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创新,试点先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把这步棋走好,不仅是利长远也利当前,可以说是远近结合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他精辟地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州建设》2013,(7):3-3
城镇化是今年全国两会最大热点话题之一,3月17日上午,曾在多个场合对新型城镇化有详细阐述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他的首次总理记者见面会上释疑有关城镇化的不同声音,并再次重申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3.
政策     
《中国住宅设施》2014,(9):124-124
李克强: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要科学规划,创新保障房投融资机制和土地使用政策,更多吸引社会资金,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 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所说的话。  相似文献   

4.
半月纵览     
《中州建设》2013,(7):6-7
李克强:再改造1000万户棚户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17日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改造一千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这既是解决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也是降低城镇化的门槛。“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积极寻求有效的对策措施,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使之成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一些地区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片面性的认识,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要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走出四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李克强总理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城镇化的转型,要改变过去大规模造城模式,把重心从"城"转移到"人"上来。李克强总理称,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高层声音     
《小城镇建设》2014,(12):6-6
李克强:推进城镇化意不在“楼”而在“人” 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闫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李克强指出,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要为人服务。推进城镇化意不在“地”,不在“楼”.而在“人”。  相似文献   

8.
宫长义 《建筑》2014,(1):40-41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城镇化”认识都固化地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城镇化就是卖地、造房子、建小区,依赖着“土地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城镇化”被片面地放大理解成了城镇房地产业的发展。在当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中,中央适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部署,将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晒为中心,把_十地、资金、房产等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将城市中的金融、商业、餐饮、文化、交通等生活空间建设纳入到城镇化改造中去,必然会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给建筑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美好的预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化建设十余年,城镇化进程中,它的存在价值、面临的困境以及发展趋向无不关联且影响着我国当今社会机制与体系的转型。本文借以媒介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权威严肃性大报中“新型城镇化”的报道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解读我国“新型城镇化”这个独特的社会空间在当前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社会权关系在其话语场中的博弈关系、相互作用;以及社会各阶层如何作用“新型城镇化”,影响其建构过程及发展态势等问题给予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前言:从“新型城镇化”到“低碳城镇化” 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造福民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新型城镇化”的趋势下.如何抓紧机遇,实现各个产业的突破?如何将创新技术融入到复杂的城市系统中,推动城市管理模式创新?“智慧城市”正在成为应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各种挑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黄国威 《中州建设》2011,(23):79-79
卢展工书记在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报告在部署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时,首先部署的是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这就把新型城镇化引领摆在了“三化”协调首要任务的突出位置。报告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概括,对为什么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进行了充分阐述,深刻指明了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必然性、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正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李克强总理在本届政府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的工作之一。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重解决"三个1亿人"的问题,指引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今日工程机械》2013,(6):18-18
产业集聚推进城镇化 “推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产业集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层声音     
《小城镇建设》2014,(10):6-6
李克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改革创新 试点先行 扎实推进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9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陈战胜 《中州建设》2011,(23):80-81
《河南日报》“新十八谈”之引领篇《新型城镇化引领新辉煌》,全面阐释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如何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具体举措,这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站位全局,谋划长远,进一步提升认识,破浪前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将起到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型城镇化”的“新型”是针对传统而言的,其核心是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城镇化工作中做到两点:其一,深刻反思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努力在城镇化工作中探求新的模式:其二.深刻地认识客观因素对城镇化发展形成的制约.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熊广田 《中州建设》2011,(23):37-38
读了《河南日报》刊发的“新十八谈·引领篇”《新型城镇化引领新辉煌》一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是发展所需、责任所系、使命所在的深刻内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惟有新型城镇化引领才能协调“三化”发展、带动全局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受启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19.
《中州建设》2014,(1):68-69
关于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问题,是近几年屡被讨论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那么相对来说就有“旧型城镇化”,旧型城镇化的问题是什么?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80年至2014年间国内核心期刊上刊发的核心文献,将中国城镇化研究划分为3个研究阶段,归纳出“城镇化”主题下“城镇化机制研究”、“土地城镇化研究”、“农村城镇化研究”等3个核心议题,并以核心文献为线索分别作了研究脉络梳理和评述。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研究已呈现明显的“社会转向”,城镇化的社会效益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基于中国城乡背景的城镇化理论总结和实证亦将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