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反应精馏技术用于液-液串联反应进行了研究。对于A→B→C,C为目的产物的情况,以由水杨醛合成香豆素为例;对A→B→C,B为目的产物的情况,以氯丙醇皂化合成环氧丙烷为例。结果表明,反应精馏用于液-液串联反应有独特的优越性,提高了收率,节约了能源,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考察了重油催化裂解反应条件下丙烯的反应性能。结果发现,丙烯在重油催化裂解反应条件下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物质;可以通过催化反应转化为乙烯、丙烷、丁烯、汽油馏分中的芳烃和烯烃等反应产物。在脉冲微反实验装置上,通过对中间反应产物的捕捉,提出了丙烯的低聚反应和低聚产物的再裂解反应和芳构化反应以及丙烯的氢转移反应是丙烯转化的主要反应路径。其中, 丙烯的低聚反应和低聚产物的丙裂解反应使丙烯转化为碳数大于3和小于3的烯烃; 低聚产物的芳构化反应使丙烯间接转化为芳烃; 氢转移反应使丙烯转化为丙烷。  相似文献   

3.
罗鹏 《石油化工应用》2011,30(6):104-106
以单提升管两段再生催化裂化装置为考察对象,就反应温度对重油裂化转化率、生焦率、热裂化及重油中硫转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结合高压水射流和岩石热裂解钻井方法,提出了适用于深部硬地层的高温射流钻井新方法,即利用高速射流对岩石表面形成冲击力,同时高温流体迅速将热量传递给岩石以达到快速破岩的目的。因此高温射流发生装置对最终作用于岩石的射流性能十分重要,设计了两种高温射流燃烧反应发生装置结构(混合装置和对冲装置),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了常压下不同反应参数对生成的高温射流的影响,并对两种装置进行对比分析和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的平均射流速度随着甲醇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气体存在滑脱效应,在满足化学反应方程的理论值的基础上,甲醇的实际质量流量应大于理论质量流量,而氧气的实际质量流量小于理论质量流量,使两者混合和燃烧更加充分,释放更多能量;在本文模型条件下,将空气质量流量控制在0.03~0.04kg/s较为合适,既可以保证反应腔内充分燃烧,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射流速度;冷水质量流量与喷嘴速度呈线性正相关;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控制冷水流量,以免造成射流温度过低。不同空气质量流量条件下,混合装置的射流速度和温度较优。两种装置的射流速度和温度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变化规律一致,均先增大、后减小,但是在射流速度方面,对冲装置较优。在现场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达到的射流速度和温度选择不同结构的燃烧装置,使高温射流的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5.
Exxon工程研究公司开展了甲烷氧化偶联(OCM)生产C2烃的详细模拟试验和最佳化研究。并开发了一种模型,证明了加氧和除去产物在甲烷反应中的作用。其模型包括均相和非均相反应,特别关注以前用试验方法证实过的详细的反应网络的应用。由于认识到氧在甲烷活化和产物降解中的关键性作用,他们系统地探索了在甲烷活化和产物降解中加氧的控制办法。他们发现,尽管多方面寻找更大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但在OCM催化剂上CH4和O2同时进料会导致C2产率不能满足经济可行性要求的目标。今天一些重点已转移到工程设计,它们利用O…  相似文献   

6.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反应和光电转化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和光电转化方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讨论了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和光电转换效率及影响因素,介绍了光催化和光电转化在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光电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子模拟对正庚烷脱氢环化过程中的决速步骤反应能垒进行理论分析,提出降低决速步骤反应能垒的可行途径,设计出通过增强双分子氢负离子转移反应提高重整反应选择性的反应路径。根据此反应思路,制备了含硼硅分子筛的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模型化合物的催化重整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与含硼硅β分子筛的催化剂和氧化铝重整催化剂单独使用相比,将2种催化剂机械混合后使用可以获得更高的芳烃产率和更低的气体产率。以1-己烯、环己烷和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的催化重整反应验证了混合催化剂具有更高氢转移活性。该新反应路径对半再生重整和连续再生重整催化剂均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反应气氛对甲醇制低碳烯烃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柯丽  冯静  冯炎  张明森 《石油化工》2006,35(6):539-542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SAPO-34分子筛,将其制备成催化剂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考察了氮气、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合成气等反应气氛对甲醇制烯烃反应的影响;综合考察了在不同反应气氛下,催化剂的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气氛对甲醇制烯烃反应有较大影响,以水蒸气为反应气氛时反应效果较好,催化剂寿命最长,在甲醇质量空速2h-1、反应温度380℃的条件下,甲醇转化率维持在99%以上的时间可达250m in,乙烯、丙烯的选择性及收率最高,可分别达到33%,45%及33%,45%;以合成气和一氧化碳为反应气氛时反应效果较差,而以氮气和二氧化碳为反应气氛时反应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选取各种不同孔径的分子筛催化剂如AIMCM-41、纳米双介孔分子筛(NBMAS)和微孔分子筛HZSM-5,以异丙苯和1,3,5-三异丙苯为模型反应物,采用脉冲法考察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反应物的催化裂化反应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剂油比对裂解转化率和裂解产物的分布有不同的影响。异丙苯裂化反应中,在转化率增加的同时,小分子烯烃的选择性增加,其副产物(对-二异丙苯和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降低;在1,3,5-三异丙苯的裂解反应中,随着裂解程度的加深,小分子烯烃的选择性增加,中间产物(异丙苯和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甲苯、异丙苯、正戊基苯和苯基环己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烷基芳烃在酸性催化剂上的裂化反应性能及生成苯的化学反应路径。结果表明,甲苯很难发生裂化反应,苯的生成主要来自甲苯歧化反应;当烷基苯取代基碳原子数在3以上时,烷基苯裂化反应性能随着烷基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烷基侧链含有叔碳原子则更易裂化,苯的生成主要来自脱烷基反应;随着烷基苯取代基碳原子数的增多,烷基芳烃的侧链裂化反应选择性增强,可利用此反应特性控制反应路径,达到降低汽油苯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烯烃复分解反应为生产各种重要的烯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综述了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反应的各种基本类型的现状、应用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一事,会在大洋彼岸引起如此激烈反应,实出意外。6月3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98票赞成、15票反对,通过一项不具约束的决议,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对上述收购行为展开彻底调查。决议称,石油和天然气属于战略资产,中国国有企业在这一领域对美国公司的收购行为,“将会产生损害美国国家安全的危险”。有那么严重吗?在商言商,显然夸大其词,虚张声势,杞人忧天,自欺欺人。众所周知,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跨国企业并购,是近20年来全球经济活动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美国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甲苯歧化反应,早在四十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了研究。最早的甲苯歧化反应使用的是 SiO_2—Al_2O_3固体酸催化剂。如 P.H.Given 和 D.L.Hammnick在1大气压、450℃的条件下,使甲苯缓慢地(液体小时空速为0.06时~(-1))通过 SiO_2—Al_2O_3催化剂进行气固非均相反应,发现甲苯有明显地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组成为(mol%):C_69.8%、C_777.7%、C_88.1%、C_9无。以后又有人用 SiO_2—Al_2O_3催化剂在高压釜中进行了甲苯歧化的液相反应,在用25%H_2SO_4活化了的胶盐土  相似文献   

15.
铌酸催化缩醛反应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将铌酸应用于缩醛反应 ,以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为探针反应 ,探讨了影响缩合反应的各种因素 ,并得出了铌酸催化苯甲醛与乙二醇反应的最佳条件 :苯甲醛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 1∶ 1 .5 ,环己烷为带水剂 ,环己烷和铌酸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反应物总体积、总质量的 2 8%和 0 .3 6% ,回流搅拌反应 4.0 h,产品苯甲醛乙二醇缩醛的总收率为 68.6%。  相似文献   

16.
反应条件对钴催化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岚  贺德华  董国利 《石油化工》2004,33(6):512-515
采用醋酸钴为催化剂前体研究了钴催化剂对混合辛烯氢甲酰化制备异壬醛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溶剂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甲醇作溶剂,促进了钴催化剂在底物烯烃中的完全溶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原料转化率和异壬醛的收率;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对产物异壬醛的收率均有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范围,即在反应温度160℃、压力8MPa、催化剂用量(Co与烯烃的摩尔比)为0.01、反应时间5h时,可以获得混合辛烯转化率83%、醛收率55.4%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反应气中水含量对银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反应气中水蒸气含量对银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微型反应器评价结果表明:反应气中水蒸气含量在0.32%~3.88%时,乙烯转化率随反应气中水蒸气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的时空产率下,反应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对银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不利影响,对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是部分可逆的。  相似文献   

18.
反应条件对HZSM-5基催化剂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温度、空速、催化剂、氧气和微波加热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反应条件对HZSM-5基催化剂芳构化反应,认为适当的温度、低空速、改性HZSM-5、无氧和微波加热等条件对芳构化反应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9.
在反应蒸馏装置中对植物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平衡转化率和选择性高、甘油沉降速度快等特点。与流行的两级甚至三级酯交换反应技术相比,本工艺仅通过一段酯交换反应就能达到相同的反应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碳酸乙烯酯(EC)在乙二醇中的稳定性,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停留时间、EC质量分数、加热温度对E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会加剧EC的分解;停留时间越长,物料中EC的损失量越大。当EC质量分数大于50%时,分解速率小于20 g/(kg.h);EC质量分数为25%~28%时,分解速率达到76~77 g/(kg.h)。加热温度低于150℃时,分解速率小于30 g/(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