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地质》2009,(9):26-27
8月22日,从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地籍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联合组织的2009年全国“一张图”工程建设外业调查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2009年全国“一张图”工程建设即将启动。按计划,工程任务将于明年1月底前基本完成,届时将在首次实现全国全覆盖遥感监测的基础上,全面完成全国“一张图”数据库建设。通过该数据库与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业务数据库挂接,为实施建设用地“批、供、用、补、查”全面监管提供基础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2.
7月10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通知》,各地正在积极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运用“北京一号”卫星数据进行长沙市2007年度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探讨“北京一号”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实用性及效果。结论显示“北京一号”卫星数据利用现有的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仍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土地利用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满足国家每年动态遥感监测的数据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一张图”工程是指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将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以及基础地理等多元信息汇集于一体的综合监管平台。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发展,国土资源部把建设“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作为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  相似文献   

5.
《河南地质》2012,(3):47-47
四川省德阳市利用MapGIS建立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德阳市国土资源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借助国土资源主干网和金土工程及“一张图”工程的支持,保证了国土资源数据成果充分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日常业务,为土地资源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了快速、准确、翔实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田立平 《辽宁地质》2010,(12):38-39
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双保工程"2010年行动的主题是,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参与宏观调控,规范和整治房地产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辽宁省海城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知难而上,奋发进取,变压力为动力,在挑战中创新和突破,使全局在工作作风和思想上有了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2,(1):30-30
为积极推动基础测绘“十二五”期间转型发展,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防科工局、总参测绘局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基础测绘工作将大力加快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等,努力实现测绘信息化和建设测绘强国目标。主要任务为:大力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加速推进测绘基准体系现代化;丰富和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着力转变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方式;大力加强基础测绘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快测绘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姜敏 《山西地质》2012,(4):88-90,92
传统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地理信息数据来源、格式不同,在各个系统中独立存在,无法叠加分析。“一张图”的信息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将各种信息进行规整,建立统一坐标系统,以可视化图层的形式展示。通过不同要素图层叠加,实现各种信息的可视化融合,同时共享电子地图信息。本文从多源多尺度的数据整合与存储技术研究入手,为“一张图”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多源信息的数据特点,按照学科专题领域划分原则,同时兼顾GIS等信息技术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形成了一套适用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数据管理的多源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该体系遵循相关国际或国家基础信息标准及废物处置等行业标准,同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兼顾GIS分析的思想,有利于更大程度地满足核技术领域信息共享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通过"地质矿产一张图"实现了地表范围内地质空间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但是地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集成共享状况对现有的数据发布机制、服务效率与共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在构建"地质矿产立体一张图"服务框架的基础上,从三维空间数据的组织管理着手,重点研究了多结点下的数据发布与发现机制、三维可视化与场景服务、多样化用户界面表达方式,实现了网格环境下三维地质空间信息的实时快速绘制和高效交互处理;并针对矿体三维模型和地质三维模型等,提供了信息集成与应用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罗建平 《广西地质》2009,(12):46-47
目前,第二次全国(以下简称二调)土地调查工作已进入了统一时点变更阶段,其成果也即将完成。而随着标准统一、覆盖全域、精度高、时效强,集影像、图形和数据为一体的二调成果的完成,意味着建国60年来第一次构建统一的土地资源管理综合监管平台的数据基础的形成,也意味着土地资源管理手段和机制的新跃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法集团大强煤矿1号煤可能存在的顶板涌(突)水危害问题,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层次分析法(AHP)型“三图–双预测法”,通过对含水层厚度、岩心采取率、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断层等5个主控因素的综合分析,在建立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分区图的同时,对开采煤层的顶板安全性进行评价及分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运用GIS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原理,提出了1号煤顶板涌(突)水条件综合分区的划分方案。根据综合分区结果,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即将开采的2-202工作面和三采区进行了涌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13.
自2009年国土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八项重要任务之一以来,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成为近年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旋律和代名词。但是,从全国各地的建设情况来看,许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结果监管、轻流程关联,这对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十分有利,而对基层的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效果并不明显。本课题针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的特点,结合调研,谈谈“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实践中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质》2010,(6):30-35
国土资源业务工作涵盖很广,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有不少部门和人民群众不够了解,我将国土资源业务工作概括成“三个一”的管理,即“一方地、一块宝、一张图”。  相似文献   

15.
“两湖一库”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库周边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其土地利用变化对所在区域生态安全/供水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基于“源-汇”理念和黔中“两湖一库”地区1998-2018年4期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近20年来“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1998-2018年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土地(主要为暂时性未利用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域面积波动减少,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各时段均为变化最活跃的地类。(2)年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1998-2008年的1.33%提高至2008-2013年的2.4%和2013-2018年的2.3%。近10年各地类间的相互转换较10年前更为活跃。(3)主要的土地利用“源-汇”转换关系表现为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草地转为林地和耕地。(4)各地类加速向建设用地转换,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两湖一库”供水压力进一步增大。(5)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等因素是“两湖一库”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政策因素对林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3月2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并下发了《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方案》,徐绍史部长对开展"保发展保红线工程2011年行动"提出了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作出的决策部署要求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经厅党组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上海的宣传主题是"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利用浅层地热能"。地球日当天,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杨浦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承办,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研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本市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期选登在此次研讨会上,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陈华文副局长、杨浦区人民政府庄少勤副区长、杨浦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王桢局长、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方国安院长的讲话报告。刊发时稍作文字处理,谨此说明。  相似文献   

18.
7月29?31日,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在北京召开,表明了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水平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天然气水合物,这种被中国媒体称为“可燃冰”的神奇资源,自从进入人们视野以来一直备受全世界关注。特别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雾霾重重的中国,对“可燃冰”的期望尤为迫切。“可燃冰”能不能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什么时间才能实现利用,国际上对“可燃冰”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会上采访了堪称“中国天然气水合物之父”的国务院参事张洪涛。  相似文献   

19.
刘小玉 《西北地质》2017,50(2):249-258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若单纯依靠地面调查,周期长、费用高,且难以完整覆盖。近年中国航天技术和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利用高分辨率的国产遥感数据进行灾体和承灾体解译,不仅易于识别、覆盖全面,明显的提高成果质量,而且还能缩短时间,节省资金,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利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开发的“基于国产卫星的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系统”,选择陕西宝鸡黄土区为实验区,在“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系统”平台上开展国产遥感数据处理、地质灾害体信息解译和灾害体易发评价等工作。结果表明“基于国产卫星的地质灾害调查系统”有效实现了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成果的管理和输入输出,而开发的自动信息提取及模型化的危险性评估在取得良好结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这为该系统今后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图谱合一"的GF-5 AHSI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可以根据光谱精细特征进行蚀变矿物的直接识别,一次过境成像即可获取宽幅大面积高光谱数据,能够为陆域自然资源调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开展了GF-5高光谱数据蚀变矿物提取、分析与验证研究,以期推动国产卫星高光谱数据在地质领域的深化应用.[研究方法]建立了G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