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勘探程度较低的乌什凹陷在乌参1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气流,那么该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前景如何呢?综合多种资料分析认为,该区构造演化可大致分为:泥盆-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纪、早第三纪-晚第三纪中新世、晚第三纪中上新世-第四纪等5个阶段;区内发育石炭-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3 套主要优质烃源岩,是该区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资源基础和保障;下第三系、白垩系储层发育,与上覆盖层组成多套储盖组合,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场所;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成藏表现为晚期供气、晚期运聚、晚期成藏及再聚集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乌什凹陷具有非常优越的石油地质条件,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最为重要和现实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发育下白垩统。南一段为主要烃源岩层,南二段是良好储集层,大一段泥岩封闭性好、分布广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三者构成一套下生上储的正常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凹陷油气平面分布受有效生烃中心控制,纵向受主力烃源岩层控制,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扇三角洲和湖底扇砂体是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巴彦塔拉和乌东地区是下步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乌什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乌什凹陷重磁非地震资料和新老地震剖面的地层及构造特征进行了解释,确定了乌什凹陷的盆地结构和断裂构造格架,分析了中生界的地层分布特征,对乌什凹陷的构造区带进行了重新划分。结果表明,乌什凹陷构造样式在东、西向有一定差异,可分西、中、东3个次级凹陷以及西、东2个低梁带,中生界主要分布在乌什凹陷东部。对乌参1井及邻区沉积储层研究表明,乌什凹陷白垩系扇三角洲相砂砾岩物源来自温宿凸起,与北部和东部沉积体系有较大差别。凹陷内白垩系砂岩储层发育,总厚度约为200~300m,纵向上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阿瓦特河剖面的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新发现了一套更好的湖相灰黑色泥质泥晶云岩源岩。烃源岩评价结果表明,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母质类型好,成熟度适中,生油潜力巨大;西部石炭二叠系海相源岩的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丰度低,综合评价其生油潜力相对较差。乌参1井油气源对比和成藏研究表明,其油气不同源,天然气来自侏罗系陆相腐殖型源岩;原油来自侏罗系恰克马克组湖相腐泥型母质。乌参1井为常温超高压层状富含油凝析气藏,其成藏机制为:异常压力封存箱内,侧向运移供气,沿断裂或不整合面充注,择优富集,晚期成藏。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乌什凹陷东部低梁及其南翼陡断阶带是最有利的油气运聚成藏区带,它们具有类似于却勒地区的有利成藏条件,是目前石油勘探的最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凹陷位于英吉苏凹陷以东,它们同处于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油气勘探已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罗布泊凹陷进行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圈闭发育程度、烃源岩评价、储集盖组合等分析,认为罗布泊凹陷与英吉苏凹陷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和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同样具备获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三水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水盆地生油岩以下第三系布心组为主,其中布二段生油岩干酪根以Ⅱ型为主,属较好生油岩。储层类型多样,以布三段砂岩孔隙型储层为主。生储盖组合条件好。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以自生自储构造油气藏为主,并具有油层埋藏浅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位于蒙古国中部的尼尔金盆地是一个中生代裂谷盆地,目前仍处于勘探早期。盆地内下白垩统湖相泥岩和纸状页岩具有很强的生油能力,下白垩统的煤系地层及上二叠统-下侏罗统中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和煤层是可能的气源岩;盆地内广泛分布着3套储集层;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的泥岩是潜在的盖层;存在多种生储盖组合及远景圈闭类型。通过对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尼尔金盆地很可能形成多套含油气层系和多种油气藏类型,推测在盆地中部和南部会有大的油气藏存在。  相似文献   

7.
中非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穆格莱德盆地位于中非走滑断裂带的东端南侧,是一个中,新生代内陆断陷盆地,;福拉凹陷位于该盆地的东北部,东西宽约41千米,南北长近120km,面积约5000km2,近南北走向。该凹陷的石油地质勘探始于1979年,先后开展了重力,磁力,地震,钻探等工作,80年代在凹陷东南部钻井2口,在白垩系见到油气显示和极好的烃源岩,2000年又钻探一口区域探井,在白垩系发现77m/14层油层,经试油获得230m3/d高产油流,证实该凹陷具有较大勘探潜力,本文力图根据现有的地质,。地震及钻探资料,通过对该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分析,预测其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8.
洞庭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远景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洞庭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江南隆起带的中段,前白垩纪是扬子准地台的组成部分,白垩纪-第三纪成为断-陷-坳陷型内陆沉积盆地,古近系在全盆地分布广泛。洞庭盆地主要有二叠系和古近系2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已达成熟或过成熟演化阶段;二叠系裂缝性泥岩、白垩系砂岩以及古近系裂缝性泥岩、砂岩为主要储集层;主要有3套生储组合:二叠系自生自储,二叠系生白垩系储,古近系自生自储。由于盆地的油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二叠系,因此,研究洞庭盆地二叠系的展布应是盆地油气勘探获得突破的关键。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9.
缅甸伊洛瓦底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洛瓦底盆地是缅甸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西部深坳带是主要含油气区,始新统发育朗欣组、塔本组和尧河组三套烃源层,为钦敦凹陷、沙林凹陷和皮亚凹陷的主要供烃层系;中新统标贝组为三角洲凹陷的主要供烃层;始新统塔本组、蓬当组及渐新统和中新统砂岩储集体发育。下生上储垂向运移成藏和自生自储侧向运移成藏为其主要油气成藏模式。烃源条件、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方向控制了油气富集,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柴窝堡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窝堡盆地面积2880km2,是一个小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它与准噶尔盆地之间隔有大断裂带和石炭系基岩凸起,其下可能存在前寒武基底硬块。中石炭世至二叠纪,柴窝堡地区为博格达裂谷和博格达残留海湖泊的一部分,侏罗纪末期因博格达山隆升而演变为山间盆地。柴窝堡盆地分为4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中达北凹陷面积1200km2,是石油勘探的远景区,其内的圈闭类型以背斜为主。盆地内发育两套生储盖组合,油、气资源量十分丰富。盆地内的局部构造被评价排队,分为4类,有3个可供优先勘探的有利构造。  相似文献   

11.
秘鲁Maranon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秘鲁Maranon盆地是安第斯山山前的前陆盆地之一。结合该盆地的勘探历史和勘探现状,对相关的钻井、物探以及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石油地质综合分析,评价了该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及其勘探潜力。Maranon盆地内有三叠-侏罗系的Pucara组和白垩系的Chonta组两套主要烃源岩,分别于晚侏罗世和始新世开始成熟生烃。Pucara组生成的原油运移至该组地层的剥蚀面,充注至白垩系,但遭到后期造山运动的破坏,通过再次运移聚集成藏;Chonta组生成的原油向盆地东北部运移聚集成藏。盆地内的圈闭类型有背斜、断鼻、断块和地层圈闭等,可能发育多套储盖组合。Maranon盆地西部逆冲-前渊带和无古生界构造圈闭背景的白垩系圈闭、Pucara组碳酸盐岩圈闭以及白垩系Chonta组以下地层潜在的含油气圈闭是该盆地3个重要的潜力勘探领域。图4表1参24  相似文献   

12.
古达米斯盆地位于北非撒哈拉地台,属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主要发育北东-南西向低幅构造。盆地共经历了4次大的构造运动,沉积了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和中新生界巨厚的沉积盖层,石油地质条件非常优越。盆地内最重要的生油岩是志留系Tanezzuft组和上泥盆统Aouinet Ouenine群放射性海相页岩;共发育6套砂岩储层,主力储层是三叠系砂岩;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的蒸发岩和泥页岩沉积在盆地内广泛发育,成为区域盖层,有效封堵了油气。此外盆地内圈闭类型丰富,各成藏要素之间的时空配置关系良好。目前盆地勘探目标是浅层构造圈闭为主,但近年的油气发现表明,在深部远景区、地层圈闭以及盆地利比亚部分的三叠系储层同样具备较大的勘探前景,或将成为下一步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岩心成分、粒度及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对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西北部渐新统崖城组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崖城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岩性以粗碎屑岩为主,夹多层薄煤层并含有海相自生矿物海绿石;粒度累积概率曲线类型多样,兼有牵引流和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特点;层理类型包括平行层理、沙纹交错层理、均质层理和潮汐层理等,此外还发育冲刷面及变形构造,反映了复杂多变的水动力环境.对测井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研究区崖城组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模式,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为断陷早期平衡充填背景下发育于箕状断陷主断裂隐没端附近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海南隆起和崖城凸起.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的煤层可作为良好的气源岩,与以粗碎屑岩为主的储层组成了有利的生储配置,对崖城13-1气田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焉耆盆地是在海西运动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含煤沉积盆地。从盆地形成演化、烃源岩条件、储集层、盖层及储盖组合、圈闭类型等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出发, 对烃源岩的生烃史、储集层特征和演化进行了研究, 认为焉耆盆地主要有2 期油气生成和成藏事件。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分布在博湖坳陷, 平面上可划分为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和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 纵向上可划分为侏罗系原生型含油气系统和古近-新近系再生型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5.
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运聚成藏历史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影响吐哈盆地台台北凹陷油气运聚成藏的古流体动力的分布及其演化特征入手,阐述了流体动力背景下的排烃时期、排烃范围,二次运移方向和有利汇聚区分布,并对该凹陷的成藏历史进行了分析,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的主排烃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上新世至今,且在不同地区二者的发育程度各异,早白垩世中东部排烃率较高,而在上新世以后中西部排烃率较高,该地区流体势分布具一定继承性,分布于高势区之间和外围的相对低势区是油气二次运移的指向区,依据油气汇聚条件,将其划分为最有利,有利与较有利3类。根据生烃与排烃史,流体压力与流体势演化史的发育特点,台北凹陷内大体可划分出两个侏罗系油气成藏期,其一为早白垩世,其二为第四纪,第一成藏期的成藏活动主要发生于凹陷中东部,小草湖,丘东及其周围地区应是当时油气运移的指向及最有利的聚集地区;第二成藏期内活跃的成藏作用主要发生在中西部地区,东部的古油气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与补充。图5参11(王震亮摘)。  相似文献   

16.
从构造、地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出发,以含油气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划分和比较了乌尔逊、贝尔凹陷6个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根据各含油气系统的断陷构造样式、断裂发育特征、油气藏类型和分布,总结出双断反转型、断超反转型、断超串型型、简单双断型和无机CO2型共5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模式,以此为依据预测了海拉尔盆地其它次级断陷的含油气系统类型。  相似文献   

17.
伏尔加—乌拉尔盆地为东欧地台东部边缘一个典型的前陆盆地,发育前寒武里菲纪—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其中上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形成了巨型富油气区,具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其构造演化经历了陆内裂谷碎屑岩阶段、被动陆缘碳酸盐岩台地阶段、造山带前陆盆地形成阶段以及前陆盆地碎屑岩阶段。研究表明,该盆地经历了大陆开裂—大陆碰撞整个"威尔逊旋回"的构造运动,具有典型的大型前陆盆地形成与演化特征;被动陆缘阶段发育的生物碳酸盐岩为烃源岩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在前陆盆地形成时造山带强烈的区域构造运动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动力,使油气大规模聚集;盆地东部褶皱带为今后重要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扫描电镜等研究手段,结合常规储层物性分析方法对哈日凹陷湖相白云岩储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额盆地白云岩储层发育良好,储层以泥质白云岩为主,溶蚀孔及层间裂缝较为发育,孔隙度平均为6.73%,渗透率平均为0.025×10~(–3)μm~2,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白云岩的成因机理主要为"微生物白云化"和"蒸发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