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中医理论为依据,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对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机制、临床效果进行讨论,探讨活血化瘀法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D)的疗效观察研究。方法:对48例(93只眼)糖尿病病人的视网膜病变,服用活血化瘀中药如生地、当归、川芎、赤芍等。结果:48例(93只眼)病人眼底出现的微血管瘤及眼底出血,有不同程度的消失及吸收,保存和提高了病人视力。总有效率为91.67%。结论:活血化瘀的中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不需特殊设备,适合于基层医院借鉴。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并发症多。糖尿病的病因,中医认为瘀血为重要因素。故活血化瘀法应为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法则。笔者在常规辨证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同时,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观察,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汤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尿氮素、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患者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治疗能降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治疗研究已是目前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因虚致瘀、因瘀致病、痰瘀水湿互结的病机特点,强调血瘀是症候演变的关键环节,往往贯穿疾病的始终,要善于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或结合应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学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12+114-112,1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2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种项目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率(P〈0.05)。结论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具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孙良 《首都医药》2013,(22):67-68
目的阐述中医药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笔者结合近年来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取得的疗效,阐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的具体情况,同时与常规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在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上,治疗组经四物汤加减治疗一个疗程后,踝臂指数、间歇性跛行指数、皮肤温度、色泽疼痛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较糖尿病其他并发症不易引起警觉,往往造成患者下肢动脉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下降,单纯对症治疗不能有效地遏制病情进展,但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方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侯富云 《北方药学》2013,(12):162-162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给予精心治疗和护理,观察其效果。结果:39例患者经过积极降糖、活血化瘀、营养神经、预防感染以及其他支持对症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9%,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加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及预后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痛性神经炎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痛苦且无特效疗法。我于2000年至2005年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糖尿病痛性神经炎9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探究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8例、联合组48例。单一组服用降糖药物,联合组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汤剂,观察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程度。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较单一组血脂指标正常,P<0.05;未治疗时两组血糖情况差别无意义,P>0.05,单一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效果无联合组好,P<0.05。结论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治疗时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剂,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浓度、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
补肾活血药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腹腔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中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腹腔液对精子功能的作用.方法 取造模成功子宫内膜异位大鼠32只分为4组,取正常大鼠8只,分别取腹腔液,其中3组造模成功大鼠给活血化瘀、补肾活血、单纯补肾药物治疗后取腹腔液,将腹腔液与正常精液标本混合孵育后,计数其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置低渗液中计数其总肿胀率.结果与正常大鼠组相比,造模成功组腹腔液孵育后精子A级直线向前活动率及总活动率、总肿胀率均呈明显下降(P<0.05,P<0.01,P<0.01),经不同中药治疗后,补肾活血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大鼠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P>0.05,P>0.01).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腹腔液对精子功能有显著影响,而补肾活血中药则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统计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2009-2011年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品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本院门诊药房2009-2011年所用的活血化瘀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2009-2011年门诊药房活血化瘀药总用药金额分别为913.0、872.1和1 092.1万元。DDDs排序第一的是丹参片,DDC排序第一的是血府逐瘀胶囊。有9种药品的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接近1,排序比值正偏离最大的是丹参片,负偏离最大的是益母草颗粒。结论:本院门诊活血化瘀药的用药合理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李茵  杨晓敏 《中国药房》2008,19(9):715-717
目的:对活血化淤药进行分类。方法:对33种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常用中药,通过SPSS10.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收录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将之作为能反映分类特征的变量,并将药物名称作为测量的变量,进行分层聚类中的Q型聚类。结果:当分为4类时,第1类应当为活血调经药,第2类为活血止痛消症药,第3类为活血化淤止痛药,第4类为破血逐淤药;当分为5类时,第5类为活血疗伤药;当分为6类时,第3类为活血祛风药,第6类为活血止血药。结论:运用聚类分析法,能较好地将不同类别却有相同功效的药物归类,并根据这一类药物作用趋势的不同分类。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和β-淀粉样蛋白沉淀形成的老年斑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医理论认为AD发生是一个慢性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是某单一因素所导致的单一脏器病变,而是由七情内伤,久病耗损,年迈体虚,而致气、血、痰、郁、瘀等病邪为患交互作用所致。近些年来中医对AD的治疗用药研究颇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活血化瘀药起到了很大作用,而且化瘀中药的作用与自噬密切相关。现将近年来对AD治疗当中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综述如下,并对未来关于活血化瘀药物治疗AD的作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马晓玲 《中国药房》2010,(3):260-261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化瘀调周法治疗高原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采用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为主,在经后期滋阴益肾,填补冲任(1号方);经间期益肾助阳,理气化瘀(2号方);经前期温阳补肾,阴阳双调(3号方);月经期以理气活血,化瘀调经(4号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120例,口服3月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0%,总治愈率40.83%。结论:补肾化瘀调周法可治疗高原地区多囊卵巢综合征,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调节冲任,从而使脑-肾-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常因脾肾亏虚、津血不足、气机不利等而产生疾病,因此医家历来主张补肾固胎、理血健脾,禁用或慎用活血化瘀药。但临床上妊娠期疾病如胎漏、胎动不安、反复性流产等的病理因素大多与瘀有关。因此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以补肾安胎为基础,灵活配伍活血化瘀药,达到祛瘀安胎的目的。但活血化瘀药使用应当准确辨证,确有其证,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中病即止,以免胎儿受损。笔者就妊娠期活血化瘀药的运用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7.
欧阳荣  廖建萍  刘红宇  胡宏 《中国药房》2014,(11):1043-104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基本稳定,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且构成比均在50%以上;单品种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应加强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的监测,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大黄不同炮制品活血化瘀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生大黄、熟大黄、大黄炭与酒大黄)的活血化瘀作用差异.方法 用大鼠急性寒凝血瘀证模型,观察大黄炮制品活血化瘀作用的差异.结果 大黄不同炮制品中,酒大黄活血化瘀作用最强,熟大黄稍弱,生大黄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大黄炭无活血化瘀作用.结论 活血化瘀选用酒大黄最合理.  相似文献   

19.
陈友亮  沈健  邱召娟 《中国药房》2008,19(35):2723-2724
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药物经济学及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简单介绍,并以活血化瘀药预防脑梗死为例,分析以药物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医"治未病"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结果与结论: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评价中医"治未病",将建立更加客观的中药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蒋梅  陈露  柯晓斌 《肿瘤药学》2014,(5):359-365
目的观察中医活血祛瘀法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OXY)控制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合格纳入对象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羟考酮缓释片剂量滴定。治疗组同时采用化瘀方汤药内服、双柏散外敷和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控制及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羟考酮(OXY)滴定过程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初始剂量、OXY起效时间、观察期内OXY最大剂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OXY维持剂量、滴定达维持剂量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NRS、PI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可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维持剂量、缩短滴定达维持剂量时间,但不降低阿片类药物初始剂量、观察期内最大剂量和缩短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