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代杭州地区,经济发达,园林众多,但经近代战火之后,园林所存寥寥无几.芝园是晚清时期杭州胡雪岩故居的内部园林,属江南园林派系,其中的叠山十分著名.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对芝园叠山的选石、类型和手法的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特点,提出当代园林建设可以参考芝园叠山的手法,以此丰富杭州地区园林叠山文化的内容,为文物保护和杭州园...  相似文献   

2.
沈瑶  黄晓  鲍沁星 《风景园林》2020,27(2):38-44
杭州飞来峰与中国园林叠石假山(简称叠山)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南宋文献记载中多次出现了皇家园林以"西湖第一山林"飞来峰作为园林叠山的写仿蓝本。在文献不清晰、考古材料不足的情况下,依靠飞来峰的历史图像整理与分析,从图考园林的角度和方法解读古人眼中的杭州飞来峰视觉形象特征:山体露骨、洞窟玲珑、奇石累累,并不是从字面上认识的置石立峰,而是把飞来峰作为一个整体。结合飞来峰相关文献、实物遗存等资料,探究古人是如何具体参照杭州飞来峰叠山造园,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园林叠山史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扬州私家园林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尤以叠山而闻名。但当前研究多重赏轻技,缺乏对其叠山技法的深入研究。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技术支撑,获取扬州叠山三维点云数据;以BIM软件为三维信息模型构建平台,进行简化的还原展示。以扬州叠山的典型技法和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挑飘”技法、独立洞柱和条石盖顶。以新的视角推导和还原了扬州叠山的重要技法内容,证实了三维数字化方法对叠山技法深入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期为叠山遗产保护与修复和当代叠山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太湖石叠山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拥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天地人文理念,表达了古人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史料的梳理,从太湖石历史发展、选石品鉴、堆叠技艺、空间意境等方面探寻太湖石假山在江南传统园林中的运用,希望太湖石叠山的传统技艺在现代园林工程中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园林假山的历史脉络、基本概念及其功能作用,结合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中央英石假山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总结了假山相石和掇山技法,为其他假山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顾凯 《室内设计》2017,(2):27-31
“法”与“式”是中国传统园林及叠山设计营造研究的重要命题,二者分属不同层面,又关系密切。对叠山之“法”,需从历史风格角度认识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的差别,以及从实践营造角度认识物态与过程中的各种类型之“法”,研究中可借鉴“类型学”的方法。对叠山之“式”,要认识到“有法无式”的特定内涵与历史现实中“式”的明确存在及其一定的合理意义,并且在与“法”的关联中、合目的性的灵活运用中加以深入理解,“模式语言”的方法可以用于总结与实践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7.
园在山中:再探张南垣叠山造园的意义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凯 《风景园林》2020,27(2):13-19
学术界对园林假山营造的理论同历史、遗存及现实状况存在差异,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叠山造园的典范。在曹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张南垣叠山造园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指出张南垣以真山境界为目标,通过"以少胜多"的方法,达到"境生象外"的画意,获得"园在山中"的体验,从而出色地实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栖居理想。张氏叠山在中国园林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所达到的造园艺术成就和引发的造园风格变革,还在于造园追求上的高度,以及其创新方法同这一目标的极佳匹配。张氏叠山是园林史发展至当时所能达到的最具艺术审美价值和实践可操作性的造园方法,为后世树立了杰出典范。其后历史上的多位叠山造园师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方法,也为当代高品质的叠山造园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8.
高洁  贾玲利 《南方建筑》2018,(1):98-103
四川地区在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影响下,产生了具有古朴自然、古雅清旷等气质特点的川派园林风格。通过对四川地区重要传统园林中叠山置石作品的调研,分析其叠山置石艺术手法,进而从叠山置石技法、山石审美艺术及山石造景特征等方面探讨四川传统园林山石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10.
张志强  郑曦 《风景园林》2022,29(5):124-129
画意追求是明清园林叠山的重要倾向,并且影响了叠山实践。以山水画中的皴法为切入点,在结合相关的造园和画论史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明清园林叠山与山水画皴法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明清园林叠山对于皴法的借鉴和山水画皴法的总结联系密切,由于受到绘画上复古求源的社会文艺思潮影响,叠山有了对历代各种皴法借鉴的可能,这在明清以前较为少见;2)借鉴皴法成为画意叠山实践的重要方法,以致在叠山的每个重要环节均出现了以皴法为指导的具体叠山理法;3)明清时期在对山水画和叠山的品评上也出现了趋同的现象,是否拥有皴法画意是叠山作品重要的评价和欣赏标准。对于叠山和山水画皴法的比较分析,为当代叠山实践中利用传统山水画皴法提供参考,同时对进一步发掘明清画意叠山的价值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申淑兰  杨芳绒 《华中建筑》2010,28(7):190-192,198
该文在对北宋廨署园林——安阳郡园初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第一次考证了郡园的历史沿革,分析了其在兴盛期的园林艺术特色。该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自然风格和公共精神将成为安阳园林开创新境界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2.
莲荷造景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有悠久的历史,探析其造景手法与文化意象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通过对古籍的查阅与整理,文章以江南传统园林为背景,研究莲荷造景在园林中的观赏特点和价值,从生境营造和空间营造两方面探析莲荷造景在园林中的造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宗园林环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芳  李士好 《建筑与环境》2009,3(3):108-110
本文从历史角度出发,以魏晋时期的市井寺庙与山林寺庙为起点,概述了寺庙园林肇端发展及历史沿革,阐明了汉化佛教——禅宗寺庙建筑的不同类型及相关的文化特色。尤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主要探究对象,从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分布概况、寺庙总体布局及寺庙本身格局的园林环境阐发了皇家寺庙园林的基本特征。并从禅宗及禅文化特有的哲观和价值标准,分析了寺庙园林环境产生的思想基础、佛教禅宗精神与传统园林观之间不期而遇的契合,揭示了清代皇家园林中禅宗寺庙园林环境的设计意象,阐发了其造园目的和创作手法。最后,本文按照由自然到禅化的顺序把禅宗寺庙园林的的审美分为几个层次,并归纳、例举了清代皇家园林中寺庙园林环境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麻欣瑶  卢山  陈波 《风景园林》2016,(2):109-113
小有天园是杭州西湖南线一处著名的私家园林,也是清乾隆时期江南四大名园之一。现今虽已遭毁坏,但留下了较多诗文和界画。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从园林选址、人文内涵、主题特色、空间布局、园林要素5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了其艺术价值——园林营建因地制宜,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空间结构错落有致,借景手法极为精妙,奇石曲水姿形各异,古树花卉多种多样,环境氛围清幽真趣。  相似文献   

15.
邹怡蕾  王欣 《园林》2021,(1):42-48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园林的复原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对园林复原研究热度的上升,文章以文献综述的手法,梳理有关园林复原保护的文献,总结出园林复原应具备原真性、完整性复造兼顾和古为今用四大原则,并以乔氏东园、止园飞云峰等文献复原和上海豫园、影园等实践修复项目为例,初步总结出传统园林平面复原的步骤,以期对当今园林平面复原的初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应红亮 《城市建筑》2014,(21):285-285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设计和营造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具体手法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设计和营造是重要的表现手段,本文主要就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具体手法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老城区排水系统效能诊断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水管错接入雨水管的现象为考察对象,初步提出一套有效的多级分析评价协同诊断技术。该诊断技术主要包括节点处流量差值比较、n分法逐级溯源、节点处污染负荷差值比较等,并依此提出效能诊断的概念。以老城区待提高截流率为实现目标,结合错接率计算及错接严重性分析,得到针对老城区排水管网升级改造及截污工程的建议,力求管网改造及截污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景观——浅析中国古典园林史之现代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以现代历史编撰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起步于20世纪初.在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逐步由单一的形态史学转向为多元的文化景观研究.受后结构主义的影响,它不再视中国古典园林为被动的静态景观,或简单的特定文化情境的产物,而是文化的贮藏所、表征及权利的手段.作为世界园林史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书写倾向于采用跨文化的比较方法来探讨园林背后的文化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贾珺 《中国园林》2008,24(4):46-50
承泽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地区,其前身为清代大臣英和的别业依绿园,后改赐道光帝之女寿恩公主。此园经过改造、扩建,前后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格局,特别在公主赐园时期直接把万泉河纳入园中,营造出2条长河横贯东西的独特水景,把全园分隔为院落、洲屿、空地等不同段落:同时又拥有一条南北轴线,显示出贵族府园严谨庄重的特点。结合历史文献和现场调查,对承泽园的历史沿革做出新的考证,并对其不同时期的造园特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