患者无自觉症状,无月经周期及月经量改变。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父亲、母亲家族中均未发现多囊肾患者),父亲健在,  相似文献   

2.
<正>病例资料者女,55岁,2个月前自行触及左下腹包块,直径约5 cm。患者绝经5年,既往月经规律,月经量多,中度痛经。2015年曾行体检,妇科超声未发现卵巢囊肿。患者1个月前外院体检,妇科超声提示子宫肌瘤(17 mm×16 mm),建议随访。左侧卵巢囊性结构,98 mm×93 mm,建议经净3 d内复查。实验室检查:AFP 4.39 ng/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超声短期随访,观察出血性卵巢囊肿的声像图变化特征.方法 对72例可疑出血性卵巢囊肿的患者,经腹超声分别于检出后1、2、3、6个月复查,记录肿块大小及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 经超声短期随访肿块消失,最终诊断出血性卵巢囊肿患者共65例,诊断符合率90.3%.结论 超声短期随访可以提高出血性卵巢囊肿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11-4712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的13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观察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手术3个月后卵巢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E2、LH、FSH、窦状卵泡个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等优点,利于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相比于传统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优势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2个月"于2018年9月12日入院。2个月前行彩超检查提示:盆腔包块。病程中无异常阴道流血,无腹痛、腹泻,无心悸、乏力。近10年顽固性便秘,每4-5天排便1次。孕2产2,51岁自然绝经。既往:15年前因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及术后病理不详。妇科查体:外阴发育正常,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子宫前位,形态、大小正常,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51-152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分别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性激素水平与卵巢功能评分,统计术后1个月出现卵巢功能减退患者。结果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FSH、LH水平明显上升,E2水平明显下降,卵巢功能评分升高,差异显著(P0.01);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性激素水平与卵巢功能评分虽有变化,但无明显差异(P0.05)。88例患者中有41例(46.59%)出现卵巢功能减退,其余为正常,无卵巢功能衰竭病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会一定程度降低卵巢功能,术中应注意对卵巢功能的保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66岁,咳嗽、咳痰2个月,体检发现双肺阴影1d于2005年4月7日入院。于2个月前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黏痰,未及时就医。入院前1d体检发现双肺散在斑片状及左下  相似文献   

8.
惠海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46-1846,1848
作者遇到输卵管血肿扭转坏死误诊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因体检时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伴疼痛4 d为主诉,门诊诊断为下腹部包块性质待查:卵巢囊肿蒂扭转或急性盆腔炎,收住妇科.患者2个月前体检时发现下腹部包块,在门诊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近4 d来下腹部疼痛加重,伴肛门坠胀痛,恶心,胃痛.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 阴道:畅通,宫颈:肥大、无糜烂、内口有一0.5 cm×0.5 cm大小的息肉,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欠佳、质中,压痛(+),附件: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7 cm×8 cm大小的包块,质硬,压痛(+)活动正常,左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济源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对照组采取单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个月、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略有下降,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略有升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雌二醇、孕酮、睾酮水平明显下降,卵泡刺激素及促黄体生成素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采取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患者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照组50例患者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3个月后性激素水平、囊肿清除率与安全性,并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3个月雌二醇(E2)水平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卵巢囊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康复进程,提高囊肿清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手术后创面止血方法的选择对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按照囊肿创面不同处理方式分为电凝组42例和缝合组42例。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方法,缝合组采用镜下缝合止血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6个月检测LH、E2、FSH、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窦状卵泡数目(AFC)卵巢功能状态指标,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电凝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凝组各时段FSH高于缝合组,E2、PSV、AFC显著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电凝组发生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减退、心悸及潮热情况明显高于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术后不同止血方式均对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其中电凝止血法较缝合止血法对患者影响较少,且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和卵泡刺激素(FSH)检测评价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储备能力。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各51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育龄期健康女性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电凝组、缝合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对照组的AMH、INHB、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阴道超声各指标水平。结果电凝组与缝合组术后1、4、8个月的INHB及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E2水平及术后1、4、8个月的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与缝合组术后1、4、8个月的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指标方面,电凝组与缝合组术后1个月的窦卵泡数(AFC)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个月的AF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凝组与缝合组术后1、4、8个月的卵巢动脉搏动指数、卵巢血流阻力指数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储备能力与INHB、AMH及FSH水平关系密切,INHB、AMH及FSH水平检测可很好地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的卵巢功能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以"颈前肿块8个月,吞咽不畅15d"为主诉,于2009年11月5日入住本院。8个月前患者于体检时发现颈前肿块,当地医院未明确诊断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15d前患者出现吞咽不畅症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03-3704
选取我院2010~2013年来我院就诊并经我院专家确诊的卵巢囊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其中术中使用创面缝合止血患者50例,使用双极电凝止血5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术后1、3及6个月检查患者的血清E2、FSH、LH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患者与创面缝合止血患者在术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别,术后一个月差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E2水平明显下降,术后六个月各项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于患者的卵巢功能在短期内会出现较小影响,长期可恢复正常,但是其止血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得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9岁,因胸闷、憋喘3年,加重6个月于2008年8月413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憋喘症状,渐进性加重,休息后不能缓解。近6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症状发作时轻时重,重时夜间不能平卧,为求诊治来我院。10个月前曾行右侧卵巢囊肿摘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位舒适度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我院收治的 100 名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 名 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行体位舒适度护理 服务。分析并对比两组的体位舒适度、康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体位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于实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体位舒适度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加快患者的康 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罗勇  杨玉琼  李平 《华西医学》2014,(6):1129-1130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69岁。因“发现肝脏占位6个月,双侧季肋区疼痛3个月”于2012年5月5日起就诊于我院。患者2011年11月外院体检时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肝实质内探及大小约3.0cm×2.2cm低弱回声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采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卵巢储备功能[抗苗勒式管激素(AMH)、雌二醇(E2)]以及致炎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统计随访1年期间卵巢囊肿复发率、妊娠率。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AMH水平降低、E2水平升高,且观察组AMH、E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TNF-α、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金消结胶囊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可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8岁,孕5产5,均为顺产。因"体检发现宫颈CINⅡ"于2006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内仅有1次性生活,事后曾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未予重视,月经正常。入院前1个月至外院体检,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提示CIN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对性激素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B)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行卵巢囊肿腹腔镜剔除术治疗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缝合止血的3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电凝止血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均随访至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并对比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血清AMH、INHB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AMH、INHB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雌二醇(E2)水平低于术前,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在腹腔镜剔除术中采用缝合止血的效果较好,对血清AMH、INHB水平的影响较小,利于卵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