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作业工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和对氧磷酶(PON)活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 以81名生产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同时,选择94名非农药企业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测定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转肽酶(γ-GGT)、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以及ChE和PON活力.结果 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吸烟率和饮酒率以及各项血清生化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仅暴露组人群工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药暴露人群血清ChE和PON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血清ChE活力显著低于男性(P<0.05);年龄较高(>32岁)人群血清的PON活力水平低于年龄较低人群(≤32岁),工龄较长(>4.5年)人群血清ChE活力和PON活力明显低于工龄较短(≤4.5年)工人.对照组人群血清ChE活力与PON活力呈正相关(P<0.05),而暴露组人群血清ChE活力与PON活力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人群血清PON和ChE活力可以作为有机磷类农药暴露早期敏感性生物标志物,但尚不能确定ChE活力与PON活力之间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作业工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和对氧磷酶(PON)活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方法以81名生产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同时,选择94名非农药企业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测定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转肽酶(γ-GGT)、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a)、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以及ChE和PON活力。结果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吸烟率和饮酒率以及各项血清生化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仅暴露组人群工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药暴露人群血清ChE和PON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女性血清ChE活力显著低于男性(P<0.05);年龄较高(>32岁)人群血清的PON活力水平低于年龄较低人群(≤32岁),工龄较长(>4.5年)人群血清ChE活力和PON活力明显低于工龄较短(≤4.5年)工人。对照组人群血清ChE活力与PON活力呈正相关(P<0.05),而暴露组人群血清ChE活力与PON活力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人群血清PON和ChE活力可以作为有机磷类农药暴露早期敏感性生物标志物,但尚不能确定ChE活力与PON活力之间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钱小莲  蔡卫华 《职业与健康》2014,(18):2553-2555
目的观察分析南京市某有机磷农药生产企业人员外周血象(包括WBC、PLT、RBC和Hb)、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工种、不同工龄、不同性别与研究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某有机磷农药生产企业1 138名人员和某外厂692名未接触有机磷农药的工人进行外周血象、ALT和CHE检测分析。结果有机磷组的WBC为(6.0±1.47)×10^9/L,PLT为(158.2±52.29)×10^9/L,RBC为(4.59±0.49)×10^12/L,Hb为(137.3±15.93)g/L,ALT为(24.9±19.78)U/L,CHE为(248.3±85.43)U/L,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但WBC、PLT、RBC、Hb和CH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工种间,PLT、Hb、RBC、ALT和CH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工的WBC为(5.97±1.47)×10^9/L,PLT为(155.7±51.55)×10^9/L,RBC为(4.58±0.49)×10^12/L,Hb为(137.1±16.0)g/L,ALT为(24.1±17.33)U/L,CHE为(236.3±86.06)U/L,均低于管理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接害工龄的增加,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5-15 a组的CHE为(213.6±83.85)U/L,RBC(4.49±0.52)×10^12/L,Hb为(133.9±16.99)g/L,显著低于〈5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E的异常率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对生产工人的外周血象,ALT和CHE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工龄5-15年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秦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1-2602,2605
目的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某钢铁厂不同车间183名同时接触噪声与高温的作业工人为暴露组,接触其他粉尘的作业工人139名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统一体检,分析其心电图结果。结果心电图异常率暴露组为22.53%,对照组为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为2.08,中等关联;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2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和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结论噪声与高温两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具有联合作用,影响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1,47(3):193-196
目的了解职业性铅接触人员血铅水平和血常规及肝功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某铅酸蓄电池厂1 449名铅接触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收集作业人员基础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职业性铅接触工人血铅水平在10~770μg/L,平均为170.5μg/L,血铅异常率为8.2%,≥5 a工龄组ALT升高率高于5 a工龄组(P0.01)。≥5 a工龄组血铅异常率高于5 a工龄组(P0.01)。女性Hb降低率高于男性(P0.01)。男性ALT升高率高于女性(P0.01)。男性血铅异常率高于女性(P0.01)。40岁年龄组Hb降低率高于≥40岁年龄组(P0.05)。不同血铅水平组的Hb降低率在4.0%~8.9%,血铅水平100μg/L组Hb降低率高于300~400μg/L组高于400μg/L组高于200~300μg/L组高于100~200μg/L组(P0.05)。女性铅作业人员Hb降低的风险是男性铅作业人员的4.2倍(P0.01)。男性铅作业人员ALT升高的风险是女性铅作业人员的5.6倍(P0.01),接害工龄为≥5 a的铅作业人员ALT升高的风险是接害工龄5 a铅作业人员的1.8倍(P0.01)。接害工龄为≥5 a的铅作业人员血铅异常的风险是接害工龄5 a铅作业人员的2.2倍(P0.01)。结论职业性铅接触者随工龄增加ALT升高率增加;体内血铅水平增加,女性血红蛋白降低率高于男性;体内血铅水平对ALT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交替使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交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胆碱酯酶(CHE)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变化,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变化,住院时间及CHE恢复的程度达到50%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清中CHE、二氧化碳分压(PCO_2)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氧分压(PO_2)治疗后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中CHE、PCO_2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PO_2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中CK、CK-MB、AST、ALT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中CK、CK-MB、AST、ALT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CHE恢复的程度达到50%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交替使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二硫化碳(CS2)对作业工人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化纤厂长丝车间作业工人2624名和376名非CS2暴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中TC、TG水平,按不同工龄组、性别分析其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接触组TC水平、异常率在11~20和20a工龄段男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各工龄组内性别间TG水平除对照组≤10a工龄组外,其他各组均男性高于女性(P0.01);性别间TC水平在接触组≤10和11~20a,对照组11~20a工龄段男性高于女性(P0.01,P0.05)。组间比较,男性2组TG水平随工龄增加逐渐增高(P0.01),女性TC水平2组均随工龄增加而呈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提示CS2可干扰脂质代谢,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对TC水平升高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有机磷农药工厂作业工人血清胆碱酯酶(CUE)的含量与生产环境中有机磷含量、接触时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和减少职业危害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5月,随机抽取济南市2家生产敌百虫的工厂,对包装工段的工人进行血清CHE检测,并与两厂未接触有机磷农药的工作人员进行比较。[结果]A接触组51人,血清CHE浓度为147.93±22.71 u/L,B接触组47人,血清CHE浓度为112.74±26.73 u/L,对照组47人为189.51±14.88 u/L(P<0.01)。A组24名男性、29名女性分别为156.51±24.54 u/L、140.31±20.63 u/L(P<0.01);B组22名男性、25名女性分别为119.28±25.12 u/L、106.99±28.02 u/L(P>0.05)。接触工龄<1年1~5年、5~10年者分别为160.79±14.93 u/L、109.02±13.21 u/L、142.95±16.12 u/L(P<0.01)。[结论]接触有机磷农药可以降低包装工人的血清CHE,对女性、接触工龄长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人群血清胆碱脂酶(serum cholinesterase,CHE)等水平,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浙江省台州某电子废弃物集中处理历史较长的村庄进行卫生学调查,选择335名拆解地区暴露人群,包括职业暴露人群(286名)与非职业暴露人群(49名)进行了血样采集并测定了血清胆碱脂酶等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区的99名人群相比较。[结果]电子废弃物拆解场地的职业拆解人群的CHE水平(9359.07±1738.03)明显高于暴露区的非职业暴露者(8677.39±1785.89)与正常对照区人群(8812.66±2078.11)的水平,与正常对照区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职业暴露人群与正常对照区人群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其他指标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暴露人群血清钾,钠值均比正常对照区人群低,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与CHE呈现正相关(t=3.836,P=0.000),血清钾含量与CHE呈现正相关(t=3.231,P=0.001)。[结论]电子废弃物拆解对职业暴露者影响较明显,职业拆解者血清CHE水平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73名高原作业职业人群健康监护血细胞检查结果,红细胞数目(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3项指标按工龄、年龄、性别、是否世居等因素进行分析。了解高原作业对职业人群的影响,为开展职业性慢性高原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结果显示,RBC、HCT、HGB 3项指标数值工龄3a组均高于工龄≤3a组,年龄40岁组均高于年龄≤40岁组,男性均高于女性,世居组均高于非世居组,工龄相同世居组指标总异常率低于非世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温+噪声和单纯噪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血脂水平的影响,为预防和减轻高温及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同时探讨血脂是否可作为噪声、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方法选择某工厂的冶炼工、浇铸工、热处理工60名为高温、噪声接触对象;选取该厂的原料工、打磨工、制模工60名为单纯噪声接触对象;选取该厂不接触噪声、常温作业的财务人员、销售人员、采购人员72名为对照组。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温+噪声组、单纯噪声组和对照组工人的血脂成分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x珋±s)和甘油三酯(TG)中位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中位数水平,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工人HDL-C水平多重比较显示,高温+噪声组与噪声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噪声组与对照组、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工人血脂增高率比较,TC、LDL、TG,均P0.05,HDL-C增高率P0.05。TC、TG、LDL水平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温+噪声组、单纯噪声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除HDL-C外)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检查不应做为噪声、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观察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2005年3月,在青岛市某电缆厂,检测作业场所噪声强度,对144名接触稳态噪声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高血压检出率接噪组为5.6%,对照组为0.9%(P〈0.01);心电图异常率接噪组为22.2%,对照组为3.5Z(P〈0.01)。接噪组不同工龄者心电图异常率不同(P〈0.01),11~15年组高达62.5%。[结论]电缆厂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与心电图异常率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接触有机磷农药对丁酰胆碱酯酶(BchE)、羧酸酯酶(CarbE)、对氧磷酶(Pon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并探讨酯酶基因多态性对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工人酯酶活力的影响.方法 241名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工人为直接接触组,151名农药厂后勤人员为间接接触组,160名无有机磷农药接触的外厂工人为对照组.检测各组4种酯酶活力;用ABI 7900基因序列检测系统和基因芯片技术确定PON192、PON55和BchE基因型.结果对照组CarbE、BchE和PonE活力无年龄、性别差异.直接接触组、间接接触组的CarbE和BchE活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直接接触组PonE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直接接触组AChE活力明显低于间接接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接接触组BchE基因型(UU、UK、KK)频率分别为74.3%、24.1%和1.6%;等位基因频率BCHE*U=0.863、BCHE*K=0.137.PON192基因型(AA,AB,BB)频率分别为15.0%、45.5%和39.5%;等位基因频率PON*A=0.378、PON*B=0.622.PON55基因型(MM、LM、LL)频率分别为96.2%、3.8%和0%;等位基因频率PON*M=0.981、PON*L=0.019.PON192和PON55不同基因型PonE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长期接触有机磷农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4种酯酶的活力,PON192和PON55基因多态性影响有机磷接触工人PonE活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氟暴露对工人机体微量元素及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方法 选氟作业工龄14年以上的60名男性电解工人作为氟暴露组。另选同样条件的非氟暴露工人30名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中铜、锌、硒、氟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 氟暴露组工人血清中血氟明显地对照组工人,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中铜、锌、硒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工人相比均有向损健康转变的趋势。结论 氟对机体微量元素和过  相似文献   

15.
张静  班永宏  仲立新 《职业与健康》2012,28(4):426-427,429
目的探讨电焊对男性作业工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35名男性电焊工人及138名无职业接触的管理岗位人员(对照组)为对象,检测心电图和血压,测定尿锰含量和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接触组尿锰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组血清CK、α-HBD和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舒张压降低,心电图异常率增高(P0.05)。结论电焊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毛叶挺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177-2179
目的探讨锰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选择2011年某集装箱企业锰电焊作业工人96人作为暴露组,暴露组又按接触猛的剂量不同分为低、中、高接触组,分别为29、25和42人;再根据尿中锰含量分为低锰和高锰吸收组,分别为56和40人。以空气中锰为接触指标、尿锰为吸收指标。另选食品加工企业86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肝功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检测。结果尿中锰含量与年龄、性别、接触工龄均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接触组中尿锰分级构成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663,P0.05);中、高接触组、高吸收组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和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接触组、高吸收组胆碱酯酶(ChE)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接触组Ig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接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吸收组IgA、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吸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和高吸收组CD4、CD45百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锰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肝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锰中毒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holinesterase inhibiting pesticides: a Greek ca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or serum cholinesterase is absolute and it is considered as a reliable index of exposure in workers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dustr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lasma cholinesterase of 28 persons working in the packaging of an ortho-thio-phosphate was determined, before and after their exposure to this ag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a plasma cholinesterase depression of 37%, a decrease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