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景军  张宇薇  王畅溪 《矿产勘查》2020,11(10):2178-2187
研究区位于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安达凹陷北部,由于该地区勘探程度较低、钻井数量较少,造成了该区块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落实对该区块下一步勘探目标,通过对沉积相分析、测井相分析、地震属性预测以及井震结合等技术方法,精确识别研究区扶余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研究,认为该区发育2种亚相6种微相。在沉积微相横向与纵向展布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地震属性预测技术,实现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规律的精确刻画,为储层砂体预测及勘探有利区优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牛大鸣  刘国文 《矿产勘查》2019,(8):1907-1911
根据岩芯、镜下的观察、测井资料等一系列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对合水地区浊积沉积特征进行了讨论,认为合水地区浊积沉积主要发育长6油层组,三角洲分为了三个沉积亚相,6个沉积微相,讨论了湖底滑塌浊积扇的形成条件,描述了其剖面、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沉积模式,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1)
为了进一步研究塔中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油气勘探的地质发育条件,明确其沉积微相展布特征。依据岩屑、测井等资料,在对单井沉积微相识别与划分的基础上,对多井沉积微相进行相关统计。结合地震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塔中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的优势沉积微相,结果显示,研究区储层发育的优势沉积微相主要为砂屑滩和潮坪。通过连井沉积微相对比分析,明确了优势沉积微相的区域展布规律和相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绥中S油田位于辽西低凸起中段,东营组二段下(E3d2L)I油组为主力油层,开发多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为完善海上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该文以河流沉积学理论为依据,对S油田东营组二段下I油组各时间单元进行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在精细地层格架研究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岩芯及测井资料,结合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详细分析各时间单元测井响应特征,并细致分类,建立测井微相模式,识别1种亚相11种微相。绘制13沉积时间单元沉积相带图,归纳总结3种沉积相模式(分枝状、朵状、片状)。由沉积演化模式分析,研究区目的层处于地层上升期对应的储层沉积沉积模式,并且研究区内主要发育分支条带形河口坝沉积。本次研究可合理有效指导后期开发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依  王桂成 《矿产勘查》2021,12(2):303-309
根据岩石类型及特征、颗粒磨圆度和接触方式、沉积构造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子长地区长2油层的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显示:子长地区长2构造结构与陕北斜坡一致,发育近东西向的宽缓鼻状构造;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其微相类型主要有水上分流河道、陆上天然堤、沼泽微相,其中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2)
利用岩芯观察、物性分析、铸体薄片、压汞分析等方法,对兴隆台油田马5864井区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孔隙结构等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马58马64井区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孔隙结构等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马5864井区目的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沉积微相包括水上分支流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微相,属于河流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沉积;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以细马64井区目的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沉积微相包括水上分支流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微相,属于河流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沉积;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以细孔喉为主。研究区内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好。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填隙物、孔隙结构、沉积微相、粘土矿物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7)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资料分析等手段,对延长组深部长9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主要的储集砂体为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砂体展布受西北、东北、西南三个方向物源的影响。靠近与烃源岩的砂体是成藏的有利区域,对指导该区下步石油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1)
为了解饶阳凹陷蠡县斜坡高43井区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类型、平面展布及含油特征。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之上,结合岩石相、测井相、砂厚及含砂率分布的综合分析,总结出高43井区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前缘2种亚相,并可细分为分流河道、河口坝、泛滥平原及分流间湾4个沉积微相;沙三上亚段细分为4个小层,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认为该区1、2两小层河道相对较为发育,分布范围较广,砂体之间相互连片叠置,为该区主力产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
利用岩芯观察、物性分析、铸体薄片、压汞分析等方法,对兴隆台油田马58~马64井区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孔隙结构等进行了细致研究。结果表明,马58~马64井区目的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沉积微相包括水上分支流河道、河道间、决口扇微相,属于河流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沉积;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以细~微孔喉为主。研究区内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好。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填隙物、孔隙结构、沉积微相、粘土矿物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冯家坡油区主力产油层长6油层组一次采油递减规律的分析,能够预测出冯家坡油区产能递减趋势。根据该油区长6油层组油层的油气地质条件和采油成果,对油田开发提出了进行驱动方式、注采井网等等调整分析,明确了油层产能变化和油田发展趋势,对该油区及同类型低渗透油区进行科学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晨  张惠  姚志刚 《矿产勘查》2023,14(2):163-173
本文在分析研究区大量钻井、测井资料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展开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和长7储层特征的研究,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储层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长6、长7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组合型孔隙结构;孔隙度与渗透率值较低,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孔隙型储层。根据储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3类,长6、长7以Ⅱb类和Ⅲa类储层为主。综合评价预测长6储层有4个有利区,长7储层有5个有利区。数据表明:长6、长7储层油气分布面积大且相对聚集,因此该研究区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价值。研究结果可为油田待开发区域的有效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评价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利用岩芯、岩屑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盖层条件,通过对烃源岩进行分析测试,依据地化指标来分析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情况,结合前人资料对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储层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裂缝型储层、风化壳型储层和蚀变溶蚀型致密储层;石炭-二叠上覆地层火石岭组、泉头组一段—四段、青山口组一段、青山口组二三段、姚家组一段可成为基底良好的盖层;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暗色泥板岩、千枚岩等潜在的烃源岩,样品显示烃源岩类型较好,生烃强度约为2×108~19.3×108/km2。通过分析认为,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有些工区勘探潜力较大,如西部中央坳陷区长垣以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的黑鱼泡凹陷、明水阶地等构造区块、东北隆起区的绥化坳陷区和东南隆起区的长春岭背斜带是松辽盆地滨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的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王飞  刘国文  廖宇斌 《矿产勘查》2019,(5):1054-1060
文章选取长6油层组这一典型的曲流河三角洲作为例案,分析该地区发育的微相类型:水上分流河道、分流间沼泽、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等,其中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为主。研究表明了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1)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弯度大的分流河道与平原相近,分流河道许多向外延展;(2)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短,由于水体浅所以导致了大量的堆积物沉积,河口处冲击力变大,水携带者冲积物缓慢运移,多在水下分流河道的两侧堆积成指状;(3)受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影响,在其末端垂向沉积上,上粗下细在沉积粘土沉积之上,形成河口坝等厚度的砂体富集体。在沉积相砂体展布中体现了砂体长61发育最强,对于长6油层的开发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鑫  柳成志 《矿产勘查》2019,(3):583-591
目前针对超低渗油藏单井产能的地质因素分析极少。文章通过姬塬地区长4+5超低渗油层组为研究目的层,以岩芯分析、测井解释数据统计、粒度分析资料、储层宏微观表征等技术手段,对影响目的层位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单井产能受沉积相类型、储层类型、储层微观参数与有效厚度等多种地质因素控制。具体表现在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等以砂岩含量居多的沉积微相对应层位单井产能较高;储层内孔隙的空间组合类型、孔渗参数大小均影响储层的渗透与流通程度,从而影响其单井产能。总结不同地质因素对姬塬地区长4+5超低渗油藏的控制作用,可以为研究区今后的布井开发,或进一步的方案调整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沉积相分析是有机质富集及油页岩和煤形成和分布研究的基础。通过鱼油页1井岩芯的岩性组合、泥岩颜色、沉积结构和构造、含有物及接触关系等特征研究,结合显微镜下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分析,得出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主要发育三角洲和湖泊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5种沉积亚相及11种沉积微相。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组合在垂向上具有一定的规律:页岩段沉积物较细,底部为砂质浅湖与泥质浅湖交替,向上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而顶部存在滑塌作用形成的浊积岩,浊积岩顶底均与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突变接触;含煤段底部为三角洲平原沉积,向上沉积物入湖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含煤段中下部为一套沉积厚煤层的湖沼沉积物,向上为浅湖沉积物,顶部为一套厚层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沉积相分析可以为本区层序地层及能源矿产赋存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汤原断陷古近系宝泉岭组为主要研究目标层位,开展了沉积岩石学特征、古沉积环境特征、沉积体系特征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宝泉岭组发育特征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制约。研究认为:(1)宝泉岭组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杂砂岩和岩屑砂岩,岩石具典型的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特征,具有近物源搬运的特征;(2)古近系宝泉岭组沉积时期为陆相淡水环境,古气候表现为温湿—干热气候,地球化学环境表现为还原环境,具较高的还原容量,有利于铀元素的还原沉淀;(3)宝泉岭组发育扇三角洲相,主要砂体表现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两类,其中分流河道砂体应作为研究区下一步砂岩型铀矿找矿的主攻砂体类型。  相似文献   

17.
绥中S油田位于辽西低凸起中段,东营组二段下(E3d2L)I油组为主力油层,开发多年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为完善海上高含水期油藏精细描述技术,该文以河流沉积学理论为依据,对S油田东营组二段下I油组各时间单元进行沉积相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在精细地层格架研究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岩芯及测井资料,结合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详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