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一、家长说一不二现在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有没有经常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是否总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相似文献   

2.
优育 《新农村》2008,(7):31-31
理解并尊重孩子好家长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他既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又施以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好家长是平易近人和宽容大度的,他是孩子心目中能够依靠的一座大山。父母的豁达、开朗、诚恳、宽厚,能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倾诉环境,孩子愿把心中的苦恼告诉家长,会激起孩子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3.
<正>晚上不睡觉、早上不起床、拼命打电玩、盯着电视看不停……这几乎是很多孩子节假日生活的真实写照。父母看不惯孩子生活作息大乱,怎么说也不听,就只好没完没了地唠叨和训斥了,殊不知这只会让孩子更加赖皮。那么,节假日如何帮孩子调整生活作息,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呢?以下几点值得参考。以身作则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往往很高,却忽略了自身的问题。试想,如果家长晚上不睡觉早上睡懒觉,孩子怎么可能做到早睡早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1,(8)
我的孩子刚上小学,人很聪明,功课也不差。但每天晚上做作业时总是磨磨蹭蹭,做做停停,边做边玩。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能上床。这种日复一日的疲劳战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使我们一家不得安宁。今年初,孩子的外婆来了。她是一位退休教师,来家后她主动承担起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外婆虽然疼爱孩子,但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从不溺爱孩子。她认为,智力正常的孩子做作业磨蹭,原因在家长。家长溺爱孩子,从穿衣、洗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凡事全由家长包办代替,甚至到孩子入学后家长还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5.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众多家长的共同心态。农村家长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考上大学"跳出农门"。但是,很多家长对埋头苦读而成绩又始终平平的孩子经常是爱莫能助。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呢?这对很多家长来说确实是一道难题。尤其是对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家长而言,这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2016年4月2日下午,本刊特约撰稿人王建新采访了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仙下乡仙下村村民刘峰,下面就来看看他在培养孩子方面有些什么特别的心得体会吧!  相似文献   

6.
建荣 《新农村》2007,(3):32-32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经济越来越富裕,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越来越好。而有些做父母的小时候受过许多苦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总想在孩子身上进行补偿。有的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对子女总是有求必应,却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正当;有的家长对子女一味娇宠,使家庭成员关系颠倒,孩子成了家庭的主宰;有的家长对子女百般袒护,使孩子有恃无恐,目中无人。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养成了孩子自私、任性、执拗、骄横的性格。凡事以我为中心,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自私任性的孩子在“惟我独高,惟我独优,惟我独能“的心理作用下,每当看到…  相似文献   

7.
陈杨 《当代农业》2011,(6):61-61
一、让孩子了解父母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自然、真实地展现自己当前的生活,无需美化,也不要夸张,在孩子面前展现一个真实的生活画面。孩子在了解父母的同时.也能体会父母生活与努力的艰辛.学会感恩。至于孩子是否愿意重复父母走过的道路.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一、生活中的转折点孩子一生中会有很多生活转折点,如上一年级、小学毕业、初中毕业、新学年开始、选择业余爱好等,这时孩子往往有一个美好向上的愿望,此时家长如能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有效的督促,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二、孩子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在学习、生活、物质和心理上的需求如果是合理的,家长应给以满足。在满足  相似文献   

9.
<正>在育儿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孩子任性不听话,让家长们颇为头疼。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任性呢?教育专家说:每个孩子生来本是天使,任何不良性格的养成多是在后天环境中、在错误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过分溺爱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想要什么,家长都会竭尽全力去满足。长此以往,孩子觉得家长  相似文献   

10.
正春节长假过完后,家长该上班了,孩子们该去幼儿园了。可问题来了,孩子好像还没从过年的氛围中缓过来,不愿意起床,更不愿意上幼儿园。那么,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1.恢复饮食习惯许多家长觉得平时没有时间给孩子弄好吃的,正好利用假期好好补偿一下。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  相似文献   

11.
马健文 《农家科技》2014,(4):102-103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生怕没尽到责任,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做到100分。但美国教育权威专家詹姆斯博士认为,一个获满分的家长,往往不是成功的家长,他们对自己要求满分,同样也会对孩子要求严苛。确实,这种“爱”是—个陷阱:家长为孩子而活,孩子为家长而活。结果是,家长感觉为孩子失去了人生,孩子感觉因家长失去了自由。  相似文献   

12.
黄梅 《农家致富》2006,(13):57-57
给家长的建议:(1)了解孩子想怎样度过暑假,不要一厢情愿地要求孩子做什么。(2)对年纪较小的孩子,应该为他制作暑期计划,并安排进生活和娱乐的内容。(3)对年龄稍大的孩子应该引导他们多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孩子的素质。(4)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尊重孩子,让孩子学会和家长交流。  相似文献   

13.
孩子出生以后,家长或许为了方便哺乳,很多人晚上都是开着灯睡觉,这样可以方便爸爸、妈妈半夜照顾孩子。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开灯睡觉也已经变成了孩子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家长或许某一天会考虑开始要关灯睡觉,可是孩子表现出来的却是各种反抗情绪,因为怕黑!殊不知,开着灯睡觉对身体伤害很大。那么究竟都有什么坏处?孩子不敢关灯睡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4.
<正> 许多年轻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寸步不离地照顾着孩子。但有些事情的发生却是家长始料不及的。因此。作为明智的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应付意外的能力,以避免意外或危险发生。具体地说,要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 认家 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常有孩子走失的事发生。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开始懂事时,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15.
吴芳 《农家致富》2005,(3):53-53
不少孩子在刚开始独立生活时表现为“左撇子”,比如拿筷子、写字、梳头等都爱用左手。但进入少年、青年时代这种现象却很少见。其中一部分孩子是自然转换,但绝大多数是被家长强迫纠正过来的。那么,家长到底要不要强迫孩子纠正左撇子习惯呢?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更新,许多家长有条件而且也都十分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培养,从而提升孩子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7.
科育 《新农村》2007,(9):31-31
1.家长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是最好的早教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教孩子学好,育孩子成人。每个家长都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不管家长是否有目的和有意识地教孩子,孩子都在跟家长学习,听家长的教导。所以,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是每个家长的义务,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首先发生于家长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21,(8)
正假期来临,孩子从日复一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暂时抽离,有了大把的玩耍时间,这个时候很容易放飞自我。因此,在享受愉快假期的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制定一定的规则,不要让孩子在假期养成以下几个坏习惯。坏习惯1:作息无规律平时上学期间有纪律的约束,孩子形成了早睡早起规律的生物钟。但一到假期,很多孩子开始"任性"起来,生活作息紊乱,  相似文献   

19.
正农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有所不同,常常表现出考试焦虑、学习习惯不良、自卑、胆怯、自控力差、竞争意识不强等问题。好多孩子有心事不愿意倾诉,和教师交往不主动,惧怕家长。究其原因,这些表现和他们生长、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许多学生的家庭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突破了传统的局限,转向一种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当今这个愈来愈开放和开明的时代,不少家长都更加注重孩子的知识学习,毕竟知识改变命运。因此,我国的高校也应该更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只有为孩子提供一个方便的阅读环境,才能让孩子汲取更多的营养。笔者针对目前我国众多高校存在的阅读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