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综合防治模式控制土源性线虫病的效果。方法在四川省选择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的丹棱县(示范县)和合江县(对照县)为观察县,2006-2009年在示范县全面实施以健康教育、药物驱虫、改水改厕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照县未组织实施综合防治。通过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等指标评价综合防治效果。结果 2009年示范县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2006年显著降低,随年份上升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1.14%、81.65%和65.77%;对照县人群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均不具有下降趋势性。2006年示范县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均高于对照县,2009年均低于对照县。结论示范县通过3年的综合防治,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显著降低;综合防治模式可有效控制土源性线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目的 分析近30年来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感染的三间分布特点, 为今后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检索1984-2012年有关江苏省各地肠道线虫感染的文献, 整理、 分析其中的感染数据。 结果 结果 共收集文献26篇。近30年 来, 江苏省蛔虫、 鞭虫、 钩虫感染水平不断下降, 但苏北感染率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苏北、 苏中各虫种感染率2000年前下 降速度较快, 2000年后下降速度减缓; 苏南地区蛔虫感染率下降速度最快, 鞭虫感染率略有波动但相对平稳。1984-1989 年, 各年龄组人群3种肠道线虫感染率均较高, 鞭虫和蛔虫感染率分别在20%和30%以上, 钩虫感染率以中、 老年人群较 高。1990-2000年, 儿童和青少年蛔虫感染率较高, 40~70岁人群钩虫感染较为严重, >70岁者鞭虫和蛔虫感染率较低。 2001-2012年, 钩虫感染率仍以中、 老年人群较高, 儿童仍是蛔虫感染的高发人群。结论 结论 近30年来, 江苏省人体肠道线虫 感染水平逐年下降, 但苏北地区感染水平仍高于苏中和苏南地区, 苏北仍是肠道线虫病防治的重点地区。儿童蛔虫感染 率和中、 老年人群钩虫感染率均较高, 提示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肠道线虫病防治效果纵向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短期内有效控制钩虫、蛔虫及鞭虫等肠道线虫病流行和长期巩固其防治效果的措施。[方法 ]1986~ 1988年全民普查 ,对钩虫、蛔虫和鞭虫卵阳性者予以治疗。 1989~ 1992年重点人群治疗。 1993~2 0 0 0年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结果 ]阿苯达唑每年治疗两次 ,连续 3年 ,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降至 3 2 %、 37 3 %和 3 5 % ,达到短期内基本控制其流行的目的。采取重点人群治疗 ,钩虫感染率降至 0 5 %。1993~ 2 0 0 0年不采取任何主动干预措施 ,钩虫感染率降至 1%以下 ,感染度降至 10 /LPG以下 ,且持续 8年无回升 ,土壤中分离不到钩蚴。 [结论 ]钩虫、蛔虫及鞭虫等肠道线虫病的传播已达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吴江市肠道线虫病流行动态。方法在吴江市平望镇莺湖村人群中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线虫卵,阳性者及重点人群进行驱虫服药和健康教育。结果5年共粪检5 757人次,查出肠道线虫感染者147人次,平均感染率2.55%。钩虫、蛔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96%、0.49%、0.24%。重复感染率为20.30%,是新感染率1.96%的10.36倍。结论在人群肠道线虫病有效控制的吴江市,仍有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和人群,有必要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金湖县综合防治肠道线虫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湖县曾是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1 989年第一次人体寄生虫分布抽样调查 ,总感染率为 62 .5 7% ,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 1 1 .5 1 %、41 .1 8%、2 0 .81 % [1 ] 。1 995年起 ,采取了集体驱虫服药 ,结合健康教育和改水改厕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概况1 970年全县粪检 3 42 0 2 0人次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达88.2 %。 1 995年后 ,全面开展了肠道线虫病防治 ,使肠道线虫感染率逐步下降 ,到 1 999年 ,肠道线虫总感染率已降至7.3 2 % ,其中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为 0 .80 %、3 .82 %、2 .0 7%。2 防治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肠道线虫高感染地区的防治对策及效果。方法采取群体服药为主结合健康教育、改厕等综合措施主动防治肠道线虫病,并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服药对象,同时结合旧城改造、农村中心村建设和血防改厕,积极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强化肠道线虫病防治知识宣传。结果防治前1989年全国首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时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高达79.97%,1994年开展肠道线虫病防治工作后,1999年人群肠道线虫总感染率降至10%以下,2005年降至1%以下,2007年后未再检出阳性病人。结论江苏省东台市人体肠道线虫病防治对策是科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7.
南通市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通市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严重,1956年蛔虫感染率高达71.17%,钩虫感染率个别县达60.17%。经积极防治与监测,2006年全市蛔虫、钩虫感染率分别降至0.94%和0.56%。集体服药、健康教育和改水改厕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江苏省苏北地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效果。方法根据《江苏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用平均发展速度法预测监测点未来感染率。结果经过5年防治,苏北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降至3.13%,均为轻度感染。其中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77%、0.89%、1.49%和1.19%,总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平均发展速度法预测结果也显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将进一步下降,但下降趋势有所减缓。结论苏北地区土源性线虫病已基本控制,应调整防治策略;同时继续做好监测和重点人群服药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巩固肠线虫病低感染地区的防治成效.方法针对低感染地区人群感染肠线虫的流行病学特点,对高危人群采取目标化疗,以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各200mg顿服,以饱和盐水浮聚法(查3片)和定量透明法(查2片)评价疗效.结果选择200人左右作为目标化疗对象,连续3年每年一次,肠线虫感染率由6.20%分别降至5.37%和3.21%,间隔3年后复查,感染率为2.29%.小学生目标化疗每年一次连续5年,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由1.39%和4.18%降至0.90%和1.35%,钩虫感染率由10.8%降至5.04%.钩虫易感人群的目标化疗使41岁以上人群钩虫感染率由19.38%降至10.89%.结论特定人群一年一次目标化疗,连续3年,肠线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而且间隔3年未见回升,防治效果可以巩固.小学生目标化疗每年一次连续5年,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钩虫易感人群目标化疗,钩虫感染率下降.表明在肠线虫病低感染地区,目标化疗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新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3~ 1995年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与金乡县卫生防疫站协作 ,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控制肠道线虫病试点研究 [1 ] 。肠道线虫总感染率由防治前的 31.5 %降至 1995年的 9.0 % ,下降率为 71.4 % ;蛔虫、钩虫、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 71.1%、10 0 %和 4 1.2 %。为评价其远期防治效果 ,于 2 0 0 0年作者又对 3个试点人群进行了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1 调查方法选择的李楼村、张楼村、张翟庄村 3个行政村 ,均为进行试点研究时设置的观察村。试点防治后 (1995年 ) ,居民肠道线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为 12 .5 %、7.2 %和 7.1% ,并逐步推行了改水改厕…  相似文献   

11.
2003-2011年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扬中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状况,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幼儿园儿童蛲虫卵或成虫。共粪检29 473例居民,检出肠道线虫感染者52例,感染率为0.18%;检出虫种分别为蛔虫、钩虫、鞭虫,其感染率分别为0.08%、0.01%和0.09%。儿童蛲虫检查10 945人,检出感染者32人,感染率为0.29%。扬中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了解泉州市人体常见土源性线虫感染流行现状, 为今后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2012年抽查 2个县 (区) 各5个乡镇3岁以上常住人口, 应用粪便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测钩虫、 蛔虫、 鞭虫、 蛲虫虫卵; 每县 (区) 随机抽 取1所幼儿园儿童, 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虫卵。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共粪检1 919人, 仅检出钩虫 感染69例, 总感染率为3.60%。不同地区、 不同性别钩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感染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各县 (区) 幼儿园儿童均未检出蛲虫感染。结论 结论 鞭虫、 蛔虫和蛲虫防治措施效果显著, 钩虫感染率有上升趋 势。应加强钩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土源性线虫病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行。2005年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感染人数达1.29亿。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其纳入了全国重点传染病和病媒生物监测体系,在全国建立了22个监测点。2006-2013年监测期间,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人群感染率从20.88%下降至3.12%,呈逐年下降趋势;蛔虫、鞭虫、钩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从2006年的10.10%、5.88%、8.88%、10.00%下降到2013年的0.76%、0.42%、2.04%、6.78%。本文通过对我国土源性线虫病8年监测工作的总结,概述了该病的流行现状,监测工作取得的经验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强调了今后监测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为制定肠道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 选择南京市江宁区铜山乡6岁以上村民和中小学生为检测对象, 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肠道寄生虫虫卵。 结果 结果 检测村民 410人, 蛔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5.12%和0.98%。检测中小学生407人, 蛔虫和姜片虫感染率分别为1.72%和0.25%。村 民和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10%和1.97%,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8.997, P < 0.05)。 结论 结论 南京市江 宁区农村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村民高于学生, 今后的防治工作应侧重于村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云南省勐海县西定乡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土源性线虫卵,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儿童蛲虫卵。随机抽取15户居民,每户采集蔬菜、水果或其他作物种植地的土样进行钩蚴分离。结果共粪检1 002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20.06%(201例),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18.96%(190例)、1.70%(17例)和0.90%(9例)。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者中,轻度感染者分别占97.37%(185/190)、88.24%(15/17)和100%(9/9)。未检出蛲虫感染者。检测土壤15份,未检出钩蚴。结论勐海县西定乡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高,但感染度低。应加强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南京市人体肠道线虫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肠道线虫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06-2015年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5年南京市累计粪检98 804人次,检出肠道线虫感染阳性者465人次, 2006年感染率最高(1.97%),2013年和2015年的感染率最低(均为0.05%),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χ2]= 552.19,P < 0.001)。蛔虫、钩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为329例、98例、25例,感染率分别为0.33%、0.10%、0.03%,其中轻度感染443例(占98.66%)。 人群肠道线虫单虫感染共462例(占99.35%),二虫感染3例(占0.65%)。为调查蛲虫感染状况,累计检查12周岁以下儿童92 539人次,蛲虫感染者352人次,感染率呈逐年递减趋势([χ2]= 147.94, P < 0.001)。结论 2006-2015年南京市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的防治效果显著,但仍需继续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注重监测工作,适时调整防控方案,以进一步巩固肠道线虫病的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人体肠道线虫病严重流行区行之有效的减少或控制传染源传播的防治方法。方法 1 998年开始在四川合江县白沙镇芦稿村采用复方阿苯达唑 3片顿服疗法进行冬季群体治疗 ,每年 1次 ,连续 3年 ,逐年观察肠道线虫感染变动情况。结果服药率 3年分别为 97.2 9%、91 .90 %、99.1 6%。停止治疗 1年后复查 ,钩虫感染率、平均 EPG及钩蚴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下降 75 .0 4%、92 .0 8%、87.80 % ,蛔虫感染率下降 97.80 % ,鞭虫感染率下降 45 .42 % ,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本文再次证明 ,群体治疗仍是目前切实可行的重要防治措施 ,复方阿苯达唑 3片顿服疗法适合人体肠道线虫严重流行区的群体防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厦门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6.37%, 其中钩虫、 蛔虫、 鞭虫、 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97%、 0.29%、 0.09%和 20.13%。岛外辖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儿童蛲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目的 了解德州市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方法 方法 按 照分层抽样法, 选择6个村作为调查点, 以调查点≥3岁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调查对象粪 便中蛔虫、 钩虫、 鞭虫虫卵, 12周岁以下儿童以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在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50户以上的家庭, 对 家庭成员进行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卫生行为调查。 结果 结果 共粪检2 294人, 阳性11人, 土源性线虫总感染 率为0.48%; 蛲虫感染检测260人, 阳性40人, 蛲虫感染率为15.38%。入户调查898人, 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 44.99%, 70%以上的调查者有良好卫生行为。结论 结论 德州市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 但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 人 群卫生行为较好, 但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应继续加强防治工作, 促进健康教育, 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